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一首古詩詞 | 李白《月下獨酌四首·其一》

2021-02-19 唐詩宋詞古詩詞

詩人上場時,背景是花間,道具是一壺酒,登場角色只是他一個人,動作是獨酌,加上「無相親」三個字,場面單調得很。於是詩人忽發奇想,把天邊的明月,和月光下他的影子,拉了過來,連他自己在內,化成了三個人,舉杯共酌,冷清清的場面,就熱鬧起來了。這是「立」。

可是,儘管詩人那樣盛情,「舉杯邀明月」,明月畢竟是「不解飲」的。至於那影子,雖然像陶潛所說的「與子相遇來,未嘗異悲悅,憩蔭若暫乖,止日終不別」(《影答形》),但畢竟影子也不會喝酒;詩人姑且暫時將明月和身影作伴,在這春暖花開之時(「春」逆挽上文「花」字),及時行樂。「顧影獨盡,忽焉復醉。」(陶潛飲酒詩序)這四句又把月和影之情,說得虛無不可測,推翻了前案,這是「破」。

詩人已經漸漸進入醉鄉了,酒興一發,既歌且舞。歌時月色徘徊,依依不去,好像在傾聽佳音;舞時詩人的身影,在月光之下,也轉動零亂,好像在他共舞。醒時相互歡欣,直到酩酊大醉,躺在床上時,月光與身影,才無可奈何地分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這四句又把月光和身影,寫得對詩人一往情深。這又是「立」。

最後二句,詩人真誠地和「月」、「影」相約:「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然而「月」和「影」畢竟還是無情之物,把無情之物,結為交遊,主要還是在於詩人自己的有情,「永結無情遊」句中的「無情」是破,「永結」和「遊」是立,又破又立,構成了最後的結論。

題目是「月下獨酌」,詩人運用豐富的想像,表現出一種由獨而不獨,由不獨而獨,再由獨而不獨的複雜情感。表面看來,詩人真能自得其樂,可是背面卻有無限的悽涼。詩人曾有一首《春日醉起言志》的詩:「處世若大夢,胡為勞其生?所以終日醉,頹然臥前楹。覺來盼庭前,一鳥花間鳴。借問此何時,春風語流鶯。感之欲嘆息,對酒還自傾。浩歌待明月,曲盡已忘情。」其中「一鳥」、「自傾」、「待明月」等字眼,表現了詩人難以排解的孤獨。孤獨到了邀月與影那還不算,甚至於以後的歲月,也休想找到共飲之人,所以只能與月光身影永遠結遊,並且相約在那邈遠的上天仙境再見。結尾兩句,點盡了詩人孤獨、冷清的感受。

作者介紹: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於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塗,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相關焦點

