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雪 | 生命中的鐵

2021-02-22 紅雪的江湖

   人生中總會有一些自覺或不自覺的回歸。從 2015 年 7 月開始,我又返回到詩歌的創作上來,就沒消停鼓搗分行的文字,並向國內各大報刊發起衝鋒。可畢竟是長期擱置,雖左衝右殺,心裡也是沒底,有些怯場。忽然有一個叫「莎僕」的微友,時不時地在公號裡留言,不乏讚美之詞。獲得褒獎,就更加激發了我創作的熱情。    就這麼一來二去,我們就成了微信好友,閒暇時不嘮別的,一色是詩歌,絕不跑題。我在想,有這樣一位坦誠的朋友真好!後來,我知道莎僕的老家是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呼蘭區,蕭紅的老鄉。其實,呼蘭和我的老家巴彥以前同屬一個縣,只是後來拆開了,我與莎僕也算準老鄉。一嘮扯,還得知他和大慶的詩人範永康、楊小林是一個地方出來的,中學時他跟楊小林還是一屆的同學。    既然是老鄉,又是好友的好友,就更不能慢待了信任。讀他發在報刊和網絡上的詩作,就更不能輕率。    你看,他寫囚鳥「我不想用美麗的羽毛掩飾怯懦」,寫陽光「即使得到你滾燙的芳唇 /有誰能擁有你永恆的真心」,寫爐火「那噼啪作響的淋漓盡致的釋放 /是無盡的苦難歲月在傾情訴說」,寫秋野「那匹瘦骨嶙峋的老馬在河邊飲水 / 那掛被風雨磨平轍印的老車停在田埂」,寫母親「你粗糙的手拉著我的希望和未來 / 那被風霜漂白的銀髮在我心裡紮根」,寫老屋「你聆聽過我面對塵世的第一聲啼哭 / 卻聽不到我離世時最後的嘆息」,寫入殮美容師「人可以蓬頭垢面地活著,可離去時都想洗去人世浮塵」……讀莎僕的詩作,總像被看不見的針刺著,讓我猛然一驚;我也從中看出他善於捕捉生活中的細節,並用文字的形式灌注綿密的思緒,排列成詩句之外的餘音。    還有,莎僕的詩中多次出現「夕陽」「墓地」「天堂」「遺言」「眼淚」的意象,我想這些終極詞語,並不是說明他厭倦紅塵,而是展現一種生活經歷和經驗。心靈中的積澱往往是與成長的環境密不可分的。小時候他是在鄉下長大的,濃鬱的鄉情和鄉愁都深深烙在他的骨子裡。儘管生活是艱苦的,但絲毫沒有泯滅他對未來的美好憧憬。他的父母雖然都是目不識丁的農民,可他們望子成龍的美好願望和全天下的父母一樣的。    他是家中最小的孩子,正值青春年少,他的父親卻病故了,扔下年邁的母親一人艱辛地供養他讀書。他也算不孚重望,中學畢業考入瀋陽鐵路機械學校,畢業後分配到哈爾濱機務段從事寫寫畫畫的宣傳工作。可他不甘於現狀,沒有停止進取之步,通過招警考試進入哈爾濱鐵路公安局當上了一名鐵路警察,步入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段裡程。在長達三十年的從警生涯中,幹過車站民警,列車乘警。求學、奔波、穩定,面對的是迎來送往,也免不了電光火石。    三十年的警察生涯,讓莎僕的血液裡,就多了「鐵」一樣的執著和堅毅。儘管工作十分緊張和忙碌,可他擠時間博覽群書,莎僕懷揣的那個溫馨的夢,當作家的夢,詩人的夢,也一直在升騰。早在中學時代,由於患有嚴重的神經性頭痛,心情鬱悶,莎僕被一些大書吸引,日夜苦讀,並在筆記本上練習寫詩歌和小說。從20 世紀 80 年代末開始在雜誌發表小說作品。嶄露頭角後,有個去大學的作家班深造的機會,由於沒有獲得單位的批准,受到了極大的挫折。後來,由於從事了乘警工作,日夜在祖國的美好山川間穿行,實在沒有時間和條件寫作,就中斷了文學創作。可文學的種子還時而在他心間開花結果。21 世紀初,網絡文學興起,莎僕開始在「榕樹下」網站發表小說、詩歌、散文、隨筆,獲得編輯和讀者的好評。2014 年以後,莎僕的小說作品又經常發表在報刊上,這些收穫結集成了由北京團結出版社出版的中短篇小說集《回家的人》。敲敲打打的文字,印在紙上,又激起他寫作的欲望,詩意也重新回到他的脈管裡,一些報刊和選本偶見「莎僕的詩」。    莎僕是一位抒情的高手,也是一位哲思的翹楚,從收錄在這本詩集《囚鳥的天空》裡的詩作就可以得到佐證。他的短章集萃《一盞燈》我非常喜歡。雖然它看似是一篇長詩,其實是獨立的成章的短詩集錦。這種類似泰戈爾的《飛鳥集》和敘利亞著名詩人阿多尼斯詩風的短詩集錦,滿篇都是優美而富有哲理的句子。字裡行間凝聚著他對社會和人生的思考,表現了詩人對光明、生命的禮讚以及對自由、幸福的渴望。莎僕的詩歌風格硬朗,讀他的詩句總有一種「扎心」的感覺,時刻撞擊著你的靈魂。他對社會與人性中的貪婪、狡詐、兇殘的一面進行了淋漓盡致的揭穿和嘲諷。然而,他對弱者又給予無限的同情和撫慰。哪怕對筆下的動物被屠殺也寫得那麼真實、細膩,從而觸動了人心中最柔軟的神經。    莎僕詩歌另一個重要主題是對母愛的謳歌。多首寫母親的動人篇章,從中可以看出他對撫養自己長大的母親,充滿了深深的懷念和無限的感激之情。《故鄉的山嶺在我心中》《夕陽下的背影》《清明節,我走在雨中》等詩篇,寄託了他對無私的母愛的謳歌和感恩。在詩人激情飽滿的詩句中,讀者也能感受到詩人深藏於內心的陰鬱,以及他對時光流逝的慨嘆和靈魂走出困境的思索。那首《秋的惆悵》印象尤其深刻,他用詩句叩問歲月,用夢想對話時光。時光卻在一天天流逝,光陰留下了無限的惆悵,他在追求的路上發出內心的慨嘆。    莎僕是一個具有極其浪漫主義色彩的詩人。他筆下的天空、太陽、黑夜、山川、花朵等,都是有生命有靈性的意象,他與其對話、叩問、思索,從而增強了詩歌的美感。他的詩歌形式不追求現代派的表現手法。更注重傳統浪漫主義詩歌的抒情傳統。他注重主觀的抒情,而有意避開了大量對客觀場景的描寫。他的詩句從不單純地寫景,也不熱衷瑣碎的生活細節的記錄。他的詩句從不晦澀難懂,自覺地摒棄了風花雪月、無病呻吟的流行病,而是把深刻的人生思考帶進詩歌之中。所以說莎僕詩歌中的激情遠大於詩歌形式的創新。他善於採用雅語入詩,而拒絕生活化的口語。    如果讓我對他的詩作做一個歸類,我說不準他的詩歌風格是屬於什麼流派,但我覺得能夠打動人心、啟迪心智、鼓脹心音的句子,就是好詩。這一點,莎僕基本做到了。    當然,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各有各的鑑賞,各有各的理解,那就交給讀者好了。    詩歌確實是個好東西,不僅能讓我們享受文字的芳菲,忘記市儈和庸俗,還能結交心照不宣的鐵朋友。足矣! 

