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我不是藥神》中的那些可能被忽視的細節

2020-09-22 俠影君2020

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作為近幾年為數不多的叫好又叫座的華語電影,至今豆瓣評分9.0,位居豆瓣電影TOP250第47,這在華語電影裡真的很少見,裡面還有很多的細節和伏筆,值得我們去思考和發現。


豆瓣截圖

它不光從人物設定還是主角團隊的建設都恰到好處,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作用,每個角色都性格鮮明,沒有重複贅餘的感覺。

情節設置有張有弛,故事的推進、人物的行動都符合邏輯。

不論是開始程勇為什麼要賣藥,中途為什麼要散夥,後來為什麼又開始賣藥,為什麼會被舉報,為什麼能得到大家的支持,故事得一起發展都有自己相對比較完整得邏輯解釋。

不像有些所謂的「大片」,為了需要矛盾而製造矛盾,為了故事發展而人物性格突變,一點解釋都沒有,邏輯上不能自洽,就讓人覺得很生硬。


一、改名之路

這部電影最開始是叫《印度藥神》,但一部華語片叫《印度藥神》總感覺哪裡不對,恐有被噴的嫌疑,再者,這個名字很有被誤以為是印度的電影,而印度電影,嗯……你懂的,歌舞片的標籤恐怕是撕不掉了,哈哈哈……

於是便改成了《中國藥神》,可是感覺味兒還是不對,畢竟主人公在一開始到電影的三分之二處,妥妥的唯利是圖的藥販子形象,絲毫「神性」都沒有,況且這部片的主題也不止是講主人公的靈魂救贖,這個名字還不貼切。

於是改成了《生命之路》,呃……這一聽又是妥妥的紀錄片的感覺,況且也是不能完整的概括電影的主題,最終才確定為《我不是藥神》的名字。如此倒貼合了電影的主題和對社會的思考以及主人公的蛻變歷程。

二、程勇對自己的JC小舅子的態度轉變

在電影一開始交待中年程勇生活狀態:

離婚、開著一家印度神油的保健品店、沒什麼生意、交不起房租、每天抽著煙在電腦上打牌,妥妥的中年油膩男人的形象。


油膩的中年男人形象

好在他的兒子還認他這爹,於是每周一次的和兒子相聚的時間就是前期他最開心的日子。

由於前妻打算移民海外,要帶孩子走,給孩子更好的成長環境,程勇自然是堅決反對,那前妻只能說法院見了。

先是律師上來調解,說只要程勇答應放手,就可以得到一筆可觀的經濟補償款。

程勇一聽就火了,這等於就是在變相賣兒子,而兒子是他現在糟糕的生活中唯一的安穩,於是就把律師暴打一頓,從這裡隱約可以推測程勇之前有家暴的傾向。

打了律師,自然沒好果子吃,下個鏡頭就是在乖乖地坐在派出所裡,而這時他的JC小舅子上場了,也是要暴打他一頓,好在被他的同事攔住了。

此時程勇嚇得抱頭蹲坐在長椅上,縮成一團,可見現在對待他的這個小舅子還是心有愧疚和懼怕的,畢竟自己的生活一團糟,愧對別人的姐姐,現在還動手打人,於情於理都不佔理,只能縮在一起。

而在中期程勇賣藥掙了一點小錢,也變相地救了一些人,手底下也有了一部分「馬仔」,讓他覺有了些底氣。

這中間還有個小插曲,很多病人在吃上他的藥救命後紛紛給他送來了錦旗「仁心妙手普眾生,徒留人間萬古名!」。

這就讓他有點飄飄然了,甚至看起了書,書名是《做人的資本》,而神父在一旁頻頻點頭奉承到這個有水平。

在面對JC在搜查走私藥除了一面面錦旗外一無所獲時,他對他的JC小舅子則是一種不屑、調侃的態度,仿佛在說「怎麼樣?老子現在也算混出個模樣來了,你還能把我怎麼著?」

此時的程勇還是一副小人得志的表現,雖然市儈,可不就是我們身邊經常見到的一些人的嘴臉嗎?極為的真實。

再到後期,JC在追捕程勇他們時,黃毛為了掩護程勇逃跑,自己在沒有駕照的情況下開車吸引JC的注意,結果出車禍被被撞,在醫院搶救無效死了。

而此時程勇追到醫院得知人沒了時,攥著他的JC舅子的衣領質問道:「他只是想活著,他有什麼罪?」

此時我想他應該是發自內心的覺得自己是「佔理」的一方,拯救他人生命和在不危害他人生命的前提下自己求生都是正當的,而JC為了他們所謂的「法律正義」而逼si他人才是不正義的。

