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迫症患者的救星:《布達佩斯大飯店》——電影大師的視覺美學

2021-02-24 阿忒加ARTPLUS

說實話要看懂《布達佩斯大飯店》有點難,尤其對於不了解歐洲文化的人,它的確太歐洲了。小編端坐在電腦前看這部電影,整個過程中就是不停地驚嘆,好好看啊好好看啊,好看到看完整部電影都不知道它講的是什麼,感覺自己膚淺到無可救藥。→_→

嗯...果斷繞過劇情,《布達佩斯大飯店》應該說是最適合用「截圖看門道」的方式來分析的作品,一般來說,美國導演不太喜歡玩弄色彩,但是韋斯•安德森這個正牌的美國導演卻玩出了地道的歐洲復古風。它雖然運用了大量高飽和度的顏色(看完電影再面對家裡毫無生機的四面白牆時,心塞...),但它給人的第一感覺並非阿莫多瓦那種後現代帶有血腥味的濃烈,而是一種甜美溫暖的感覺,而且它似乎十分中意粉色,影片中充滿濃濃的糖果氣息。

阿莫多瓦的電影截圖

《布達佩斯大飯店》

這部電影在視覺上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萌,即使講的是歐洲傳統文明的衰亡這樣一個嚴肅的主題。

萌萌噠~

影片一開頭這種萌感就呼之欲出,在介紹這家歷史悠久的飯店時,導演沒有端著,而是把它處理的像一部可愛的動畫片。

這樣又萌又美的視覺感受貫穿整部電影,即使表現某些重口味的內容時,每個演員似乎都在很嚴肅地賣萌。

《布達佩斯大飯店》中被門夾斷的手指

如果能用一個詞來形容韋斯•安德森,那就是「怪才」,細數好萊塢最獨樹一幟的一支,韋斯•安德森的電影甚至不需要打上自己的大名,作品中對於色彩和結構的拿捏和獨特的影片風格就是他最好的個人商標。電影中的色調、道具、布景,常常色彩明麗又稀奇古怪,像是直接從童話故事中搬出來一樣,而且注重細節到達了偏執狂的水準,簡直就是文藝青年的真愛。

安德森作品《了不起的狐狸爸爸》

對稱構圖偏執狂


安德森這個完美對稱圖的狂熱愛好者,幾乎總是將攝影機放置在屏幕的中軸線上,就連背景中的擺設,也喜歡左右對稱的平衡構圖,甚至他選擇的建築也體現著對稱風格。

一般來說,電影在拍攝人物時多會使用三分式,以此來避免單一,呆板的視覺感受。那麼為什麼安德森會在表現人物的時候,採用對稱構圖呢?

這就需要說說電影其中的一個隱喻了,先看看這這幾張劇照:

這兩張劇照有一個共通點:望著畫面外。而畫面外除了觀眾,還有誰?

為什麼影片會用四層敘述結構來講這個故事?其中一個隱喻就是為了感受傳統的故事敘述方式。

關於這個傳統故事的敘述方式,小編舉個慄子,比如說平時和小夥伴們聊天的時候,準備說說自己昨晚擼串兒的事:

「我昨晚去了××地鐵站旁邊兒一家攤子擼串兒.」

這時在場的一個小夥伴突然說:

「那家我也去過.」

"嗷,你也去過啊,怎麼沒叫上我."

然後其他朋友也參與進來,

「有那麼好吃嗎,下次拉我一塊兒去.」

"我也去我也去."