    2019 年4月18 日

紅雪主要創作年表  

 

發表

 

1992年第10期《歲月》,發表詩歌《母親(外一首)》

 

1993年第1期《詩林》,「新詩林」欄目頭題發表詩歌《雄性的風》

1993年第9期《歲月》,發表短篇小說《哦,黑叔》

1993年第4期《歲月》,發表詩歌《家園(外一首)》

 

1994年1月12日《工人日報》,發表詩歌《荒原情思——寫給遠方的妻》

 

1995年第10期《歲月》,發表短篇小說《河襠村》

1995年第9期《歲月》,發表詩歌《微雨丁香》

         

1996年第4期《詩林》,發表《散落民間的陽光(組詩)》

1996年年第8期《芒種》,發表《好雨滋潤的風景(組詩)》

1996年第2期《地火》,發表《走進農業的細枝末節(組詩)》

1996年第7期《歲月,發表《散落民間的陽光(組詩)》

1996年第7期《新青年》,發表詩歌《想念麥子(外一首))

        

1997年第2期《青春詩歌》,發表詩歌《高樓獨自賞菊》

1997年第1期《青春詩歌》,發表詩歌《小街》

1997年第3期《地火》,發表詩歌《水中荷(三首)》

1997年第8期《歲月》,發表短篇小說《山裡山外》

1997年第4——6期《黃河詩報》,發表《商業時代(組詩)》

1997年第5期《北極光》,發表詩歌《走近青銅(三首)》

1997年年第7期《歲月》,發表詩歌《聖火》

1997年第11期《歲月》,發表散文《鄉下來人》

1997年3月26日《中國石油報》,發表《春天的花朵(組詩)》

1997年第9期《熱風》,發表詩歌《淑女之夜》

 

