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藥神》中那些觸動人心的片段

2020-09-05 肉球探索

這部劇看了好幾遍,每次看都很觸動人心。可能看過《我不是藥神》這部片子的人都覺得它太真實了,裡面有好幾段看完都會讓你不得不流淚,那種無奈、那種無助真的是催人淚下,但這就是最底層的真實寫照。

幾位都是實力派

你還能看出來這是愛情公寓裡的王傳君嗎?

王傳君憑藉該片獲得第14屆中國長春電影節最佳男配角獎還有第10屆中國電影導演協會年度男演員獎。

票房成績不錯

這部片子在2018年的票房也是不錯的。

影片一開始就是徐崢扮演的程勇以這個造型出現了。一開始還以為是個賣假藥的,仔細一看原來是一個交不起房租的賣男性保健品的商販,日子過得這麼窩囊,店裡沒生意不說,老父還病危了,手術費也籌不齊。前妻還跟有錢人懷上了孩子。還有比這更衰的嗎,簡直就是衰神附體了。

衰神附體

快報廢的麵包車

這快報廢的小面和這拉風的車身廣告也是沒誰了。

這身衣服快趕上收廢品的了

這身衣服和造型把衰神附體這四個字體現的淋漓盡致。

王傳君扮演的呂受益第一次和程勇見面的樣子

當時看到一段的時候把我驚到了,這哪裡是王傳君呀!王傳君什麼時候變成這個樣子了。挺讓人震驚的。說明他這個角色塑造的太好了。也正是他和程勇的這次見面改變了程勇平凡的人生。

一開始程勇還怕危險不敢去走私,但是因為他的父親正好住院急需用錢,所以才找到了呂受益去了解印度仿製藥「格列寧」, 這一了解嚇一跳,藥效差不多價格竟然差那麼多,為什么正版的「格列寧」那麼貴呢?這真是一個考驗人性的問題。也正因為如此才出現了裡面的經典臺詞「這世上就一種病,你永遠也治不了,那就是窮病。」 電影的靈感來自於生活,但生活往往比電影更苦。

看到這段的時候其實是挺心痛的,沒想到當時竟然還有一群這樣苦苦掙扎的人。

開始的不耐煩

看到有這麼多病友都驚呆了

從這兩個表情就已經看出了程勇也沒想到會有這麼多得白血病的人。

假藥販子

影片中也穿插了一個賣假藥的騙子,騙子的出現讓程勇賣藥路又出現了轉折。


看到結尾呂受益的結局再看這段對白,估計他當時也沒想到結局會是自殺。如果什麼都順利的話可能真的能當爺爺了,可人生就是這樣呀!總是有許多轉折。

雖然賣藥一開始挺順利的, 但好景不長在假藥販子的威逼利誘下程勇選擇了不再賣印度仿製藥「格列寧」,再和同伴們吃散夥的時候鬧得也不是很愉快,估計是各有想法,但也是沒有辦法。

呂受益的無奈

程勇也是沒有辦法

神父也只能接受

黃毛挺失望

讓他選擇再選擇回來賣藥是因為呂受益的老婆來找他。

再次看到呂受益讓程勇很驚訝,沒想到一年的時間他竟然已經病的這麼嚴重了。

看到呂受益遭著這麼大的罪,聽著他痛苦的聲音,估計這時候的程勇心裡是五味雜陳,又有了繼續賣藥的心思。

雖然目光呆滯但病還是要治


看到這幾段的時候,覺得人真的是遇到困難的時候真的是沒有辦法。呂受益看到老婆和孩子在床下躺著的時候挺讓他心疼的。結果他選擇了自殺,可能只有這種方法才能結束這漫長又痛苦的日子。

