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殺死一名中國將士,參謀長到後跪著為其整理遺容,10萬人哭送

2020-12-24 騰訊網

抗日戰爭,讓中國大地陷入了一片戰火中,無數戰士倒在了戰場上。日軍經常對我軍戰士做出令人髮指的殘忍行為。不過,在一次戰爭中,日軍的行為卻發生了極大的異常,他們竟然為革命戰士整理遺容,還親自為他下葬。

讓日軍親自下葬的革命戰士

1940年的一天,一位日本士兵殺死了一個中國將領。在檢查屍體時,他發現屍體上有一支鋼筆,在這支鋼筆上,刻著三個字。這位日本士兵馬上察覺到這個人的身份不簡單,於是將這件事上報。

很快,上面就派了參謀長專田盛壽到來。專田盛壽馬上找了一個懂漢語的日本士兵,最終確認了鋼筆上刻的三個字就是「張自忠」。很顯然,這個倒在戰場上的革命戰士就是當時的總司令張自忠。

日軍無法想像,身為總司令,為何會與平常的士兵一樣,戰鬥都最後一刻。張自忠也因此贏得了日軍的尊重,專田盛壽跪著親自為張自忠整理了遺容,然後讓士兵給他下葬。

為何一位總司令會在前線死戰到底呢?

通常情況下,總司令應該在後方指揮戰鬥,一個總司令的死亡,對一支軍隊來說是一個非常沉重的打擊。之所有張自忠會選擇死戰,很大的原因是為了擺脫「漢奸」這個稱謂。

1937年,日軍率大軍來到北平,而後日軍以「士兵失蹤」為藉口,希望進城搜查,這種無理的要求被中方嚴詞拒絕。為了能夠和平解決問題,張自忠親自與日軍進行談判,最終雙方同意一起到盧溝橋調查。

沒想到就在此時,日軍突然發動了襲擊。在措施不及之下,日軍極為順利地進入了北平當中。在北平淪陷之後,張自忠也逃離了北平。而作為和日軍方面談判的張自忠也被冠上了「漢奸」的名頭。為了能夠洗清自己「漢奸」的汙名,他每次戰鬥都衝在戰場的最前線。

張自忠拼死挽回榮譽

1938年,他率領軍隊和日軍在臨沂中周旋了七天七夜,最終組織了日軍前往臺兒莊的增援部隊,將日軍的鐵軍板垣師團擊潰,為臺兒莊的勝利立下了汗馬功勞。

1939年5月,隨棗會戰爆發, 張自忠仍然率領軍隊衝在第一線,殲滅了日軍的輜重部隊。1940年5月,棗宜會戰爆發,張自忠再次率領著手下的部隊出戰。這次日軍出動了30萬的兵力,兩軍實力懸殊,最終,張自忠率領的1500名戰士被6000敵軍包圍。他死戰不降,然而,由於實力相差是太過懸殊,一天之後,手下只剩下了五百人。即便如此,他也沒有投降或者逃跑,選擇了死戰到底。5月16日下午,張自忠所率部隊全軍覆沒,他也在此戰中犧牲。

他用自己的死亡,給自己挽回了榮譽。

不久,張自忠犧牲的消息傳遍了全國,他的遺體被運往重慶。此時,大家終於知道,他是一位愛國者,並不是漢奸。如果宜昌時,10萬百姓自發前來哭送。他用他自己的行動證明,他是一位偉大的愛國將領。

