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帶貨和奢侈品的兩極世界

2020-12-26 中國臺灣網

直播帶貨和奢侈品的兩極世界

2020年05月25日 13:38:00來源:中國新聞周刊

  直播帶貨和奢侈品的兩極世界

  中國新聞周刊/閆肖鋒

  發於2020.5.25總第948期《中國新聞周刊》

  男不撮飯,女不化妝,為期三個月了。這場疫情破壞了很多人的生活習慣。人們削減所有非必需消費,奢侈品生意慘澹。

  可近日,LV、香奈兒、普拉達等一線奢侈品牌卻宣布將漲價,漲幅還超往年。匪夷所思嗎?可一些白領上趕著搶在漲價前排隊搶購呢。

  疫情後人們對漲價普遍敏感。大家都不容易你還漲價?海底撈和西貝漲價後又向消費者道歉了,說這時候漲價沒有顧及到消費者的感受,是個錯誤的決策。但國際一線奢侈品不理這個茬兒,每年都漲,因為這是身份等價物,不是一頓飯。

  這就能理解為什麼奢侈品廠商要定期銷毀過期產品了。只有把賣不出去的包包一把火燒掉,才能維持它的價格體系。你可能覺得這是最愚蠢的浪費行為,還汙染環境,但只有這樣才能打造人與人之間的區隔。不稀缺,都爛大街了,怎麼區分你我他,怎麼打造鄙視鏈呢?

  最近有人在網上解構茅臺的成本,說一千五的飛天茅臺成本不過二三十塊。那賣的都是廣告費嗎?有人說茅臺能保值,因為越放越醇,越醇越值錢。這都是屁話。喝茅臺、顯檔次的排場才是心理價值所在,送茅臺、套近乎的人情債才是權力價值所在。

  男靠手錶女靠包。我曾寫過,小白領用包包來勵志,先透支錢包買下一個包包,然後再努力讓自己配得上它。這不能叫虛榮,這叫階層晉級,或者包包激勵法。要不怎麼辦,要等人送嗎?送包的那點意思,往往變成不好意思。但虛榮使人進步,虛榮也使人墮落。一味借錢或者欠貸來滿足自己的物慾,將來都是要還的。用什麼還,自然我是瞎操心了。

  終於,有部分年輕人明白過來了,平價才是硬道理。疫情後,精明的新世代追求「消費降級中的升級」,在價格上降級,在品質上升級。大家並不是去買便宜的地攤貨,而是選擇那些有一定品質保證的平價商品。麥肯錫去年底發布的報告顯示,有60%的受訪者表示就算生活寬裕,也希望把錢「花在刀刃上」,大家更注重高性價比,大幅削減非必需品開支。阿里大數據顯示,新中產們平日裡喜愛的高端護膚品、高檔紅酒的銷量都在大幅跳水。

  當然,挎LV的看不起挎名創優品的,這仍然是一個兩極分化的世界,但挎名創優品的隊伍在擴大。這股風叫「去過度化」:反消費主義、反智商稅、成分黨、性價比、斷舍離、極簡主義……加上90後開始的民族自信,自然就改去追國貨精品了。今年網絡直播帶貨大賣也是順應這股潮流。直播帶貨產品看起來都是高性價比的海外替代品。

  疫情讓人重新審視欲望,回歸理性消費。食不過三餐,眠僅需六尺。少一些炫耀,多一些實用。不要他人眼裡光鮮的虛榮,只要自己覺得舒適的滿足,活自己嘛。況且,男因表事發,女炫包被抓,那麼招搖幹嗎呢?

  或許某一天,追求極簡生活的後浪們可能不在乎你的奢侈品漲不漲價了。面對挎LV的長輩,他們會說,瞧,那些愚蠢的80後70後!

  一位老哥訴說插隊經歷時說,臨走時爹媽沒什麼好給的,只給了一塊梅花表讓他揣在身上,說萬一有困難或得病了,手錶就是救命的法寶。他當時只有15歲,再艱苦也沒敢賣那塊表。後來才知道,瑞士梅花表廠於1919年由史洛普家族創立,相傳數代,至今仍由家族所擁有及經營。奢侈品真正奢侈的是精神和家風。

  《中國新聞周刊》2020年第18期

  聲明:刊用《中國新聞周刊》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責任編輯:馬一娜]

