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夢嶺南,遊園驚豔,名畫家進校園畫粵劇面譜好過癮!

2021-02-19 嶺南私夥局

點擊關注 嶺南私夥局 粵劇粵曲資訊送比你

「織夢嶺南·遊園驚豔」粵劇專題活動是第七屆羊城國際粵劇節系列活動之一,由中國著名時裝設計師鄧兆萍擔任總策劃。作為該活動前奏曲之「名畫家筆墨傳神進校園,與學生同畫粵劇臉譜」,於5月26日分別在大南路小學、長堤真光中學舉行,它以傳統粵劇臉譜的形式,在畫家與小畫家共同創作的過程中,讓粵劇藝術在教育傳承中得以展現。

▲ 點擊音頻,鄧兆萍、鄧小玲老師分享

舉辦本次活動的感受

 曲目欣賞:《雙飛燕》

由大南路小學學生和著名粵劇花旦曾小敏演唱

中國十佳設計師、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會員、時裝藝術委員會會員、廣東省十佳時裝設計師、廣東省服裝設計師協會理事、南國時尚傑出成就獎獲得者。


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高級平面藝術設計師,廣州市美術家協會會員,廣州文學藝術創作研究院原專業畫家。受過美術專業專門教育,20世紀90年代初調入廣州文學藝術創作研究院至今。
    20世紀80年代初開始發表作品,師從著名人物畫家盧延光,主攻人物線描。善於用線條刻畫人物的內心世界和營造意境。曾獲第11屆中南六省書籍裝幀銀獎,2005年中國之星裝幀優秀獎。
    代表作:《粵劇百名伶圖》《粵劇之情》系列、《為美麗加分》 《追風踏浪》 《你若盛開 清風自來》等。作品被嶺南美術館、廣東省博物館、粵劇藝術博物館等多家機構收藏。入編《嶺南畫壇60家》,入編《粵海藝蹤》。


 ¶ 為什麼想用臉譜呈現這次粵劇活動呢?

鄧小玲:四年才舉辦一次的「羊城國際粵劇節」將於6月在廣州舉行。為配合本屆粵劇節的活動增加 氣氛,我們「織夢嶺南」--遊園驚豔組委會想以傳統粵劇臉譜的形式搞搞新意思,運用容易引起感 官共鳴的形式,喚起觀眾記憶中被淡忘了的經典,走近一個個生動的名伶。形式上的升華,更容易被 觀眾接納。這樣一來,參與者可以近距離地與粵劇名角,藝術家們產生互動,在互動的過程中也能學 到一些粵劇知識。

 ¶ 粵劇臉譜與其他臉譜有何不同?
鄧小玲:我想說一下粵劇臉譜與京劇臉譜有什麼不同:粵劇面臉譜沒有京劇臉譜那麼多。京劇臉譜充滿霸氣。粵劇臉譜相對柔美。粵劇臉譜,又稱 勾臉或開臉,多用於淨、醜行當。勾臉是運用誇張的線條、強烈的色彩和象徵性的圖案、勾出人物的 個性……京劇分老生、彩旦、青衣、老旦、小生、丑角、花臉為主要元素。京劇臉譜是有嚴格的程式 化的,相比京劇臉譜,粵劇臉譜更「接地氣」。它的筆觸開放、包容,以大寫意、大色塊,濃墨重彩 地描繪出人物性格和特徵。雖然它只有規則而無完全固定的畫法,但憑著每位演員對角色的不同理解 ,各有側重,把人物性格加以外化,讓舞臺色彩更加豐富,人物更加豐滿。


 ¶ 戴著臉譜遊園會有怎樣的驚豔呢?
鄧小玲:戴著臉譜在「粵劇藝術博物館」遊園是第一次,充滿神秘感,或許,當人們摘下臉具,更有多的驚豔就會顯現。

名畫家筆墨傳神進校園,與學生同畫粵劇臉譜

名畫家進校園畫粵劇臉譜,前奏已是魅影傾城
   筆墨傳神畫臉譜打響前奏

它以傳統粵劇臉譜的形式,直接表達粵劇元素,在畫家與小畫家共同創作過程中,讓粵劇藝術在普教中得以傳承與發展。參加活動的藝術家包括:許固令、梁培龍、葉家斌、蒙復旦、潘放、龐國華、鄧小玲等老師。




粵劇專題活動定於6月11日,在廣州粵劇藝術博物館舉行,屆時也有「筆墨傳神畫面譜」的內容,該活動還有多場粵劇面譜大家畫的線上線下體驗活動,還將以粉絲海選與專家評定的方式,評出最受歡迎的十大面譜。

讓少年兒童透過藝術感受粵劇傳統文化!