1998年第3期《青年文學家》,發表《掛滿露珠的秋天(組詩)》

1998年第7期《歲月》,發表散文《靜觀佛心》

1998年第2期《詩林》,發表詩歌《風中花園(組詩)》

1998年第1期《地火》,發表詩歌《鐵樹花開(二首)》

1998年第8期《北方文學》,發表詩歌《返回》

1998年第4期《北方文學》,發表散文《逝去的烏託邦》

1998年第11期《歲月》,發表隨筆《詩人生存現狀最新報告》

1998年第9期《歲月》,發表散文《祖母是一盞燈》

1998年第5期《星星》詩刊,欄目頭題發表詩歌《高過雲彩》《紙鳶》《真情》

1998年第6期《詩刊》選載《地火》首發的詩歌《鐵樹花開》

1998年第6期《詩神》,發表詩歌《回程(組詩)》

 

1999年第4期《星星》詩刊,發表詩歌《登高》

1999年第8期《星星》詩刊,發表詩歌《隱泉》

1999年第9期《星星》詩刊,發表詩歌《思想的碎片》《落幕》《廣場噴泉》

1999年第12期《北方文學》,發表詩歌《北風吹》《守住日子》

1999年第11—12期《詩潮》,發表詩歌《穿透巖漿的薩克斯風(組詩)》

1999年第4期《詩神》,發表詩論《當代詩歌病理切片化驗》

1999年第5期《北大荒文學》,發表長詩《秋天:立體的背景抒情》

1999年第1期《鄉土詩人》,發表《城市白皮書(組詩)》

1999年第11期《歲月》,發表評論《詩歌意志》

1999年第2期《歲月》,發表隨筆《末日與暉光》

1999年第5期《綠風》,發表詩歌《悟風(三首)》。

 

2000年第5期《詩刊》,發表詩歌《擦玻璃的人》《總是覺得渴》

2000年第4期《星星》詩刊,發表詩歌《柳樹發芽》《守住日子》

2000年第8期《星星》詩刊,發表詩歌《仰望天空》《點燃爐火》

2000年第1期《地火》,發表詩歌《屹立在風中的群雕(組詩)》

2000年第3期《詩選刊》,選載《歲月》首發的《詩裡詩外(組詩)》

2000年第7期《歲月》,發表評論《悲壯蒼涼 大氣蒼涼》

2000年第8期,發表短篇小說《佛殿下的女人》

2000年第1期《歲月》,發表《詩裡詩外(組詩)》

2000年第3期《詩刊》,選載《歲月》首發的隨筆《大慶詩人最新報告》。

 

2001年第1期《綠風》,發表詩歌《仰望天空》《形而上的蝴蝶》

 

2002年第5期《歲月》,發表《勞動者(組詩)》

 

2009年第2期《歲月》,發表《沿著節日的常春藤(組詩)》

 

停筆(從1999年12月到2015年6月)

 

2015年第7期《歲月》,發表《紙上(組詩)》

2015年第3期《地火》,發表《野性薩爾圖(組詩)》

2015年第4期《石油文學》,發表《守望石油(組詩)》

2015年第6期《詩林》,發表《看山及其他(組詩)》

2015年第3期《陝西文學》,發表《秋天詩(組詩)》

 

