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追憶親人,兩個辦法幫你正確面對人生終極問題:離別苦

2020-12-25 珊瑚海精靈zz

如果說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年輕的時候,我們都忙於工作和生活,父母身體健朗,親人相聚,甚是歡愉。我們不會考慮有朝一日親人離別的情景,覺得那離我們很遙遠。可是花無百日紅,當我們哪天真的經歷親人的離別之苦,感嘆自己年華老去,歲月無情,內心又是何等惆悵!

前天是冬至,早晨,和我一起工作的一個要好同事沒有來上班。在此前一天,我就聽她說她父親病情危重,送到醫院搶救時,差一點就不行了,同事面露難色,一臉的疲憊和憂慮。第二天早上見她沒來,我心裡突然有種不祥的預感。果不其然,她父親過世的消息終於傳來,走的這天正好是冬至。古話說冬至邊上,閻王爺要來收人,很多病情危重的老人就是在冬至前後過世的。我不知道該如何安慰她,但還是發了安慰的簡訊,請她節哀順便,並照顧好自己和母親。

親人離世是最悲痛的,我們要怎樣面對此事?如何能儘快走出離別的傷痛呢?我的答案就是不要試圖儘快擺脫傷痛,而是充分去感受這份痛苦,讓悲傷的情緒流動起來。雖然我們知道要用正確的心態來面對別離,但當生我們養我們的父母永遠離開我們的時候,當我們再也不能與他們相依相伴的時候,再也看不到他們的身影,感受不到他們關懷的時候,那種失落與揪心的痛楚是難以言喻。即使再堅強的內心也必定要經歷一段煎熬、痛苦的歲月,所以要允許自己經歷痛苦的感受,不要藉助轉移注意力來逃避痛苦。只有讓情緒流動起來,讓它有一個出口,過一段時間,情緒自然會逐漸消散。

讓情緒流動可以幫助我們最快速地走過最痛苦的時光,運用轉念法,才能幫助我們更好地面對未來。

同事的父親離世,這勾起了我對十年前的回憶。十年前的冬天,也是冬至前後,我的父母由於意外,一夜之間,雙雙離世。扔下孤單的我面對所有的痛苦,我是獨生女,期間我經歷了什麼可想而知。我用了幾年的時間一步一步從痛苦的深淵中走出來。悲傷過後,我冷靜思考,慢慢學會臣服與接納。臣服於父母離世的事實,不再與它抗爭。接納從此以後,在沒有父母的庇護下,嘗試自己獨立解決問題,現實逼迫我迅速地成長。我學會了如何好好照顧自己,如何教育和撫養自己的孩子,如何成為一個好母親,如何過好自己的人生,把父母傳承給我的優秀品質延續下去。

雖然父母已不在,但他們留給我的愛與思念永遠不會離開。他們對我的循循教導會一直激勵著我去更好的生活,勇敢地面對生活中遇到的各種難題,去創造自己想要的人生。這也是父母對我最大的心願。轉念讓我在心理上真正與他們告別,不再讓悲傷過多侵佔我的心靈。我相信父母在天有靈,看見自己的女兒如此堅強,如此努力地工作與生活,他們一定會很欣慰。

