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造影劑的應用與進展】

2021-02-12 血管與腔內血管外科雜誌

隨著醫學影像學的發展,造影技術在診療過程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其中血管造影技術的貢獻最為突出。傳統血管造影劑以碘造影劑為主,應用過程中,碘造影劑的過敏反應嚴重,影響醫療安全。隨著造影材料的創新,CO2氣體造影劑和金納米粒子造影劑逐漸被發現、研究、及應用。

一、碘造影劑:

1.碘造影劑的發展歷史及類型:1896年倫琴發現X射線,因其無創透視人體的特點,成為常用的生物醫學檢查工具。X射線與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Computed Tomography,CT)的應用中發現X射線血管成像效果不佳,20世紀50年代最早的血管造影劑——泛影酸(Amidotrizoic acid)應運而生。

碘造影劑作為最普遍的血管造影劑,具有相對分子質量較低、水溶性等特點,經歷了無機碘、有機碘、單碘、二碘、三碘苯甲酸、離子型及非離子型等階段類型,目前廣泛使用的為以下類型:①以泛影葡胺為代表的離子型單體;②以碘克酸為代表的離子型二聚體;③以歐尼派克、碘必樂、優維顯為代表的非離子型單體;④碘曲倫和碘克酸組成的非離子型二聚體。與離子型單體造影劑相比,非離子型的毒性較少、親水性良好。目前國內臨床常用的非離子型碘造影劑包括:碘普羅胺、碘海醇、碘帕醇、碘克沙醇等。

2.碘造影劑的特點:以往靜脈注射碘造影劑,造影劑暫時停留在血液中實現造影目的,隨後擴散至細胞外後經腎臟排出體外。隨著研究發現,一些的碘造影劑可用於特定疾病的影像學檢查。

過去30年對碘造影劑的研究並沒有實質性進展,儘管存在一些缺點,但碘造影劑的使用範圍並未發生改變;為了克服碘造影劑的缺陷,一些特殊新材料造影逐漸被發現。

二、CO2氣體造影劑

1.CO2氣體造影劑的發展歷史:20世紀50年CO2被作為氣體造影劑進行研究,但由於當時研究水平有限,CO2氣體造影劑的研究一度出現停滯。直到數字減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的出現,CO2氣體造影劑的研究才出現了突破。國外學者應用CO2-DSA進行的一些研究取得了滿意效果。如今,國外許多醫院及研究單位中CO2-DSA已成為常規血管造影方法並逐漸被接受。

2.CO2造影劑的特點:與碘造影劑不同,CO2不能立即溶解於血液中,但能夠保持氣態充盈血管,使血管成像密度減少而顯影。血管內血液的搏動性流動、氣體在血管的複雜流變學改變,氣體在血管內分布直接能夠影響CO2-DSA成像;此外患者自身情況也會影響DSA成像效果。因此CO2造影劑需精密DSA儀器控制,並要求患者配合以減少偽影產生。

3.CO2-DSA適應症和禁忌症:CO2-DSA適用於碘造影劑禁忌者,且隨著對CO2-DSA的研究發現CO2作為造影劑在許多方面由於碘造影劑。CO2-DSA的局限性在於無法應用於橫膈以上的動脈造影,同時需避免使用CO2-DSA對有明確自右向左分流的心臟病患者進行靜脈造影。

三、金納米粒子造影劑

1.金納米粒子造影劑的發展歷史及成像特點:

膠體金於公元前4世紀被發現,膠體金溶液被應用於醫療領域。隨著對膠體金的不斷研究,越來越多的醫學相關領域研究中出現了膠體金的身影,其中包括生物大分子中電子的傳遞、細胞內毒素的研究、PCR效率的提高等方面。

與碘元素相比,金元素的一個有利的物理特性是在X射線成像時具有極高的X射線吸收率。研究表明:金納米粒子對比成像效果更好、成像時間更長、可直接成像檢測血管生成和血管過度化增生。目前金納米粒子的研究還停留在動物實驗階段,臨床應用還需了解其生物毒性。

2.影響金納米粒子生物毒性的因素:

(1)金納米粒子的直徑大小:有研究發現小鼠腹腔注射不同直徑、相同劑量的金納米粒子,小鼠出現不同生命體徵。

(2)金納米粒子的表面修飾:研究表明,帶有不同表面修飾物金納米粒子的排出和積累程度不同。只有具備高效腎清除率和較低器官積累率才可以投入臨床應用。

金納米粒子的劑量:有報導顯示,組織中金納米粒子的積累量取決於注射劑量,但不引起亞急性生理傷害。

(3)金納米粒子的製備:金納米粒子的製備要求在製備膠體樣品中含有高純度分散性粒子。選擇性淨化金屬膠體的理想分離方法是提供迅速、高效的含溶質大小為1~250 nm的溶液。目前儘管金納米粒子製備方法很多,但均存在一些不足,國外能生產出高效、經濟的金納米粒子已被廣泛應用於動物實驗。