2016年5月28日《人民日報》「大地」副刊,發表詩歌《瓦窯堡的燈光》

2016年5月30日《解放軍報》「長徵」副刊,發表詩歌《碑不語》

2016年第1期《星星》詩刊,發表《鄉下的雨帶著韻腳(組詩)》。

2016年第1期《海燕》,發表《吃飯吧(組詩)》

2016年第4期《鴨綠江》,發表《中國最冷小鎮(組詩)》

2016年1月8日《中國石油報》,發表《被石油喊醒(組詩)》

2016年4月29日《中國石油報》,發表《屹立在風中的群雕(組詩)》。

2016年2月20日《華西都市報》「寬窄巷」副刊,發表詩歌《寬恕(二首)》。

2016年第6期《北方文學》,發表詩歌《在秋風中寫詩(外一首)。

2016年第2期《地火》,發表《沉重的秋(組詩)》。

2016年第4期《綠風》,發表詩歌《兩個鐵匠》。

2106年第1期《四川詩歌》,發表《真想喊你一聲爹(組詩)》。

2016年第3期《中國詩人》,發表《中年之境(組詩)》》。

2016年7月1日《江西日報》「井岡山」副刊,發表詩歌《敬仰(二首)》。

2016年8月5日《江西日報》「井岡山」副刊,發表《初心·回家(組詩)》

2016年第5期《石油文學》,發表《叩拜(組詩)》

2016年第9期《海燕》,發表《內心的河流(組詩)》

2016年第五期《脊梁》,發表《喊一聲我的祖國(組詩)》。

2016年冬之卷《詩東北》,發表《老家(組詩)》。

2016年秋之卷《詩東北》,發表詩歌《入冬》《山水之間》《仲夏的雨》《風一直吹》。

2016年第9期《解放軍文藝》,發表《碑不語(組詩)》。

2016年12期《青年作家》,發表《少小離家老大回》《寧小鋪屯看星》。

2016年3月23日《中國文化報》,發表散文《抬頭看一眼天空》。

2016年12月16日《中國石油報》,發表散文《霜花》。

2016年11月24日《解放日報》,發表散文《唐先生》。

2016年8月23日《深圳特區報》,發表散文《風吹嗩吶聲》。

2016年8月4日《北京日報》,發表散文《遙遠的山丁子樹》。

 

2017年5月1日《人民日報》,發表《勞動者的歌(組詩)》。

2017年第3期《詩刊》,發表詩歌《薩爾圖》

2017年第1期《中國詩人》,發表《總有些夢無枝可棲(組詩)》

2017年第2期《北方文學》,發表《靜夜思(組詩)》

2017年第3期《海燕》,發表短篇小說《土豆花開》

2017年第3期《延河》,發表《嗩吶向天吹(組詩)》

2017年第2期《詩林》,發表詩歌《在人世(二首)》

2017年第2期《地火》,發表散文《王德民的顏值》

2017年6月9日《江西日報》,發表《軍魂(組詩)》

2017年4月28日《江西日報》,發表《勞動者(組詩)》

2017年5月28日《華西都市報》,發表散文《那年六一節》

2017年7月27日《解放軍報》「長徵」副刊,發表詩歌《大刀》

2017年8月12日《華西都市報》「寬窄巷」副刊,發表詩歌《生死瞬間》

2017年第10期《星星》詩刊,發表《國家意志(組詩)》

2017年第5期《教師博覽》轉載《解放日報》首發的散文《唐先生》。

2017年12月1日《黑龍江日報》,發表散文《在心間回放的露天電影》。

2017年第12期《北方文學》,發表短篇小說《劇作家》。

2017年11月7日《中國石油報》,發表散文《草原裡的一次足球狂歡》。

 

2018年2月8日《解放軍報》「長徵」副刊,發表詩歌《心底的歌》       

2018年第3期《草堂》,發表詩歌《家的方向(三首)》    

2018年5月24日《解放日報》,發表詩論《新詩的"三架馬車"  與"四不原則"》

2018年1月19日《中國石油報》,發表散文《露天電影》    

2018年第2期《海燕》,發表詩論《新詩的"三架馬車"  與"四不原則"》    

2018年2月24日《華西都市報》,發表詩歌《回家》      

2018年2月2日《黑龍江日報》,發表散文《忙年記》    

2018年5月30日《黑龍江日報》,發表散文《鏡框裡的風景》    

2018年第5期《歲月》,發表短篇小說《阿彌陀佛》      

2018年第10期《歲月》,發表長詩《這裡是中國的北方》   

2018年第5期《石油文學》,發表長詩《大慶記》      

2018年8月24日《人民公安報》,發表報告文學《小人物大情懷》    

2018年8月18日《華西都市報》,發表《奔波在農事裡的節氣(組詩)》

2018年11月2日《中國石油報》,發表長詩《時光書:大慶成長記》

2018年第9期《詩選刊》,發表詩歌 《小寒(二首)》

 

2019年3月18日《人民日報》「大地」副刊,發表《春風吹過北方大地(組章)》。

2019年3月4日《解放軍報》「長徵」副刊,發表詩歌《紀念碑》《走在長安街》。

2019年第5期《星星》詩刊,頭題刊發《石油頌(組章)》

2019年第1期《天津詩人》,發表詩歌《一粒鹽》

2019年第2期《海燕》,發表短篇小說《返回牧場》。

2019年第3期《石油文學》,發表《風的馬蹄(組詩)》

2019年3月29日《江西日報》,發表《敬仰的高度(組詩)》

2019年3月22日《黑龍江林業報》,發表散文《小芳》。

2019年2月8日《黑龍江日報》,發表散文《想起母親》。

2019年3月22日《黑龍江日報》,發表散文《那年那月鐵木社》。

2019年4月12日《中國石油報》,發表散文《鐵匠大哥》

2019年5月31日《黑龍江日報》,發表散文《鶴鳴湖上護鳥人》。

2019年2019年1月15日《星星》詩刊微信平臺,發表《敬仰的高度(組詩)》

2019年第2期《歲月》,發表散文《三弟和他的羊群(外一篇)》。

        

