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4月18 日
紅雪主要創作年表
發表
1992年第10期《歲月》,發表詩歌《母親(外一首)》
1993年第1期《詩林》,「新詩林」欄目頭題發表詩歌《雄性的風》
1993年第9期《歲月》,發表短篇小說《哦,黑叔》
1993年第4期《歲月》,發表詩歌《家園(外一首)》
1994年1月12日《工人日報》,發表詩歌《荒原情思——寫給遠方的妻》
1995年第10期《歲月》,發表短篇小說《河襠村》
1995年第9期《歲月》,發表詩歌《微雨丁香》
1996年第4期《詩林》,發表《散落民間的陽光(組詩)》
1996年年第8期《芒種》,發表《好雨滋潤的風景(組詩)》
1996年第2期《地火》,發表《走進農業的細枝末節(組詩)》
1996年第7期《歲月,發表《散落民間的陽光(組詩)》
1996年第7期《新青年》,發表詩歌《想念麥子(外一首))
1997年第2期《青春詩歌》,發表詩歌《高樓獨自賞菊》
1997年第1期《青春詩歌》,發表詩歌《小街》
1997年第3期《地火》,發表詩歌《水中荷(三首)》
1997年第8期《歲月》,發表短篇小說《山裡山外》
1997年第4——6期《黃河詩報》,發表《商業時代(組詩)》
1997年第5期《北極光》,發表詩歌《走近青銅(三首)》
1997年年第7期《歲月》,發表詩歌《聖火》
1997年第11期《歲月》,發表散文《鄉下來人》
1997年3月26日《中國石油報》,發表《春天的花朵(組詩)》
1997年第9期《熱風》,發表詩歌《淑女之夜》
1998年第3期《青年文學家》,發表《掛滿露珠的秋天(組詩)》
1998年第7期《歲月》,發表散文《靜觀佛心》
1998年第2期《詩林》,發表詩歌《風中花園(組詩)》
1998年第1期《地火》,發表詩歌《鐵樹花開(二首)》
1998年第8期《北方文學》,發表詩歌《返回》
1998年第4期《北方文學》,發表散文《逝去的烏託邦》
1998年第11期《歲月》,發表隨筆《詩人生存現狀最新報告》
1998年第9期《歲月》,發表散文《祖母是一盞燈》
1998年第5期《星星》詩刊,欄目頭題發表詩歌《高過雲彩》《紙鳶》《真情》
1998年第6期《詩刊》選載《地火》首發的詩歌《鐵樹花開》
1998年第6期《詩神》,發表詩歌《回程(組詩)》
1999年第4期《星星》詩刊,發表詩歌《登高》
1999年第8期《星星》詩刊,發表詩歌《隱泉》
1999年第9期《星星》詩刊,發表詩歌《思想的碎片》《落幕》《廣場噴泉》
1999年第12期《北方文學》,發表詩歌《北風吹》《守住日子》
1999年第11—12期《詩潮》,發表詩歌《穿透巖漿的薩克斯風(組詩)》
1999年第4期《詩神》,發表詩論《當代詩歌病理切片化驗》
1999年第5期《北大荒文學》,發表長詩《秋天:立體的背景抒情》
1999年第1期《鄉土詩人》,發表《城市白皮書(組詩)》
1999年第11期《歲月》,發表評論《詩歌意志》
1999年第2期《歲月》,發表隨筆《末日與暉光》
1999年第5期《綠風》,發表詩歌《悟風(三首)》。
2000年第5期《詩刊》,發表詩歌《擦玻璃的人》《總是覺得渴》
2000年第4期《星星》詩刊,發表詩歌《柳樹發芽》《守住日子》
2000年第8期《星星》詩刊,發表詩歌《仰望天空》《點燃爐火》
2000年第1期《地火》,發表詩歌《屹立在風中的群雕(組詩)》
2000年第3期《詩選刊》,選載《歲月》首發的《詩裡詩外(組詩)》
2000年第7期《歲月》,發表評論《悲壯蒼涼 大氣蒼涼》
2000年第8期,發表短篇小說《佛殿下的女人》
2000年第1期《歲月》,發表《詩裡詩外(組詩)》
2000年第3期《詩刊》,選載《歲月》首發的隨筆《大慶詩人最新報告》。
2001年第1期《綠風》,發表詩歌《仰望天空》《形而上的蝴蝶》
2002年第5期《歲月》,發表《勞動者(組詩)》
2009年第2期《歲月》,發表《沿著節日的常春藤(組詩)》
