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藥神》的哪些細節是你沒有注意到,想想卻很可怕

2020-10-20 公眾號井中之月

文丨卓海平

圖丨源自網絡

1

這幾天,一部新片在朋友圈裡火了起來,豆瓣上打出了9.0的超高分!這部剛上映兩天的新片,票房已超過4億!還在持續大幅度的增漲當中。

男主角程勇開始是賣性藥的(「印度進口」王子神油),後來生意越做越差,生活越過越糟,糟到什麼程度呢?他父親因血管瘤臥床不起,面臨著沒錢買藥;而妻子也跟他離婚,還將他的兒子合法的帶走出國了。

面對著妻離子散的局面,一個偶然又必然的事情發生了,由於他是打著「印度進口」的旗號來招攬生意的,所以有一個白血病人找到他,託他從印度帶一些仿製的藥品格列寧。

故事的時間線在這裡的時候,程勇還不知道格列寧是什麼鬼,只想隨便帶點東西來,賺個飯盒錢也好。反正這個時候對他而言,目中只有差價。大概此時的程勇並不知道「印度格列寧」跟「印度王子神油」並沒有本質上的區別。

故事的主角總會帶有主角光環,他誤打誤撞的解鎖了一個新的門路,就是代購印度仿製的治癌藥,由於「印度格列寧」跟正版格列寧有上百倍的差價,所以他的生意越來越好,生意也越做越大了。

故事的發展總是有波折,沒有任何醫學資質,及進口貿易資質的程勇在法律角度可以說是同時犯了幾條法。

故事安排了同行的惡性舉報,所以執法部門找上了程勇。

徹底知道代購藥物的風險後,電影中的程勇退縮了。他遣散了團隊,剪短了頭髮,改行做起了服裝生意。

2

如果說他誤打誤撞的開啟代購行業造福了不少白血病人,那麼他停業後這些白血病人就回到了解放前了。

這裡插點真實資料:

格列寧真實名字為甲磺酸伊馬替尼片,又名格列衛,曾被《時代周刊》比喻為射向癌症的一發子彈,可以有效地控制慢粒白血病人的染色體變異。

換一個說法,這個藥可以讓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患者的十年生存率,從以前的不到50%,增加到現在的90%左右,並且絕大多數患者可以正常工作和生活。

但是,該藥價格十分昂貴。瑞士諾華公司生產的格列衛在中國內地每盒的售價約為23000-25800元人民幣。

而印度仿製格列衛每盒的代購價格卻是500-1000(據說代購成本價是200元)。

3

所以仿製藥的斷供,讓買不起正版藥的患者離死亡更近。曾經託程勇帶藥的呂受益,還沒等嗷嗷待哺的兒子叫出「爸爸」,因難忍病痛,選擇了自殺。

這給程勇極大的震撼。他又恢復賣藥。只是這一次,他分文不賺。就是成本是多少錢,就直接賣多少錢。就是說他直接拿兩百元就賣兩百塊。

電影也到了最催人淚下的地方,面對警方的問詢,一位老人顫顫巍巍地站出來說:「我生病吃藥這些年,房子被吃沒了,家人被吃垮了。誰家沒個病人,你能保證一輩子不生病嗎?」

4

這部電影的原型是一位曾經患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的中年男子——陸勇。

陸勇(Yong Lu),江蘇無錫人,無錫一家針織品出口企業老闆,慢粒白血病患者,電影《我不是藥神》原型人物。

陸勇因給千餘網友分享購買仿製"格列衛"的印度抗癌藥渠道被稱「抗癌藥代購第一人」,後被檢方起訴。

。2014年7月21日,沅江市檢察院以「妨害信用卡管理」和「銷售假藥」為罪名,將陸勇公訴至沅江市法院。

世界上的事雖然不一定有個導演能左右著情節的發展,但往往好人總會有好報。

陸勇的300多名白血病病友聯名寫信,請求司法機關對他免予刑事處罰

2015年1月27日,沅江市檢察院向法院請求撤回對陸勇的起訴,法院當天對「撤回起訴」做出準許裁定,29日下午,陸勇獲釋。

5

看到這裡,你起碼有兩條疑問吧:

1:代購違法嗎?

2:印度A貨藥怎麼回事?

老卓來回答你的第一條疑問:

1:代購違法嗎?

根據我國《藥品管理法》規定,未經批准進口、銷售的藥品,以假藥論處。也就是說,不論藥品在境外的真假如何,均是"法律上的假藥"。

看到這裡,朋友圈裡那些代購們估計已經冒出一身冷汗了,觀眾且勿著急。

根據2014 年11月最高人民法院與最高人民檢察院聯合發布了《關於辦理危害藥品安全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其中提到:銷售少量未經批准進口的國外、境外藥品,沒有造成他人傷害後果或者延誤診治,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不認為是犯罪。

簡單點說,只要你代購的量不大,且沒有造成壞的後果,你就不算是犯罪。

2:印度A貨藥怎麼回事?