經歷了呂受益的去世,再看到還有這麼多病友需要救拿藥,程勇又一次動容了,他們選擇了再次賣藥,而且是原價賣,即使是貼錢也要賣。

影片最動容的一段話就是一位老婆婆的話:「領導同志,我病了三年,四萬一瓶的藥吃了三年,房子吃沒了,家人被我吃垮了,現在好不容易有了便宜藥,你們非說它是假藥,這藥假不假,我們能不知道嗎?那藥才賣五百塊錢一瓶,藥販子根本沒賺錢,誰家能不遇上個病人,你能保證你一輩子不生病嗎?你們把他抓走了,我們都得等死。我不想死,我想活著」。這段話說的太催淚了,不僅說出了他們的心聲,同時也說出了現實。

催淚片段

催淚片段

催淚片段

催淚片段

催淚片段

當警察為了這案情感到為難的時候,長官的話讓我們感受到了人情和法律之間的矛盾。

這段話堪稱經典:「我賣藥這麼多年,發現這世界上只有一種病<窮病>,這種病你沒法治,也治不過來。」這可能就是現實吧。

最後該來的還是來的,警察查到了他賣仿製藥去抓他,在追逐途中黃毛被撞死。

看著黃毛已經買了回家的車票,程勇悲痛欲絕。

雖然程勇還是被抓了,但是有好多病友去為他送行,他甚至看到了死去的呂受益和黃毛。

他在法庭上說:「我相信今後會越來越好,希望這一天能早一點到吧」 這句話在最後也實現了。

通過這個影片我們知道了還有這樣一群特殊的病人曾經經歷著這樣的事,程勇的這一事跡也感動了很多人,這件事也推動了治療慢粒白血病的「格列寧」納入醫保。

一邊看影片一邊整理出來的文章,真的是一邊感動一邊排版,希望有更多這樣的事跡被拍成電影,這樣的電影太有意義了。

相關焦點

  • 《我不是藥神》的導演和編劇竟然都是他
    2018年,《我不是藥神》國內票房31億,豆瓣評分9.0。從默默無聞到站上頂峰,文牧野只用了一部電影。但是如果你翻開文牧野的人生履歷,就會發現,《我不是藥神》並非天才的靈光乍現,而是一個電影熱愛者的厚積薄發。
  • 《我不是藥神》5個讓你至今難忘的催淚片段
    《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是根據真實原型人物陸勇改編的一部豆瓣評分9.0,票房高達31億的零差評巨作。雖然時隔兩年多,但是在這兩年中沒有任何一部電影是可以和這部相媲美的,電影中有很多直擊人靈魂底線的片段讓人看完之後就難以忘記,直到今天細數出來也會為之動容,接下來就讓我們再來回顧一下電影中那些讓人觸碰之後淚點狂釋的片段吧。
  • 「少年派」最新片段曝光 一人一虎漂流觸動人心
    「少年派」最新片段曝光 一人一虎漂流觸動人心     由奧斯卡金像獎得主李安執導的3D視效奇幻大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將於11月21日在北美、中國臺灣公映,中國內地有望引進
  • 《我不是藥神》中賣假藥的張長林,為什麼沒有供出徐崢?
    《我不是藥神》是一部反映現實的電影,但它的表現方式又不是非常直接和赤裸的,不僅讓我們了解了這個故事,更讓我們感受到了人性和理想,那種「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勇氣是每個人都應該有的。這部電影的方方面面都是很完美的,從主題、表現手法、演員等等,都是無可挑剔的,而劇中的一些情節也是很耐得住推敲的,比如這個問題,《我不是藥神》中賣假藥的張長林為什麼沒有供出徐崢?
  • 《我不是藥神》那些不為人知的幕後故事?
    為什麼說沒有劉德華就沒有《我不是藥神》。二零零五年,劉德華出資兩千五百萬,啟動了一項扶持新人導演地「亞洲新星導」計劃,用來資助有潛力的年輕人。直到二零一七年,《我不是藥神他說:徐老師突然有一天,他看到我那個造型的時候很難過,含著眼淚說,傳君我突然覺得你好像就是呂受益。緊接著譚卓、王硯輝等人相繼加入,可是在影片拍攝過程中,片子叫什麼名字卻一直定不下來。