相關焦點

  • 他率八千將士血戰三萬日軍精銳,晚年卻遭黑幫綁架,女兒淪為豔星
    2010年上映了一部電影《喋血孤城》,這部電影以1943年抗日戰爭為背景,講述了國民黨第74軍57師師長餘程萬帶領八千將士血戰三萬日軍的故事。1941年在上高會戰中,他指揮著74軍57師的將士冒著密集的槍聲與熾烈的炮火與日軍第34師團浴血奮戰,最終獲取了勝利,同時也為57師贏得了「虎賁」的榮譽稱號。「虎賁」一詞源於《書經》中的《牧誓上》一篇中的詩句:「武王有戎車三百輛,虎賁三百人。」「虎賁」一稱號也成為歷代英勇無敵的軍隊的最高榮譽。
  • 比八百更慘烈的衡陽保衛戰,一萬人對抗日軍10萬多萬大軍
    可是守備衡陽城的方先覺及10軍全軍將士們沒有動搖,決心與衡陽城共存亡,守備不到2萬人,抗擊日軍10多年精銳之師。當時,衡陽是與重慶、昆明並列的戰時中國三大中心城市,稅收居全國第二,被稱為『小南京』和『小上海』。而且衡陽地處粵漢鐵路和湘桂黔鐵路的交會點,是中國西南的門戶和軍事咽喉。
  • 日軍對中國軍用地圖的盜搶測無所不用其極,但卻犯了一個致命錯誤
    1928年,出兵中國山東的日軍第三師團司令部根據飛機航測製作膠濟鐵路沿線125000地形圖,這是日軍第一次對我國進行航測製圖。此後,日軍在中國戰場廣泛利用飛機航測地圖。說到盜圖,日本人中有兩個軍官值得一提——岡村寧次與佐佐木到一。
  • 電影《八佰》:那段難過的讓人不敢呼吸的歷史,哭到假睫毛都飛了
    他以極致震撼的細節,見證了1937年為家國,為民族而戰的英雄。 有網友說,在影院裡看這部電影,幾乎是從開頭哭到片尾,哭到假睫毛都飛了。32歲的謝晉元是黃埔軍校四期生,大戰前,他把懷孕的妻子,孩兒送回老家,他對妻子說:「為國效力是革命軍人職責所在,為國就不能顧家。」 第一營確實曾經有800多人,但經過慘烈的戰鬥,原有的將士已經被打光了。那時候已是第五批補充兵員,他們多為湖北保安隊。為作戰,就這樣的400多人,面對瘋狂日軍,打退100多次進攻。
  • 洛陽保衛戰1.8萬將士抗擊5萬日軍 僅2千人突圍
    洛陽中國守軍15軍的軍長武庭麟、副軍長姚北辰均是洛陽人,將士也多為豫西人。官兵們不願看到家鄉的淪陷,堅守洛陽城。  從5月5日日軍進犯龍門山,到25日洛陽城陷落,守城將士先後在城郊和城內多地與日軍浴血奮戰。至洛陽淪陷,近2萬名官兵僅剩軍官316人、士兵1795人。
  • 抗日戰爭結束後,上萬日軍受閻錫山「招安」幫蔣介石打內戰
    為此,閻錫山不僅派人到各部隊遊說,甚至煞費苦心地親自到日軍軍營中演講,鼓動日軍加入晉軍,並許以各種優厚待遇,對日軍軍官更是極力拉攏。看到一些厭戰官兵對此仍無動於衷,閻錫山開始勾結日軍總部進行威逼利誘。「合謀社」為此還特別放出風聲:「如果留守人員總數達不到閻長官要求的1.5萬人,就將在山西曾犯有殺人、掠奪、強姦等罪行的日軍官兵作為戰犯判刑,復員回國毫無希望。」
  • 這5名日本陸軍大佐,造成美軍近10萬人傷亡,卻有一人活到戰後
    山崎保代於1891年10月17日出生於山梨縣,先後在名古屋陸軍幼年軍校、中央幼年軍校、陸軍士官學校學習,於1913年以第25期畢業,歷任中隊長、大隊長、聯隊副官,曾在西伯利亞和中國戰場作戰,1940年3月晉升陸軍大佐,出任步兵第130聯隊長。
  • 方覺先:孤軍抵擋日軍四十七天,被俘歸來,蔣介石為其殺一員戰將
    一號作戰計劃六月初,日軍集結十一軍、三十七、四十六兩個師團、第五獨立旅團,加上從華南、華北戰區調集的50個聯隊,共計二十餘萬人。從武漢向南發起進攻,沿途國軍雖然奮起抵抗,但難敵勢大的日軍攻勢,日軍在攻陷長沙之後,僅僅用了五天時間,便很快突入到了衡陽城下。一時間,衡陽城外,槍炮聲大作,人們的目光,都集中到了衡陽這個地方。
  • 長跪在中國的日軍墓園!日本請拆除,中方說必須答應三個條件!
    抗日戰爭,從1931年9月18日的「九·一八事變」開始,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結束,一共消耗了14年的時間。這場戰爭導致無數的中國官兵與百姓死於非命,損失的財產更是不計其數,對中國人民、社會都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在這14年間,無數愛國人士為了保衛國土,加入抗戰,拋頭顱灑熱血,只為將侵略者趕出國土。
  • 揭秘抗戰時期侵華日軍師團編制,中國步兵師與日本師團差距幾何
    1933年3月,侵佔承德的日軍第八師團司令部設於避暑山莊清音閣。1937年侵華戰爭爆發後,為擴大侵略戰爭的需要,日軍又重新組建了十三、十八兩個新編常設師團,另組建了一批特設師團,均屬於這類師團的編制。其編制大體與常設師團相同,只是騎兵聯隊變為騎兵大隊(兩個騎兵中隊與一個機槍小隊)。
