中評社社評:邱義仁重出江湖韓國瑜逆轉勝的訊號

2021-01-07 騰訊網

11月28日在臺灣《自由時報》民調大贏30%的蔡英文最近明顯已有危機感,才過10多天,竟有這麼大差距。韓國瑜反守為攻是關鍵,「卡神網軍案」也讓藍軍撿到槍,這不只是一個人、一個案子,而是一個「肉粽頭」一拉起來,底下成千上百的問題深不可測。民進黨已感受到壓力,「芒果乾」之外,被視為「神主牌」的美麗島事件也再度被端上來,這些都是催基本盤的訊號,民進黨頭號軍師邱義仁也回來了。

韓國瑜11月28日宣布不甩民調後,仍有民調陸續出爐,但明顯沒有之前的密集,儘管出來的民調韓還是輸(12/3TVBS蔡贏韓15%),然而這民調出來之後,氛圍已有所不同,外界討論的點已從輸多少,變成探討拒訪率、不表態率等,檢視民調有無受到韓號召支持者回答「唯一支持蔡英文」所影響。這代表韓的策略已成功,提前讓民調封關,力挫蔡英文先前民調一路大贏的氣勢。

「卡神網軍案」沸沸揚揚鬧了多日,不能輕忽此案對2020選舉的影響,這是司法對綠色網軍傷天害理的認證,國民黨已針對此案全力猛攻。這案對選舉會有兩大效應,第一是糾出綠營把網軍當血滴子的惡質文化,動輒派血滴子出去砍殺政敵,受害者不分藍綠,民進黨初選時賴清德也是受害者,甚至害死了一名駐日官員,這是讓選民有感的事件。網軍在藍軍鍥而不捨的追蹤下,所涉及的綠營人士愈來愈多,事件若再擴大,會衝擊到執政者領導的正當性,尤其若有直接證據拿公家預算去養網軍來打擊政敵,就沒完沒了了。

第二個效應是,藍軍狠打網軍案後,政治人物使用網軍將會有所忌憚。韓國瑜從投入選舉以來被網軍打得太慘,形象徹底被摧毀,他日前與青年座談時自己都感嘆他在網路世界一塌糊塗,韓的青年支持度會低到只有二成、三成與綠網軍猖厥脫不了關係。從「駐日官員」之死就可看到網軍血滴子躲在鍵盤後面完全沒有人性。接下來,藍軍若追著司法部門從卡神案去查金流,是誰付錢養網軍?將會曝光,最近已浮現了一些人,很快會有更多真相浮現。這案若認真查,對改善臺灣政治文化會有很大的幫助,黑韓狀況至少會有一些改善。

一個民調,一個網軍是韓國瑜先前民調支持度低迷的主因,降低這兩個幹擾之後,勢起來,黨內地方勢力就會靠上來,如國民黨前主席朱立倫、新北市長侯友宜等大咖都已靠攏到韓身邊,強大氣旋將拉上來。選舉的勢非常重要,勢一起來,原先不表態的人最後會紛紛站出來。

臺灣兩年舉行一次大型選舉,2016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和2018「九合一」臺灣縣市長選舉,國民黨從潰敗到狂勝,民進黨從大贏變成輸到脫褲,鐘擺效應票數落差驚人。以全臺人口最多、有400萬人的新北市為例,2016蔡英文贏21萬票,2018蘇貞昌輸29萬票,一來一回就差了50萬票;高雄市更驚人,2016蔡英文大贏56萬票,2018陳其邁輸韓國瑜15萬票,回來差到70萬票。2020會再發生鐘擺效應讓蔡英文連任?很難說。

但從民進黨最近的選舉策略和造勢可看到,之前的高民調明顯膨風,不然不會那麼緊張,蔡英文除了把不合的對手賴清德拉來當副手,最近只要韓國瑜到過的地方,蔡都一定要再洗過,包括一般認為極穩的南臺灣,都一跑再跑就是怕輸。民進黨最厲害的操盤手邱義仁最近都重出江湖,就可看到民進黨的緊張。蔡陣營初期的文青式打法已退下,接下來勢必招數更多、更慘烈。甚至可以說,看到邱義仁出來,就知民進黨自已評估大事不妙。

民進黨長期優勢的南臺灣政治生態其實已在改變,綠到出汁的臺南,2014賴清德選市長時有如秋風掃落葉得票率超過7成狂贏對手44萬票,2016蔡英文在臺南是大贏朱立倫45萬票,2018黃偉哲竟僅贏對手高思博5萬票(得票率38.02%對32.37%)。屏東也一樣,從2016贏16萬,2018隻贏6萬5千票。顯示南臺灣政治板塊經過2018衝刷,民進黨已非鐵板一塊。