  • 盤點《我不是藥神》中的那些可能被忽視的細節
    《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作為近幾年為數不多的叫好又叫座的華語電影,至今豆瓣評分9.0,位居豆瓣電影TOP250第47,這在華語電影裡真的很少見,裡面還有很多的細節和伏筆,值得我們去思考和發現。於是改成了《生命之路》,呃……這一聽又是妥妥的紀錄片的感覺,況且也是不能完整的概括電影的主題,最終才確定為《我不是藥神》的名字。如此倒貼合了電影的主題和對社會的思考以及主人公的蛻變歷程。
  • 《我不是藥神》:程勇不是藥神,兩次都不是
    儘管《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與實際原型有所出入的故事,但很少有人會懷疑這個故事所投射的現實。於是,程勇在深思熟慮之後,決定走私倒賣這款仿製藥,而在這條鋌而走險的道路中,程勇曾有兩次接受了靈魂的拷問與洗滌。但正如電影的名字一樣,程勇不是藥神,兩次都不是。
  • 《我不是藥神》記錄著真實的故事,講述的卻是活著的力量
    生活中的每個人都在被迫追尋著什麼,開始的警官用自己的職責壓抑自己的良心,開始的程勇眼裡只有利益。但是這並不是人的全部,警官因為老奶奶的懇求而動容,程勇更因為呂受益的死而愧疚不已。而生活中的我們,都在看起來不那麼完美的人生中保持善良。5、沒有神的光環,你我生而平凡大部分的觀眾可能沒有注意,《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的片名其實幾經波折。
  • 我不是藥神:
    我不是藥神:談癌色變的你知道麼,20%的癌症患者與肥胖有關    距離《藥神》上映已經有一段時間了,火和熱都不是足以讓他一直持續發燒的理由,在當下社會裡,快餐式的商業電影和豪華的陣容特效早已經不能滿足看客們的精神需求,所謂情懷也不好多次賣弄,而《藥神》恰好不是中國近期火的電影中的任何一種
  • 《我不是藥神》在痛苦中頑強追求生命和尊嚴的人們
    導語:《我不是藥神》在痛苦中頑強追求生命和尊嚴的人們《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的成功,算得上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這部影片之所以能引發巨大的反響,是因為他說出了人們內心深處的嘆息。《我不是藥神》豆瓣評分9.0,如此高的分數並非是因為它沒有瑕疵。而是因為它在目前的語境下,從一般普通人的角度,用電影這種媒體,引出了一個震撼人心的真實故事。而這些真實的故事可能比電影更加精彩。《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據說是近十年來第一部9分的國產片。影片不是在講夢想,也不是在談愛情。而是用一個半小時多的時間去講一群人,一群平凡又普通的人是如何「活下去」的故事。
  • 王傳君戴3層口罩,上臺還原《藥神》片段,致敬疫情中的逆行者!
    也不知道到底經歷了什麼,整個人都變得滄桑了,出演了《我不是藥神》,這個角色深入人心。之前又主持人問王傳君:聽說你有段時間接不到戲拍?王傳君直言:是的,11個月沒收入,卡裡只剩100多萬,只能勉強維持生活吧,過得特別拮据。他感覺特別幸運地接到《 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近日,王傳君戴3層口罩現身電影青年節,上臺還原《藥神》片段,致敬疫情中的逆行者!
  • 陸勇:我不是藥神
    就在全國人民眾志成城抗擊疫情之時,《我不是藥神》原型陸勇在微博上宣布,已經從印度坐三輪車,將49箱醫療物資(其中包括3000個護目鏡以及3000個N95口罩)運回國內。  無論是陸勇本人還是以其為原型改編的電影《我不是藥神》,都是令人「羨慕」的。
