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收到了媽媽的節日祝福和紅包,我這才想起來今天是「六一兒童節」。今天不管是對於小朋友還是大朋友來說,都是一個不錯的賣萌機會,給自己一個藉口,讓緊張的日子,放天假,回憶一下兒時的無憂無慮。小學的時候,只要到了「六一兒童節」學校就會安排各種匯報演出,回想起來小時候的我們也是能歌善舞、多才多藝的。除此之外,我對兒童節的印象就是在這天可以肆無忌憚的玩,但是具體玩什麼,就不記得了。來到日本之後,經歷了日本的「子供の日」,發現他們的兒童節除了玩之外,還多了一些故事。
日本的兒童節是每年5月5日的「子供の日」,源於中國傳過去的端午節,原本是農曆五月初五,後來演變為現在的西曆五月五日。起初節日的緣由是江戶時代日本的武家為了祈求男孩健康成長,現代日本的兒童節有三重意義。·首先,日本的兒童節將5月5日定為「重視孩子的人格,謀求孩子的幸福,同時感謝母親」的休息日。正因為是「兒童節」,所以被認為是孩子的節日。其實,在為孩子的成長而高興的同時,也是向母親表達感謝之情的日子。
·其次,跟中國的端午寓意一樣,本來「端午節」是為了避免疾病和災難的宮廷活動,活動中使用了「菖蒲」「尚武(武崇尚的意思)」,菖蒲的尖銳的細長的葉子和日本劍術的樣子相似,所以寓意習武,這也就漸漸成為了男孩的活動了。
·後來,到了江戶時代,5月5日被定為德川幕府的式日。起初,在將軍家族,如果有男嬰出生的話,會在表御殿的玄關前懸掛「馬印」和「旗幟(のぼり)」以表慶祝。後來,在百姓之間擴散,用「鯉魚跳龍門」的故事中攀登瀑布的鯉魚的形象來祝福孩子將來出人頭地。另外,在室內,武士們把自己的盔甲和頭盔當作梅雨前的蟲幹來裝飾屋內,後來演變成祈禱男孩平安成長和家族繁榮的「端午節」的符號。平民也會用厚紙做成武士人偶、頭盔以及紙和布做的武士畫等來裝飾屋子。
現在「兒童節」不僅是男孩,女孩也一起慶祝,所以市場上鯉魚和五月玩偶的設計也是琳琅滿目的。日本的小學和幼兒園,在兒童節這天,男孩女孩都會親手製作自己的紙盔和鯉魚旗。「鯉のぼり」——鯉魚旗也就變成了日本的兒童節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元素。
剛才有提到,鯉魚旗源於中國的「鯉魚躍龍門」的傳說,根據《後漢書》的記載,故事講述的是在黃河中一群魚試圖攀登急流中被稱為龍門的瀑布,都沒有成功,經歷了幾次失敗之後,只有鯉魚跳過龍門,因此「鯉魚跳龍門」成為了飛黃騰達的象徵。
鯉魚旗上裝飾的「吹き流し」——風幡現在有各種各樣的設計,其造型來源於古代中國的五行學說的「五色風幡」。初期鯉魚旗只有黑色鯉魚的形象。
從明治時代後半期到大正時代,真鯉魚(黑色鯉魚)和緋鯉魚(紅色鯉魚)的形象成為一對。緋鯉原本代表的是男孩,在昭和6年的童謠《鯉のぼり》中,真鯉(黑色鯉魚)是代表父親,緋鯉(紅色鯉魚)是孩子。但是,到了昭和30年代後期,更小的鯉魚也被加入其中,再加上家庭觀念的變化,紅色鯉魚被重新定義為母親,藍色鯉魚被定義為孩子。不久,代表兄弟姐妹的鯉魚也包括了綠色、粉紅色、紫色的鯉魚,特別是可愛的粉紅色鯉魚旗被稱為女孩子的鯉魚。
一般的做法是,先在釣竿上放旋轉球或筐球,然後在下面放風車,然後把浮漂放在最上面,按照真鯉、緋鯉、青鯉的大小順序依次放上去。現在風幡不僅僅是五色的,還有描繪彩雲、祥瑞、飛龍、鯉魚等圖案。在材料方面,明治以前幾乎都是用和紙做成的,明治後期改為棉製,昭和30年代改為合成纖維制。
圖片來源於網絡
圖片來源於網絡
·鯉魚旗的刀板和具體製作方法
圖片來源於四萬十町十川役場
https://www.town.shimanto.lg.jp/life/detail.php?hdnKey=421
https://www.town.shimanto.lg.jp/life/detail.php?hdnKey=421鯉魚旗是從江戶時代傳承下來的日本傳統文化之一,隨著時代的變遷和家庭結構的變化,對鯉魚旗的解釋也發生了變化。但是祝願孩子的那份美好的寄托在任何時代都不會改變。如今的社會,父母對孩子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孩子們也是越來越多才多藝,在孩子的業餘時間裡塞滿了鋼琴班、繪畫班、圍棋班等等特長培訓。但是,這些真的是孩子們想要的嗎?也許,對於孩子們來說,在六一兒童節這天,一次精彩的匯報演出遠沒有跟爸爸媽媽一起製作一份鯉魚旗的感覺更快樂。兒童節,作為每個人的童年的經歷,為我們珍藏了一份童真的回憶,希望我們也可以跟我們的下一代一起,為他們的兒童節留下一份幸福的記憶。最後分享一隻倔強的胖錦鯉,今天早上步行去學校,路過武藏美旁邊的一條小河,裡面有一隻倔強的胖錦鯉始終遊不過這一小段激流,直到下午5點回家再次路過,它依舊在那裡。加油有一天會遊過去的,鯉魚跳龍門~
こんにちは,我是一名在東京構建藝術文化橋梁的研究者。日本藝術/設計不僅僅有好看的外表,更帶著有趣的靈魂。幾年前,我正是被這份獨特的氣質所吸引,隻身一人來到的了車水馬龍的東京。在這裡,我們既可以感受到活潑熱情的西洋態度,也可以品味到回味悠長的東方精神。也正因如此,日本孕育出自己獨特的藝術品位與設計理想,誕生了眾多設計界的大神級人物,吸引著全世界的設計者與藝術者。所以,我邀請了幾位日本大師門徒下的中國人,希望通過我們的訴說,讓身在國內的你,依舊可以收穫到最真實的設計/藝術見解。
🎡卓先生的東京客廳 |日本設計大師門徒TALK
🎏卓先生的東京客廳|尋找東西方文化的identity——對話設計師陳顥文回顧
🎡卓先生的東京客廳|在「多摩美」學設計這兩年——對話設計師阮嘉豪回顧
🎏卓先生的東京客廳|深入生活帶你解析一幅幅插畫——對話插畫師宗明昊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