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科學日報:為什麼坐公交車時易犯困?帳單支付錯誤能提示痴呆?

2020-12-25 騰訊網

1,Science | 楊涵婷等人發現線粒體翻譯相關質量控制新體系

來源:BioArt

線粒體翻譯的核糖體相關質量控制途徑

異常翻譯蛋白聚集物對線粒體功能是有害的,會破壞向它們向所在的細胞提供化學能,並對某些神經元產生毒性從而導致神經病症例如阿爾茲海默病和帕金森氏病的產生。

近日,劍橋大學MRC-LMB的Venki Ramakrishnan教授課題組在Science雜誌上發表了題為「Elongational stalling activates mitoribosome-associated quality control」的文章。作者通過結構生物學的方法,發現了一種新的線粒體核糖體相關質量控制(mtRQC)途徑可以拯救停滯的核糖體,並確定了與它們的底物(線粒體核糖體的大亞基mtLSU)相關的拯救因子結構。另外,作者解析了線粒體翻譯過程的延伸途徑中幾乎所有狀態的核糖體電鏡結構,還觀察到了在翻譯循環的不同階段將合成肽鏈共翻譯插入膜(co-translational insertion)的核糖體與轉運蛋白複合物結構。

2,Neuron | 張楚楚等構建小鼠噁心嘔吐相關腦區Area Postrema的細胞圖譜並揭示該腦區中噁心感相關的神經通路

來源:BioArt

圖註:AP腦區上神經元類型與小鼠噁心感。A: 腺病毒(AAV)注射示意圖;B:小鼠行為學實驗示意圖;C:行為學結果統計。數據中小於0.5的表示逃避行為。4-GFRAL和3-SLC6A2神經種類,作為GLP1R神經種類的兩種亞型,刺激這兩種神經類型,小鼠的逃避行為均有明顯的變化。而1-CALCR神經元類型沒有引起逃避行為。

腦區Area postrema (AP)被認為與噁心嘔吐相關。AP位於腦幹中的第四腦室,其最主要的特點是,該腦區雖然位於腦中,卻位於血腦屏障之外,因此,該腦區可以很好的接觸到血液中各種物質,比如多肽、激素、及小分子物質。

12月4日,來自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霍華德·休斯頓研究員的Stephen D. Liberles團隊在Neuron雜誌上發表了題為:Area Postrema Cell Types that Mediate Nausea-Associated Behavior的研究論文,該研究第一個建立了Area Postrema腦區的細胞圖譜,並揭示該腦區上與噁心感相關的神經環路,進一步加深了對於噁心感的了解,對減緩人們在治療過程中感受到的噁心現象有重要意義。

3,Cell子刊解讀!科學家發現阿爾茲海默症和特殊基因Dlgap2之間的關聯!

來源:生物谷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Cell Reports上題為「Cross-Species Analyses Identify Dlgap2 as a Regulator of Age-Related Cognitive Decline and Alzheimer's Dementia」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緬因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一種能促進神經元細胞交流溝通的基因(Dlgap2)或與機體認知功能下降直接相關。文章揭示了影響機體對認知能力下降和痴呆症耐受性或易感性的遺傳分子機制。

4,《科學》論文解讀:選擇壓力如何增強蛋白質的演化能力?

來源:小柯生命

瑞士蘇黎世大學Andreas Wagner研究團隊揭示了選擇如何通過突變來增強蛋白質的演化能力。12月4日,國際知名學術期刊《科學》發表了這一成果。

為了研究選擇強度如何影響可演化性,研究人員對黃色螢光蛋白群體進行了不同選擇機制下的定向演化,然後將其進化為綠色螢光的新表型。處於強烈選擇黃色表型狀態的群體向綠色表型演化最快。它們這樣做是通過積累能夠增加強度和摺疊性的突變來實現的。在弱選擇下,新功能化的突變起初頻率更高,但更頻繁的有害突變破壞了它們最終的成功。這些實驗表明選擇如何通過增強魯棒性來增強演化能力,並為演化成功創造必要條件。