  • 古詩詞日曆 | 李白《月下獨酌四首·其一》
    一說月下人影、酒中人影和我為三人。無情遊:月、影沒有知覺,不懂感情,李白與之結交,故稱「無情遊」。相期邈(miǎo)雲漢:約定在天上相見。期:約會。邈:遙遠。雲漢:銀河。這裡指遙天仙境。「邈雲漢」一作「碧巖畔」。李白對於月亮的喜愛,似乎超過了任何一個詩人。其對於月亮的描繪,也成了一個又一個永恆的經典。人們只要一抬頭,一看見明月,就會想起鄉愁,就會和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聯繫起來。
  • 李白《月下獨酌》其一賞析
    唐 · 李白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 經典詠流傳:李白《月下獨酌》
    月下獨酌四首·其一作者:李白演唱:毛不易&廖俊濤 、于魁智&李勝素 、方鸝鸝
  • 李白《月下獨酌》
    月下獨酌·其一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 《月下獨酌·其一》李白
    詩人上場時,背景是花間,道具是一壺酒,登場角色只是他一個人,動作是獨酌,加上「無相親」三個字,場面單調得很。於是詩人忽發奇想,把天邊的明月,和月光下他的影子,拉了過來,連他自己在內,化成了三個人,舉杯共酌,冷清清的場面,就熱鬧起來了。這是「立」。可是,儘管詩人那樣盛情,「舉杯邀明月」,明月畢竟是「不解飲」的。
  • 古詩詞鑑賞 | 月下獨酌
    《月下獨酌》 |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 詩意空間|李白《月下獨酌》朗誦:衛東
    希望在這個春天,我們有古詩詞相伴,能夠帶來一些愉快。 每周三和周日,節目更新的時候,我都會很期待看大家的留言。看到朋友們在留言中分享自己的心情,表達對詩人的喜愛,我覺得非常開心。我總是發現,喜歡李白的朋友可真不少。 提到中國的詩歌,誰都可以不講,但李白是一定繞不過去的。
  • 伊裡奇《月下獨酌》丨李白都想不到自己的詩還能這樣唱
    《月下獨酌》是唐代偉大浪漫主義詩人李白的組詩作品,一共四首
  • 【美聲詩詞】22.李白《月下獨酌》
    李白《月下獨酌》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 一首詩寫盡了詩人的孤獨豪放,李白《月下獨酌》深度翻譯和賞析
    【題解】李白的《月下獨酌》就是一篇他的內心獨白。這首詩整篇突出一個「獨」字。愛喝酒的人一般不喜歡獨自一個人喝悶酒的,他們願意有一二知己邊聊邊飲,把心裡積鬱已久的話傾吐出來。【賞析一】這首詩大約作於天寶三年(744),當時李白在長安。詩人寫自己在花間月下獨酌,無人親近的冷落情景。名句「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構思奇妙,表現了他孤獨而豪放的情懷。這首詩突出寫一個「獨」字。李白有抱負,有才能,想做一番事業,但是既得不到統治者的賞識和支持,也找不到多少知音和朋友。
  • 蔣勳、濮存昕朗誦李白《月下獨酌》
    月下獨酌·其一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獨酌:一個人飲酒。2.間:一作「下」,一作「前」。3.無相親:沒有親近的人。4.「舉杯」二句:我舉起酒杯招引明月共飲,明月和我以及我的影子恰恰合成三人。一說月下人影、酒中人影和我為三人。5.既:已經。不解:不懂,不理解。三國魏嵇康《琴賦》:「推其所由,似元不解音聲。」6.徒:徒然,白白的。徒:空。 7.將:和,共。
  • 如果不快樂,不妨學李白《月下獨酌》,快樂地喝酒是一種境界
    月下獨酌四首·其一【唐】李白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讀書感悟】這首詩是李白在月光下,獨自飲酒所寫。他一個人很孤獨,每一滴酒裡都有無法排解的愁緒,每一縷月光都有親友給予的溫情。所以這是一首有苦有樂的詩,其中的萬千悲傷,其中的瀟灑快樂,只有細細品味才能明了。前三句寫李白自己一個人飲酒,孤苦無人陪伴,只能想像與明月與影子一起飲酒。
  • 【唐詩三百首】李白《月下獨酌》
    《月下獨酌》作者:李白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註解】(1)酌:飲酒,獨酌:一個人飲酒;(2)間:一作「下」, 一作「前」;(3)無相親:沒有親近的人;(4)既:已經;(5)不解:不懂,不理解;(6)徒:徒然,空;(7)將:和,共;(8)及春:趁著春光明媚之時;(9)月徘徊:明月隨我來回移動;(10)影零亂:因起舞而身影紛亂;(11)同交歡:一起歡樂;(12)無情遊
  •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下獨酌》賞析
    月下獨酌四首·其一唐代:
  • 一個人飲酒,李白的《月下獨酌》是最高境界
    閱讀文化經典,剖析平凡生活李白是詩仙,更是酒仙。杜甫說他: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為了喝酒連皇上召喚都敢拒絕,儘管有點誇張,但李白嗜酒如命卻是事實。李白喜歡和朋友們在酒肆裡縱情飲酒,飲酒賦詩,他曾自稱:臣是鬥酒詩百篇,醉後詩興方如泉。
  • 李白作詞,毛不易演唱!《月下獨酌》,很特別的韻味!
    (視頻)央視高分綜藝節目《經典詠流傳》第四期,毛不易、廖俊濤演唱唐代詩仙李白的《月下獨酌》。古詞新曲,聽這首歌之前,我們如果了解李白做這首詩詞心情和背景,再聽,則更有別樣的經典韻味。
  • 與有關李白的名言警句
    ——李白《行路難·其一》22、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雲。——李白《贈孟浩然》23、爐火照天地,紅星亂紫煙。——李白《秋浦歌》24、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李白《月下獨酌四首·其一》25、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 讀李白,讀英文,感受獨酌之樂
    李白在《月下獨酌四首》(其三)中這樣說獨酌之樂:醉後失天地,兀然就孤枕。
  • 《月下獨酌》李白
    獨酌:一個人飲酒。2.間:一作「下」,一作「前」。3.無相親:沒有親近的人。4.「舉杯」二句:我舉起酒杯招引明月共飲,明月和我以及我的5.影子恰恰合成三人。一說月下人影、酒中人影和我為三人。既:已經。不解:不懂,不理解。三國魏嵇康《琴賦》:「推其所由,似元不解音聲。」6.徒:徒然,白白的。徒:空。7.將:和,共。
  • 《月下獨酌》賞析 | 安妮
    月下獨酌:李白花間一壺酒 獨酌無相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