相關焦點

  • 正直播「帶貨」,突然……
    帶貨直播如今可以說是最火的銷售形式但是最近上海警方偵破上海首例利用「網紅主播直播帶貨
  • 李佳琦和康輝合體在央視直播帶貨專場:除了奢侈品,義大利還有什麼值得買?
    塔姐基本上不看電視不看直播,昨晚確實有點忙,除了中意建交50周年文藝演出要看傳說中義大利國立戲劇藝術學院以外,也去看了下李佳琦和康輝老師合體的直播,算是GET了直播購物新技能,完全沒有捂住荷包的能力,確實義大利值得買的不僅僅是奢侈品,必須也給你們安利一下「義大利除了奢侈品還有什麼值得買」。
  • 直播帶貨,窮途末路?
    直播帶貨的討論和關注度也大幅下滑。百度指數顯示,其媒體指數和資訊指數都明顯下降。直播帶貨資訊指數下降不僅是媒體熱度下降,行業內還進行了「揭短」接力賽。今年上半年,劉濤、陳赫、汪涵等明星都做起了帶貨主播。僅「618」期間,淘寶就邀請了300位明星開展直播帶貨。不同於之前的熱火朝天,部分明星帶貨主播已偃旗息鼓,如袁姍姍和薛之謙只在6月分別直播了1場和2場,帶貨總額均停留在千萬級,此後基本停播。有的明星主播,單場銷售數據極低。
  • 深度|直播帶貨的優缺點分析,建議收藏!
    要說時下網際網路時代什麼最火,非直播帶貨莫屬。受年初疫情影響,很多企業紛紛入局直播,希望從這個高效、新零售的風口中獲利。而事實也證明,通過直播帶貨,湖北地區解決了大量滯銷的農副產品,幫助湖北產品打開了銷路,度過了難關。
  • TOMSONLEE品牌直播帶貨,助力經濟復甦
    5月9日,「 快手奢侈品達人羅嘉」與「全球超模形象大使-周海喃」帶領直播團隊來到重慶福士廣場TOMSONLEE品牌店直播帶貨,助力經濟復甦。TOMSONLEE是一個以外貿為主銷量的輕奢服裝品牌,受國外疫情影響,訂單也慢慢減少。隨著國家一系列政策出臺,該品牌利用網際網路+線上直播,自力更生,走出困難,選擇與快手奢侈品達人羅嘉,完成一場線上輕奢品牌--TOMSONLEE服裝直播帶貨。
  • 直播間變抓捕現場!上海警方偵破首例「網紅直播帶貨」售假案
    8月28日,上海市公安局虹口分局經過2個多月的縝密偵查,成功偵破本市首例利用「網紅主播直播帶貨」形式對外銷售假冒註冊商標商品案,在浙江多地抓獲售假犯罪團夥5個,查處窩點8處,當場繳獲假冒多個奢侈品牌的箱包、服飾等各類商品3000餘件,抓獲正在直播帶貨的廖某(女,27歲)等犯罪嫌疑人50餘名,其中41人已被依法批准逮捕。
  • 網紅辛巴直播帶貨「假燕窩」,直播假貨何時休?
    由此形成了直播帶貨這一個新興起的行業,發展至今,儼然已經成為了一個新的時尚。無論是個人,還是企業,都紛紛加入直播的行列,都想進來分一塊「直播帶貨」的蛋糕,大有「得直播得天下」的陣勢,什麼產品都跟著上直播,教育、房產、汽車、乃至衣食住行無所不包。其中,帶貨主播不乏功成名就者,賺的那是盆滿缽滿,最具典型的代表莫過於「帶貨女王」薇婭,以及「口紅一哥」李佳琪等人。
  • 娜美文化:直播帶貨機構的直播帶貨玩法和套路
    娜美文化:直播帶貨機構的直播玩法和套路本文從以下四個方面來為大家剖析下新的流量窪地。  什麼是直播帶貨?  直播帶貨的參與者有哪些?  電商如何進行直播帶貨?  直播帶貨的未來?
  • 不讓直播帶貨遊走在法律空白地帶
    ——本文系紅網第六屆全國大學生「評論之星」選拔賽參賽作品近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公布了《網絡交易監督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將網絡直播帶貨等網絡交易新業態納入監管範圍。辦法明確,網絡直播帶貨必須提供回看功能。
  • 國內直播帶貨大火 開言英語和你聊聊老外直播帶貨的那些事
    (原標題:國內直播帶貨大火 開言英語和你聊聊老外直播帶貨的那些事)
  • 三部門聯合打擊直播帶貨亂象
    就在雙十一期間,直播帶貨百花爭鳴。不僅專業主播們卯足了勁,明星們也紛紛抓住全民購物狂歡的時機入場,不僅地方電視臺時不時出一款帶貨新綜藝,就連一向沉穩的央視也乘上了直播的東風。就在直播行業全面走向白熱化時,市場監管局也在不斷完善和加強行業管理。「直播銷售員」新規發布。11月5日,市場監管總局發布《市場監管總局關於加強網絡直播營銷活動監管的指導意見》。
  • 27歲女網紅直播「帶貨」,突然闖入便衣警察……