這裡得先說一個事,製藥企業每研發一種新藥,除了人力物力,還要歷經一次次臨床實驗、一道道繁雜的審批流程,這可能需要耗費十餘年時間和數十億或百億美元的資金。每個國家的政府對新藥專利保護期都有著一個期限,所以在商言商,為了在專利保護期內儘可能收回成本、賺取利益,靶向藥藥品高價不可避免。

專利保護期限的意思是在專利保護期限內,任何藥廠都不得克隆。

如果你認為藥物無法克隆,那麼你就大錯特錯了。且聽老卓給你打個簡單的比喻:

比爾蓋茨開發一個Windows 7系統是要經過很多年及很多專業的工作人員的改進及完善的。但給你一張裝Windows 7系統的U盤,然後將裝系統步驟告訴你的話,那麼電腦小白的你是不是也能幾分鐘內不需要任何成本的替你的電腦裝上Windows 7系統呢?

說到這裡,你可能會說,既然在專利期內,為何印度能生產,而中國不能生產呢?

要知道能生產如此高設備的藥,並不是小作坊就能做到的,一般能做到完全克隆的藥廠,都是實力非常大的藥廠。

說到這裡又要說印度的政府的一個政策。(據說全世界也只有印度政府才光明正大的允許克隆專利期內的新藥。)

印度政府制定了特殊的專利強制特許,當印度民眾買不起高價的專利藥時,無論專利保護期是否結束,都允許該藥品直接被印度境內的藥廠合法的仿製。

這也是為什麼印度會有那麼多的A貨抗癌藥的根本原因。

6

據謀體報:陸勇聽聞《我不是藥神》劇情後曾很生氣,他認為影片裡程勇早期斂財的做法,會損害自己的形象。

「我不是這樣的人,我是一個白血病患者,我是自救,順帶也幫助大家。」

「我和原型有差距,我沒有販賣過藥品,沒有賺一分錢,我幫了很多人。」

站在道德的角度上,陸勇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大善人。而站在社會的角度呢?

書面的話,老卓就不寫太多,以下引用一個兩千五百多年前的孔夫子的故事:

春秋時期魯國有一道法律,如果魯國人在外國見到同國人淪落為奴隸,只要能夠用錢將這些人贖回來,那麼回國後,這筆贖金可以向國家報銷,國家還會給於贖金之外的獎勵。

孔子的一名學生叫子貢,他是富二代,家裡比較有錢,覺得孔子的理念是幫助他人而不求回報,所以將很多魯國人從外國贖回來,但卻拒絕向國家申請補償金,因為他以為魯國並沒有多富,他這樣做是可以為國省筆開支,是愛國的形為。

孔子的另一名學生子路,偶然救了一名溺水的,那個人感謝子路而送了一頭牛給子路(那個年代一頭牛的價格跟一個壯漢應該差不多),子路覺得孔子的理念是讓做事的人能得到更好的回報,所以就收下了這頭牛。

孔子知道後,大罵子貢,理由是子貢你這樣做將自己站在道德的至高點,你的高度就變成別人的低度了,以後別人就不敢找國家要回贖回金,但不是所有人都像你這麼有錢及無私,而人性是只為自己好,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只有虛名聲)一定沒有人做,那麼最後的結果就是道德淪落,以後的結果是不會再有平民百姓自願贖回落難的同胞。

而孔子表揚子路,因為他讓別人知道,做好事是好報的,那麼以後有人落水了,就一定有人爭著搶救。

老卓始終認為,人性的特點,有利可圖,才有人去做,沒利可圖了,就只有大善人才去做。希望這部電影過後,所有看電影的人都只看到人性的真善美,沒有人會衰到去製造出成本價遠低於兩百塊的「印度格列衛」發癌症財。