停筆(從1999年12月到2015年6月)
2015年第7期《歲月》,發表《紙上(組詩)》
2015年第3期《地火》,發表《野性薩爾圖(組詩)》
2015年第4期《石油文學》,發表《守望石油(組詩)》
2015年第6期《詩林》,發表《看山及其他(組詩)》
2015年第3期《陝西文學》,發表《秋天詩(組詩)》
2016年5月28日《人民日報》「大地」副刊,發表詩歌《瓦窯堡的燈光》
2016年5月30日《解放軍報》「長徵」副刊,發表詩歌《碑不語》
2016年第1期《星星》詩刊,發表《鄉下的雨帶著韻腳(組詩)》。
2016年第1期《海燕》,發表《吃飯吧(組詩)》
2016年第4期《鴨綠江》,發表《中國最冷小鎮(組詩)》
2016年1月8日《中國石油報》,發表《被石油喊醒(組詩)》
2016年4月29日《中國石油報》,發表《屹立在風中的群雕(組詩)》。
2016年2月20日《華西都市報》「寬窄巷」副刊,發表詩歌《寬恕(二首)》。
2016年第6期《北方文學》,發表詩歌《在秋風中寫詩(外一首)。
2016年第2期《地火》,發表《沉重的秋(組詩)》。
2016年第4期《綠風》,發表詩歌《兩個鐵匠》。
2106年第1期《四川詩歌》,發表《真想喊你一聲爹(組詩)》。
2016年第3期《中國詩人》,發表《中年之境(組詩)》》。
2016年7月1日《江西日報》「井岡山」副刊,發表詩歌《敬仰(二首)》。
2016年8月5日《江西日報》「井岡山」副刊,發表《初心·回家(組詩)》
2016年第5期《石油文學》,發表《叩拜(組詩)》
2016年第9期《海燕》,發表《內心的河流(組詩)》
2016年第五期《脊梁》,發表《喊一聲我的祖國(組詩)》。
2016年冬之卷《詩東北》,發表《老家(組詩)》。
2016年秋之卷《詩東北》,發表詩歌《入冬》《山水之間》《仲夏的雨》《風一直吹》。
2016年第9期《解放軍文藝》,發表《碑不語(組詩)》。
2016年12期《青年作家》,發表《少小離家老大回》《寧小鋪屯看星》。
2016年3月23日《中國文化報》,發表散文《抬頭看一眼天空》。
2016年12月16日《中國石油報》,發表散文《霜花》。
2016年11月24日《解放日報》,發表散文《唐先生》。
2016年8月23日《深圳特區報》,發表散文《風吹嗩吶聲》。
2016年8月4日《北京日報》,發表散文《遙遠的山丁子樹》。
2017年5月1日《人民日報》,發表《勞動者的歌(組詩)》。
2017年第3期《詩刊》,發表詩歌《薩爾圖》
2017年第1期《中國詩人》,發表《總有些夢無枝可棲(組詩)》
2017年第2期《北方文學》,發表《靜夜思(組詩)》
2017年第3期《海燕》,發表短篇小說《土豆花開》
2017年第3期《延河》,發表《嗩吶向天吹(組詩)》
2017年第2期《詩林》,發表詩歌《在人世(二首)》
2017年第2期《地火》,發表散文《王德民的顏值》
2017年6月9日《江西日報》,發表《軍魂(組詩)》
2017年4月28日《江西日報》,發表《勞動者(組詩)》
2017年5月28日《華西都市報》,發表散文《那年六一節》
2017年7月27日《解放軍報》「長徵」副刊,發表詩歌《大刀》
2017年8月12日《華西都市報》「寬窄巷」副刊,發表詩歌《生死瞬間》
2017年第10期《星星》詩刊,發表《國家意志(組詩)》
2017年第5期《教師博覽》轉載《解放日報》首發的散文《唐先生》。
2017年12月1日《黑龍江日報》,發表散文《在心間回放的露天電影》。
2017年第12期《北方文學》,發表短篇小說《劇作家》。
2017年11月7日《中國石油報》,發表散文《草原裡的一次足球狂歡》。
2018年2月8日《解放軍報》「長徵」副刊,發表詩歌《心底的歌》
2018年第3期《草堂》,發表詩歌《家的方向(三首)》
2018年5月24日《解放日報》,發表詩論《新詩的"三架馬車" 與"四不原則"》
2018年1月19日《中國石油報》,發表散文《露天電影》