願父母的靈魂可以安息,願所有有過與親人離別經歷的人們,痛苦過後,重新振奮,積極面對人生,把父母給我們生命中最美好的價值延續給我們的子孫後代。

相關焦點

  • 假如親人得了絕症,關於離別,我們如何從容面對?
    引言:苦難是人生一個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從痛苦中獲得解脫不僅存在於我們生活的世界,也存在於天堂,人會以對待生活的態度對待死亡。美國臨終關懷醫生艾拉·畢奧格寫了一本《優雅的離別》,這本書告訴我們,如何更好地死亡不僅是個人勝利,也是一個家庭的財富。
  • 面對親人生死離別的時候,我們告誡自己:一定要堅強,好好活下去
    親人是我們現在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我們一定要要學會珍惜,平時要多多孝敬長輩。人生最痛苦,最傷心的事情:莫過於親人的離去。當長輩離去的時候,我們也要使自己變得更加堅強,不要太執著,因為生死離別是人的一生當中不可避免的事情,長輩的緣分,就是一場漸行漸遠的別離。
  • 描寫離別家鄉、離別親人的心情句子
    這些年,為了打拼,為了更好的生活,我們失去了在親人身邊的快樂與幸福感。在飯桌面前我還能吃到大大的雞腿,在父母的面前你永遠就是個小孩!春節一家團聚或者就是最幸福最開心的事了。忽然想到一句話「人生有多少個十年」 父母還有幾個十年?坐在火車上的我忍不住流淚。千言萬語藏心中!日思夜想父母恩!假期你要快點到來!各位西友能用一張圖或一段話表達你離別故鄉的心情?8、中秋佳節,皓月當空。
  • 謝佳賢:冬至
    它在王安石的心中,成為傲然獨立的精神;它在林逋的心中,他看見了「眾芳搖落獨暄妍,佔盡風情向小園」的自己;在李商隱的心中,又成為了家鄉,親人的精神寄託,「寒梅最堪恨,常做去年花」.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株等待怒放的寒梅,或凌霜自開,或追憶夢鄉,或綻放希望.燈火星星,人生杳杳,如斯寂寞,籠罩心頭。寒風穿越樹梢,吹進心頭。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 六首別離詩詞:人生離別淚,亦是相思苦
    悲歡離合總是調動了我們很多的情緒,離別相思總飽含太多的不舍。無論是愛人,還是友人亦或是親人,情感的表達總是在別離之後達到巔峰。古時候,交通不便「相見時難別亦難」是生活常態,相比今天我們能用電話、視頻緩解天各一方的傷痛,古人更能深切地體會離別的痛。
  • 今日冬至:願你熬過所有的苦,餘生皆是坦途
    要相信,所有你嘗過的苦,都將化成一束光,照亮你前行的路。願你不畏人生低谷,熬過萬丈孤獨。餘生平安喜樂,皆是坦途。人生實苦,唯有自渡冬至,又名冬節、大冬、亞歲、拜冬、履長節。古人認為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行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冬至是北半球白晝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可以說是北半球的「至暗時刻」。其實人生何嘗不是如此,總有一些日子苦澀,暗淡,讓人一眼望不見盡頭。
  • 人生如影隨形的三苦:求不得、怨憎會、愛離別
    佛家有言:人世三苦: 放不下、忘不了、舍不了;人生在世,你總是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和各種各樣的逆境,有時你累倒在半途中哭喊,有時你站在十字路口徘徊,有時陷入回憶有時展望未來。其實人生的喜怒哀樂均是來自於佛家說的人生三苦。放不下。
  • 細數《第一次的離別》裡的10次離別,人要長多大才能習慣告別?
    而復工首日《第一次的離別》新片上映,用油畫般的質地娓娓道來人生中那一次次的離別。那是屬於哥哥的離別,告別家鄉,走向未來的人生。也是艾薩第一次面臨和親人的離別,從此之後,照顧母親的重任就全部落在了艾薩的肩上。
  • 細數《第一次的離別》裡的10次離別,人要長多大才能習慣告別?
    而復工首日《第一次的離別》新片上映,用油畫般的質地娓娓道來人生中那一次次的離別。那是屬於哥哥的離別,告別家鄉,走向未來的人生。也是艾薩第一次面臨和親人的離別,從此之後,照顧母親的重任就全部落在了艾薩的肩上。
