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他是明治維新重要人物,作用不亞於維新三傑,卻在民眾中默默無名
今天要講的是一位並不出名的日本歷史人物——小松帶刀。他二十幾歲就成為薩摩藩的家老,並協助西鄉隆盛和大久保利通,還有坂本龍馬等人一展才能。要不是小松,西鄉和大久保等人的能力也無法盡情揮灑。儘管小松帶刀有如此豐功偉業,但知名度向來極低。不過隨著《篤姬》的播出,算是第二主角的小松,多少能夠被大眾所知。
小松帶刀是薩摩國喜入的領主肝付家的第三個兒子。後來入贅繼承小松家,改名為小松帶刀情廉。他到長崎學習西洋水雷等新知識後,被提拔為島津久光的親信,和大久保利通等人一起主導薩摩藩政。
1862年小松成為家老,大部分時間呆在京都,以薩摩藩代表的身份,在第一線和德川幕府、朝廷及其他各藩進行交涉。1864年禁門之變時,也曾援助脫離土佐藩的流浪武士坂本龍馬,並協助他成立被稱為日本第一家股份公司的龜山社中。
1866年締結薩長同盟之際,小松帶刀讓代表長州藩的桂小五郎(日後的木戶孝允)藏身於他在京都住所內,同盟的密約也是在小松宅邸完成的。同一年,他也和土佐藩士後藤象二郎締結薩土同盟,之後又和後藤等人一起向將軍德川慶喜進言,建議進行大政奉還。
明治維新後,他曾擔任徵士參與(議事官)、總裁局顧問、外國官副知事等職務,在維新政府內扮演重要角色。他在推定版籍奉還(藩主將領地與人民奉還朝廷)方面也有功勞,但明治3年就病故了,年僅36歲。
一般而言,幕末維新期的歷史人物中,西鄉隆盛、大久保利通、木戶孝允、坂本龍馬等人的名字,大家都耳熟能詳。因為他們的事跡向來受到大幅著墨,他們的名字和肖像都出現在日本學校的歷史課本和參考書裡,小說和電影、連續劇、漫畫等也一再加以描述。
很多人應該都能在腦海中描繪他們的容貌和個性。提起西鄉隆盛,腦中就會浮現他相撲力士般的魁梧身軀和一對臥蠶眉、非凡的才能和度量。說到坂本龍馬,就會想到他在當時鶴立雞群的身高、北辰一刀流的精湛劍術、不拘泥於世間常識的率真爽朗性格。
說起來他就是有了固定的人物設定,成為臉譜化的歷史人物。這些設定是指透過神話及傳說、小說、電影、連續劇、漫畫等媒體所創造出來的人物形象,包括外表以及內在性格。就算是基於真實人物設定的,也不能和實際歷史人物一概而論。這在日本歷史人物中,經常出現這些額外設定,讓人覺得這些歷史人物都是無所不能。
事實上,有些人設連實際是否存在都不確定,就已經定型了,像武藏坊弁慶就是一例。歷史上的人物,往往都要有特定的人設,才能深深地留在人們的記憶中。就如同英國的阿瑟王和他的圓桌騎士一般,如果沒有這些設定,也不過就是普通的領導者和騎士。
歷史人物的評價與知名度,學術性歷史研究成果,都比不上人設的效果。在現今的日本社會中,西鄉隆盛及大久保利通、木戶孝允、坂本龍馬等人的知名度極高,可以說是因為他們在小說和電影、連續劇、動漫裡,一再強化人設的結果。
儘管小松帶刀在明治維新時的汗馬功勞絕不遜於上面這些人,但至今一直沒有看到關於他的人設。大部分人對於小松帶刀沒什麼印象。但這也算是一個好事,避免又出現一位無所不能的歷史人物,讓人認為日本歷史人物才能主導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