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一個寡淡無味的啟東早晨,都永遠會用最好的吃食來補足味蕾和胃蕾的雙重滿足感。
吃,是硬道理!有空多下館子,沒吃過別瞎bb。
我知道,輪胎人一到上海,各路餐廳都忙著去摘星了,但我就是這樣一個木秀於林的碧池,是不會的隨波逐流,我不會去吃米其林餐廳,錢對我來說不重要,反正我也沒那麼多錢吃我堅信..啟東還是有和我一樣的老饕餮,能當飽的美味才是正經不耍流氓的美味。
雲吞麵一般是是十比一的鹽水,白湯。而吃的這家餛飩特勒面似乎沒有蘇式餛飩麵,紅油抄手,雲吞麵那樣有講究,底湯是紅湯,加了鮮醬油,第一口那種味道,我就服,用我經常推薦時尚小資類餐飲的詞彙來形容她,形容這種感覺,就是介是治癒系的食物,一掃雙休的起床氣。
在所有做美食推薦的網編中,有一個段子比較好玩,就是你想做好美食推薦,就必須得喜歡吃麵,我似乎也是中了這一個魔咒,在一碗碗面的澆灌下,
終於喜歡上了麵條,而在這個過程中,才知道一碗麵條的好壞是有多不勝數的講究,啟東沒有多少傳統麵館,所以寬湯,緊湯,重面,輕面這些吃麵的黑話就不多介紹。
跟我來看看澆頭,吾受真箇喜歡介個澆頭。
店內的四大金剛,沒有羊肉,鱔絲,蟹粉蝦仁,常規澆頭素雞大排+醬蛋,荷包蛋,外加辣肉丁,豆芽,雪菜等澆頭,簡單到不能用家常來形容,但是一如這個紅燒大排,從不敲扁,老老實實的紅燒,非常好吃。
缺點:
麵條的出水。不是大鍋大漏勺,邊翻遍抖的模式,而是簡化成麻辣燙漏勺的形式,這和煮麵師傅的人手有關係,所以不可能卷的出觀音頭,也沒有蘇式面中碼的整整齊齊的「鯽魚背」,但是餛飩特勒面光拼面的話,也就索然無味,加上了現包的薺菜餛飩,一口一個清香,一口一個麵湯的鮮香。
類似與我以前寫過旅遊中的窮遊,介屬於相對窮吃的一片推薦,賦予太多文字反而影響了這碗餛飩麵本身的樸實,有沒有吃過這樣一種感覺,放下碗走出店後,心理有種踏實然後又小賺的感覺。
對了,就是這碗餛飩特勒面
地址:匯龍鎮民勝路和長江路路口向北200米(千裡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