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人撿到一混血棄嬰,含辛茹苦把他撫養20年,後來怎麼樣了

2020-12-20 桃煙讀史

世界上最深沉也最神奇的牽連就要屬於血緣之間的聯繫了,因為留有相同的血液,人們對這份親情牽掛終生。

但是大愛無疆,有些人之間的愛不僅僅只靠血緣維繫,他能夠跨越種族、跨過國籍、跨過膚色去愛一個和自己毫不相干的人。

這樣的愛比起親情之間的愛要來的更無私和偉大,也更讓人回味。因為一時的念頭是在轉瞬之間產生的,他或許只是一時興起,一時激動,更或許是心血來潮。可是隨即付出的行動卻需要用自己一輩子的時間才能去完成。

上海的一位老人在20年前撿到一名黑人混血棄嬰,含辛茹苦的養育他20年,如今已經20歲的他長大成人。也明白自己是怎麼來到這個家庭。和年輕的混血黑人相比,老人已經步入了耄耋之年,而現在的他們怎麼樣了?

老來得「孫」的半百夫婦

2000年8月,上海一位朱姓阿婆在下午去買菜的途中,在草叢中發現了這名混血棄嬰。心生不忍的朱阿婆沒有過多猶豫,便把這名棄嬰撿了回去。起初朱阿婆並不知道棄嬰是黑人混血,只把他身上的黑膚色當成生病的症狀。

直到抱到醫院檢查身體,醫生才告訴朱阿婆這個棄嬰是一個黑人和亞洲人的混血嬰兒。

此時的朱阿婆早已有了一雙兒女,並且兒女們早已成家立業,這突然抱回來的嬰兒,朱阿婆一時不知該如何是好。

再送回草叢,對於善良的朱阿婆來說一定做不到,可是自己和老伴兒都已不再年輕,照顧才出生幾天的嬰兒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便隨而來的將是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不離不棄。

朱阿婆和老伴商量了一番,最終他們還是決定留下這名黑人嬰兒,就把他當成自己的孫兒養育,並取了一個中文名字:朱軍龍。

朱阿婆家平白無故多出來一個小嬰孩,還是個不同於黃種人膚色的混血寶寶,這或多或少會引來鄰居們的議論。

在這議論的背後,還有他們對於朱軍龍的好奇,好奇他黝黑的膚色以及特別捲曲的頭髮。但是久而久之,那些鄰居們也漸漸習慣了朱軍龍這個活潑好動的混血男孩的存在。

日子雖是一天天的過,但其流逝速度卻是以年來計算。一晃眼,朱軍龍便到了上學的年紀。可是他是個撿來的孩子,還是個混血小孩,他的戶口根本沒法落戶,而沒有戶口也就意味著沒有學上。

這急壞了朱阿婆,看著朱軍龍一天天長大,總要讓他和同齡孩子一樣享受教育吧!

幾經輾轉,朱阿婆託多人幫忙,終於給朱軍龍開到了一張能證明他和朱阿婆關係的特殊證明。有了這張證明,朱軍龍終於跨進了小學的大門。

進入學校的朱軍龍,對於他自己以及朱阿婆老兩口來說又是一個新的挑戰。

班裡的同學都和當初朱阿婆的鄰居們一樣對朱軍龍產生了強烈的好奇,朱軍龍的入校一下子成為了學校的焦點,走到哪兒都有同學們上下打量的眼神。

而朱軍龍的性格尤其的活潑調皮,那個時候的他,還未受到太多的約束。在學校裡經常會犯一些小錯誤,朱阿婆因此沒少跑學校。

但是好在學校的校長及老師們對於朱軍龍犯的小錯誤都很有包容心,並沒有多加指責。

只是偶爾同學們評論的眼神和指指點點會讓朱軍龍心生不滿,他不明白為什麼自己和其他小孩不一樣,更不明白為什麼他們要議論他?

有一段時間,朱軍龍一直被這種疑惑所困擾,導致他的成績也大幅度的下滑。這一切都看在朱阿婆老兩口眼中,雖然他們年紀大了,但是朱軍龍算是他們的「老來得子」,還是一個混血孩子,對於他,老兩口總是特別上心。