5,為什麼坐公交車時容易犯困?科學家從果蠅身上找到了答案

來源:學術頭條

眾所周知,搖晃嬰兒是一種哄嬰兒睡覺的最常見方式。同時,在長時間乘坐晃動的公交車時,人們也會昏昏欲睡。這種輕柔的機械振動刺激,往往會使人們更快地進入睡眠。

在一項於 12 月 1 日發表在《細胞報告》(Cell Reports)的最新研究論文中,科學家們發現,機械振動更容易誘導果蠅進入睡眠,且在振動過程中的睡眠時間更長。以果蠅作為模型系統來了解潛在神經機制的更多信息,或許能為人類睡眠研究提供更多的幫助。

6,Alzheimers Dement:Suvorexant可改善疑似AD痴呆和失眠患者的睡眠情況

來源:MedSci梅斯

一項隨機、雙盲臨床試驗評估了orexin受體拮抗劑suvorexant治療輕中度疑似阿爾茨海默病(AD)痴呆患者失眠的臨床情況,研究結果已在線發表於Alzheimers Dement。

研究為期4周,納入符合疑似AD痴呆症和失眠症臨床診斷標準的患者,使用suvorexant 10 mg(可根據臨床反應增加到20 mg)或安慰劑治療。在睡眠實驗室通過隔夜多導睡眠圖評估睡眠。主要終點是第4周多導睡眠圖得出的總睡眠時間(TST)相對基線的變化。結果表明,Suvorexant改善了疑似AD痴呆和失眠患者的TST。

7,尋找痴呆症的第一個地方就是支票簿

來源:阿爾茨海默病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布隆博格公共衛生學院和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的研究人員領導的一項新研究發現,被診斷為痴呆症的醫療保險受益人更有可能在臨床診斷前6年就拖欠帳單。研究還發現,被診斷為痴呆症的保險受益人中,受教育程度較低的人早在臨床診斷前7年就開始拖欠帳單,而受教育程度較高的受益人早在診斷前2.5年開始拖欠帳單。這項於11月30日在線發表在《美國醫學會雜誌·內科學》上的研究結果表明,如日常帳單未付等財務「症狀」可以作為痴呆症的早期預測因素,並強調了及早發現的好處。

痴呆症的發作會導致代價高昂的財務錯誤、不定期的帳單支付以及增加對財務欺詐的易感性。為了確定所觀察到的財務「症狀」是否是痴呆所特有的,研究人員還將錯過付款和次級信用評分的經濟結果與其他健康結果進行了比較,包括關節炎、青光眼、心臟病和髖部骨折。他們發現,在被診斷患有關節炎、青光眼或髖部骨折之前,錯過付款或次貸信用評分的增加與此沒有關聯。也沒有發現與心臟病發作的長期關聯。

8,酒精使用障礙共病抑鬱症的首選藥物

來源:大話精神

一項酒精使用障礙(AUD)共病抑鬱症的網絡薈萃分析包括66項隨機對照試驗,對5890名患有酒精使用障礙且共病重度抑鬱症或抑鬱症狀的患者進行了18種藥物治療的比較。在所有的藥物中,雙硫侖(disulfiram)在減少酒精使用方面是最有效的。