   

評述

 

1、姜超評論紅雪詩歌《鄉愁的血性言說——紅雪近作論》,發表在2017年第3期《地火》 。

2、呂天琳撰寫的評論《潛伏在人性的荒野上——讀紅雪詩歌近作》,發表在2017年第1期《中國詩人》。 

3、楊欣閩評介紅雪詩歌《那些鍾情的記憶和靈魂》,發表在2017年第3期《歲月》。

4、姜超評論紅雪的詩歌《鄉愁的血性言說——紅雪近作論》,發表在2017年第6期《中國詩人》。

5、楊欣閩評論紅雪詩歌《從肉到骨到向靈魂的趨近》,發表在2017年12月10日《華西都市報》。

6、崔廣勝的評論紅雪詩歌《堅實的現實主義抒寫》,發表在2017年12月11日《湛江晚報》。

7、呂天琳的評論紅雪詩歌《「本土鄉愁」的率性與親切》,發表在2017年11月24日《華西都市報》。

8、2018年第3期《黑龍江作家》,在「文學人物」專欄,加編者按用44個頁碼,刊發葉君、陳愛中、李楓、楊欣閩、崔廣勝、孫勇岐、喬豔波、陳巖等8名評論家評述紅雪詩歌小輯。

9、龐壯國評論紅雪詩歌《豐收是別人的》,發表在2000年第1期《歲月》。

10、敖榮春、計偉先生評論紅雪組詩《最冷小鎮呼中紀事》《大嶺情思,雪紅雪白》,發表在2016年11期《北極光》。

11、李自國、邢海珍、佟堃、李雲迪、佘正斌、肖銅、潘永翔、黑島、許俊德、劉戰峰、楊小林、崔英春等均有評述。

 

獲獎

 

1、由中國作家協會中國詩歌網和《解放軍報》文化部共同舉辦的「軍旅情·強軍夢」全國詩歌徵文,《家族簡史(組詩)》獲得三等獎。

2、由中華全國總工會宣教部、中國職工文體協會、中國工人出版社和中國職工詩詞協會聯合舉辦的第三屆「中國夢·勞動美」全國職工詩詞創作大賽,詩歌《在秋風中寫詩》獲得優秀獎。

3、中共江西吉水縣委、《詩潮》雜誌社舉辦的「首屆楊萬裡詩歌獎」,《吉水:鋪展詩意萬裡(組詩)》獲得優秀獎。

4、首屆「萬年浦江•千年月泉「全球華語詩歌大賽,詩歌《守山人》獲得銅獎。

5、「南湖文學·萬家燈火」全國徵文大賽,散文《暖暖的雪》,獲三等獎。

6 、首屆「龍岡桃花園杯」徵文大賽,《桃花紅 梨花白(組詩)》獲得二等獎。

7、「大慶人寫大慶」徵文,長詩《捉火記》獲得二等獎。

8、《思想的碎片(組詩)》獲得《星星》詩刊「郎酒杯」全國詩歌徵文詩歌獎。

9、《穿透巖漿的薩克斯風(組詩)》獲得《詩潮》「天問」年度詩歌獎。

10、《吃飯吧(組詩)》獲得《海燕》2016「大荒源谷」杯三等獎。

11、獲首屆《歲月》文學獎。

12、《山水之間(組詩)》獲《芒種》《詩潮》、瀋陽作家協會、盛京網等聯辦「紀念「建黨95周年·長徵勝利80周年暨廉政」徵文詩歌獎。

13、《喊一聲我的祖國(組詩)》獲中國電力作家協會、《脊梁》「建黨95周年·長徵勝利80周年徵文」三等獎。

14、長詩《白山青黑水長》獲得由瀋陽市文聯創辦、瀋陽市作協主辦,盛京文學網承辦的「第三屆盛京網絡文學獎全國大賽」優秀獎。

15、長詩《這裡是中國的北方》,獲得黑龍江省作協徵文二等獎。

 

  

出版

 

1、2017年6月,由中國文史出版社出版詩集《碑不語》。 

《華西都市報》《遼瀋晚報》《重慶晚報》《生活報》《鶴城晚報》《綏化日報》《銀川晚報》《大慶油田報》《百湖早報》《大慶日報》《中國詩人》等報刊做了新書發布報導。

2、2019年6月,由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首部散文隨筆集《最近處是遠方》。

活動

 