明白了朱軍龍的困惑,朱阿婆的老伴耐心的勸導起了朱軍龍,他告訴朱軍龍他與其他人的不同之處,以及這種不同之處的不可改變。

同學們對他的議論就和當初周圍的鄰居一樣,並沒有惡意,只是一種好奇心的趨勢,又因為內斂害羞的天性導致他們只會以這樣的方式去表達自己的好奇。

在朱阿婆及其老闆的耐心開導下,朱軍龍漸漸明白了這些道理,他不再糾結於人們打量的目光,因為他知道他與眾不同的外在總會讓人多看幾眼。

終於有了身份的黑人混血棄嬰

隨著朱軍龍的漸漸長大,他也逐漸明白並接受自己的差異,並在長時間的文化影響和社會薰陶下,變成了一名謙遜有禮的男孩。

雖然是一位黑人混血男孩,可是性格中卻帶有中國人的品性,這和一直在他身邊照顧教育他的朱阿婆夫婦們以及他所接觸到的社會有著極大的關係。

2014年,朱軍龍在當地政府的了解和幫助下,終於拿到了上海戶口,自此,他成為了一名真正有身份的上海人。

這對於朱軍龍以及朱阿婆老兩口來說簡直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這就意味著朱軍龍以後在上海的任何政府機構辦事都不會因為戶口問題而有所擱置。

2018年,18歲的朱軍龍考進了上海建橋大學,從此他要告別這個住了18年的家去過學校的集體生活,朱阿婆表示對此很期待。

如今20年過去了,朱軍龍早已從一名嗷嗷待哺的小嬰兒長成了如今1米8的大高個。

這20年的歷程對於朱軍龍和朱阿婆夫婦兩來說都不容易,看著眼前這個終於長大成人的男孩,朱阿婆夫婦兩心中應該小小的鬆了一口氣,因為他們終於把朱軍龍養大,並且還養的那麼成功,這20年來所遭受的各種苦難和非議也只有他們老兩口明白。

當然,伴隨著這些痛苦回憶的更多的是那些開心的畫面。

比起血緣,發自內心的真情才更珍貴

只是讓人唏噓的是,朱阿婆夫婦兩住的老房子拆遷以後,朱阿婆的一雙兒女私自挪走了這筆拆遷款。原本對於這筆款項有著明確計劃的老兩口只能搬去和朱軍龍同住。

朱軍龍告訴記者,爺爺奶奶能和他一起居住,他很開心,這樣他也能更方便的照顧他們。並且他也覺得這套拆遷房原本就不獨屬於他一人。

一邊是自己的親生兒女,一邊是沒有血緣關係的棄嬰,給予了同樣的養育之恩。可是在面對巨大的金錢誘惑時,卻展現出了完全不同的兩極態度,這不得不引人深思,也不得不讓人感嘆。

朱阿婆夫婦兩在年過半百的時候,不顧自家也只是普通工人的經濟條件,毅然決然的收養了這名黑人混血棄嬰,並堅持養大成人。他們的這份善心和愛讓人們敬佩和尊敬。

在他們的這份無疆大愛下,朱軍龍也成長成了一名有愛的青年,還懂得照顧朱阿婆夫婦,知恩圖報。可以說,這一切和朱阿婆的教導有方脫不了關係。

小結:

中國歷來便有許多母慈子孝的典故,沒想到如今發生在了一對沒有血緣關係的爺孫身上,看來比起血緣,更重要的是人與人人之間的那份真情,只有這份情感才是最彌足珍貴,也正是這份真情養育了一代又一代有情有義的人。

