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前天,涵蓋約23億人口,GDP總和超25萬億美元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正式籤署,宣告全球最大自貿區誕生。值得關注的是,與RCEP成員經貿往來密切的臺灣地區不在此列,不過民進黨當局卻故作鎮定,親綠媒體也不「跟風炒作」,仿佛RCEP的籤署對臺灣沒啥影響似的。
如此同時,島內輿論最關注的,莫過於「牛肉麵事件」。臺「行政院」發言人丁怡銘因聲稱「臺北市牛肉麵節冠軍是用瘦肉精美牛」,事後遭店家秀出「零檢出」證明打臉,意外引爆臺灣「牛肉麵之亂」,而丁也在前晚請辭。
事情發生後,丁怡銘如同過街老鼠,而各路政治人物紛紛前往涉事的「皇家傳承牛肉麵店」送暖,大啖牛肉麵,店家則「因禍得福」,連日來生意非常興隆。而丁怡銘的「老闆」、「行政院長」也親自前往牛肉麵店道歉(下圖),塑造知錯就改的謙卑形象,極力將此事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
島內輿論不關注GDP總值超25萬億美元的RCEP,卻關心一碗250元新臺幣的牛肉麵,種種亂象讓人錯愕。其實也不難理解,臺灣若加入由大陸主導的RCEP,跟其「反中」形象不相符;若不加入,民進黨當局勢必極力淡化RCEP對臺灣的負面影響,「冷處理」是最好的辦法。
「牛肉麵事件」就不一樣了,它直接關係到相關人士的烏紗帽,也會影響到民進黨的選票。而牛肉麵店則為政客的表演提供了舞臺,連日來這裡已上演一幕幕「親民秀」,並在媒體鎂光燈的聚焦下,傳到島內千家萬戶。
在政治人物的邏輯中,RCEP即使對臺灣有影響也是以後的事;而「牛肉麵之亂」則事關官位、選票,是眼下急需處理的「大事」。
有分析指出,RCEP區內逾9成產品都是零關稅,臺灣除了科技業、靠ECFA紅利的行業之外,傳統產業幾乎活不下去。臺灣身處險境而不自知,終有一天會為自己的傲慢和輕忽付出代價。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這是個為您提供時政、美文、財經、社會、突發等最好看的新聞報導和熱點資訊公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