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炎是指在腳底板脂肪生成以及骨頭上面有一條白色筋,這條筋被被稱為蹠腱膜,它一頭連著後腳跟,一頭連著腳趾前方的骨頭,主要是給足底提供彈性和穩定,當它受到牽拉刺激時,在超過極限就會引發炎症,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足底筋膜炎。
哪些原因會導致足底筋膜炎?
體重過高、長時間過度訓練、在堅硬的地板上跑步以及長時間行走在堅硬的路上都會導致腳底筋膜炎發生。
腳底筋膜炎有哪些表現?
大部分患者會有嚴重的症狀體徵,如在坐下來休息後站立走路會有足跟疼痛,而這種疼痛會隨著活動量的增加減輕。或者在脫掉鞋襪時將腳背腳趾向上翹,用手觸摸會壓到明顯疼痛。
患上腳底筋膜炎該怎麼辦?
一、多休息
要停止會引起以及加重足底疼痛的任何動作,避免炎症加重,只有解除誘因,才能防止傷害加深,適當休息,避免長時間走動。
二、足底冰敷
足底筋膜炎和所有軟組織炎症一樣,冰敷能緩解疼痛,特別是在急性發作期,在按壓到疼痛的部位用冰袋或者冷毛巾冰敷,根據個人的耐受程度來選擇冷敷時間。
三、做拉伸動作
在此期間對足部小腿後方等部位肌肉進行拉伸以及力量訓練,能緩解足部疼痛,並且降低筋膜炎復發。
四、服用藥物
在疼痛難耐時,止痛藥能暫時起到緩解作用,並且在醫生指導下服用抗炎症藥物進行治療。
五、注射藥物
注射藥物將對疼痛點進行封閉,這種治療屬於有創性,既帶有風險也有很好的效果。
責任編輯:趙桂金(EK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