    但是最近,上海警方偵破上海首例利用「網紅主播直播帶貨」形式對外銷售假冒註冊商標商品案。女主播換衣帶貨,結果直播間成抓捕現場今年8月28日下午,杭州某服裝公司的直播間內,一位ID為「默默mo07」的女主播廖某正在對著鏡頭試穿各類女裝
  • 直播帶貨行業未來監管政策須跟進
    「人社部將『直播銷售員』設為新工種,間接反映了『直播帶貨』在後疫情時代推動經濟復甦起到重要的作用,更是摸索出區別於廣告營銷、電視導購的另一種互動性更強的銷售新模式,帶貨面更廣、受眾更多,也更受消費者歡迎。」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法律權益部分析師蒙慧欣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 直播帶貨愈加火熱,明星也要橫「插」一腳
    如今,直播帶貨無疑是今年最受矚目的行業之一了,據相關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電商直播超1000萬場,活躍主播達到了40萬,上架商品數量超過了2000萬,直播帶貨儼然成為電商發展的新引擎。
  • 網絡直播和直播帶貨再出新規,直播帶貨亂象何時休
    隨著網絡直播進入網絡直播帶貨的2.0時代,各種潛在的負面信息也開始逐漸顯露。國家相關部門和各大平臺也正在積極不斷的制定各種相應的網絡直播和直播帶貨規範來應對。
  • 直播帶貨比傳統電商強在哪?帶你了解直播帶貨的優點和紅利
    直播帶貨的話題從今年4月份開始話題熱搜不斷,更在雙十一雙十二這樣的購物節達到了高潮,直播帶貨相比於傳統電商優勢在哪呢?現在入局還來得及麼?紅利期還有多久呢?今天就個人的一些觀察和思考,鬥膽給大家分析一下直播帶貨。
  • 奢侈品牌LV小紅書直播帶貨引熱議 疫情下的品牌「親民路線」效果...
    奢侈品牌LV小紅書直播帶貨引熱議 疫情下的品牌「親民路線」效果如何?3月26日晚,LOUIS VUITTON路易威登(以下簡稱LV)在社區電商平臺小紅書進行了商業化直播首秀。據了解,這是LV品牌進入中國以來,首次利用網際網路平臺進行新品介紹直播。受疫情影響,居民出行受阻,消費場景也不再局限於線下實體店,直播帶貨似乎成了商家連結消費者的新樞紐。
  • 直播帶貨大勢所趨,從亂象回歸本質
    事實上,不論是頭部主播辛巴帶貨燕窩翻車,還是汪涵直播帶貨退貨率超70%,在各種「流量造假」「產品造假」事件頻出過後,直播帶貨進入下半場已經是市場共識。從直播風口到直播亂象,電商直播終將回歸電商本質。MCN機構面臨「籤不到優質主播」和「籤到了卻管不住」的兩難境地,行業內規範化程度低也給行業生態帶來不良影響。在消費者對主播直播帶貨新鮮感和好奇感過後,主播類型由於內容差異不明顯、審美疲勞使得同質化問題凸顯。以明星帶貨為例,隨著直播場次的增加,明星帶貨銷售額遞減。消費者在新鮮感退卻後,對主播同質化的直播形式和內容產生審美疲勞,導致帶貨量呈下降趨勢。
  • 直播帶貨成假奢侈品銷售捷徑:假古馳包包被曝進價僅15元
    直播帶貨成假奢侈品銷售捷徑 近期據上海市公安局通報,在位於浙江的一家服裝公司直播間,主播通過直播帶貨方式銷售假冒奢侈品箱包和服飾,日均收入3~4萬,年入千萬, 上海市公安局的通報揭開了直播電商行業中很少為人所知的黑產——奢侈品直播。不少直播間打著奢侈品和大牌的名義銷售假貨,直播間中的「古馳」包包被曝進貨僅15元,進價幾十塊錢的假名牌衣服同樣以接近正品的價格銷售。 這些直播間打著代工、原單、尾單的幌子售假,強制要求非質量問題不退不換、不支持七天無理由退貨,直播結束刪掉連結不提供視頻回看,導致消費者維權難、取證難。
  • 汪峰熱搜絕緣體,直播首秀帶貨兩億
    籤約賣貨平臺,作為首席直播官直播賣貨。7月15日,汪峰以首席直播官身份走進直播間,直播四個小時帶貨2億。在繼劉濤4小時直播帶貨1.4億,羅永浩直播3小時帶貨1.1億後,再次出現直播帶貨上億的明星。而汪峰的熱度還沒有《乘風破浪》和《三十而已》的熱度高,甚至連小瀋陽直播賣了白酒20單,隔天退16單,吳曉波出場費60萬卻賣貨不到5萬的熱度高。但汪峰好像並不需要這些,只需要做好自己就可以了。他並沒有把此次直播當作「一錘子買賣」,而是早在正式直播之前,就已將其當作了自己長期的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