2018年第2期《海燕》,發表詩論《新詩的"三架馬車" 與"四不原則"》
2018年2月24日《華西都市報》,發表詩歌《回家》
2018年2月2日《黑龍江日報》,發表散文《忙年記》
2018年5月30日《黑龍江日報》,發表散文《鏡框裡的風景》
2018年第5期《歲月》,發表短篇小說《阿彌陀佛》
2018年第10期《歲月》,發表長詩《這裡是中國的北方》
2018年第5期《石油文學》,發表長詩《大慶記》
2018年8月24日《人民公安報》,發表報告文學《小人物大情懷》
2018年8月18日《華西都市報》,發表《奔波在農事裡的節氣(組詩)》
2018年11月2日《中國石油報》,發表長詩《時光書:大慶成長記》
2018年第9期《詩選刊》,發表詩歌 《小寒(二首)》
2019年3月18日《人民日報》「大地」副刊,發表《春風吹過北方大地(組章)》。
2019年3月4日《解放軍報》「長徵」副刊,發表詩歌《紀念碑》《走在長安街》。
2019年第5期《星星》詩刊,頭題刊發《石油頌(組章)》
2019年第1期《天津詩人》,發表詩歌《一粒鹽》
2019年第2期《海燕》,發表短篇小說《返回牧場》。
2019年第3期《石油文學》,發表《風的馬蹄(組詩)》
2019年3月29日《江西日報》,發表《敬仰的高度(組詩)》
2019年3月22日《黑龍江林業報》,發表散文《小芳》。
2019年2月8日《黑龍江日報》,發表散文《想起母親》。
2019年3月22日《黑龍江日報》,發表散文《那年那月鐵木社》。
2019年4月12日《中國石油報》,發表散文《鐵匠大哥》
2019年5月31日《黑龍江日報》,發表散文《鶴鳴湖上護鳥人》。
2019年2019年1月15日《星星》詩刊微信平臺,發表《敬仰的高度(組詩)》
2019年第2期《歲月》,發表散文《三弟和他的羊群(外一篇)》。
評述
1、姜超評論紅雪詩歌《鄉愁的血性言說——紅雪近作論》,發表在2017年第3期《地火》 。
2、呂天琳撰寫的評論《潛伏在人性的荒野上——讀紅雪詩歌近作》,發表在2017年第1期《中國詩人》。
3、楊欣閩評介紅雪詩歌《那些鍾情的記憶和靈魂》,發表在2017年第3期《歲月》。
4、姜超評論紅雪的詩歌《鄉愁的血性言說——紅雪近作論》,發表在2017年第6期《中國詩人》。
5、楊欣閩評論紅雪詩歌《從肉到骨到向靈魂的趨近》,發表在2017年12月10日《華西都市報》。
6、崔廣勝的評論紅雪詩歌《堅實的現實主義抒寫》,發表在2017年12月11日《湛江晚報》。
7、呂天琳的評論紅雪詩歌《「本土鄉愁」的率性與親切》,發表在2017年11月24日《華西都市報》。
8、2018年第3期《黑龍江作家》,在「文學人物」專欄,加編者按用44個頁碼,刊發葉君、陳愛中、李楓、楊欣閩、崔廣勝、孫勇岐、喬豔波、陳巖等8名評論家評述紅雪詩歌小輯。
9、龐壯國評論紅雪詩歌《豐收是別人的》,發表在2000年第1期《歲月》。
10、敖榮春、計偉先生評論紅雪組詩《最冷小鎮呼中紀事》《大嶺情思,雪紅雪白》,發表在2016年11期《北極光》。
11、李自國、邢海珍、佟堃、李雲迪、佘正斌、肖銅、潘永翔、黑島、許俊德、劉戰峰、楊小林、崔英春等均有評述。
獲獎
1、由中國作家協會中國詩歌網和《解放軍報》文化部共同舉辦的「軍旅情·強軍夢」全國詩歌徵文,《家族簡史(組詩)》獲得三等獎。
2、由中華全國總工會宣教部、中國職工文體協會、中國工人出版社和中國職工詩詞協會聯合舉辦的第三屆「中國夢·勞動美」全國職工詩詞創作大賽,詩歌《在秋風中寫詩》獲得優秀獎。
3、中共江西吉水縣委、《詩潮》雜誌社舉辦的「首屆楊萬裡詩歌獎」,《吉水:鋪展詩意萬裡(組詩)》獲得優秀獎。
4、首屆「萬年浦江•千年月泉「全球華語詩歌大賽,詩歌《守山人》獲得銅獎。
5、「南湖文學·萬家燈火」全國徵文大賽,散文《暖暖的雪》,獲三等獎。
6 、首屆「龍岡桃花園杯」徵文大賽,《桃花紅 梨花白(組詩)》獲得二等獎。7、「大慶人寫大慶」徵文,長詩《捉火記》獲得二等獎。