三、呂受益的口罩和橘子

由於白血病人的特殊性,他們身體十分脆弱,最好是待在無菌環境中,所以他們平時出門都是戴著口罩。

呂受益第一次見程勇時求他去印度帶藥時是戴了口罩的,而當時程勇覺得呂受益既然是來求我辦事的還戴著口罩,要求他摘下來。

起初呂解釋道自己的特殊情況,但程勇還是很強硬,呂被迫摘下來了,足足有三層口罩。

這也暗示了呂對生的渴望和對可能帶給他一線生機的人的無可奈何。

此時呂受益唯一能給程勇的「好處」就是「吃個橘子」,後來在醫院裡程勇去看他,他也是說「吃個橘子」,第一次拉攏黃毛時也是說「吃個橘子」。


至於這個橘子的意象到底有什麼用?據說劇本原來安排的是橙子,因為橙子富含維C,對白血病人有好處,但是王傳君覺得橙子這種水果對於一個有白血病病人的普通家庭還是有點貴的,於是就換成了跟橙子差不多但是價格要便宜得多的橘子。

這波細節好評,王傳君果然是個對角色有深刻理解的演員。

再到後來程勇帶大家一起賣藥,一起掙錢,一起活命,就下了一個規矩,所有人都不準戴口罩,此時大家都很自覺摘下了口罩,當著程勇面也沒再戴過,這表示大家應該是出於對程勇的信任和對他的藥的依賴,呂受益也是一樣。

再到後來程勇請大家吃火鍋說要散夥時,其他人基本都是確認兩句就走了,而呂受益還是不相信或者說不敢相信、不願相信程勇是認真的,一直在打圓場。

直到程勇破口大罵撕破臉後才知道程勇是認真的,就在呂受益唯唯諾諾小心翼翼的退出來後,那久違的口罩又默默地戴起來了,這表示他對程勇信任的喪失和對未來不確定有沒有明天的擔憂。

再到影片的最後,那些受到程勇幫助過的人在送程勇入獄時,在道路的兩旁,眾人對他都摘下了口罩,已經死去的黃毛和呂受益也在,這裡用了一點超現實的表現手法,也是表現了此時眾人最後對他的一點感激之情,也是全片的一大淚點所在,反正當時我一個1米8的摳腳大漢當時也是流了幾滴不爭氣的眼淚的。

四、劉思慧的眼淚與微笑

劉思惠是程勇賣藥核心小團體中除了他自己外唯一一個不是白血病病人的人,她加入主要還是程勇和呂受益在一開始賣藥受阻才想起她的,她作為白血病的病友群群主,在各位病人的心目中還是有點信任的。

呂受益第一次帶程勇去迪廳找劉思慧時程勇都不敢相信,那個舞臺上搔首弄姿活蹦亂跳的會是白血病病人,而呂受益卻介紹說「她不是,她女兒是」。

這一切就講得通了,孩子的父親不願受孩子高額醫藥費的拖累跑路了,只剩她一個照顧孩子,而高額的醫藥費她根本負擔不起,她只能選擇這種「來錢快」的職業了。

有她加入,程勇的藥賣得很順利,大家算是小有成就,便到了劉思慧工作的迪廳裡去喝一個,而此時迪廳經理這時很不識趣地過來說有客人點名叫劉思慧去跳舞。

劉思慧有些犯難,而程勇就不樂意了,兜裡有錢後便想見識一下金錢的威力,程勇不停的砸錢,讓經理自己去跳,而經理迫於金錢的淫威也真的去跳了。

當經理在舞臺上「賣弄風騷」時,大家都在臺下起鬨,而劉思慧卻噙著眼淚笑著喊「脫」!這是她的一種發洩,一種憤恨,可見她平時應該無奈接受了不少這種噁心的要求,而她今天所能這樣痛快都是程勇帶給她的。