「芒果乾」+邱義仁+美麗島事件「神主牌」,一樣一樣都出現了,這就是韓國瑜要逆轉勝的契機。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韓國瑜逆轉勝的訊號!邱義仁重出江湖
    民進黨已感受到壓力,「「芒果乾」」之外,被視為「神主牌」的美麗島事件也再度被端上來,這些都是催基本盤的訊號,民進黨頭號軍師邱義仁也回來了!  第一是糾出綠營把網軍當血滴子的惡質文化,動輒派血滴子出去砍殺政敵,受害者不分藍綠,民進黨初選時賴清德也是受害者,甚至害死了一名優秀的駐日外交官,這是讓選民有感的事件。  網軍在藍軍鍥而不捨的追縱下,所涉及的綠營人士愈來愈多,事件若再擴大,會衝擊到執政者統治的正當性,尤其若有直接證據拿公家預算去養網軍來打擊政敵,就沒完沒了了。
  • 中評社社評:川普染疫給臺灣的啟示
    星島環球網消息:中評社臺北10月5日電(評論員 林淑玲)美國大選的「十月驚奇」難道就是川普確診新冠肺炎?
  • 香港《中評社》:「罷韓」過後 島內政治版圖會否大挪移?
    香港《中評社》評論指出,備受關注的「罷韓」案以韓國瑜遭罷免下臺而落幕,雖然外界對這一結果並不意外,但最終開出93萬張同意票仍超出預期,顯現高雄民意對韓國瑜的反撲力道比想像中更大。藍營在高雄長期處於「在野」,面臨基本盤萎縮、組織渙散、資金缺乏、人才斷層等系列問題,原本期待在韓國瑜執政後能夠有所改善,但僅一年多後高雄又重回綠營手中,且不光彩的罷免紀錄對國民黨政黨形象造成重創,短時間內很難恢復,而民進黨重新執政後勢必汲取上屆選戰大意失荊州的教訓,以更加綿密的布局強化基層經營,未來藍營再想贏回高雄難上加難。
  • 中評關注:人氣對決組織 韓與蔡的勝負習題
    (中評社 資料照)2020大選在郭臺銘退出戰局、宋楚瑜尚未確定參選情況下,中國國民黨2020參選人、高雄市長韓國瑜與民進黨蔡英文的藍綠對決為此次大選主旋律。從兩黨造勢場可以發現,民調領先的蔡英文,造勢組織動員人數再多,人氣熱度遠不如民調落後的韓國瑜,這種弔詭現象在每場綠營造勢場都可看到,無論最後勝利誰屬,這場人氣和組織戰的對決將為這場大選增添詭譎旋律。
  • 韓國瑜新北造勢爆場發出的訊號
    香港中評社報導,國民黨2020參選人、高雄市長韓國瑜9月8日在新北市造勢大成功,主辦單位宣布現場湧進35萬人,在現場的人都一致認同「這場面非常震撼
  • 中評重磅專訪:張善政談韓流2.0(全文)
    中評社採訪團10月31日在位於臺北市信義路的善科教育基金會專訪張善政,採訪團成員包括臺灣中評社總編輯林淑玲、主任記者張嘉文、記者鄭羿菲。張善政接受中評社採訪團專訪。  不只我,周遭很多朋友都說,我們都支持韓國瑜,為何民調出來會這麼低,所以現在民調跟實際上一般民眾感受有點脫節,我不是學民調的,民調技術不是很懂,無法評論出了什麼問題,只能說民眾感受,韓的支持度蠻高,就像韓說看的是民心不是民調。  中評社問:綠營開始丟出很多政策、利多,是否對韓國瑜開始緊張了?
  • 【中評社看四川】品三國文化:武侯祠與錦裡風情街
    ▲中評社四川走親採訪團第一站抵三國聖地美譽的成都武侯祠參訪。(中評社 趙家麟攝) (中評社 趙家麟攝)副館長何紅英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成都武侯祠肩負三國文化的傳承與發揚,營運的方式也在與時俱進,著重突出三大特色。
  • 【中評社四川走親】綿陽站:北川縣災後重建 "一羌到底"
    10月23日至10月30日,臺灣中評社俞雨霖社長率總編輯林淑玲等8人採訪團,到四川開展「中評社四川走親採訪活動
  • 中評社:柯文哲為何突顯與韓國瑜的舊交情?
    反觀民進黨卻仍陷入是否要白綠合作的泥淖中,與半年前是否自行提名人選角逐臺北市長的情況相同——柯文哲已在前進,民進黨卻裹足不前,綠營再不果斷恐失去2020布局先機。 值得注意的是,柯文哲妻子陳佩琪9日傍晚還在臉書爆料,柯擔任市長4年,唯一一次帶她到人家家裡拜訪,就是到雲林韓國瑜家,當時韓還是臺北農產運銷公司總經理,綠營正在鬥韓。
  • 中評現場:籤詩「武則天坐天」或指小辣椒