相關焦點

  • 黑人混血棄嬰,被上海阿婆撫養20年,現在他們過得怎麼樣?
    知道人口跨度非常的大,全球化似乎是一把雙刃劍,不但創造了價值,也帶來了一系列的問題。混血棄嬰就是其中之一,生活在中國上海的混血黑人朱軍龍就是曾經其中的一員,他沒有受過太多的苦,甚至還有了自己一套小房子,而且還有一個對他不離不棄的中國奶奶朱水寶。
  • 上海阿婆外出丟垃圾,撿到黑人棄嬰撫養長大送他一套房,後來怎樣
    在中國的傳統美德中,「滴水之恩,湧泉相報」是一直以來傳承的真理,為了回饋別人給出的恩情,需要儘自己的努力去報答,這樣的報恩也是非常美好的,譬如當年有一位姓朱的上海阿婆,她在外出丟垃圾的時候,偶然撿到了一個黑人棄嬰,她用自己的愛心和耐心,撫養孩子長大,並且還送了他一套房,這個孩子也情真意切的承諾
  • 撫養了30多名棄嬰,終身未嫁的「拾荒媽媽」,現在怎麼樣了?
    你願意無償撫養棄嬰嗎?你願意為了這些毫無血緣關係的棄嬰,終身不嫁嗎?「拾荒媽媽」張菲的答案是肯定的,在她身上,我們看到了人性的大善,人間的大愛。張菲是一個特殊的母親。自1980年,26歲的張菲在垃圾堆裡撿到了第一個女嬰起,靠拾荒為生的張菲,至今已經撫養了30多名棄嬰。為了撫養這些棄嬰,她日夜操勞,終身未嫁。「拾荒媽媽」張菲的出現。
  • 愛不分國界:老人收養黑人棄嬰20年,祖孫二人相依為命
    愛不分國界:老人收養黑人棄嬰20年,祖孫二人相依為命世界上有三種人,黃種、白種、黑種。從古至今,雖然三者表面看起來風平浪靜,實則背地裡波濤洶湧。今天要給大家說的是一名老太太和一名黑人棄嬰的故事。2000年8月8日,上海老人朱婆婆出去買菜,買完菜在回家的路上她聽到了草叢中有一陣陣嬰兒的哭聲,朱婆婆撥開草叢之後發現草中放了一個嬰兒,孩子的身上放了一張紙條寫的嬰兒的生日:2020年8月1日。朱婆婆當時看到孩子只覺得可憐心疼,便把這個棄嬰帶回了家。
  • 寡婦撫養棄嬰14年後,富婆生母上門認親,養女:我不離開癱瘓媽媽
    當年,一位喪偶的工廠女工偶然間在雪地裡撿到一個女嬰,帶回家後含辛茹苦的撫養長大。在養女14歲的時候,她的富婆親生母親突然找上門,要帶走自己的女兒?當時,女工養母如何是抉擇的?養女又是如何抉擇的呢?母愛劇照一、撿到棄嬰這位喪偶的中年女子名叫鄧豔華(化名)家住東北吉林永吉縣。由於個人原因,她28歲才選擇結婚。
  • 拾荒老人撫養兔唇棄嬰12年,為等其父母守在廣州
    相信不少人都看過酒幹倘賣無,裡面的故事讓人感動和心酸,啞巴老人為了養活小女孩整天靠撿垃圾為生,父女兩相依為命,老人又當爹又當娘的,整個劇情告訴了我們父親的偉大之處,近日在1月6號有記者就了解到一現實版的酒幹倘賣無,拾荒老人撫養兔唇棄嬰12年為等女孩父母守在廣州多年。現如今遇車禍昏迷不醒。
  • 黑人混血嬰兒被遺棄,上海老太帶回養育20年,他長大後如何報恩?
    二十年前,一位黑人混血嬰兒被遺棄,但幸好他被上海老太太撿回養育20年。自從老太太撿到孩子 她對孩子就像自己親生的一般。 一、草叢嬰兒 老太太在20年前是一位熱心腸的阿姨,她的名字叫朱水寶。2000年的一天,她早上去買菜。和平時一樣,她很早就出門了。
  • 20年前撿棄嬰,20年後身患絕症無奈託孤,引出棄嬰父母身份不一般
    [ 截取於陳奕迅歌曲《孤兒仔》的歌詞 ]每每看到棄嬰的新聞,或聽到棄嬰的故事,腦海都會想起陳奕迅的這首歌,心中有種莫名的傷感,眼眶也不受控制,自覺的溼了。下面的故事除了有感動,還有憤怒。可是日子還得過,李山陽寧願去撿破爛,也不放棄李婷,就這樣每天一大早出門,一個人,一直拐杖,一個蛇皮袋,一撿就是20年。窮人的孩子早當家,但李山陽並沒有讓李婷早早的當家,不單止含辛茹苦把李婷拉扯成人,還供她讀書,李婷也爭氣,考上了大學。生活正向著美好的方向發展。可天不遂人願,李山陽不舒服去醫院檢查,得知結果的那一刻,妻子哭的悲天憫地。
  • 20年前,上海老太收養一黑人棄嬰,為他在上海落戶,如今過得怎樣
    第二天把孩子送去醫院檢查身體,才知道這娃娃竟然是個外國黑人孩子,朱阿婆雖然吃驚,但還是把孩子收養了下來,轉眼間20年過去了,阿婆和那個黑人棄嬰,如今怎樣?話說當年朱阿婆一家原本就反對她收養一個孩子(因為一家人生活很拮据),現在又知道是個黑人棄嬰,就更加不讓阿婆收養他了,可阿婆覺得,上天既然讓他們相遇,就是一種緣分,而且現在她要是不要這個孩子,他可能就活不下來了,於是阿婆毅然收養了他,見朱阿婆心意已決,家人也只能接受了。