前文閱讀

1,腦科學日報:支持我們出生後的第一次呼吸的腦幹多肽系統

2,腦科學日報:繞過眼睛,大腦植入視覺!當大腦遭遇「運輸故障」…

相關焦點

  • 腦科學日報:EBRAINS人類腦圖譜;精神壓力大,血管易堵塞
    報告提供了關於預防痴呆最佳證據的最新分析,發現調節整個生命歷程中的12種危險因素或能延緩或預防40%的痴呆病例發生。該報告呼籲每個國家以至每個人都應積極預防痴呆,並提出了一系列通過制定政策和改變生活方式來預防痴呆的建議。
  • 腦科學日報:一種新的遺傳性痴呆被發現;這件衣服竟然是變形金剛
    通過基因表達、功能缺失和行為學研究,對該位點進一步檢查,發現了一個編碼孤兒G蛋白偶聯受體Gpr12的基因是工作記憶所需的,並能在功能上促進工作記憶。進一步,分子、細胞和體內成像研究共同揭示了GPR12定位在丘腦皮層神經元的樹突上,促進活性依賴的鈣反應,並使丘腦皮層同步支持行為表現。
  • 腦科學日報:神經元受損時,女性代謝異常而男性無礙
    6,AI將光子時間轉換成3D圖像,通過時間來可視化世界來源:新智元近日,由格拉斯哥大學計算科學學院數據科學研究員Alex Turpin博士帶領的研究團隊研究團隊開發了一種嶄新的3D成像方法:通過捕獲有關光子的時間信息而不是其空間坐標來成像
  • 腦科學日報:誰說女性更易老年痴呆;解碼飢餓感知的秘密
    但是,當科學家使用基因編輯技術來降低雌性大腦神經元中Kdm6a蛋白水平,增加雄性小鼠大腦神經元中Kdm6a蛋白水平時,這種差異就被消除了。研究發現PPD患者部分腦區神經自發性活動異常,並且提示左背外側前額葉ALFF值與產後抑鬱患者的HAMD24評分存在正相關關係,但仍需進一步擴大樣本縱向研究進行驗證。
  • 腦科學日報:創新來自於腦功能的奇妙耦合;汪星人有多善解人意?
    研究者發現,大腦內側前額葉皮質(mPFC)中的星形膠質細胞能調節控制決策制定的神經網絡中抑制性/興奮性之間的平衡。星形膠質細胞中GABA受體(GABABRs)亞型的遺傳剔除或能改變皮質神經元的特異性振蕩γ活性和放電特性。γ振蕩/節律是大型神經元群體同步活動的一種形式,該過程主要參與到了機體感知、工作記憶和其它認知功能中。
  • 腦科學日報:首次發現膠質母細胞瘤幹細胞;「曬傷」腦子是真的
    此外,雖然大鼠在被其他不予幫助的旁觀大鼠包圍時,不太可能援救需要幫助的同類,但John Havlik和同事還觀察到,當其它旁觀大鼠願意幫忙時,它們也更有可能給予幫忙。這一發現與最近在人類中得到的證據吻合,提示旁觀者的行為可能會激勵其它個體給予幫助,或壓制其施援的意願。
  • 腦科學日報:年輕人沒有耐心?多吃巧克力可提高認知能力
    這些細胞大多位於腦內齒狀回區域,並與神經前體細胞相臨近。部分衰老的神經前體細胞高表達包括白介素27(IL-27)在內的多種衰老相關表型。這些免疫因子可以激活並擴增腦內聚集的免疫細胞。此外,RNA測序和免疫篩選等證據表明,衰老導致神經前體細胞表面的主要組織相容性複合體I類分子(MHC-I)下調,造成免疫耐受缺失,從而在正常腦衰老過程中激活免疫監視,損傷神經前體細胞。
  • 腦科學日報:「城裡人」更容易自閉;如果手機「致命」,你還玩嗎
    1,Nat Comm | 王朝/熊偉/李健潮合作揭示GABAA受體轉運調控的分子機制來源:BioArt圖註:GABARAPL1/γ2-GIM複合物晶體結構以及GABARAP對GABA能神經信號傳遞的影響GABAA受體是中樞神經系統中主要的抑制性神經遞質受體,可以通過介導神經細胞外氯離子內流從而抑制神經的興奮性。
  • 腦科學日報:多運動有助於神經發生;貧困與不良心理健康的關係
    多能神經前體細胞(NPCs)具有複雜的徑向膠質形態排列在DG的亞顆粒區,可零星地從靜息狀態過渡到增殖狀態。細胞的氧化還原狀態,或細胞的「氧化應激」,通常是通過活性氧(ROS)和活性氮(RNS)的產生和清除之間的平衡來維持的。
  • 腦科學日報:大腦中的「冥想盆」;人們為什麼能夠看到3D圖像?
    這會導致突觸連接的缺失,這種影響與記憶喪失和痴呆有關。研究人員還觀察到了其他缺陷:神經元基因被抑制,因此這些細胞不再有任何指示來告知它們是神經元,它們處於一種類似前體的狀態,這是損傷或壓力的信號。研究結果發表在《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雜誌上。5,Sci Adv: 研究揭示人們為什麼能夠看到3D圖像?
