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導讀:農村荒山裡的一種野草,其嫩葉價值頗高,現在正是採挖季節
前幾日回農村老家,特意去山上挖一些野菜回來。話說這個季節,春末夏初,一些長在野外的雜草(野菜),如果再不去採挖,就只能等到明年了。
長在農村荒山裡的野草有很多,哪些能食用哪些不能食用,說實話只有在農村生活過的人才了解。筆者作為實打實的農村人,對於辨認野外雜草還是有一手的!一些具備食用和藥用2種價值的雜草,在農村也是很常見,這些品種,即使花高價購買在城市裡也找不到。只有農村人才能品嘗到大自然的美味。
01你認識「白蒿」嗎?
大山上的野草,有很多具有食用價值,當然了,去採挖的時機一定要選對。很多野草在它還是嫩葉的時候,才可以食用。等過了時間點,葉子變老了就不能食用,變成真正的「雜草」了。
白蒿,這一種野草,在筆者的老家農村是非常有名的。它看似艾草其實並不是,這一種植物現在正適合採挖,過了這兩個月,就只能等到明年了。白蒿的價值主要體現在食用和藥用上。算是一種藥食同源的食材吧!
它一般就生長在農村的荒山上、路邊以及河灘等地方,想找的話挺容易。
02白蒿在農村扮演什麼「角色」?
其實在筆者很小的時候,白蒿就是認知中的「野菜」了。從側面也能說明,白蒿是老一輩人的野菜。說不定這種長在大山野外的雜草,在五六十年代還救過不少人。畢竟那個時候,有點吃的就餓不死。
在印象中,白蒿是開春後生長最快的一種野菜,農民朋友也是趕在這個時候去尋找它的影子。家裡大人一大早出去,到了中午頭才回家,帶回家的就是一筐白蒿。在民間,白蒿自然也被定義為野菜。
除此之外,白蒿也被農民賦予 一種藥用價值,就是可以清熱解毒和預防黃疸。
03白蒿的藥用價值分析
並不是所有能食用的野菜,都有藥用價值。而白蒿算是特例,它的嫩葉不僅可以食用,而且其藥用價值頗高。在筆者的老家農村,誰家媳婦要是懷孕了,取白蒿嫩葉來炒食是必不可少的。因為在民間對於白蒿還有這樣一個認知,那就是吃了能夠預防黃疸。當然了,是否能夠起到一定作用,還是要遵醫囑。不過從百科上來看,白蒿的藥用價值裡面確實也有治療熱結黃疸的說法。
除此之外,在《本經》之中,也有對白蒿的一些描述:主五藏邪氣,風寒溼痺,補中益氣,長毛髮令黑。
04在農村,白蒿都是怎麼食用?
作為一種大山裡的美味,白蒿的嫩葉食用價值很高。在不少農村地區,也發明了很多關於白蒿這一野菜的吃法。最為常見的有「白蒿炒雞蛋」和「白蒿蒸飯」。當然了,還有些人喜歡把白蒿做成白蒿餅或者是白蒿窩窩頭。
白蒿如今算是很吃香的一種野菜了。但這一種美味,在大城市裡是很難體會到的。筆者回老家之前,特意去了幾個大型商超,看不到白蒿的影子。這也說明白蒿還沒有進入大眾的視野。
要想吃到白蒿,看來只能去農村採挖了。
05珍惜農村野菜,不過度挖掘
白蒿與其他的野菜不一樣,它不是一年生草本植物,而是二年生。如果說今年的白蒿被挖乾淨了,那明年就沒得吃了。尤其是連根一起挖下來的農民,在這裡也提醒下大家,挖野菜是可以的,儘量不要把根也挖掉,畢竟我們又不吃它的根系。
隨著大眾對野外食材的嚮往,白蒿如今雖然還沒有進入大眾視野,但是會逐漸被大家認可。所以還是珍惜一下為好。
以上就是這一期給大家分享的關於「白蒿」的一些內容了。話說,這一種長在農村荒山的野草,你見到過嗎?歡迎在下面互動,說一說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