  • 中國土地上跪著4名日軍,日本人多次要求帶走,但需滿足3個條件
    當時窮兇極惡的日本侵略者在中國進行大規模的佔領和屠殺,無數的資源被掠奪,還有很多中國人都在這次的戰爭當中失去了生命。在雲南的騰衝有一座「國殤墓園」,在那裡長眠的是在抗日戰爭當中,為了保衛家園犧牲自己性命的勇士們。  墓園的旁邊有四名跪著的日軍,他們都是抗戰時期殘暴的侵略者,日本人曾經多次提出要求將其帶走,但是面對中國人所提出來的三個條件,他們卻表示不能滿足。
  • 八國聯軍戰爭日軍陣亡數字超過七七事變日軍陣亡數10倍
    俄軍進攻東直門,日軍進攻齊化門(朝陽門),美軍進攻東便門,英國軍隊進攻沙窩門(廣渠門),聯軍主要從這四個方向展開進攻。但是在8月14日,俄軍就搶先發動進攻,隨後日軍開始進攻。英國參謀軍官寶復禮說早晨就聽到震耳欲聾的槍炮聲,城牆上的清軍正在向進入進攻陣地的俄軍,日軍和英軍猛烈射擊。
  • 紀念七七事變特輯:孫立人活埋400日軍,為被糟蹋的中國婦女報仇
    當時,十八師團的獸兵抓住中國遠徵軍女兵後就地輪姦,再割乳開膛剖腹弄死。一、血債纍纍二戰侵華日軍第十八師團絕對是「惡魔」化身,其對中國人民欠下的累累血債用人神共憤也不足以形容萬一。1932年1月28日,日軍侵略我上海發動了淞滬戰役。
  • 14年的抗日戰爭,中國軍民到底消滅了多少侵華日軍?
    上個世紀的時候,由於清政府懦弱而又無能的統治,中國的國力衰落到了極致,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國面對完成了工業化改革的日本基本沒有什麼抵抗能力,因此中國的軍人在面對日本軍人的時候,同樣處於很大的劣勢,往往要好幾個中國軍人的犧牲,才能換來一名日本軍人的倒地。那麼在十四年的抗日戰爭之中,中國軍民到底消滅了多少侵華日軍呢?
  • 日軍攻陷上海傷亡慘重,為何不顧兵家大忌,不休整就進攻南京?
    此時,淞滬會戰剛剛結束 ,日軍傷亡慘重,疲憊至極。比如,日軍最精銳的第9師團,在上海死傷超過1萬人,第101師團更是死傷超過1.5萬人。除了兵疲將乏之外,日軍的後勤補給也沒跟上,眼看著就到12月了,日軍還穿著夏裝,彈藥糧食也不充足。 我們常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日軍選在這時候進攻南京,似乎犯了兵家大忌,可日軍也不傻,他們為什麼還要這麼做呢?
  • 難忘為黃繼光烈士整理遺容《閃亮的名字》今晚致敬志願軍英雄
    王清珍回憶,因為人手短缺,她曾獨自照料過近30個傷員,見過各種各樣的傷;沒有麻藥,她就為傷員唱歌……儘管過去了近70年,但回憶起為黃繼光烈士整理遺容的場景時,王清珍仍記憶猶新。  在節目中,王清珍回憶,因為戰爭環境惡劣寒冷,黃繼光烈士的遺體早已僵硬且血肉難分,護士們就用熱水慢慢地將烈士的遺體軟化,再仔細地清理並為他換上新的衣服。
  • ...80年代|松江|日軍|吳克仁|淞滬會戰|吳桐崗|松江城|王公璵|參謀
    我們閱盡鉛華,只為呈現不一樣的歷史。持續3個月的淞滬會戰是抗日戰爭期間最為慘烈的一場大會戰,中國付出了傷亡30餘萬部隊的慘重代價,打破了日本「三個月的滅亡中國」的狂妄計劃。淞滬會戰進行到11月,日軍見無法取勝,就從本土增調第6、第18、第114等三個師團及第5師團的國崎登旅團共約10萬兵力在杭州灣金山衛登陸,企圖從側後方包抄在上海作戰的中國軍隊。如果日軍得逞,上海一帶的數十萬中國軍隊的退路將被切斷,陷入日軍的包圍。松江城正好擋在這股日軍的必經之路上,一場惡戰無可避免!
  • ...參謀|80年代|吳桐崗|松江|日軍|吳克仁|王公璵|抗日戰爭|淞滬會戰
    我們閱盡鉛華,只為呈現不一樣的歷史。持續3個月的淞滬會戰是抗日戰爭期間最為慘烈的一場大會戰,中國付出了傷亡30餘萬部隊的慘重代價,打破了日本「三個月的滅亡中國」的狂妄計劃。淞滬會戰進行到11月,日軍見無法取勝,就從本土增調第6、第18、第114等三個師團及第5師團的國崎登旅團共約10萬兵力在杭州灣金山衛登陸,企圖從側後方包抄在上海作戰的中國軍隊。如果日軍得逞,上海一帶的數十萬中國軍隊的退路將被切斷,陷入日軍的包圍。松江城正好擋在這股日軍的必經之路上,一場惡戰無可避免!
  • 從侵華日軍變成抗日八路,這個日本人餘生再未踏上日本國土一步
    來到後方之後通過日語翻譯得知這名士兵叫小林清,1939年作為日本中國派遣軍獨立混成第五旅團的一名士兵從青島登陸來到中國。在華日人反戰同盟左二為小林清然而想感動一名深受日本軍國主義毒害的侵華日軍並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