BALABALA

意思就是傳統的故事敘事是:講故事的、聽故事的和場景三者同時存在,通過三者的結合,不斷豐滿故事。但是由於印刷和影視等傳媒技術的迅速發展,這三者逐漸被割裂了。

這部影片在人物和一些場景的構圖設計上,就是為了模擬那種傳統的講故事模式,所以才會在人物構圖上大量使用對稱構圖。

這張劇照把這種隱喻表達的最明顯了

是某種緬懷,也是某種創新。

影片的人物對稱構圖也是非常講究的,並不會為了表達內容而使構圖顯得死板。

比如上面這張劇照,用箱子來打破色調單一呆板的弊病,似乎破壞了畫面的平衡,但在左側加入一個士兵用以調和,同時在最後方的幾個女性角色,既平衡了整個畫面,又展現了階級區別。

這個場景中左後方有三個人物,為了維持畫面的平衡感,右後方加入了一個人物,使畫面趨於穩定。

有時也會在其中添加些小趣味:紋身亮了~

人工畫框偏執狂

安德森似乎非常喜歡所有帶框的東西,門框、窗框、旋轉樓梯。。。這些封閉的元素讓整個影片的構圖顯得非常工整,同時又極具層次感。

固定機位和橫直搖鏡頭偏執狂

無論是動畫片《了不起的狐狸爸爸》、真人電影《月升王國》還是《布達佩斯大飯店》,安德森永遠使用固定機位和簡單的橫直搖,很少出現複雜花哨的鏡頭,好像在說:「注意了,我在強調構圖和色調。「

被大量使用的平行推拉鏡頭或代表人物的慌亂情緒,或用以描繪異於常態的景象。而景象的非常態則常常是人物內心焦躁沮喪的映像,而處於這些意外狀況中的人,反而表面平靜,語調沉穩,仿佛一切聽天由命,與我無幹。

大量使用移動的長鏡頭,或是鏡頭定格,人物或者緩緩的進入鏡頭,或者長時間的被鏡頭盯住在畫面中央,產生一種審視,闖入,唐突,冒昧,尷尬又滑稽的感覺,仿佛是在讓演員和觀眾都無時無刻不感受到鏡頭的存在。

高飽和度色彩偏執狂

《布達佩斯大飯店》的用色大膽而鮮豔,大量的粉色、紫色,紅色組成高貴而又奢華的色調。隨著故事的發展,顏色的運用更加多元化,但高飽和度的暖色調始終是韋斯·安德森的最愛。紫色的酒店服務員制服、粉紅色的Mendl蛋糕包裝盒、粉紅色的飯店大廳穹頂/牆壁、甚至連野外的雪原和天空也是粉紅色的,影調也更為明亮;當然象徵「邪惡」一方的Dmitri及其殺手Jopline(和DesgoffeundTaxis家族一切相關的人物以及險惡場景)都以黑色作為象徵,影調也陰暗。

色彩的象徵意義事實上自古已存,而韋斯·安德森電影中對色彩的運用並不是像某些導演一樣偏執到想要支配一切的地步,在他有意為之地精心設計下,這些色彩小心翼翼得提醒著你:這是一個屬於導演自己的童話世界。

色彩渲染了每一場景的整體氛圍,例如律師即將遭到殺害時場景呈詭異的灰綠色。

Zero和戀人被置身於粉藍色的甜美布景中襯託出二人愛情的美好。

還有很多時候人物的衣著與周圍的環境和諧的融為一體,再或者進行極不和諧的反差對比,形成一種角色闖入場景的感覺來渲染某一情節,例如在酒店中德米特裡追逐阿加莎時一身黑衣,面容詭異的他忽然間被至於粉金色的場景正中……

監獄場景他也選用了淡藍和米灰色,讓這個本應壓抑的處所也顯得很生動。

畫面寬高比偏執狂

每一個人在第一遍觀看《布達佩斯大飯店》的時候都不可能不留意景框上明顯的變化,這是以往作品中幾乎沒有出現過的。小編拉時間軸看的時候還以為是片源有問題(((/- -)/),影片在八十年代採用了1.85:1的學院寬銀幕,六十年代採用了16:9的寬銀幕,而大篇幅的三十年代則採用了1.37:1的標準比例,給人更加明確的年代層次感。

「請把你的屏幕調整至16:9」。當影片剛剛開始,這段字幕就把觀眾的注意力吸引。

這大概是DVD或藍光碟才有的提示。

八十年代(1.85:1)