在眾人喝大之後,程勇非常麻溜的把另外三個大老爺們兒打發走後,自己堅持要送劉思慧回家,而劉思慧畢竟也是在場面上混的,自然也就明白了程勇的意思,沒有再拒絕。

而劉思慧之所以沒有拒絕,我想應該不僅僅是程勇掌握著仿製藥的命脈,還有就是她其實並不討厭程勇,畢竟他現在是離婚單身男士,剛剛還花錢幫她出了一口惡氣,而她也沒有什麼能夠可以報答她的。

雖然不厭惡,但免不了有些輕蔑,男人果然都是大豬蹄子,總歸總還是回到了褲襠裡的那點事。

回到劉思慧家後,劉思慧先去洗澡,程勇不自覺的有些得意,果然有錢就可以為所欲為了。

正在他興奮不已時,劉思慧的女兒突然出現在他的門口呆呆地看著他,並沒有對家裡突然多出一個赤裸陌生男子表現出驚訝。

而且程勇還發現劉思慧的家中有好幾套多種款式的情趣內衣,這表示劉思慧之前可能為了買藥的錢,帶了很多有錢的男人回來,那些情趣內衣就是為他們所準備的,所以孩子就見怪不怪了。


可這把程勇給嚇一跳,剛剛點起來的小火苗現在全沒了。

此時劉思慧洗完澡出來了,正準備寬衣解帶投懷送抱時,程勇卻不幹了,雖然現在是劉思慧很主動,但程勇意識到她其實是一個可憐孩子的媽媽,他現在要是上了就無異於是在乘人之危。


怎麼辦,面對這樣主動的一個大美女,不上就是禽獸,而上了就是禽獸不如。

所幸程勇最後的理性戰勝了他的獸慾,他果斷叫停,迅速穿好衣服,囑咐他照顧好孩子,安分的離開了,思慧雖然一臉懵逼,但還是暗自慶幸自己沒有看錯人,程勇還是跟之前的那些人渣有點區別的,所以在程勇關上門的那一刻,思慧嘴角由衷地露出了一絲微笑。

五、小結

本片最難能可貴的是,在一部優秀的電影,除了要為了滿足他的商業價值,把笑點和淚點安排的比較妥當,很容易讓觀眾產生情感共鳴,還對人物成長與救贖有著細膩和成熟的表現,還讓觀眾引起社會思考,滿足了電影的商業性和社會性的雙重需求,個人覺得他的最近10年華語電影中最好的一部電影也不為過,倘若華語電影每5年就能出一部這樣的高分片,那真的就華語影壇的黃金時代來了!

