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兒童節」——鯉のぼり的故事

2021-02-15 TAKU 卓先生
早上收到了媽媽的節日祝福和紅包,我這才想起來今天是「六一兒童節」。今天不管是對於小朋友還是大朋友來說,都是一個不錯的賣萌機會,給自己一個藉口,讓緊張的日子,放天假,回憶一下兒時的無憂無慮。小學的時候,只要到了「六一兒童節」學校就會安排各種匯報演出,回想起來小時候的我們也是能歌善舞、多才多藝的。除此之外,我對兒童節的印象就是在這天可以肆無忌憚的玩,但是具體玩什麼,就不記得了。來到日本之後,經歷了日本的「子供の日」,發現他們的兒童節除了玩之外,還多了一些故事。
日本的兒童節是每年5月5日的「子供の日」,源於中國傳過去的端午節,原本是農曆五月初五,後來演變為現在的西曆五月五日。起初節日的緣由是江戶時代日本的武家為了祈求男孩健康成長,現代日本的兒童節有三重意義。·首先,日本的兒童節將5月5日定為「重視孩子的人格,謀求孩子的幸福,同時感謝母親」的休息日。正因為是「兒童節」,所以被認為是孩子的節日。其實,在為孩子的成長而高興的同時,也是向母親表達感謝之情的日子。

·其次,跟中國的端午寓意一樣,本來「端午節」是為了避免疾病和災難的宮廷活動,活動中使用了「菖蒲」「尚武(武崇尚的意思)」,菖蒲的尖銳的細長的葉子和日本劍術的樣子相似,所以寓意習武,這也就漸漸成為了男孩的活動了。

·後來,到了江戶時代,5月5日被定為德川幕府的式日。起初,在將軍家族,如果有男嬰出生的話,會在表御殿的玄關前懸掛「馬印」和「旗幟(のぼり)」以表慶祝。後來,在百姓之間擴散,用「鯉魚跳龍門」的故事中攀登瀑布的鯉魚的形象來祝福孩子將來出人頭地。另外,在室內,武士們把自己的盔甲和頭盔當作梅雨前的蟲幹來裝飾屋內,後來演變成祈禱男孩平安成長和家族繁榮的「端午節」的符號。平民也會用厚紙做成武士人偶、頭盔以及紙和布做的武士畫等來裝飾屋子。

現在「兒童節」不僅是男孩,女孩也一起慶祝,所以市場上鯉魚和五月玩偶的設計也是琳琅滿目的。日本的小學和幼兒園,在兒童節這天,男孩女孩都會親手製作自己的紙盔和鯉魚旗。「鯉のぼり」——鯉魚旗也就變成了日本的兒童節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元素。

剛才有提到,鯉魚旗源於中國的「鯉魚躍龍門」的傳說,根據《後漢書》的記載,故事講述的是在黃河中一群魚試圖攀登急流中被稱為龍門的瀑布,都沒有成功,經歷了幾次失敗之後,只有鯉魚跳過龍門,因此「鯉魚跳龍門」成為了飛黃騰達的象徵。

鯉魚旗上裝飾的「吹き流し」——風幡現在有各種各樣的設計,其造型來源於古代中國的五行學說的「五色風幡」。初期鯉魚旗只有黑色鯉魚的形象。

從明治時代後半期到大正時代,真鯉魚(黑色鯉魚)和緋鯉魚(紅色鯉魚)的形象成為一對。緋鯉原本代表的是男孩,在昭和6年的童謠《鯉のぼり》中,真鯉(黑色鯉魚)是代表父親,緋鯉(紅色鯉魚)是孩子。但是,到了昭和30年代後期,更小的鯉魚也被加入其中,再加上家庭觀念的變化,紅色鯉魚被重新定義為母親,藍色鯉魚被定義為孩子。不久,代表兄弟姐妹的鯉魚也包括了綠色、粉紅色、紫色的鯉魚,特別是可愛的粉紅色鯉魚旗被稱為女孩子的鯉魚。