相關焦點

  • 再看《我不是藥神》,才發現最可怕的不是窮,而是人心
    比如在《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中,大多數影迷都覺得,最可怕的是窮。但下面這5個細節表示,其實有些東西比窮更可怕,那就是人心。這句話在《我不是藥神》中,體現的淋漓盡致。張長林是個壞人,這一點毫無疑問,他賣了那麼長時間的加藥,騙了多少人多少錢錢我們暫且不說。
  • 看了《我不是藥神》,你注意到程勇出獄的狀況了嗎?
    雖然格列寧納入了醫保,看起來這個消息讓人感到欣慰,但想必大家能猜到,這也是程勇入獄之後過了一陣子國家才做決定的,可見這段時間對許多人而言都是一種煎熬。即便那些病人能夠堅持下來,但他們沒有精力再去尋求程勇,他們也沒有辦法再從印度得到貨源,本身經濟能力就不行,活著何嘗不是一種痛苦呢?
  • 《我不是藥神》中有哪些細思恐極的細節
    《我不是藥神》作為近幾年真實事件改編的國產良心電影,一上映就引發了廣大人民的情感共鳴,電影中所表現得「真實感」成為了每個人都不想觸碰的現實,電影裡面的每個人物都存在我們真正的生活中,這部電影我看了一遍又一遍,裡面有很多細節都讓我感到詫異、驚恐,或許這就是這部電影真實的魅力所在吧。
  • 《我不是藥神》敬畏生命
    我不是神仙,不能普度眾生。在能力範圍內,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只是一種善意的行為。我不是藥神的劇照,每個人的開懷大笑讓人感到溫暖。呂受益是一位患者,常年忍受著病痛的折磨,只是有一個小小的想法:「當看到我剛出生的孩子,我就像一直活下去,想讓他叫我一聲爸爸。」簡單而又溫暖的內心,溫暖著整個家庭。普羅大眾之中,我們沒有人會注意到一個普通的人,渴望著自己能夠活下去,就為了給妻子和孩子一個溫暖且完整的家。然而,在病魔的面前,這竟然成了可怕的奢侈。
  • 看了《我不是藥神》,你注意程勇出獄的狀況了嗎?
    起初片尾程勇被押到車上送往監獄的那段情節讓人深深觸動,滿街站滿了他曾經幫助過的人。如果不是靠程勇從印度進來藥,那些人根本活不了這麼久。或許正是應了那句「別人不會記得你的好。」我們終究該觀察的還是人心。劉思慧(譚卓飾)很多人都將《我不是藥神》視為悲劇,畢竟劇情是由真實事件改編的,另外徐崢老師將當時殘酷的現實展示得特別生動,打動每一位觀眾的內心。
  • 我不是藥神 影評
    而此時的「我不是藥神」又一次獲得了無數的讚賞。       就個人而言,我對於國產片是非常畏懼的,早年有張藝謀的大片來撐起中國電影行業,還時不時能聽得到諸如建國大業,金陵十三釵,趙氏孤兒這樣的令人震撼的作品。而這些年看到的很多都是一些娛樂片。並不是說質量就不好了,只是這些經不起時間的沉澱,也不讓人去細細品味,不能讓人有復看的欲望了。       我不是藥神。
  • 【霜眼看世界】——影評《我不是藥神》
    這種安排我當然是不喜歡的,讓他們沒產生太大的劇情影響,也沒產生太大的存在感,很有擠佔時長的意思。不過更長的影片時長確實在描述程勇從一開始就是單純想著撈錢到逐漸內心所向真的是為了救人的轉變,前後交織,正應驗了題目「我不是藥神」。當然這些細節問題其實並不明顯,不至於拉低電影的體驗。
  • 《我不是藥神》:有深度,有細節,有演技,年度最佳預定了!
    ☀合作聯繫QQ:2091952615《我不是藥神》上映了,果然口碑大爆,豆瓣9.0的高分在國產電影(尤其是最近這十年)太罕見了,簡直是現象級的存在,行過路過,不要錯過。我早早在點映就看了,當時已經是抱著「高期待值」去看的,看完的感受竟然還高於預期!
  • 從《我不是藥神》到《送你一朵小紅花》這類電影為什麼能這般吸引觀眾?
    18年的《我不是藥神》是一部由文牧野導演的中國大陸以犯罪為題材其實不論是《滾蛋吧腫瘤君》還是《我不是藥神》,還有最近上映的《送你一朵小紅花》,影片故事雖然各不相同,但都圍繞著我們每一個人都會遇到的人生命題所展開
  • 盤點《我不是藥神》中的那些可能被忽視的細節
    《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作為近幾年為數不多的叫好又叫座的華語電影,至今豆瓣評分9.0,位居豆瓣電影TOP250第47,這在華語電影裡真的很少見,裡面還有很多的細節和伏筆,值得我們去思考和發現。一、改名之路這部電影最開始是叫《印度藥神》,但一部華語片叫《印度藥神》總感覺哪裡不對,恐有被噴的嫌疑,再者,這個名字很有被誤以為是印度的電影,而印度電影,嗯……你懂的,歌舞片的標籤恐怕是撕不掉了,哈哈哈……於是便改成了《中國藥神》,可是感覺味兒還是不對,畢竟主人公在一開始到電影的三分之二處