與傳統碘造影劑相比CO2氣體只適用於橫膈以下血管造影,但在一些其他方面優於常規碘造影劑,且副作用小、經濟實惠,適合推廣。金納米粒子的研究發展方向在於實現更小範圍、更短時間、更高空間解析度成像。相信在不遠的將來以金納米粒子造影劑為主體的血管造影劑研究將為血管相關研究、診療帶來新的突破。

 

全文發表於《血管與腔內血管外科雜誌》2016年第2卷第1期

如需全文,請與我刊聯繫

相關焦點

  • 數字減影血管造影(DSA)
    過去採用光學減影技術可消除骨骼和軟組織影,使血管顯影清晰。DSA則是利用計算機處理數位化的影像信息,以消除骨骼和軟組織影的減影技術,是新一代血管造影的成像技術。Nudelman於1977年獲得第一張DSA的圖像。目前,在血管造影中這種技術應用已很普遍。
  • 皮瓣外科的新進展
    該文在回顧皮瓣相關文獻的基礎上,重點從皮瓣基礎研究和臨床研究兩方面總結近年來皮瓣外科領域的新進展,以期為學科未來發展指明方向。同時,簡要展示國內眾多學者在皮瓣外科標準化方面的努力和新成果。其後臨床應用發現旋髂淺動脈較細,且走行不穩定,變異較大,很少作為游離皮瓣應用,帶蒂皮瓣成為其主要應用形式。隨著吻合技術與穿支分離技術的成熟,旋髂淺皮瓣以穿支皮瓣形式重新得到重視,其優點是非常隱蔽、切取時可攜帶髂骨等,展現出巨大應用前景[37-41]。另外,小腿近端後側因其穿支血管變異大、管徑小,既往很少作為游離皮瓣應用。
  • 血管造影是判斷血管狹窄或者堵塞的「金標準」,反覆胸痛胸悶、氣短、乏力,血管造影找「元兇」
    造影術中資料圖片血管造影是診斷血管狹窄或堵塞的「金標準」「血管造影技術幫我們準確了解到血管內的情況,有助於醫生及時發現病情,控制病情進展,有效地提高了人們的生存率據李愛先介紹,血管造影過程中發現較大程度血管狹窄或閉塞,需要處理時,可以藉助導管、導絲等設備開通狹窄、閉塞血管,或放置支架疏通血管,對患者來說能及時有效的改善供血,提高生活質量。
  • 【血管講堂】磁共振血管造影
    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是利用電磁波產生身體二維或三維結構的圖像的一種檢查方法。有時也稱作「核磁共振顯像(MRI)」。是斷層成像的一種,它利用磁共振現象從人體中獲得電磁信號,並重建出人體信息。正常值磁共振影像灰階特點是,磁共振信號愈強,則亮度愈大,磁共振的信號弱,則亮度也小,從白色、灰色到黑色。
  • 磁共振血管造影好處多,這3大優勢,是心血管患者的「福音」
    血管造影,相信大部分人都聽說過,也都知道血管造影主要是通過穿刺將造影劑注入血管來觀察判斷血管以及心臟的情況,而由於血管造影是屬於一項有創檢查,因此一些人在需要進行時會比較害怕
  • 小兒體部CTA的應用:放射科醫生需要了解的問題
    來自中佛羅裡達大學,西雅圖兒童醫院,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的學者最近介紹了兒童CTA的臨床應用價值,我們一塊學習一下。 在兒童中,CTA應用廣泛。儘管電離輻射暴露在兒童中是一個令人擔憂的問題,但CTA仍然是全身血管成像的常用方法,因為它具有視野大、採集速度快、多平面和三維顯示能力。
  • 司太立車間爆炸,波及造影劑產品生產
    爆炸工廠曾是營收主力 根據公司官網介紹,浙江司太立製藥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7年,是一家專業從事研發、生產、銷售X-CT非離子型造影劑系列和喹諾酮類系列原料藥及中間體的高新技術企業。
  • 俄開發出雷射血管顯像系統 對人體任何指定區域的血管進行高對比度...
    日前,俄羅斯國立核能研究大學莫斯科工程物理學院(NRNU MEPhI)的科學家團隊研發出一種雷射血管顯像系統,可以對人體任何指定區域的血管進行高對比度成像。這將有利於在多種情況下診斷血管狀況,例如在治療靜脈曲張的血管外科手術中。相關研究發表在《紅外物理與技術》雜誌上。
  • 俄開發出雷射血管顯像系統
    日前,俄羅斯國立核能研究大學莫斯科工程物理學院(NRNU MEPhI)的科學家團隊研發出一種雷射血管顯像系統,可以對人體任何指定區域的血管進行高對比度成像。這將有利於在多種情況下診斷血管狀況,例如在治療靜脈曲張的血管外科手術中。相關研究發表在《紅外物理與技術》雜誌上。