一般的做法是,先在釣竿上放旋轉球或筐球,然後在下面放風車,然後把浮漂放在最上面,按照真鯉、緋鯉、青鯉的大小順序依次放上去。現在風幡不僅僅是五色的,還有描繪彩雲、祥瑞、飛龍、鯉魚等圖案。在材料方面,明治以前幾乎都是用和紙做成的,明治後期改為棉製,昭和30年代改為合成纖維制。

圖片來源於網絡

圖片來源於網絡

·鯉魚旗的刀板和具體製作方法


圖片來源於四萬十町十川役場

https://www.town.shimanto.lg.jp/life/detail.php?hdnKey=421

https://www.town.shimanto.lg.jp/life/detail.php?hdnKey=421鯉魚旗是從江戶時代傳承下來的日本傳統文化之一,隨著時代的變遷和家庭結構的變化,對鯉魚旗的解釋也發生了變化。但是祝願孩子的那份美好的寄托在任何時代都不會改變。如今的社會,父母對孩子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孩子們也是越來越多才多藝,在孩子的業餘時間裡塞滿了鋼琴班、繪畫班、圍棋班等等特長培訓。但是,這些真的是孩子們想要的嗎?也許,對於孩子們來說,在六一兒童節這天,一次精彩的匯報演出遠沒有跟爸爸媽媽一起製作一份鯉魚旗的感覺更快樂。兒童節,作為每個人的童年的經歷,為我們珍藏了一份童真的回憶,希望我們也可以跟我們的下一代一起,為他們的兒童節留下一份幸福的記憶。最後分享一隻倔強的胖錦鯉,今天早上步行去學校,路過武藏美旁邊的一條小河,裡面有一隻倔強的胖錦鯉始終遊不過這一小段激流,直到下午5點回家再次路過,它依舊在那裡。加油有一天會遊過去的,鯉魚跳龍門~

こんにちは,我是一名在東京構建藝術文化橋梁的研究者。日本藝術/設計不僅僅有好看的外表,更帶著有趣的靈魂。幾年前,我正是被這份獨特的氣質所吸引,隻身一人來到的了車水馬龍的東京。在這裡,我們既可以感受到活潑熱情的西洋態度,也可以品味到回味悠長的東方精神。也正因如此,日本孕育出自己獨特的藝術品位與設計理想,誕生了眾多設計界的大神級人物,吸引著全世界的設計者與藝術者。所以,我邀請了幾位日本大師門徒下的中國人,希望通過我們的訴說,讓身在國內的你,依舊可以收穫到最真實的設計/藝術見解。