12017年11月4日,大慶市作家協會、《歲月》編輯部、大慶新聞傳媒集團聯合舉辦了「紅雪新著《碑不語》發布會暨紅雪詩歌朗誦會。近300名詩人、詩歌愛好者、誦讀者參加了活動,掀起一股詩歌熱潮,成為年度大慶文學圈「紅雪現象」(原大慶市作協主席李雲迪語)。

 22018年1月7日,黑龍江省文藝評論家協會、大慶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文藝評論》編輯部、大慶市作家協會承辦的「紅雪詩集《碑不語》研討會」在大慶舉行,30餘名省內外著名學者、詩人、詩評家蒞會對紅雪詩歌就能行了多維度評鑑。

黑龍江省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文藝評論》主編林超然認為,紅雪以詩歌為馬,在古樸與現代、真實與玄幻、凡俗與高貴的合圍中不斷徘徊與衝撞、深思與跳躍、傷悼與歡呼。他分行表情的觸手抵達了塵世的角角落落,自然的萬紫千紅,城鄉的柴米油鹽,時代的波詭雲譎,現實的冗繁多元,個體的悲欣交集,使詩人的思想、心志和行動呈現一種「雜陳」的姿態。表面看來,紅雪是以文本意義的搖擺展示人生世界的未完成性和不確定性。實際上他的人文立場甚為鮮明和堅定。他能夠跳出身世,跳出自有的文化屬性,讓語言和思想保持不妥協、不歸化,這是一種非常的創新勇氣和超越力量。

《北方文學》主編佟堃說,紅雪用自身證明,做新聞的人,也能做好文學。媒體人的敏銳,讓紅雪對很多事物多了如電如光的洞察,他的對社會的充分認識和豐富的閱歷,讓他成為一個好詩人。

 32018年1月27日,在大慶油田圖書館多功能廳油田職工們的「周末大講堂」,受邀主講《新詩的「三駕馬車」與「四不原則」》,300多人旁聽,巴彥老家人組團來聽講和助陣,直播參與人數突破2萬人。

42019年6月30日,在大慶市圖書館,受邀講座《人生經歷與詩歌創作》,40餘人參與,有詩友從杜爾伯特、肇州以及讓胡路等地趕來,還有莫逆之交的老朋友也來互動。 

 

詩觀 詩歌是一種感覺,是詩人內心的宗教;要向上、向善、向美;要好好說話,說人話,說中國話,不裝神弄鬼!

作者簡介

    紅雪,本名秦斧晨,黑龍江省巴彥縣寧小鋪屯生人,後隨家搬至大興安嶺呼中,大學畢業落腳紅色草原,現從事媒體工作,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作品散見《人民日報》《解放軍報》《解放軍文藝》《詩刊》《星星》《草堂》《草原》《詩選刊》《鴨綠江》等國內百餘家報刊,著有詩集《散落民間的陽光》《碑不語》、散文集《最近處是遠方》和法制新聞集《見證》。

