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已經結束很多年了,戰爭的硝煙已經散去,但是這段歷史永遠是中國人心中的痛楚。當時窮兇極惡的日本侵略者在中國進行大規模的佔領和屠殺,無數的資源被掠奪,還有很多中國人都在這次的戰爭當中失去了生命。在雲南的騰衝有一座「國殤墓園」,在那裡長眠的是在抗日戰爭當中,為了保衛家園犧牲自己性命的勇士們。
墓園的旁邊有四名跪著的日軍,他們都是抗戰時期殘暴的侵略者,日本人曾經多次提出要求將其帶走,但是面對中國人所提出來的三個條件,他們卻表示不能滿足。
在中國土地上跪著的這4名日軍到底是怎麼回事呢?這就要從雲南騰衝的抗日戰役說起了。1938年,日軍決定改變之前的作戰策略,他們本來是想要北上佔領北部地區的,但是後來卻把作戰的重點調整了,決定要佔領我國西南部地區。日軍在當時認為佔領雲南之後,就可以阻止我國和其他盟友之間的聯繫,這樣就能夠輕而易舉的把中國軍人打敗,迫使政府投降,使中國淪為他們的地盤。
據歷史資料記載,1942年5月騰衝城被日本人佔領了,當時的狀況是日本人很輕易的就把這座城佔領了,甚至沒費一槍一彈。1944年5月中國遠徵軍決定收赴西南被佔領的土地,發動了滇西反攻戰。遠徵軍第二十集團軍經過兩個多月的浴血奮戰,終於把騰衝縣周邊的一些日軍的據點都擊垮了,包圍了騰衝城。1944年8月14日,遠徵軍的部隊攻入城中,騰衝城內的地形是比較複雜的,那裡有很多的街道和小巷,房屋的布局也是相連的,我國軍人與日軍展開了巷戰,由於不熟悉當地的地形,所以對於我軍而言,作戰難度是相當大的。
想要徹底收復這座城並不容易,城內的巷戰是非常慘烈的,經過了幾十個日夜的奮戰,終於把城內的日軍全部殲滅,騰衝城被收復了。這是一場英雄的戰役,據當地的縣誌所記載,在這一場戰爭當中,有大量中國軍人犧牲,擊斃敵軍軍官一百多名,士兵六千多名。為了讓這些英雄們得到安息,在戰役結束之後,修建了一座烈士陵園。中國人民是永遠不會忘記這些英勇的戰士們,他們用自己的生命換來了人民的安穩生活。
在烈士陵園修建完成之後,題名為「國殤墓園」,就是為了讓我們不忘國殤,不忘英雄。那些死亡的日軍屍體被掩埋在「國殤墓園」附近,屍身比較完整的日軍被反綁雙手,以面朝英雄陵園跪著的姿勢埋葬了。後來又鑄造了四個以藏重康美大佐為首的日軍跪著的塑像,面朝「國殤墓園」放置,「倭冢」見證了侵略軍失敗悽慘的下場。
在「倭冢」修建之後,日本人曾經多次表示抗議。為此我國也作出了回應,想要拆除這些雕像,就必須要答應三個條件。第一就是日方政府必須向陵園中安葬的烈士正式道歉,第二就是必須拆除日本國內的靖國神社,第三個要求是日本必須停止篡改歷史的行為,並且向我國道歉。這三個條件都是合情合理的,但是日本卻表示一個都不能滿足。他們提出了解決方案,就是經濟補償,對於這個解決方案,我國是堅決不會同意的,這4座雕像也是絕對不會拆除的。他們繼續跪在中國的土地上,為他們贖罪,永世不得翻身。日本侵略者在中國濫殺無辜,犯下了滔天罪行,日本人不僅僅沒有懺悔自己的罪過,還試圖扭曲歷史掩蓋自己的罪行,真的是可恥之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