  • 拾荒媽媽張菲:為了撫養30多歲的棄嬰
    為了撫養這些孩子,這位母親來一直通過收集垃圾來撫養這些孩子,人們也叫這位偉大的母親「拾荒媽媽」。一張菲出生於廣東普寧,她的一生和她的童年一樣坎坷,張菲在她剛出生時就被親生父母遺棄了。也就是說,在26歲的時候,她發現了自己生命的價值,她沒有忘記她自己的養母和她自己的養育之恩,也沒有忘記她是個棄嬰。她做了一個決定,那就是開始收養棄嬰,她應該用自己的力量讓那些被遺棄的孩子感受到世界的溫暖。
  • 這個被上海阿婆撫養的混血男孩18歲了 | 深度人物
    努力照顧好他的生活,為他上學的事情奔走,也會在他不聽話時,說出該有的責罵。 18年後,這個有著一半黑人血統的棄嬰,在一個普通的上海家庭裡長大成人。朱軍龍說,他沒想過親生父母在哪,他只有一個家,就在浦東。
  • "髒"棄嬰撿來時,每天洗3次澡,一星期後才知他的真身!
    來源:梨視頻(pearvideo),版權歸原作者所有2000年,上海朱阿婆在草叢裡撿到一個棄嬰,
  • 西安六旬老人收養棄嬰,如今遇到這個難題!該咋辦?
    2016年12月26日的清晨,當保潔員的張老漢聽到一個消息。張老漢:大概清晨六七點,我的電話突然響了,接聽後是我外甥打來的電話,他說有個小孩可以抱養,問我要不要?我當即說要。張寨村村委會以及現場證人出具的「撿拾棄嬰情況證明」顯示,這名孩子拾獲於2016年12月16日,是張老漢外甥在打掃衛生時發現的,當時孩子哭得很厲害,無人照料,孩子身上也沒有任何消息。一晃四年過去了。現如今,張老漢一家子抱養的這名女嬰在鄰村的一所民辦幼兒園上小班。
  • 寧都一尼姑30餘年收養20多名棄嬰 多人考上大學
    撫養孩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收養棄嬰,更是難能可貴。贛州市寧都縣海蓮寺的法師釋常妙30多年來收養了20多名棄嬰。
  • 10歲棄嬰因不符合收養條件 至今無法正常落戶
    沒有被正式收養的天賜,也無法像普通孩子一樣正常落戶。  取名「天賜」,寓意「天賜的緣分」  已經80多歲的張佔宗、張青芬夫婦,是河北保定市曲陽縣靈山鎮燕川村人。20年來,老兩口一直住在曲陽縣城一處不足10平方米的出租屋內,每月租金50元。  夫婦倆膝下有一對兒女,因相繼在燕川村安了家,只留下兩位老人還在縣城生活。
  • 老人扛煤氣罐將棄嬰養成博士,親父母前來認親,後來如何?
    前言不知道還有多少人記得在1983年火遍中國的電影《搭錯車》,這部影片講述的就是一位退伍老兵收養棄嬰阿美的故事。或許電影中的橋段被大多數人定義為不真實的橋段,但是這樣的故事卻真實地發生了。在1987年的寒冬,一戶清貧的人家就將湖北孝感火車站的棄嬰帶回了家,並將其收養撫養長大。1987年的冬天非常冷,而在小年夜的那一天,則是個合家團圓的日子,但家境貧寒的肖崇陽卻不敢懈怠,他是以扛煤氣罐為生的,多扛一天,家裡的經濟就會稍好一點。他和往常一樣騎上三輪開始工作,煤氣站在城西的桂口村附近,肖崇陽需要騎行六七公裡。
  • 拾荒媽媽張菲:為撫養30多歲棄嬰終身未嫁,過半「兒女」成白眼狼
    但是張菲並沒有因此就想過放棄自己,張菲憑藉著堅強的意志努力的生存了下去,她靠著拾荒為生,這一過就是整整18年。也就是在張菲26歲那年,她找到了自己的生命的價值,她沒有忘記自己的養母對自己的養育之恩,也沒有忘記自己就是一名棄嬰。
  • 拾荒媽媽張菲:為撫養30多歲棄嬰終身未嫁,過半「兒女」成白眼狼
    為了撫養這些孩子,這位母親四十年如一日靠著拾荒把這些孩子撫養成人,大家更是親切的稱這位偉大的母親為「拾荒媽媽」。但是張菲並沒有因此就想過放棄自己,張菲憑藉著堅強的意志努力的生存了下去,她靠著拾荒為生,這一過就是整整18年。
  • 老人撿了個棄嬰,含辛茹苦培養成才,親生父母來認親,被拒絕
    在槐樹村總會看到一個五十出頭兒的老人,每天都會趕著一群羊,在那河堤上放羊。一身破爛的衣裳,一根長鞭子,一條黃狗,總是顯得那麼孤獨。老頭子姓李,人們都稱呼他李老頭。李老漢終身未娶,是個老光棍子,一輩子都在放羊。而十多年以前,李老漢卻靠著放羊培養出了村裡的第一個大學生。在那個年代培養一個大學生不是一件那麼容易的事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