相關焦點

  • 紅雪 | 儀式
    作者簡介紅雪,本名秦斧晨,黑龍江省巴彥縣寧小鋪屯生人,後隨家搬至大興安嶺呼中,大學畢業落腳紅色草原,現從事媒體工作,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人民日報》  |  大地的迴響(報告文學)「記住鄉愁」 徵文大賽 | 最愁不過鄉愁大慶電視臺報導《最近處是遠方》分享會《新青年》 |  與詩無關《詩刊》|  大慶詩人最新報告姜超 | 紅雪近作論 | 鄉愁的血性言說《北極光》| 少年與火車(組詩)《川江》 | 落葉的閒章紅雪
  • 邊城浪子之傅紅雪
    我就把老邊城浪子又看了一遍。    在我很小的時候,就對那個一身黑衣,神情肅穆,瘸著一條腿的落寞背影有著深刻的印象。但凡他一出場立馬成為焦點和中心,所有的人都黯然失色。原來的邊城浪子中的傅紅雪的氣場是很強大的。演花無缺的那個吳岱融演的。不但帥,還是帥的很有特點,很有個性。
  • 紅雪的詩內心的河流
    □紅雪 ●  行進的推土機
  • 紅雪大神推特上發話了,iOS8.3越獄終於要來了
    據越獄愛好者稱,「推特的這個菠蘿也就是我們習慣說的紅雪,紅雪的作者是iPhone Dev Team,LOGO是一個被咬了一口的大菠蘿。在iOS 4的時代,紅雪作為唯一一款幾乎從iOS4.0 到4.3.3都能針對iPhone非引導越獄的工具,但是從ios6.0.1之後就沒了消息,現在出來估計是要放大招了」。
  • 散文|紅雪:低飛的蝴蝶
    文/紅雪一看見蝴蝶在飛,就想起了父親。父親離開我們有七個年頭了。光陰迅疾,帶走了那麼多日月輪轉的草木煙火,轟然盤桓的炎涼悲喜,而父親在我的心間,卻似緩緩升騰的雲朵,潔淨而縹緲,又似那振翅低飛的蝴蝶……父親走時,正是中秋時節。
  • 張韶涵來過我生命的你歌詞為什麼改了 原作中還暗藏了這麼個故事
    張韶涵在2.9日《我是歌手》上演唱的《來過我生命的你》是改編自《老九門》片尾曲《典獄司》,在演唱的過程中不少的網友發現這個歌詞有了一些變動,那麼張韶涵為什麼把歌詞給改了呢?接下來我們來看一看。昨晚播出的《歌手》中,張韶涵不管從造型還是演繹的歌曲上面,都無比的驚豔全場。
  • 紅雪:視頻裡的老家
    兒女們見三嬸子鐵了心,就大家拿錢,給三嬸子蓋了三間大瓦房,三嬸子見蓋這麼大,老大不高興,沒鼻子沒臉地數叨兒女。「媽,你可別以為這房子都是你的,也有我們一份呀。大禮拜,或是過年過節,我們都回來度假,就當是我們郊區的旅遊點了。」姐夫說,他這兩年種地也沒輕折騰,不僅種了自己的幾十畝地,還租種了村裡五六戶的地,買了新式拖拉機、播種機、脫粒機、噴藥機……這些農業機械,就花了差不多幾十萬。
  • 張韶涵歌手2018來過我生命的你完整版歌詞介紹有什麼含義
    在這周,張韶涵帶來了《來過我生命的你》,是老九門《司典獄》改編的。一起來看看張韶涵來過我生命的你完整版歌詞。張韶涵來過我生命的你有什麼含義吧!  你說江南煙朧雨  塞北孤天祭  荒冢新墳誰留意  史官已提筆  那年紅雪冬青  一襲水袖丹衣  君還記  新冢舊骨葬頭七  宿醉朦朧故人歸  來輕嘆聲愛你  君還記  鐵馬將軍哽咽若孩提  男兒忠骨浸黃沙
  • 紅雪樓九種曲
    是編收:桂林霜、空谷香、香祖樓、冬青樹、雪中人、四弦秋、一片石、第二碑、臨川夢,共九種雜劇、傳奇劇本。作品注重詞章和曲律,既有歌頌民族英雄之作,亦有取材文人故事。此為清乾隆時期蔣氏紅雪樓刊本。雪中人鐵丐傳、自序、目錄、雪中人四弦秋序(張景宗)、序(江春)、序(蔣士銓)、詩餘、目錄、四弦秋傳奇《四弦秋》是以白居易《琵琶記》為原始題材改編的劇本。在此之前,反映這一題材的劇作有元代馬致遠的雜劇《江州司馬青衫淚》、明代顧大典的傳奇《青衫記》。
  • 逆行「鐵哥」用愛與奉獻點亮平凡生命
    正如饒曲的座右銘:「生命的意義在於平凡中孕育著偉大。」他用實際行動詮釋,讓平凡的生命在愛與奉獻中熠熠生輝。萬裡逆行,為生命的延續爭分奪秒。疫情爆發初期,在家休息的饒曲通過微信了解到,許多防疫物資和醫療用品到達武漢後無法及時送到醫院。疫情猛如虎,生命大如天。身為黨員的饒曲坐不住了,冒著被感染的風險,駕駛著自家的麵包車奔赴武漢漢南倉庫,主動參與物資搶運。
  • 朱一龍主演的《新邊城浪子》,為傅紅雪和女主沒有在一起而點讚