六十年代(16:9)

三十年代(1.37:1,創造了某些新的構圖可能性,比起常規做法,能夠給予角色更多的頭頂淨空高度,一般的雙人鏡頭也比同樣的變形鏡頭高一些)

精緻細節偏執狂

《布達佩斯大飯店》雖然是個虛構的世界,但是這個世界中大到建築,吊燈、家具,小到圖標、硬幣、標牌、郵票、紙幣、印表機、文具、包裝盒、鑰匙鏈、鑄鐵閘門、玻璃雕刻文字都精美地宛若童話,這些匠心獨運的小物件將故事中跌宕起伏的情節巧妙地串聯起來,每一個細節的流露把這個世界塑造的無比真實。

在設計東德時期的標語牌時,參考了柏林的Yorckstrasse地鐵站的老標語牌的設計風格,採取黑底白字、方正矩形的手寫體來表現。

設計師不僅周到地考慮了電報的規範格式、手寫字跡、郵戳印痕等,還精緻地進行了撕裂處理,並不露痕跡地用膠帶紙粘貼裂痕,以維持電報的完整。整個電報在設計手法上為了突出與環境的和諧,選擇了黃灰色調,包括對血跡顏色的調配,都儘量減弱色彩飽和度,以突出故事的線索與時代語境。

電報的製作過程

酒店招牌的原型是導演韋斯挑選的一家上世紀30年代開羅酒店的鋼鐵招牌,因為這裡的平面設計需要重建歷史文化而非重現,首先需要尊重歷史和文化價值,而後在虛擬的藝術空間裡獲得美學意義上的重生。

安妮選用活潑的、不太均等的稱線體,手繪了相同風格的招牌,然後將圖稿交給建模師製作酒店的微縮模型,用手工繪製的元素來打破技術的冰冷,為虛構的世界增添人間的溫情。

鈔票的設計在方寸之間布局縝密,色調的古舊溫雅與流通過程所形成的人跡殘損,都顯露出那個時代活生生的氣息。

鈔票的主體圖形選取了一隻從空中倒載直墜的鷹,與納粹的鷹徽形成反諷,鮮明地宣告自身的立場。

我是現畫的~

這幅精緻到足以以假亂真的畫作,可以說是這部電影裡各種巧妙虛構的縮影。

《布達佩斯大飯店》主故事線設定的背景時間是1932年,一戰已經結束二戰尚未開始,歐洲阿爾卑斯山腳下的虛構國中,有一所富麗堂皇的布達佩斯大飯店。在這個歌舞昇平的環境裡,大家的裝束自然也有些紙醉金迷的氣息。

貴婦們穿著合體的黑色連衣裙,頭髮燙得一絲不苟,配著晶鑽手鐲、長項鍊以及皮草披肩,男主角古斯塔夫則是正裝西裝加上雙疊袖襯衫,配飾有口袋巾、袖扣、尾戒。

蒂爾達·斯溫頓經過化妝師的妙手,變身為84歲的神經質老太太,波浪狀的銀髮堆積如雲,雙層珍珠項鍊、菱形領口針、貂毛帽子和圍巾、與蒼白肌膚對比鮮明的唇膏以及質感柔滑的絨面衣裙。將一個陷入戀愛中試圖取悅情郎的富裕老年人刻畫得令人信服又帶有一絲瘋狂。

第一次上火車檢查古斯塔夫和Zero的警察(愛德華·諾頓 飾)穿著的制服的源頭是第一次世界大戰與第二次世界大戰之間的奧匈帝國、德意志帝國軍服。立領,顏色為地灰色,區別於德國原野灰或者黑色制服,但是槍套,背帶,胸略,肩章卻是普魯士式的,筒形帽是普魯士軍人的傳統,上面搞個狐狸就純粹是有點賣萌了。