《嶺南私夥局》節目播出時間:

周六日上午7:30-8:30 

《嶺南私夥局》獨家冠名單位:

 

天天黃振龍,健康樂融融。


 《嶺南私夥局》感謝你的支持,有咩說話想同我們講,下面可以留言哦

相關焦點

  • 粵彩大南 粵劇面譜「最」驚豔
    6月11日,作為第七屆羊城國際粵劇節系列活動之一的「織夢嶺南·遊園驚豔」粵劇專題活動在粵劇藝術博物館舉辦,大南路小學的師生也參與其中
  • 粵劇節走進華工,馮漢華帶你走進粵劇面譜藝術的「百花深處」
    11月23日晚19:00,粵劇節走進華南理工大學,組委會特別邀請到紅線女藝術中心演出和培訓部部長、華南理工大學「教育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廣東粵劇藝術傳承基地」特聘教師馮漢華作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粵劇知識講座——《粉墨青紅 塗心於面——粵劇面譜知識漫談》,華南理工大學眾多師生到場聆聽學習。
  • 張福偉與他的粵劇面譜世界
    然而退休之後的他,不但退而不休,還給自己安排了三件工作,其中一件就是挖掘、整理、創作粵劇面譜,希望使更多人了解粵劇面譜,喜歡粵劇面譜,喜歡粵劇。           張福偉十二歲開始跟隨師父易日洪學習表演花面行當,隨後轉益多師,一直致力於把具有嶺南特色的粵劇面譜傳承下去。
  • 細說粵劇臉譜
    粵劇過去稱為大戲 ,花臉化妝稱為開面 ,也就是「別開生面 」。你 多畫一點 ,他少畫一點 ,還沒有譜 ,靠的是師徒相授。1963年 ,廣東省劇協搜集、繪編了 《粵劇臉譜集》,才有粵劇臉譜。粵劇臉譜是 粵劇藝術家 根據對各種人物的理解 ,用比較固定的圖案和色彩做臉部化妝 ,確定每個人物所特有的臉部造型圖式。
  • 感受嶺南文化,展現粵語魅力,石樓鎮組織開展「粵語進校園」活動
    各校通過廣播、班會課、電子屏、發放家長一封信、家長微信群等方式進行活動宣傳發動,讓學生對 「粵語進校園」有一個整體的認識,為「粵語進校園」活動做好鋪墊。本次活動,石樓鎮多所學校邀請了專家到校進行關於粵語文化的講座。
  • 粵劇化妝竟是這樣!連彩妝達人也為之驚嘆的幕後揭秘
    ▲化一個精緻的粵劇妝容,一般要耗時近一小時。先用白色顏料描畫底妝,再根據固定規範的面譜圖形,按程式技法在自己面上勾畫。畫眼——在眼睛及口部附近勾畫黑色;描眉——眉毛要畫得長且向上翹以提升人物氣韻。塗抹顏色,畫嘴唇
  • 【粵劇小百科】(196)黃巢面、馬騮面、楊志面、雷公面、鍾無豔面、陶三春面、李克用面、蔣乾麵
    傳統粵劇的黃巢面,基本就是按這樣的傳說去勾畫黃巢形象的。它屬於五色面類型由紅、黑、白、藍、灰等顏色組成。色彩、圖案樣式設計,均具明顯的傳統粵劇面譜特色。在面上畫三個金錢,正中腦門上畫一個,兩邊面頰各畫一個,以此影射黃巢貪財,搜掠皇室、官府的金錢。用紅色勾畫連起來的一字橫眉:紅面頰紅鼻;血盆大口裝上兩隻牙,以示其兇惡。
  • 走近「粵劇廣府華彩車陂展演」 帶你深入後臺揭秘粵劇化妝過程
    點擊上方「中國粵劇網」藍色字可加關注 生活在廣東的人,對粵劇一定不陌生。
  • 「粵劇進校園」活動舉行
    學粵劇基礎知識,看粵劇演出,參與有獎問答,體驗舞水袖、耍花槍……7月18日、19日,宏遠外國語學校粵韻悠揚。由東莞粵劇發展中心開展的「粵劇進校園」活動走進該校,一連兩天,六場活動,專業老師授課,讓學校1000名學生充分領略到粵劇之美。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東莞90後粵劇演員唐沛文:從粵劇新苗到粵劇...
    &nbsp&nbsp&nbsp&nbsp痴迷粵劇藝術的她,從小立志傳承粵劇曲藝薪火。自2013年從廣東粵劇學校回到家鄉東莞後,她便一直致力於培育粵劇曲藝新苗,樂此不疲。她說,希望能夠培養更多的好苗子,進一步擦亮東莞「粵劇之鄉」這張亮麗的文化名片。