8、《思想的碎片(組詩)》獲得《星星》詩刊「郎酒杯」全國詩歌徵文詩歌獎。
9、《穿透巖漿的薩克斯風(組詩)》獲得《詩潮》「天問」年度詩歌獎。
10、《吃飯吧(組詩)》獲得《海燕》2016「大荒源谷」杯三等獎。
11、獲首屆《歲月》文學獎。
12、《山水之間(組詩)》獲《芒種》《詩潮》、瀋陽作家協會、盛京網等聯辦「紀念「建黨95周年·長徵勝利80周年暨廉政」徵文詩歌獎。
13、《喊一聲我的祖國(組詩)》獲中國電力作家協會、《脊梁》「建黨95周年·長徵勝利80周年徵文」三等獎。
14、長詩《白山青黑水長》獲得由瀋陽市文聯創辦、瀋陽市作協主辦,盛京文學網承辦的「第三屆盛京網絡文學獎全國大賽」優秀獎。
15、長詩《這裡是中國的北方》,獲得黑龍江省作協徵文二等獎。
出版
1、2017年6月,由中國文史出版社出版詩集《碑不語》。
《華西都市報》《遼瀋晚報》《重慶晚報》《生活報》《鶴城晚報》《綏化日報》《銀川晚報》《大慶油田報》《百湖早報》《大慶日報》《中國詩人》等報刊做了新書發布報導。
2、2019年6月,由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首部散文隨筆集《最近處是遠方》。
活動
1)2017年11月4日,大慶市作家協會、《歲月》編輯部、大慶新聞傳媒集團聯合舉辦了「紅雪新著《碑不語》發布會暨紅雪詩歌朗誦會。近300名詩人、詩歌愛好者、誦讀者參加了活動,掀起一股詩歌熱潮,成為年度大慶文學圈「紅雪現象」(原大慶市作協主席李雲迪語)。
2)2018年1月7日,黑龍江省文藝評論家協會、大慶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文藝評論》編輯部、大慶市作家協會承辦的「紅雪詩集《碑不語》研討會」在大慶舉行,30餘名省內外著名學者、詩人、詩評家蒞會對紅雪詩歌就能行了多維度評鑑。
黑龍江省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文藝評論》主編林超然認為,紅雪以詩歌為馬,在古樸與現代、真實與玄幻、凡俗與高貴的合圍中不斷徘徊與衝撞、深思與跳躍、傷悼與歡呼。他分行表情的觸手抵達了塵世的角角落落,自然的萬紫千紅,城鄉的柴米油鹽,時代的波詭雲譎,現實的冗繁多元,個體的悲欣交集,使詩人的思想、心志和行動呈現一種「雜陳」的姿態。表面看來,紅雪是以文本意義的搖擺展示人生世界的未完成性和不確定性。實際上他的人文立場甚為鮮明和堅定。他能夠跳出身世,跳出自有的文化屬性,讓語言和思想保持不妥協、不歸化,這是一種非常的創新勇氣和超越力量。
《北方文學》主編佟堃說,紅雪用自身證明,做新聞的人,也能做好文學。媒體人的敏銳,讓紅雪對很多事物多了如電如光的洞察,他的對社會的充分認識和豐富的閱歷,讓他成為一個好詩人。
3)2018年1月27日,在大慶油田圖書館多功能廳油田職工們的「周末大講堂」,受邀主講《新詩的「三駕馬車」與「四不原則」》,300多人旁聽,巴彥老家人組團來聽講和助陣,直播參與人數突破2萬人。
4)2019年6月30日,在大慶市圖書館,受邀講座《人生經歷與詩歌創作》,40餘人參與,有詩友從杜爾伯特、肇州以及讓胡路等地趕來,還有莫逆之交的老朋友也來互動。
詩觀 詩歌是一種感覺,是詩人內心的宗教;要向上、向善、向美;要好好說話,說人話,說中國話,不裝神弄鬼!
作者簡介
紅雪,本名秦斧晨,黑龍江省巴彥縣寧小鋪屯生人,後隨家搬至大興安嶺呼中,大學畢業落腳紅色草原,現從事媒體工作,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作品散見《人民日報》《解放軍報》《解放軍文藝》《詩刊》《星星》《草堂》《草原》《詩選刊》《鴨綠江》等國內百餘家報刊,著有詩集《散落民間的陽光》《碑不語》、散文集《最近處是遠方》和法制新聞集《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