  • 阿德勒:人生必須面對的三大問題
    阿德勒:人生必須面對的三大問題 2020-10-30 20: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林淑華和徐惠民:苦等八年,相守兩年,空留一生追憶
    我們已經通過了好多好多的信,信裡諸凡學問、性情、興趣、志願、生活、人生等種種問題,都作為互相討論的題目。」隨著時間的推移,眼看苦等多年的女兒為愛憔悴傷神,一氣之下的父親說出「你只是我養的一條狗」,並打了她一巴掌。至此,父女之間的情徹底斷了,淑華再也沒有親人了。父親說出的傷人的話,讓父女之間的芥蒂根深蒂固。
  • 人生就是一場又一場離別,我們總要學會自己勇敢面對
    人生無常,我們總會面臨一些自己無法接受的事。你雖措手不及卻也無可奈何,只能任由命運肆意安排。曾經以為離別是離開不愛的人,直到一天長大了才發現,有一種離別是離開你愛的人,有一種離別是擦著眼淚不敢回首,痛而不語。
  • 冬至:致我的親人和朋友!(心聲)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漫人生冬至
  • 冬至,十句暖心的話送給你
    冬至是北半球各地白晝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冬至是太陽南行的轉折點,這天過後它將走「回頭路」,北半球白晝將會逐日增長。冬至一到,溫暖將至。冬至一到,新年就在眼前。遇到問題時,要面對它解決它,而不是退縮不前一直困在愁苦的情緒裡。3. 你的過去並不決定你的未來。只有你的現在才能支配你。往事不可諫,來者猶可追。過去的皆已過去,不能改變,與其追憶悔恨過去,不如著眼現在,放眼未來。好好的把握現在才是最重要的。能夠完全活在當下的人是離幸福最近的人。
  • 經歷離別之苦,出身名門後被亂世拋棄,這是她人生轉折時的一首詞
    李清照的青少年是無憂無慮,主要創作反映了她的閨房的生活和思想感受,主題集中在自然風景的寫作和相思的離別上。而她的中年卻是悽苦的,這時的創作主要是抒發對鄉愁的懷念和對親人哀悼之情。表達她在孤獨生活中深深的悲哀、孤獨和惆悵。靖康(1127)二年,金國南下侵犯,北宋軍隊不能抵禦。
  • 《心無掛礙,無有恐懼》:面對人生不安和痛苦,應該怎麼樣做
    面對人生的波動、不安和痛苦,應該怎樣做,才能避免崩潰、抑鬱。因為突如其來的打擊,生活的重壓,情緒崩潰,這是每一個成年人可能都會遇到的問題,抑鬱離我們並不是很遠。對於如何應對苦難,林清玄告訴我們要「一心一境,活在苦中,也活在樂中」。
  • 淨慧法師:佛法幫你解決人生三大問題
    (圖片來源:資料圖片)人生所要面對的有三大問題,這三大問題對於每一個人來說都是不可迴避的,都平等地存在著。這三個問題就是:生存問題、生活問題、生死問題。這三個問題自有人類以來就存在著,也將伴隨人類永遠存在。雖然地藏菩薩的大願是要度盡一切眾生,但那只是地藏菩薩的慈悲心願,實際上眾生是度不盡的。說眾生能度盡就是斷滅法,眾生度盡了就不存在有情生命了。
  • 《第一次的離別》:希望人生的每一次離別,都攢足了說再見的勇氣
    哥哥說:「我像你那麼大的時候,擔心媽媽的病,擔心得睡不著,媽媽就交給你了。」這屬於哥哥與家鄉的離別,告別家鄉,走向未來的人生舞臺。也是艾薩第一次面臨和親人的離別,從此之後,照顧母親的重任就全部落在了艾薩的肩上。艾薩很捨不得哥哥,哥哥也很捨不得家人和家鄉,但人生總要離別 。
  • 白居易在冬至夜想起初戀,寫下一首詩,短短20字道盡相思之苦
    千年前的一個冬夜,白居易想起了闊別多年的初戀,寫下一首詩,短短20字道盡相思之苦。《冬至夜懷湘靈》豔質無由見,寒衾不可親。何堪最長夜,俱作獨眠人。在古代,冬至是闔家團圓的大節日,宦遊異鄉的白居易在冬至夜寫過很多首思念親人的詩歌,「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十一月中長至夜,三千裡外遠行人」……這首五絕同樣表達了深切的思念之情,只是思念的對象由家人變成了他一生都難以忘懷的初戀——湘靈。
  • 離別苦 重逢亦苦
    閱盡天涯離別苦,自古以來提起離別,便會不自覺增添些許惆悵。尤其放在交通與信息技術遠遠落後的古代。離別,便更加讓人心情沉重。離別的苦,是不知道此一別,餘生還能否再相見的憂愁。是當轉身離開,身後伊人倚門,望君踏歸程的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