    以行動澄清她在南部沒有知名度或無助拉抬藍委選情等謠言。洪會後面對媒體詢問一項網路民調洪秀柱甚至小贏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蔡英文1個百分點,洪笑說「唉喔、感謝,但民調僅供參考!」   洪秀柱18日演說中闡述自己競選主軸,道出自己參選是替「中華民國」找出一條正確的道路,是替臺灣人民找出一條未來幸福美滿的道路!
  • 陳宜民語中評:王金平不會脫黨 只是攪和
    星島環球網消息:中評社臺北9月12日電(記者 張嘉文)鴻海創辦人郭臺銘結盟臺灣民眾黨主席、臺北市長柯文哲、前「立法院長」王金平參選2020幾乎已成定局。對此,中國國民黨高雄不分區「立委」陳宜民向中評社表示,從歷史角度來看,只要是三強鼎立,分裂出來的,被黨紀處分的都是第三名,要變第一的情況是微乎其微,所以郭臺銘應該懸崖勒馬,不要聰明一世糊塗一時,被旁人迷惑或是誤導,不要做親痛仇快的事。
  • 黃介正語中評:臺灣怕沒有交流 不是大陸
    黃介正認為,明年1月16日到5月20日的126天中,是大陸觀察臺灣新「總統」的關鍵時刻。  談到馬習會, 黃介正笑說:「我只比自由時報早了7小時知道,11月3日中午吃飯接到通知,原本安排11月4日消息曝光,他以學者身分來幫助馬習會對外說明,沒有參與談判。」黃介正1996年曾與夏立言一起參加李登輝訪問美國康乃爾大學的任務。
  • 剪輯師社群|真實電影素材剪輯大獎賽互評階段,啟動了!
    剪輯師社群|真實電影素材剪輯大獎賽互評階段,啟動了!中國剪輯師社群會員們,是時候「走出去」啦!各位漢子、女漢子們!(這個梗可能得關注群裡才知道)因為熱愛,所以堅持。剪輯之路不易,我們一起迎浪而上哇。截至目前,中國第1輪資格賽共有112個作品,今天是第1輪作品的互評、點讚開始的日子!
  • 韓國瑜的下一步?邱毅勸別提訴訟 拼國民黨主席抗綠
    據香港中評社報導,中國國民黨前「立委」邱毅接受中評社訪問時表示,高雄市長韓國瑜被罷免後應在臺北成立工作室保持政治熱度,目前不宜太早表態,但目標應放在明年國民黨主席選舉,有了黨主席,2022年角逐臺北市長選舉才有可能
  • 中評社:美國軋一腳 李登輝喪禮波濤洶湧
    李還不止這招,一交出政權,李2001即挺「臺聯」成立,結合國民黨本土派和綠營獨派,用以牽制陳水扁。一邊幫忙,一邊牽制,雙管齊下。李扁和李蔡關係截然不同,李扁走到後來,因李的控制欲太強,隨時要指指點點,兩人翻臉於2005「扁宋會」達成10項結論,包括扁重申任期之內堅守四不一沒有承諾,引起李登輝不悅。扁曾公開怒嗆要李不要把他當成兒子管,到後來兩人互揭瘡疤,扁涉貪後李更予以切割並講了很多難聽的話。
  • 中評社:美國打「臺灣牌」?大陸的反制是認真的
    現在的問題出在美臺,正加緊推動臺灣「和平獨立」。臺海局勢醞釀著危機,正在往消極方向走,「和平統一」的機會在減少,這是兩岸面對的殘酷現實。來源:中評社
  • 參加2020初選,「吳韓會」後韓國瑜鬆口了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消息,高雄市長韓國瑜表示,和國民黨主席吳敦義達成四點結論,「因有高雄市民的託付,無法參加黨內初選,但黨部安排予以尊重。」臺媒稱,外界認為這是接受「被動徵召」。(中評社 張嘉文攝)韓國瑜曾在29日深夜在臉書發文說明自己的「進退兩難」。他表示,之前還為了要選擇哪一顆「太陽」左右為難,但如今局勢更加艱困,「進一步,八十九萬張選票千斤萬擔;退一步,海內外殷切期盼重如泰山」。文章最後,他懇請民眾「稍安勿躁」,給自己時間平衡輕重。
  • 香港《中評社》:中山論壇啟示多 兩岸交流潛力大
    前國民黨主席洪秀柱通過視頻致辭 香港《中評社》的評論指出,從論壇的形式、主題到內涵,以及兩岸嘉賓的致辭,透露出若干重要的訊息,值得關注: 第三,粵港澳大灣區優勢明顯、基礎良好、潛力巨大,為臺商臺青提供了巨大的發展空間和發展機遇,可能在推動未來兩岸融合發展過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 萬事俱備,現在應該只等韓國瑜的一句話
    原標題:中評關注:一周兩度同臺 郭臺銘力挺韓國瑜星島環球網消息:中評社臺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