奧匈帝國皇帝卡爾一世(左一)和高級將領的衣著

作為門童的Zero頭上所戴的制服帽子上印製的大大的「Lobby Boy」(門童)的字樣,這字樣在電影中始終伴隨著Zero,與他的臉幾乎成為了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在很多定格的鏡頭或長鏡頭的鎖定下形成了一種極其荒誕的喜劇效果。

韋斯·安德森用類似強迫症的執拗,再現了一幅二戰之前歐洲貴族美學概念之下的華麗畫卷。作為一個視覺系導演,他從基礎畫面構圖十分注重視覺衝擊,並且在影像上有著強烈的個人風格。《布達佩斯大飯店》像安德森的畫布,自然充斥著最華麗的事物,有鬼斧神工的建築,風格別致的造型,千奇百怪的衣裝,縱橫捭闔的聲色,這些元素交織於一起,成就一本絕世罕見的精裝繪本。這部電影深蘊童話氣質,或極盡妖嬈之態,奢華無比,亦超離了現實境界。

(文:沒頭腦和不高興)

我們將繼續推送精彩內容,

請不要錯過~

相關焦點

  • 【欣賞】《布達佩斯大飯店》——獻給處女座
    年度話題之作《布達佩斯大飯店》純理成章成為豆瓣文藝青年前陣子的新寵。除了文藝得一塌糊塗的小清新配色和風格獨特的視覺效果,讓人津津樂道的還屬導演刻意追求的平衡美學,幾乎每一個鏡頭都呈現左右對稱的構圖。《布達佩斯大飯店》的海報拍攝極少的採用了綠幕搭景的麻煩方式,作為話題級別的電影,很多人還要為了住這個「大飯店」到布達佩斯去。
  • 《布達佩斯大飯店》:揭秘教科書式的美學電影
    導演獨特的美學設計,吸引力一大批顏粉,電影畫面讓你仿佛置身於童話世界。對稱、構圖、色彩把握得非常巧妙,呈現了一個美輪美奐的世界。這部電影入圍了8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原創劇本,電影裡大量的高飽和度色彩渲染電影,將電影美學發揮到極致。
  • 《布達佩斯大飯店》:揭示教科書式美學電影
    導演獨特的美學設計吸引了眾多美女,影片讓你感覺置身於童話世界。對稱性、構圖和色彩都掌握得很好,呈現出世界的美輪美奐。這部影片已入圍第8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的最佳原創劇本。影片中大量高飽和度的彩色渲染影片,將電影美學推向了極致。
  • 豆瓣8.8《布達佩斯大飯店》|緬懷藍圖中的電影美學盛宴
    電影海報如果關注電影美學,一定不能錯過《布達佩斯大飯店》。它像一杯溫暖的熱可可,以復古唯美的色彩情調,中軸嚴格對稱的構圖美學,輕鬆悅耳的配樂,暗含深意的詼諧幽默,將冰冷殘酷的盜竊、謀殺、逃獄、槍戰煉化於無形。
  • 《布達佩斯大飯店》續集!這個導演的場景配色,治癒了我的強迫症
    《布達佩斯大飯店》大家應該都看過,在豆瓣Top250的電影,拿下了8.8的高分評價。《布達佩斯大飯店》的導演韋斯·安德森,是一位非常有審美水平的導演,他電影中的場景都被稱為是「安德森美學」。比如說電影開頭的劇組介紹字幕部分,都可以被當做是電腦壁紙。
  • 《布達佩斯大飯店》:視覺盛宴般的完美構圖