  • 人體健康之路易體痴呆
    路易體痴呆路易體痴呆(DLB)是一種神經系統變性疾病,臨床主要表現波動性認知障礙、帕金森症候群和以幻覺為突出表現的精神症狀。20世紀80年代前,路易體痴呆的病例報導並不多,直到後來細免夜組化的誕使之檢出率大度提高。有學者認為DLB發病僅次於AD,在神經變性所致的痴呆中居第二位。
  • 腦科學日報:長期恐懼如何演變成焦慮;做孕婦,開心最重要!
    焦慮的易感性與更多區域的更多活動相關。在焦慮狀態中,各區域之間的協調性發生了改變,這可能代表整個大腦的焦慮信號,也可能意味著大腦區域之間的不協調,這種不協調經常發生在我們感到恐懼或焦慮的時候。此外,在恐懼演變成焦慮的過程中,血清素的參與也提示了藥物靶點,可以幫助降低焦慮的可能性。此外,冥想、音樂、詩歌、鍛鍊和其他減少壓力的活動也會有所幫助。總之,早期幹預將會帶來持久的益處。
  • 腦科學日報:心率可預測抑鬱風險,結合AI,準確率高達90%!
    具體而言,18歲時的自殺風險、廣泛性焦慮障礙、來自父母的軀體虐待及經濟難題是雙相障礙起病前最重要的四個相關因素,而風險最高的亞組抑鬱症狀及藥物使用問題更突出。上述結果與既往研究發現類似。當前,很多科學家傾向於在以下兩種途徑中選擇一個:可重複性運動和開放科學運動。
  • 腦科學日報|最大規模的AD蛋白組學研究;AI追蹤心臟血流
    2,Nat Neurosci | 漸凍症和額顳葉痴呆患者中C9ORF72蛋白功能缺失和獲得性毒性的協同致病機制來源:BioArt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ALS)也稱漸凍症,是進程迅速、致死率高的運動神經元疾病。
  • 吳江人坐公車不用帶零錢!公交掃碼支付,先乘車後付費!
    深姐和小夥伴一直有個困擾一到每天上下班或者出去玩總會要坐公交一旦忘記帶公交卡身上沒有零錢的話
  • 腦科學日報:大腦謀劃作弊背後的神經機制;安慰劑效應有多強?
    Flash-Grab效應中朝向信息引起的腦電信號 8月6日,《Nature Communications》雜誌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腦與認知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何生團隊的最新研究成果
  • 腦科學日報|Cell:恢復免疫系統可以支持腦損傷後的修復
    1,一直被誤解……最新《科學》看清「致病」蛋白如何幫助記憶來源:學術經緯頂尖學術期刊《科學》的最新一期上,刊登了一項有關「澱粉樣蛋白」的研究。具體來說,CPEB/Orb2在腦中有兩種結構形態,分別執行不同的功能,對於形成持久的記憶非常重要。主要形態是可溶的單體,在神經連接處(也就是突觸)抑制翻譯過程;而當記憶形成時,這些單體會自我組裝成有生物化學活性的澱粉樣蛋白,促進突觸的蛋白質翻譯。2,大牛Kataoka等Angew:糖衣炮彈!
  • 腦科學日報:光療增強空間記憶的神經通路機制;新型大腦訓練
    11月10日凌晨0時,暨南大學任超然課題組、華中科技大學李浩洪課題組及暨南大學蘇國輝課題組合作在Neuron雜誌發表了題為A Visual Circuit Related to the Nucleus Reuniens for the Spatial-Memory-Promoting Effects of Light Treatment的研究論文,深入闡釋了光療增強空間記憶的神經環路機制。
  • 支付寶帳單看得你懷疑人生?親,還有微信、淘寶帳單喲
    小編親測之後發現,今年支付寶年度帳單內容比往年更加「厚實」,本次支付寶年度帳單包含了全年消費總額、全年點外賣次數、全年線下支付次數、全年出行次數以及螞蟻種樹累計減排進度等方面的信息。支付寶提示:年貨節期間按年統計暫不可用預計1月6日23:30恢復
  • 腦科學日報:可進入大腦的新型藥物遞送顆粒;閉上眼睛提高記憶力
    NT-LNP將AmB傳遞到小鼠大腦血腦屏障(BBB)嚴重限制了中樞神經系統(CNS)疾病(例如神經退行性疾病,腦瘤,腦部感染和中風)的治療,因為它阻止了大多數小分子藥物和大分子(例如肽,基因藥物和蛋白質藥物)進入大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