對於這部優秀的電影,你們還有其他的要分享的嗎?歡迎評論區裡見。

相關焦點

  • 《我不是藥神》中有哪些細思恐極的細節
    《我不是藥神》作為近幾年真實事件改編的國產良心電影,一上映就引發了廣大人民的情感共鳴,電影中所表現得「真實感」成為了每個人都不想觸碰的現實,電影裡面的每個人物都存在我們真正的生活中,這部電影我看了一遍又一遍,裡面有很多細節都讓我感到詫異、驚恐,或許這就是這部電影真實的魅力所在吧。
  • 細看《我不是藥神》,才明白電影裡那些細思極恐的細節
    《我不是藥神》的成功,無疑是得益於該影片獨特的題材與視角,其大膽地揭露了當今社會中存在的黑暗一面,把普通群眾吃不起昂貴的救命藥只能等死,如此殘酷的社會現實,用電影獨特的表達方式演繹出來,直擊觀眾的內心深處,引發無數人的共鳴。
  • 盤點國產電影中四大驚世之作,《我不是藥神》只能排最後
    今天我給大家盤點幾部高票房的國產電影,據說每一部都是驚世之作,最低票房30億,一起看看吧!《我不是藥神》票房:30.7億《我不是藥神》也算是唯一一部可以引動制度變革的電影了,國外有《熔爐》催動了韓國修改未成年保護法,印度有《摔跤吧爸爸》修改女權保護法,而《我不是藥神》的上映便引發了各種社會話題,甚至促進了醫藥品的調價,作為一部現象級的影片票房未動,口碑先行,非常經典,建議攜帶紙巾觀看。
  • 我不是藥神:
    我不是藥神:談癌色變的你知道麼,20%的癌症患者與肥胖有關    距離《藥神》上映已經有一段時間了,火和熱都不是足以讓他一直持續發燒的理由,在當下社會裡,快餐式的商業電影和豪華的陣容特效早已經不能滿足看客們的精神需求,所謂情懷也不好多次賣弄,而《藥神》恰好不是中國近期火的電影中的任何一種
  • 《我不是藥神》:程勇不是藥神,兩次都不是
    儘管《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與實際原型有所出入的故事,但很少有人會懷疑這個故事所投射的現實。於是,程勇在深思熟慮之後,決定走私倒賣這款仿製藥,而在這條鋌而走險的道路中,程勇曾有兩次接受了靈魂的拷問與洗滌。但正如電影的名字一樣,程勇不是藥神,兩次都不是。
  • 盤點我不是藥神中出現的印度神藥
    我們一般說的都是印度藥神,這個印度藥神主要是指徐崢電影《我不是藥神》裡的原型陸勇,而印度神藥,卻不止一個,因為印度藥品價格非常便宜,並且質量非常高。所以幾乎所有藥品都可以稱為印度神藥。我們來看一下《我不是藥神》中所出現的印度神藥都有什麼?
  • 《我不是藥神》,到底是不是神作?
    沒錯,說的就是《我不是藥神》。其實作為寧浩和徐‍‍崢的粉絲,這個片子我期待了快一年了。之前還和電影宣發方聯繫過,看能不能搞一次觀影團,後來可能人家覺得我號太小,又不是專業影評人,就沒找我做,但依然阻止不了我想安利這部片子的決心。
  • 《我不是藥神》《影》...可能在金馬獎上都會輸給它
    除了婁燁殺青了好久的《風中有朵雨做的雲》大部分人沒什麼感覺之外,像《江湖兒女》《我不是藥神》《影》《暴雪將至》《邪不壓正》等內地電影,基本都在國內院線已經上映過了。和《我不是藥神》一樣,《誰先愛上他的》也是一部新人導演+現實主義題材的作品,在提名上還比《我不是藥神》還多了一個。只不過它還有一個額外的標籤——同性。
  • 《我不是藥神》在線免費看
    《我不是藥神》是由文牧野執導,寧浩、徐崢共同監製的劇情片,徐崢、周一圍、王傳君、譚卓、章宇、楊新鳴等主演!一位不速之客的意外到訪,打破了神油店老闆程勇的平凡人生,他從一個交不起房租的男性保健品商販,一躍成為印度仿製藥「格列寧」的獨家代理商。收穫巨額利潤的他,生活劇烈變化,被病患們冠以「藥神」的稱號。但是,一場關於救贖的拉鋸戰也在波濤暗湧中慢慢展開 。
  • 《我不是藥神》在痛苦中頑強追求生命和尊嚴的人們
    導語:《我不是藥神》在痛苦中頑強追求生命和尊嚴的人們《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的成功,算得上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這部影片之所以能引發巨大的反響,是因為他說出了人們內心深處的嘆息。《我不是藥神》豆瓣評分9.0,如此高的分數並非是因為它沒有瑕疵。而是因為它在目前的語境下,從一般普通人的角度,用電影這種媒體,引出了一個震撼人心的真實故事。而這些真實的故事可能比電影更加精彩。《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據說是近十年來第一部9分的國產片。影片不是在講夢想,也不是在談愛情。而是用一個半小時多的時間去講一群人,一群平凡又普通的人是如何「活下去」的故事。