    2014年,由韋斯·安德森導演的一部美學電影《布達佩斯大飯店》在電影屆突出重圍,該片在業界好評如潮,同時獲得了第87屆奧斯卡金像獎中的最佳藝術指導、最佳服裝設計以及最佳原創配樂獎,可謂是實至名歸。《布達佩斯大飯店》主要是通過一位無名作家(裘德·洛飾)與布達佩斯飯店主人(F·莫裡·亞拉伯罕飾)的對話講述了戰爭時期的布達佩斯大飯店發生的傳奇事件,這間飯店和故事的主角們也見證了歐洲半個世紀間的戰火硝煙和滄海桑田。這部電影是韋斯·安德森的第八部電影長片,也稱得上是最能體現韋斯·安德森獨特影像風格的集大成之作。單從美學方面來說,這部電影簡直就是一場視覺上的饕餮盛宴。
  • 多變的色彩,荒誕的情懷:《布達佩斯大飯店》視覺盛宴中的美學
    《布達佩斯大飯店》的導演韋斯·安德森被譽為好萊塢的童話導演,是目前美國新生代導演中最富有激情、創造力、文藝色彩和趣味性的獨立電影人,《布達佩斯大飯店》是他的巔峰之作,將他的美學理念表現得淋漓盡致。從觀感上看,以紅、黃、藍為基礎的色彩,整體搭建了暖色調的復古氛圍;廣角鏡頭的廣泛使用,又進一步深化了這種色彩的氛圍感,產生了審美所必備的浪漫情緒。
  • 多變的色彩,荒誕的情懷:《布達佩斯大飯店》視覺盛宴中的美學
    《布達佩斯大飯店》的導演韋斯·安德森被譽為好萊塢的童話導演,是目前美國新生代導演中最富有激情、創造力、文藝色彩和趣味性的獨立電影人,《布達佩斯大飯店》是他的巔峰之作,將他的美學理念表現得淋漓盡致。從觀感上看,以紅、黃、藍為基礎的色彩,整體搭建了暖色調的復古氛圍;廣角鏡頭的廣泛使用,又進一步深化了這種色彩的氛圍感,產生了審美所必備的浪漫情緒。
  • 《布達佩斯大飯店》,每一個鏡頭都帶上「韋斯·安德森印記」
    《布達佩斯大飯店》,每一個鏡頭都帶上「韋斯·安德森印記」文/茶葉蛋影視訊拋開故事不談,作為一名「強迫症患者」,韋斯·安德森絕對是令我觀影體驗最佳的導演。而在我心中,無論是從鏡頭、色彩、劇情、隱喻……最具「安德森」美學代表性都是《布達佩斯大飯店》。
  • 一個強迫症是如何拍電影的
    《布達佩斯大飯店》的導演韋斯·安德森,對細節的精益求精和鏡頭下的黃金比例構圖,簡直是強迫症觀眾的福音。就這麼一起迷失在韋斯·安德森的美學世界吧。《Apartamento》是一本來自巴塞隆納的小眾裝潢雜誌,被稱為世界上最嬉皮風格的室內裝潢雜誌。不同於市場上大多數的室內裝潢雜誌,《Apartamento》不從功能性去切入,而是把室內空間和人物緊密聯繫在一起。
  • 強迫症患者感到極度舒適的電影,極致的對稱,絕美的色彩
    不知道小夥伴會不會和採蓮一樣,有時候看到房間的布置的不對稱不公整甚至是一件物品的擺放沒有和自己心裡所想的一樣,就會渾身難受,說白了就是強迫症。採蓮雖然沒有特別嚴重的強迫症,但是在遇到這種情況心裡多少會有些難受,而相反的,在看到極其工整對稱的布置時,就會極為舒適。
  • 豆瓣8.8《布達佩斯大飯店》| 舊世界的瑰麗,新世界的緬懷
    電影海報如果關注電影美學,一定不能錯過《布達佩斯大飯店》。電影場景切換到位於昔日崇山峻岭之上的如夢似幻的粉色布達佩斯大飯店,老年作家亞瑟年輕的時候光顧它時,對一個每年前往只住只有一個電梯間大小的頂級富豪感興趣。
  • 韋斯·安德森的電影美學,看完極度舒適!