🎡卓先生的東京客廳 |日本設計大師門徒TALK

🎏卓先生的東京客廳|尋找東西方文化的identity——對話設計師陳顥文回顧

🎡卓先生的東京客廳|在「多摩美」學設計這兩年——對話設計師阮嘉豪回顧

🎏卓先生的東京客廳|深入生活帶你解析一幅幅插畫——對話插畫師宗明昊回顧

相關焦點

  • 日本人也過的端午節 日本物語
    日本人也過端午節,他們把端午節稱作「端午(たんご)の節句(せっく)」 ,在節日名稱上還保留著中國文化影響的痕跡。只是明治維新後,他們把原來的農曆換成了公曆,於是,日本的端午節就變成了公曆每年的五月五日。當然,中國文化的影響絕不僅僅表現在端午節的名稱上,還有許多習俗也仍舊可以依稀想見大陸古老文明的影子。
  • 真人版電影「三月的獅子」主題曲確定,由 ぼくりり與藤原櫻演唱~
    真人版電影「三月的獅子」主題曲確定,由 ぼくりり與藤原櫻演唱~ 動漫 178ACG ▪ 2017-01-13 11:41:42
  • みつはの聲より
    二人(ふたり)のの間(あいだ) 吹過兩人之間的微風通(とお)り過(す)ぎた風(かぜ)は どこから寂(さび)しさを運(はこ)んできたの不知從何帶來了一絲寂寞泣(な)いたりしたそのあとの空(そら)は 哭泣過後的天空やけに透(す)き通(とお)っていたりしたんだ特別的澄澈いつもは尖(とが)ってた
  • 日本畫師田んぼの田.的插畫作品
    今天給大家帶來日本畫師田んぼの田。的插畫作品。
  • 聽歌學日語:《ひまわりの約束》(向日葵的約定)
    《ひまわりの約束》(向日葵的約定)是日本創作男歌手秦基博演唱的歌曲,由秦基博本人作詞及作曲,秦基博和皆川真人合作編曲,收錄在秦基博的同名單曲
  • 【影視音樂】《人證(人間の證明)》|日本影片|原聲唱片
    影片所講述的女主人公八杉恭子與她的黑人兒子焦尼之間哀婉動人的故事讓人感傷不已,兒子對母親的眷戀與失去母愛的悲哀同母親為了維護自己的名譽而殺害了千裡迢迢來尋找自己的兒子構成了鮮明的對比,深刻剖析了不同種族之間面對親情的尷尬人性。影片懸念叢生,情節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在展示被社會扭曲的人性的同時也揭露了日本社會上層的黑暗與腐朽。
  • 貓になりたい|想要變成貓
    作為九零年代日本代表性樂隊,他們帶來了太多名曲。沒有華麗的包裝,單純憑藉質樸的音樂,在日本樂壇活躍了30年,擁有多張百萬張片,至今仍然擁有橫跨各個年齡層的粉絲群。讓 Spitz在1995年一曲成名的《Robinson》,曾佔據公信榜36周,創造了單曲銷量162萬張的記錄,後來成為了麒麟午後紅茶的廣告歌。
  • 深夜日語小故事《若返りの水》,這結局萬萬沒想到!
    こんばんは~周四晚間小電臺又如約而至啦 (*╯3╰)本周末就是六一兒童節了哇菜包醬在這裡悄咪咪的提前祝各位小夥伴萌六一兒童節快樂(nè)嗷 ヾ(≧∇≦*)ヾ(嗯??可是這兒童節與我又有什!麼!瓜!系!嗚嗚嗚 o(TωT)o )只要時刻保持一顆童心,每天都會是最靚的仔喔,嘿嘿嘿今晚桃子sama給大家帶來了一則日語小故事,主人公老爺爺居然真的返老還童了 (ヾノ꒪ཫ꒪)!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日本的孩子怎麼過「兒童節」
    但是日本的孩子在今天是不過節的你知道麼?日本的孩子不過「國際兒童節」。日本孩子的兒童節不僅缺乏「國際」色彩,甚至還缺乏「國家」色彩。因為日本兒童按性別分別過自己的傳統節日日本是世界上慶祝兒童節次數最多的國家,他們一年要慶祝三次兒童節,而且慶祝方式十分有意思,充滿了濃濃的日本風情。
  • 【日語繞口令現場版】日語繞口令之最「外郎売り」看看日本聲優界帝王的實力!!
    「外郎売り」是外郎売是日本江戶時期,歌舞伎上演劇目之一,也是日本的演員和播音員
  • 【日本演歌】雨の中の二人|橋幸夫