  • 《我不是藥神》一個小細節揭露女主思慧的隱藏身份,網友:太心酸
    《我不是藥神》上映還沒幾天票房已經破了十億,這部口碑炸裂的電影確實帶給我們很多驚喜,最讓人佩服的就是幾位演員的演技和敬業精神,如果娛樂圈每位明星都能像他們一樣努力那該有多好。為了電影中這個幾秒的鏡頭,劉思慧的扮演者譚卓苦練了很久的鋼管舞,甚至腿都磨破了,就是為了電影中的專業,這樣的演員精神還是非常值得稱讚的。很多人好奇劉思慧在跳鋼管舞之前是做什麼的,劇中的一個小細節給了大家答案,在劉思慧家中的牆上,擺了很多跳芭蕾舞時的照片,我們也可以推斷出,在女兒生病前,思慧是一個優雅的舞蹈演員。
  • 我不是藥神 影評
    看完我相信,這28塊錢,不虧。圖片來自網絡下文部分劇透!       近些年大力宣揚國家文化,影視業也頗受影響。愛國情懷的作品不少,戰狼,紅海口碑極好,但是這樣的看多了也有點疲乏。幾個月前出現了「二十二」這樣的歷史紀錄片,引起一陣風波。而此時的「我不是藥神」又一次獲得了無數的讚賞。
  • 《我不是藥神》:誰不是謹小慎微地渴望活著?
    《我不是藥神》劇照2015年,寧浩看了文牧野的幾部短片,約他到工作室碰面,把本想自己做的《我不是藥神》交給了他。當時,這個項目還叫《印度藥神》。《我不是藥神》劇照《我不是藥神》中,屬於導演的solo段落出現在程勇重返印度時。當時,呂受益病重,已經收山的程勇為幫朋友買藥,重新回到印度。
  • 《我不是藥神》觀後
    《我不是藥神》,看完了主辦方問我:菜頭老師,您覺得這片子怎麼樣?當時我就陷入了一種極為尷尬的境地,難於用言語表述。我相信你很快也會面臨相同的狀況,所以你可能需要在看電影之前讀一下我這篇文章。為什麼我會極為尷尬?因為在我的朋友圈裡,打從春節開始,就不斷有電影圈和媒體圈的人在狂贊《我不是藥神》。注意,這裡的「狂贊」並不是一種文學修辭手法,而是完全可以按照字面理解---狂暴地讚美:「絕對神片!」
  • 《我不是藥神》,最多70分!
    ……唉……將於7月6日上映的《我不是藥神》,則把「曲線救命」的方案,搬上大屏幕:沒錢吃正版?走私藥試試。《我不是藥神》官方劇照 本片還沒公映,已成爆款。 網絡評分破9,遠超同期好萊塢大片。圖片來源於《我不是藥神》預告片 是救命神藥還是奪命毒藥?
  • 我不是藥神送選奧斯卡?好萊塢新聞在線:這不是不可能
    由文牧野導演執導,徐崢、王傳君等人主演的電影《我不是藥神》自7月5日上映後票房大爆。首日總票房破3億(包含點映場),三天票房突破10億,四天票房破13億。截止7月9日20點,《我不是藥神》的總票房已經突破了15億大關,並且繼續高歌猛進。
  • 《我不是藥神》中那些觸動人心的片段
    可能看過《我不是藥神》這部片子的人都覺得它太真實了,裡面有好幾段看完都會讓你不得不流淚,那種無奈、那種無助真的是催人淚下,但這就是最底層的真實寫照。如果什麼都順利的話可能真的能當爺爺了,可人生就是這樣呀!總是有許多轉折。 雖然賣藥一開始挺順利的, 但好景不長在假藥販子的威逼利誘下程勇選擇了不再賣印度仿製藥「格列寧」,再和同伴們吃散夥的時候鬧得也不是很愉快,估計是各有想法,但也是沒有辦法。
  • 《我不是藥神》那些不為人知的幕後故事?
    為什麼說沒有劉德華就沒有《我不是藥神》。二零零五年,劉德華出資兩千五百萬,啟動了一項扶持新人導演地「亞洲新星導」計劃,用來資助有潛力的年輕人。直到二零一七年,《我不是藥神他說:徐老師突然有一天,他看到我那個造型的時候很難過,含著眼淚說,傳君我突然覺得你好像就是呂受益。緊接著譚卓、王硯輝等人相繼加入,可是在影片拍攝過程中,片子叫什麼名字卻一直定不下來。
  • 我不是藥神,我是男神
    ,聽聽三刀侃大山我不是藥神,我是自信的男神在他們眼裡,一個好「單位」,必須不是一個公司。也就是說,它的性別應該是「公」,但不是公司的「公」,而是公家的「公」。這個公家,必須從一而終,管你到老去死掉那天。慢慢的,我覺得「單位」這個詞,好厲害。它似乎無所不能,可以包裹住所有的東西。實際的情況卻是,一個人可能就是一個單位。何解?淘寶店嘛!
  • 陸勇:我不是藥神
    就在全國人民眾志成城抗擊疫情之時,《我不是藥神》原型陸勇在微博上宣布,已經從印度坐三輪車,將49箱醫療物資(其中包括3000個護目鏡以及3000個N95口罩)運回國內。  無論是陸勇本人還是以其為原型改編的電影《我不是藥神》,都是令人「羨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