    ▲《布達佩斯大飯店》中的粉冷酷的銀色和低調的大地色▲《布達佩斯大飯店》中的冷色調除此之外韋斯·安德森在電影畫面方面還是一個究極的細節控一貫的強迫症式對稱構圖乃至被稱為「對稱狂魔」這些對稱美學的鏡頭也成為了他標誌性的視覺元素
  • 強迫症必看!精選極富「色彩美學」電影,每一幕都是絕美桌布!
    一部好的電影,除了劇情能引起觀眾心靈的共鳴,場景構圖的氛圍與服裝配色,在視覺上也能讓人留下深刻印象,是替整部電影加分的關鍵。精選了7部色彩搭配超美、構圖也極富巧思的電影,一次滿足你的心靈與視覺!一起來看看吧!
  • 從布達佩斯大飯店看安德森的電影美學
    首先是第一個「拜訪紀念碑的女人」的視點,女人從外走到紀念碑前,翻出一本名為《布達佩斯大飯店》的書,書的背面是一幅作者的照片,隨即視點發生轉變。青年人開始講述他在布達佩斯大飯店偶遇一位老人並聽他講其傳奇故事的經歷,這裡視點發生了第四次轉化,故事的講述者變為了「年長的穆斯塔夫」,穆斯塔夫作為真正的領路人帶我們進入了那個輝煌的黃金時代。
  • 視·界丨歡迎來到布達佩斯大飯店!
    (山頂的纜車完美交匯)其次畫面很完美,完全可治癒「重度強迫症患者」。所以我第一遍看主要欣賞電影傳達的視覺氣質,之後才去體會導演想表達的內涵。綜合來看我認為這電影有四個比較特別的地方。(曾經的Zero給作家講飯店的故事)「五個章節」《布達佩斯大飯店》有五個小章節,使電影更有條理和節奏,像是在翻閱小說。
  • 強迫症患者有救了!為了看到這部動畫片我要努力活到2018年
    《布達佩斯大飯店》、《了不起的狐狸爸爸》導演韋斯·安德森編劇並執導,熟悉的對稱強迫症畫風,還有滿滿的霓虹元素!更有愛德華·諾頓、斯嘉麗·詹森、老白布萊恩·科蘭斯頓、蒂爾達·斯文頓、比爾·默瑞、傑夫·高布倫、列維·施瑞博爾等全明星配音。小男孩為尋找心愛的汪星人踏上奇妙的冒險之旅,2018年3月23日北美上映!
  • 電影《歡迎來到布達佩斯大飯店》:劇情不討喜,但藝術性獨樹一格
    在看到一堆如《頂天大飯店》《盧安達飯店》等等的菜市場片名後,原本是對《歡迎來到布達佩斯大飯店》興趣缺缺的,但看到此片聲勢浩大入圍奧斯卡9 項大獎,上映初期連柏林影展評審獎都遭到攻佔,再加上身邊許多影評朋友佳評如潮,將它選為「2014 年度佳片」 甚至是「15 部影響人生最深的電影」 ,這至少給了我非看不可的足夠理由
  • 武商廣場丨《布達佩斯大飯店》 高豔美學的極致運用
    《布達佩斯大飯店》極具懷舊童話色彩的故事第72屆金球獎 電影類 最佳音樂/喜劇片大面積鮮豔色塊以及色差用在場景中以及服裝上,造成強烈的視覺感受;隨著劇情的進展,又利用光影明暗的強烈對比表現追逐,追殺等場景。在德國小鎮格爾裡茨拍攝時,他把早期歐洲各地的元素都放進了大飯店,形成混搭風。
  • 《布達佩斯大飯店》導演的高豔美學 幕後
    《布達佩斯大飯店》斬獲音樂/喜劇類最佳影片大獎。關於這部電影,有太多有趣的話題可說,而其中最直觀又奪人眼球的,還是它獨特的鏡頭美學。《Apartamento》雜誌,也就是那本來自巴塞隆納的極嗲的家居雜誌,去年有一期裡面有韋斯·安德森的訪問,這位以《布達佩斯大飯店》紅遍全球時尚界的導演,絕對是如今的當紅炸子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