    《別れても好きな人》,看到兩個人在雨中偶遇的故事,不禁想到了橋幸夫的這首《雨の中の二人》,而其翻唱歌曲《一支小雨傘》也曾在臺灣與大陸風靡一時
  • 日本的孩子為何不過「兒童節」
    與現在的兒童節相比,似乎少了一些兒童節禮物或是兒童節大餐,但因為童年的存在,因為親情與愛從不曾缺席,六一兒童節給予我的人生記憶,是熱烈而明快的。成年之後來到日本,並成為一個女孩兒的母親後,我才知道日本的孩子不過「國際兒童節」。才知道日本孩子的兒童節不僅缺乏「國際」色彩,甚至還缺乏「國家」色彩。
  • 【歌曲回顧】真夏の通り雨ーー宇多田ヒカル
    點擊下方▶︎直接聽歌曲背景《真夏の通り雨》,譯為《盛夏的驟雨》,由宇多田ヒカル創作並演唱,發行於2016年4月15日。2016年10月5日起此歌作為日本電視臺新聞節目《NEWS ZERO》的主題曲。宇多田光出生於美國紐約州曼哈頓,是日本著名女性歌手、作詞家、作曲家、音樂製作人以及電臺主持。1999年,宇多田光發行首張日文專輯《First Love》,創下日本及亞洲專輯銷量紀錄,出道後的前四張專輯均登頂公信榜專輯年榜。
  • 【日本演歌】風來坊(浪人)|ふきのとう
    「坊」字,有「坊間、裡巷、街坊和作坊」等意思。在日本,「坊」字本來指僧房,引申為僧侶,轉而暱稱男孩子。青あおい空そら お前まえと見上みあげたかった 曾想和你一起仰望飛行機ひこうき雲くものかかる空そら飛機劃出一道雲跡風來坊ふうらいぼう サヨナラがよく似合にあう浪子唯有說再見歩あるき疲つかれて 立たち止どまり 走累了 停下來振ふり向むき振ふり向むき 來きたけれど 轉過身來回頭看
  • 【日語歌翻譯】真夏の通り雨ーー宇多田ヒカル
    り雨》,譯為《盛夏的驟雨》,由宇多田ヒカル創作並演唱,發行於2016年4月15日。宇多田光出生於美國紐約州曼哈頓,是日本著名女性歌手、作詞家、作曲家、音樂製作人以及電臺主持。歌詞&翻譯真夏の通り雨盛夏的驟雨唄 宇多田ヒカル作詞 宇多田ヒカル作曲 宇多田ヒカル夢(ゆめ)の途中(とちゅう
  • 日語歌曲 | となりのトトロ( 《龍貓》主題曲)
    1988年3月25日,收錄於專輯《となりのトトロ サウンドトラック》中。該曲為宮崎駿同名動畫電影的片尾曲,電影於1988年4月16日在日本上映。2018年12月14日,影片高清重製版於在中國公映。森林裡藏匿著一種神奇的生物它有著圓滾滾的身軀和軟軟的毛晚上會領著小夥伴在樹頂上吹出悠揚的樂曲
  • 【春の歌】四季の歌
    夏を愛する人は心強き人巖をくだく波のようなぼくの父親喜愛夏天的人啊是意志堅強的人象衝打巖石的波浪一樣是我可敬的父親 If summer is your favorite time of year,秋を愛する人は心深き人愛を語るハイネのようなぼくの戀人喜愛秋天的人啊是情感深厚的人象抒發愛情的海涅一樣是我心愛之人 If autumn is your favorite time of year,
  • 福利乾貨 六一兒童節 脫單攻略
    點擊上方  音樂人兒  關注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六一兒童節,所有兒童的節日
  • 【日語電臺】日本文化-「お刺身」和「お造り」的區別
    にほんには様々さまざまな日本にほん料理りょうりがあり、それぞれ料理りょうり人にんのこだわりをもとに作つくられています。その中なかでも、魚さかなを生なまで食たべるのは日本にほん料理りょうりの特徴とくちょうと言いえます。お壽司すし、お刺身さしみ、お造つくりなどは日本にほん料理りょうりの代表だいひょうですが、「お刺身さしみ」と「お造つくり」の違ちがいはわかりますか。日本有各式各樣的日本料理,都是料理人用各自的特色創造出來的。其中,吃生魚可以說是日本料理的一大特色了。
  • 高中沒畢業就逆襲日本樂壇,小夥子不要太厲害!
    【mv】ぼくのりりっくのぼうよみ『sub/obj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