  • 《我不是藥神》觀後
    《我不是藥神》,看完了主辦方問我:菜頭老師,您覺得這片子怎麼樣?當時我就陷入了一種極為尷尬的境地,難於用言語表述。我相信你很快也會面臨相同的狀況,所以你可能需要在看電影之前讀一下我這篇文章。為什麼我會極為尷尬?因為在我的朋友圈裡,打從春節開始,就不斷有電影圈和媒體圈的人在狂贊《我不是藥神》。注意,這裡的「狂贊」並不是一種文學修辭手法,而是完全可以按照字面理解---狂暴地讚美:「絕對神片!」
  • 豆瓣高分電影《我不是藥神》中的人物故事
    相信很多人都看過《我不是藥神》這部改編神劇,在電影裡王傳君顛覆了以往的鏡頭形象,完全跟《愛情公寓》裡的關穀神奇不是一回事。在開機之前他為了表現劇中角色的病弱,堅持減肥兩個月,每天跳繩8000次,極速減掉了20多斤,在拍攝臥床不起的片段時,他整整兩天沒有休息只為表演拿奄奄一息的感覺。
  • 《我不是藥神》要在日本上映,疫情中能否大火
    近幾年唯一讓我這個大粗老爺們,感動流淚最多的電影就是-我不是藥神,這部曾在2018年上映並引發轟動的電影《我不是藥神》最近官宣發布了日本版海報,片名譯為:薬の神じゃない,預告片在 YouTube 同步釋出。並宣布將於5月1日起在日本上映。
  • 《我不是藥神》:向死而生
    《我不是藥神》是一部具有社會現實意義,並且選材深刻,不乏幽默,其中各個演員演技精湛的好電影。剛開始看介紹此片分類為喜劇,我認為不太合理,影片中刻意加入的搞笑橋段幸虧合理,原因其一為了商業化宣傳及符合廣電要求,其二類似於黑色幽默豐富題旨。本片取勝不在於情節,在於大膽的選材以及演員的表演。
  • 好好的懸疑劇,演出了我不是藥神的既視感,網友靈魂發問笑死人
    朵朵也是成功的參加了一年一度的銷售大會,見到了傳說中的志安東。現場畫面真是不忍直視啊,簡直就是翻版的我不是藥神啊,甚至還有人發彈幕問能不能治療現在的新冠肺炎,簡直能笑死人。徐崢主演的電影我不是藥神,因為立意新穎,關注民生,曾經引起了不小的轟動。裡面和徐崢在對立面的還有一個騙子,專門賣假藥,他也曾經開過一次這樣的會,場景和這個如出一轍。
  • 憑《我不是藥神》成三金導演,大家卻忽略了文牧野另一個角色
    以往,總結陳詞、觸動人心的環節,都是由老前輩來進行。鬢角帶著白絲、聲音透著滄桑,這是感動人心的標配。這次,為什麼是文牧野?這個問題,對於很多影迷來說,並不陌生。在去年國慶檔上映的電影《我和我的祖國》官宣導演陣容時,這個問題也出現過。
  • 電影《我不是藥神》:不平凡的人生路,小人物們的自我救贖
    ——《我不是藥神》《我不是藥神》剛剛上映時,我坐在電影院看到這個片段時,我一個大男人在影院哭的淚流滿面,是啊,誰能保證自己一輩子不生病呢?而在中國,面對高額的醫療費用,一場嚴重的疾病就可以讓一個小康家庭垮掉一半,而對於那些本就維持溫飽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前段時間去世的「澳門賭王」何鴻燊據傳每天打價值86萬元一支的補腦針,但我們不是賭王,沒有他那樣的身家,我們只是芸芸眾生中毫不起眼的一名小人物。《我不是藥神》就是一部小人物們的自我救贖之路!
  • 我不是藥神=我不是李笑來
    ——《我不是藥神》幣圈:最近的李笑來50分鐘錄音曝光,想必大部分人都沒聽過完整版的,不知道李笑來給大家出的這邊閱讀理解,你們解讀了多少 這個錄音無疑是2018年上半年對韭菜們最好的教科書,不管你是罵也好,贊成也好,這就是目前幣圈的狀態,也是為什麼人家能賺到錢,別說什麼信息不對稱,世界不公平,人家站的比你高,看的比你遠,了解行業的現狀,他不賺錢誰還能賺到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