  • 傳統粵劇臉譜鑑賞(一)
    點擊上方「中國粵劇網」藍色字可加關注 粵劇習慣將演員的面部化妝稱為「妝身」。
  • 「高涼曲韻」百場戲曲進校園活動走進市高州師範附屬第一小學
    茂名網訊 9月26日晚,由茂名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茂名市教育局主辦,高州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高州市粵劇團承辦的2019年「高涼曲韻」百場戲曲進校園活動走進市高州師範附屬第一小學,學校師生粵劇折子戲《遊園驚夢》
  • 粵劇文化盛宴:廣州白雲區428名師生同臺展示粵劇傳統教育特色
    來自白雲區的6所粵劇傳統教育特色聯盟學校的428名師生匯聚白雲區同和小學的搭建舞臺,同臺展示聯盟學校在粵劇傳承教育方面的優秀成果。表演粵劇折子戲戲曲舞蹈及創意剪紙秀       粵劇是嶺南特有的傳統藝術文化。
  • 粵劇服飾有多美,嶺南的孩子你知道嗎?
    在這座古韻十足的古建築裡,竟藏著大多數廣州人都不知道的粵劇文化的精髓——粵劇服飾佛山粵劇服裝採用的都是構圖飽滿、色彩鮮豔、針法多變的廣繡,廣繡始於唐朝,與蘇繡、湘繡、蜀繡並稱為「四大名繡」。在粵劇博物館裡,我們能發現粵劇服裝的色彩、圖案均有象徵意義,帶有中國傳統服裝制度化的特點,顯示出人物的身份與性格特徵。
  • 改編經典劇目、讓戲曲走進校園,粵劇演員吳非凡——老劇唱出新味道
    吳非凡在粵劇《白蛇傳》中的表演。鄭迅 攝核心閱讀在傳統唱腔的基礎上融合現代聲樂唱法、在音樂使用上結合時尚元素,粵劇演員吳非凡立足傳統、求新求變,為古老粵劇增添青春色彩,讓粵劇與時俱進。她還將粵劇帶進校園,將粵劇藝術傳承下去。
  • 大師小匠:世界級非遺廣東粵劇
    舞臺美術化妝:粵劇習慣將演員的面部化妝稱為「妝身」。它包括各表演行當的妝身,以及「開面」和面譜。早期粵劇戲班演員妝身相對較為簡單,只用烏煙按自己眉眼勾畫,雙頰塗紅粉,小武演員要表演火爆武戲場面時,則採用「不貼色」,運用氣功,使臉面瞬間變紅、變白、變青,以此表現人物情緒。
  • 【開課啦】粵劇班開堂授課
    粵劇班也開堂授課。        該班課程為傳承中華民族優秀非物質文化遺產、嶺南傳統文化的藝術瑰寶,讓廣大老年人老有所學,老有所樂,安享晚年的精神文化生活而設;由深圳廣播電視大學在2020年秋季掛牌,與粵曲班在同一天分上、下午舉辦。
  • 荔枝灣燈滿灣,「最炫嶺南風」迎新年
    2019年12月31日晚上,荔枝灣非遺粵劇賀元旦。 2019年12月31日晚上,荔枝灣瑞獅歡舞賀元旦。 2019年12月31日晚上,荔枝灣七彩燈光秀賀元旦。 活動邀請廣東醒獅省級傳承人趙偉斌團隊,舞獅人先打一陣南拳「開樁」,然後由兩人扮演一頭獅子耍舞,另一人頭戴笑面「大頭佛」,手執大葵扇引獅登場,4頭髮光的舞獅給觀眾帶來全新的觀賞體驗。
  • 女畫家穿上「美人魚」裝,把自己畫成「美人魚」,網友:驚豔
    ,讓看過的網友直呼「驚豔」。琳瑟瑞普油畫而這些讓網友驚豔的「美人魚」繪畫,其實是這個美女畫家自己裝扮成「美人魚」、自己畫自己的「美人魚」畫像。琳瑟瑞普經常穿上「美人魚」裝,把自己打扮成一條曲線優美的「美人魚」,自拍自己的美人魚「cosplay」、或者對著鏡子裡的「美人魚」現場「寫生」,就如同在進行假扮美人魚的行為藝術,琳瑟瑞普也由此得名「美人魚畫家」。
  • 梨園呈舞影 展演譜曲聲——「梨園廣場粵劇粵曲進校園」展演圓滿結束
    9月15日,2020年佛山市私夥局聯盟之「梨園廣場粵劇粵曲進校園」展演的第二場演出在三水區白坭鎮中心小學體育館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