  • 《我不是藥神》一個小細節揭露女主思慧的隱藏身份,網友:太心酸
    《我不是藥神》上映還沒幾天票房已經破了十億,這部口碑炸裂的電影確實帶給我們很多驚喜,最讓人佩服的就是幾位演員的演技和敬業精神,如果娛樂圈每位明星都能像他們一樣努力那該有多好。很多人好奇劉思慧在跳鋼管舞之前是做什麼的,劇中的一個小細節給了大家答案,在劉思慧家中的牆上,擺了很多跳芭蕾舞時的照片,我們也可以推斷出,在女兒生病前,思慧是一個優雅的舞蹈演員。
  • 《我不是藥神》在線免費看
    改變從我做起、只要找對方向,全世界都會為你讓路。《我不是藥神》是現實主義題材的好電影,而這個世界最荒誕也在於、越貼近真實越荒誕,許多事真的是現實無敵。電影更有一個強大內核,即「告訴你沒有錢,你誰都幫不了」。
  • 為什麼說《我不是藥神》牛逼
    這也就是《我不是藥神》的張力所在。《我不是藥神》全片有兩個主要的對立群體,一是購買仿製藥的病人;一是反對仿製藥的瑞士公司和警察。最開始的《印度藥神》太過褒揚印度盜版藥,之後《中國藥神》又過度誇張藥品代購的作用。《我不是藥神》最客觀中立。片子的整個事件其實是人類社會兩種觀念、兩種力量撕扯中的產物,所以即使帶著羅賓漢劫富濟貧自我犧牲精神的藥販子,最多還是只能救一部分人,救一小段時間的人,不能夠根本上解決問題,所以說,他不是藥神,名字裡隱含的對真實世界複雜性的一絲無奈。
  • 《我不是藥神》六大幕後冷知識,神父完全不會英語,全靠死記硬背
    18年上映的《我不是藥神》風靡影視界,這部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讓許多觀眾產生共鳴。
  • 《我不是藥神》六大幕後冷知識,神父完全不會英語,全靠死記硬背
    18年上映的《我不是藥神》風靡影視界,這部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讓許多觀眾產生共鳴。《我不是藥神》打破製作壁壘,所有細節直指人心,情節方面可以說是誠意滿滿。盤點《我不是藥神》幕後冷知識,你知道的有哪些?1、電影由來看完電影,很多人會心存疑問:《我不是藥神》是怎麼完成製作的?出人意料的是,籌備過程並不像觀眾們想像得那麼戲劇化。
  • 《我不是藥神》觀後
    當時我就陷入了一種極為尷尬的境地,難於用言語表述。我相信你很快也會面臨相同的狀況,所以你可能需要在看電影之前讀一下我這篇文章。為什麼我會極為尷尬?因為在我的朋友圈裡,打從春節開始,就不斷有電影圈和媒體圈的人在狂贊《我不是藥神》。注意,這裡的「狂贊」並不是一種文學修辭手法,而是完全可以按照字面理解---狂暴地讚美:「絕對神片!」
  • 我不是藥神,我是男神
    ,聽聽三刀侃大山我不是藥神,我是自信的男神也就是說,它的性別應該是「公」,但不是公司的「公」,而是公家的「公」。這個公家,必須從一而終,管你到老去死掉那天。慢慢的,我覺得「單位」這個詞,好厲害。它似乎無所不能,可以包裹住所有的東西。實際的情況卻是,一個人可能就是一個單位。何解?淘寶店嘛!單刀獨立寒秋,十分的瀟灑啊。
  • 豆瓣73萬豆友,為《我不是藥神》打出9.0的高分,看完我哭了。
    「我不是藥神」,可以說,最近紅透大江南北,遍地輿論和媒體也炸開了鍋,截止上映日期,該電影被釋放的票房5天達到1.5十億,毫無疑問,「我不是藥神」是中國近10年來最偉大的電影,知識點映射出現象級神作的背後,豆瓣評分竟高達9.0分,想想看這無論是從視覺效果,後期宣傳以及電影本身塑造的本質是非常強大
  • 我不是藥神:
    我不是藥神:談癌色變的你知道麼,20%的癌症患者與肥胖有關    距離《藥神》上映已經有一段時間了,火和熱都不是足以讓他一直持續發燒的理由,在當下社會裡,快餐式的商業電影和豪華的陣容特效早已經不能滿足看客們的精神需求,所謂情懷也不好多次賣弄,而《藥神》恰好不是中國近期火的電影中的任何一種
  • 《我不是藥神》,最多70分!
    你用不用?用?普通家庭能快速跌破貧困線。不用?……唉……將於7月6日上映的《我不是藥神》,則把「曲線救命」的方案,搬上大屏幕:沒錢吃正版?走私藥試試。《我不是藥神》官方劇照 本片還沒公映,已成爆款。 網絡評分破9,遠超同期好萊塢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