  • 三維CT 支氣管血管成像在機器人肺段切除術中的臨床應用
    三維 CT 支氣管血管成像在機器人肺段切除術中的臨床應用. 中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雜誌, 2020, 27(10): 1155-1160. doi: 10.7507/1007-4848.202005010摘要目的 探討三維 CT 支氣管血管成像(3D-CTBA)在機器人解剖性肺段切除術中的臨床應用價值。
  • ​莒縣中醫醫院護理健康宣教:全腦血管造影健康宣教
    全腦血管造影檢查是將能在X線下顯影的含碘造影劑通過管注射到腦部血管,使腦血管顯影。然後用X線機對腦血管進行連續拍照,用專門的設備對拍攝的圖像進行處理,使腦部血管的圖像清晰的顯示在電視屏幕和X光片上,從而診斷腦血管疾病的方法。
  • 「可降解」人工血管能「再生」血管組織
    記者12日獲悉,南開大學與英國倫敦大學國王學院的聯合研究團隊,在上述設想的關鍵環節——人工血管再生機制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該研究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心血管領域國際權威期刊《Circulation Research》上。  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療過程中,植入人工材料或器械已十分常見,但小口徑人工血管由於「再狹窄」發生率高,目前尚未有成功的臨床應用。
  • 王伊龍:腦小血管病與血管性認知障礙治療研究進展
    在10月9日的會議上,來自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的王伊龍教授帶來了題為「腦小血管病與血管性認知障礙治療研究進展」的精彩報告。 醫脈通整理報導,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 一根血管,兩條生命!關於主動脈夾層,你不可不知的事!
    一根血管丨兩條生命2020年7月2日凌晨5點,懷孕33周的孟靜因為背痛難忍,在丈夫的陪同下輾轉兩家醫院後,趕到了北京朝陽醫院。醫生檢查後發現,孟靜竟然得了妊娠主動脈夾層!妊娠主動脈夾層發生率是十萬分之零點四,誤診、漏診率近85%,死亡率高、病情進展迅速!
  • COMPLETE再分析:在多血管STEMI患者中,完全血運重建優於僅罪犯血管...
    近日,JACC發表了COMPLETE試驗的分析結果,顯示對於定量冠狀動脈造影(QCA)確定的非罪犯血管狹窄程度較高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和多支血管疾病患者,完全血運重建可能較僅罪犯血管血運重建的益處更大。醫脈通編譯整理,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 冠脈造影可發現血管和心臟問題,4個危害要當心,遵醫囑很關鍵
    而這些疾病在持續存在容易導致血管以及心臟出現問題,其中冠狀動脈硬化以及冠心病是常見的。而這些問題在發生時需要做冠脈造影才能了解情況,也因此很多人認為冠脈造影可以用來做常規檢查項目了解冠狀動脈情況,卻不知冠脈造影有傷害,主要表現在這幾個方面,可以了解一下。冠狀動脈造影在哪些方面會有傷害?
  • 輸卵管造影劑有兩種嗎?聽聽北京天倫醫院怎麼說
    輸卵管造影劑有兩種嗎?聽聽北京天倫醫院怎麼說 時間:2020-12-02 10:27 北京天倫醫院 輸卵管造影劑有幾種?輸卵管造影可以檢查出輸卵管疾病的原因和發病位置,以及子宮腔形態,很多不孕症的女性通過這種檢查手段來找出不孕不育的病因。
  • 患者心動過緩造影劑過敏 成功植入無導線起搏器
    12月9日,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心臟內科劉興斌醫師率心衰與器械治療團隊在心臟超聲專家黃鶴教授的協助下,為一例有造影劑過敏性休克病史的高齡嚴重心動過緩患者成功植入Micra無導線起搏器。此次零造影劑無導線起搏器植入術為全國首例,術後三日,患者已順利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