    而且後面在傅紅雪悽慘的路上一直陪伴,甚至願意為他去死,小編倒是希望他倆能在一起了而女主出場就不喜歡了,坐在車上讓那麼多人啦,可能小編仇富吧哈哈,做不喜歡的是她對傅紅雪一點都不信任,這是小編認為的,女主說總愛讓傅紅雪放下仇恨,是的她成功了,但是因為他父親的陰謀,讓他們產生了誤會,但是女主一點都不信任傅紅雪,而且他父親沒死,她就要復仇,這是雙標啊,他父親殺了傅紅雪父親,女主讓她放下仇恨,傅紅雪傷了她父親
  • 吳岱融版《邊城浪子》,傅紅雪角色承擔了古龍難以啟口的經歷
    1991年無線《邊城浪子》(吳岱融、張兆輝、曾華倩、謝寧、梁佩玲等) 《多情》中的李尋歡,是古龍所作的一次極為成功的嘗試:將小李作為道德楷模的代表推上了神壇。(翠濃)謝寧、(葉開)張兆輝、(丁靈年青俊美又有超常的克制力,都是古龍沒有的特質,天生的殘疾,發作時醜態往往暴露於人前,相信古龍和眾多讀者一樣,從傅紅雪的痛苦中得到了一種近乎自虐的快感。
  • 早期生命的第一個代謝酶:科學家發現生命進化中缺失的基石
    早期生命的第一個代謝酶:科學家發現生命進化中缺失的基石  Connor Feng • 2020-03-20 15:00:07
  • 生命貴如金 青春不「毒」行 | 梅花村街禁毒宣傳走進廣鐵一中
    12月8日,在越秀區禁毒辦指導下,梅花村街道辦事處、梅花村派出所和廣州市北鬥星社會工作服務中心聯合廣州市廣鐵一中學開展活動啟動後,越秀區禁毒辦民警進行現場宣講。他告訴同學們如何從日常生活、學習、社會交往等方面預防毒品侵害,樹立起「珍愛生命、拒絕毒品」的科學防毒觀念,提高識毒、防毒、拒毒意識。隨後,在禁毒社工的帶領下,1200多名學生齊齊喊出「生命貴如金,青春不毒行」的禁毒口號,將活動推向了高潮。
  • 高貴妃的後背被鐵水燙傷後,為何拒絕治療,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
    對於中國歷史上清朝的皇帝乾隆來說,他一生中最愛的女子莫過於自己的結髮妻子富察皇后,並且來富察皇后也是深愛著乾隆。但除了富察皇后,乾隆身邊還有一位女子深愛著她,她就是高貴妃。那麼在《延禧攻略》中的高貴費為何寧願死也不願意治療自己背後被燙傷的疤痕呢?當時皇貴妃為了博得錢王的歡心專門搭建臺子,設置了一場表演,但是由於高貴妃為人十分囂張跋扈,平日裡沒有少幹壞事。
  • 「千年非遺打鐵花」驚豔亮相!螢光森林、3D魔法互動、崖壁追光、泡泡趴...
    還有鐵樹銀花、遍地星河」的壯觀來到這裡也是親眼看過非遺打鐵花的人了烘爐入夜熔並鐵,飛焰照山光明來。忽然傾洞不可收,萬壑千巖灑紅雪。
  • 現實中的鐵膽火車俠
    作為一部科普動漫,《鐵膽火車俠》的初衷是幫助日本小孩子認識鐵路及列車,每一集都會有新的火車俠登場,化身成為正義的使者,並在片尾介紹車輛原型。這種寓教於樂的方式讓人耳目一新,許多家長也陪著孩子一同觀看。動漫中的各種火車模型,甚至成了無數成年人的收藏對象。日本鐵道,即JR(Japan Railways簡寫)。
  • 《鐵探》觀後有感
    在我的印象中,兩車相撞先是著火然後爆炸,小時候看過香港警匪片的人都這麼認為,時隔多年,又看到經典勁爆的香港警匪片,《鐵探》就是那麼原汁原味。警匪大戰、臥底生存、權力鬥爭……《鐵探》尚垶是一名出色的香港警察,為人正直,與死神擦肩而過,卻後背發涼……尚垶稱之為《鐵探》絕對是實至名歸,為了執行任務,妻離子散,差點失去生命。大病初癒的尚垶飽受後遺症的摧殘,受到刺激會緊張頭痛、情緒崩潰,甚至大小便失禁,這樣的遭遇對於一個普通人來說已經很難忍受了,何況是一個冒著槍林彈雨的警察呢?
  • 盤點《鐵探》中的幾個伏筆,黑警到底是誰?
    《鐵探》不僅僅只是個一部警匪片,劇中還有特別多的權鬥戲。大升遷年,警務處處長,和警務處副處長都要退休,四十幾個總警司都想升職。萬晞華在和簡國曙的權鬥中成功把簡國曙調去警察學校。在不久後,他們兩個人竟然還能和好如初,互相幫助,像不像現代版的宮鬥劇呢?
  • 耳機中的動圈、動鐵、圈鐵都是什麼鬼,買哪種就夠了?
    什麼動圈、動鐵、圈鐵這些都是什麼鬼?完全搞不清楚他們之間的區別和差異。相信對耳機不太了解的您,也會像我朋友一樣存在這些疑惑吧。動圈、動鐵、圈鐵,傻傻分不清楚今天我們就來幫大家科普一下,解釋一下動圈耳機、動鐵耳機,以及圈鐵耳機他們之間的結構差異和發聲原理,從而幫助您更好地進行選擇。除此之外,回答大家一個最為關心的話題:一般用手機直推隨便聽聽用哪種耳機更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