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教會文獻 編輯/海鷗傳信RC公共平臺
【電影】青年主保鮑思高神父傳 和給青年的一封信
【最關注】(高清-中文解說)鮑思高神父九歲奇夢
【磐石之聲】教宗:神父應該像鮑思高一樣充滿喜悅
【磐石之聲】教宗:鮑思高神父是福音喜樂的健康攜帶者
【奇蹟】疫情中聖鮑思高神父
聖鮑思高是十九世紀的偉人,著名的教育家和青年導師。
聖若望鮑思高(St. John Bosco)慈幼會及母佑會會祖。
天主不時在教會內興起一些男男女女,為引導和鼓勵祂的子民,使他們更接近祂。鮑思高神父是宗座轄下兩個國際性修會的會祖,亦創立了慈幼會第三會(Salesian Third Order)、慈幼協進會(the Pious Association of Salesian cooperators)。他是偉大的教育家及建造教會者,在動蕩時代擔任教廷與義大利政府的中介,亦是多位教宗的摯友、曾派遣十一個傳教團的熱心傳教士、作家、偉大的聖母使徒,更是聖人和聖德的導師。他是居於偏遠村莊的牧童,未滿兩歲已喪父,親歷貧窮,須面對家庭問題。少年若望要為籌募學費而奔波,他在九歲時,善牧耶穌在夢中告訴他,他的終身使命就是拯救及教育青少年,但「並非靠暴力,而是靠溫良和規勸」。在聖母瑪利亞的助佑下,他首先照顧一名孤兒,其後擴展到成千上萬遭遺棄的孩子,提供他們食物、居所、信仰指導及健康的餘暇活動。他受同儕排斥,被視為聖職人員的恥辱、社會的威脅、行為異常的人,亦曾多次遭人暗殺,教會長上也誤解他多年。他創立的修會須由教宗行使權威和發生多次奇蹟,方可獲得批准。他是個理想主義者,締造具體的現實,已獲教會列入聖品。
1815年,生於意國的都靈。兩歲喪父,由慈母撫養成人。聖人9歲時,得一奇夢,夢見一群孩童,互相毆鬥,並出惡言辱罵天主。聖人勸阻無效。突然間,有一位雍容爾雅的女人站在他面前對他說:「你能把他們爭取起來。拿起你的牧杖,去牧放他們吧!」那時這些兒童都變為猙獰的野獸,隨即又變為馴良的羔羊。鮑思高恍然大悟。
自這時起,他慨然以勸化失足歧途兒童為己任,先從自己的家著手,為兒童講解要理,領他們往教堂參與彌撒聖祭。聖人又頗能揣摩兒童心理,常用各種技術表演娛樂聽眾,融教理與娛樂於一爐。星期日,常有江湖賣藝人在鄉村表演,兒童聚觀;聖人即挺身而出,與他打「對臺」。結果聖人「棋高一著」,把觀眾都吸引過來,領他們往聖堂參與彌撒。聖人以自學的方法,學習寫字讀書。
16歲入小修院,但因家貧,無力供應的衣服用具,藉眾人捐助,勉強湊成。市長送給他一頂帽子,本堂司鐸送給他一件外衣,某甲給他一件教袍,某乙送給他一雙鞋子。聖人領受六品聖職後,經長上特準,每星期日召集大批無人照顧的貧童,講解要理。其時聖若瑟嘉法沙正在都靈任本堂司鐸,慧眼識英雄,已察知天主將降大任於斯人,勸聖人以全力推進兒童教育的工作。
聖人最初在一所女子收容所任指導司鐸。聖人別出心裁,創立慶禮院。每星期日,兒童歡聚一堂,一面聽講要理,一面做有益的娛樂活動。但兒童天性活潑,高聲喧譁,擾人安寧,事所難免。收容所主人對聖人下逐客令,聖人悄然領兒童他往,他的工作不斷發展,辦補習學校,收容無家可歸的兒童和學徒。聖人請老母親共同合作,負責招待他們的食宿,眾人都稱聖人的母親為「瑪加利大媽媽」。聖人見自己的計劃符合天主的聖意決意自辦工廠,給與青年工人以技術訓練。1853年,聖人的製鞋和成衣工廠正式成立。工廠成立後,聖人又建成了一座教堂,奉聖方濟各·沙肋爵為主保。受訓的人,分兩部:一部專受技術訓練,培訓熟練工人;另一部培訓未來的幹部人員,日後協助聖人推展教育和傳道工作。聖人的教育方法,新穎獨特,對學童異常溫和,從不懲罰威嚇他們,啟發他們養成自製習慣。此外,聖人還以講道和寫作宣揚福音。
工作人員的缺乏,是聖人當時最傷腦筋的問題,他決定招募一批青年,使他們接受專門的訓練,但是這樣一種核心組織,非採用修會的培養方式不可。不幸,當時義大利仇教勢力異常猖獗,耶穌會和聖心會士均先後被驅逐出境,原有的修院相繼被政府封閉。聖人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中,異軍突起,別樹一幟,確是一件英勇的舉動。1859年,聖人著手創立慈幼會,最初有會士12位。慈幼會會規蒙教宗比約九世批准。會務迅速發展,1863年,會士人數增至39位,1888年聖人逝世時,人數躍升至768位,今日已達數萬,分會遍及普世。誠如福音經上耶穌描述的芥籽,小小一粒長成綠葉成蔭的巨樹。我們看到慈幼會的迅速發展,不能不驚嘆天主的奇妙措置。聖人生前目睹的分會,在美洲有26座;在歐洲原有38座。今日慈幼會的學術事業,從小學中學至大學,範圍遍及工業、農業、各種手藝。傳教及醫藥機構,不計其數,造福人類,確非淺鮮。
聖鮑思高除創立慈幼會外,還創立女修會一座,定名為母佑會。這兩座修會造就了無數男女會士,培育青年的德性和人才,會員人數之眾多,在新創修會中堪稱首屈一指。此外,聖人還組織在俗信友,為慈幼會的第三會,為慈幼會輔助會士,協助慈幼會的教育工作。
聖人提倡以勤領聖體,朝拜聖體;熱心恭敬聖母;忠誠服從教宗;為信友虔誠敬主的三大中心任務。他號召會士躬行實踐。聖人晚年積勞成疾,醫生勸他靜養,但聖人以救靈事業為重,寧以身殉。1888年1月31日清晨,聖人安逝升天,與其主保聖人聖方濟各·沙肋爵瞻禮相差僅一日。噩耗傳出,都靈全城居民爭來送葬,生榮死哀,殯禮肅穆隆重。1934年列入聖品。聖人被尊為現代青年的宗徒,實當之無愧。
青年向鮑思高神父誦
聖若望鮑思高,你是青年的導師和摯友,我今 呼求你的助佑。昔日你曾說過:「只要你們是青 年,我就萬分喜愛你們。」鮑思高神父,我正 年輕,面對挑戰,我把我自己託付於你;求你 指引我,光照我,時刻護佑我,使我永不得罪 天主,不屈服於世俗情面;勇於實踐信德的承 諾,在望德和愛德上不斷增長,效法聖多明我 沙維豪,作基督的忠實弟子。亞孟。
鮑思高神父傳 上
鮑思高神父傳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