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是東莞市長安鎮城市更新的主力軍。在城市高質量發展的浪潮中,沙頭社區緊抓機遇,充分發揮交通優勢,共推出6個城市更新單元,合計面積1980畝,成為長安推出城市更新單元項目最多、總面積最大的社區。
充分發揮「雙軌」優勢
打造TOD+國際生活區
沙頭社區交通優勢明顯,穗深城際從深圳到東莞的首站——長安站,就位於沙頭社區。此外,規劃建設中的東莞地鐵3號線,在沙頭社區也設有站點。
擁有「雙軌」優勢,沙頭城市更新「出手不凡」,一共推出6個城市更新單元,涉及商住類、產城融合類、綜合類等類別,合計更新面積1980畝,是長安推出更新單元最多,總面積最大的社區。
其中最引人關注的當屬西坊工業區商住類更新單元,項目地處穗深城軌和東莞地鐵3號線交匯點,位於TOD核心圈500米範圍內,交通優勢得天獨厚。
「西坊工業區項目雖然面積不大,但區位優勢突出,地塊成熟、權屬清晰單一,有望成為進度最快的項目。」沙頭社區黨工委委員、城建辦主任陳星光介紹,西坊工業區項目總面積約162畝,現狀以舊工廠為主,將更新改造成為集商務和居住為一體的城市綜合體,打造成為東莞TOD+國際生活區。
除西坊工業區商住類更新單元外,沙頭社區的另一個重要的城市更新項目是位於建安路以北的產城融合類更新單元,面積約497畝,是社區城市更新項目中最大面積的一個。地塊現狀主要為舊工廠,改造方向為產城融合,項目範圍內超過六成面積為「工改工」,將現有舊工業區,升級改造為普通工業用地加新型產業用地(M1+M0)的新興產業園。以此實現工業用地再開發,帶動社區產業轉型升級。
重構社區空間
打造綜合性智慧社區
經過多年的發展,沙頭社區現存閒置土地較少,可建設用地匱乏,原有建築缺乏整體規劃,舊村、舊工業區內部的交通路網難以滿足需求,社區承載力有限,產業升級遇瓶頸,民眾對社區改造提升的呼聲日益增大。
日前,沙頭社區就有關城市更新項目進行股東代表會議表決,股東代表表決的通過率都在90%以上,社區居民對城市更新項目充滿期待。
「沙頭社區通過多個更新單元形成聯動,對社區進行整體規劃設計,促進城市功能升級,打造成為產業、教育、休閒娛樂、商住為一體的綜合性智慧社區。」陳星光表示,接下來他們會加緊與前期服務商的溝通合作,加快推進城市更新項目發展。
沙頭社區將通過城市更新,重新定位和優化社區空間與人口格局,用好土地資源和區位優勢,實現土地再開發,提高土地利用率,打造新的都市商圈和產業新區,為社區提供新的經濟增長點,保證有效穩定的經濟收益,商業價值增值倍數,提高集體收入。
據了解,沙頭社區其餘四個城市更新項目的改造方向主要是商業和住宅,其位置都在地鐵金沙站500米範圍以內,又緊鄰S358省道。因應地塊規劃不同,將對更新單元進行整體規劃,合理配置社區服務站、學校、廣場、菜市場等公共配套設施,拓寬路網,增設停車場,增加綠地面積,讓居民直觀感受到居住環境質量的改善。例如東大街以東項目規劃有一間面積79畝的九年一貫(小學+初中)公辦學校。
位于振安中路以北、珠岡路以南、西興街以東及靖海西路以西總面積約162畝。更新單元範圍內的土地性質主要為集體用地,現狀以舊工廠為主。
位於建安路以北、沙湧路以東及靖海中路以西總面積約497畝。更新單元範圍內的土地性質主要為集體用地,現狀以舊工廠為主。
位於S358省道以北、瑾工二路以南、一壩路以東及瑾工二路以西總面積約329畝。更新單元範圍內的土地性質主要為集體用地,現狀以舊工廠為主。
位於東引東街以北、中坊工業路以南、東大路以東及烏沙環西路以西總面積約414畝。更新單元範圍內的土地性質主要為集體用地,現狀以舊工廠及舊村為主。
位於瑾南街以北、S358省道以南、瑾塘街以東及沙頭烏沙村界以西總面積約208畝。更新單元範圍內的土地性質主要為集體用地,現狀以舊工廠及舊村為主。
位於瑾南街以北、S358省道以南、大井街以東及東大街以西總面積約370畝。更新單元範圍內的土地性質主要為集體用地,現狀以舊工廠及舊村為主。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鍾宏連 通訊員:長安宣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王其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