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暫凍結濱海灣新區土地建設,別聯想到深圳!此為土地整備而來

2020-12-23 房產每日觀察

南都訊 近日,東莞市政府發布關於暫停濱海灣新區範圍內各類建設行為的通告。通告表示:自發文之日起,暫停各單位和個人新建、改建和擴建任何建(構)築物行為,包括發文之日前已在虎門鎮、長安鎮取得相關批准文書及報備的項目。

文件截圖。

與土地整備工作有關

因深圳建特區40周年臨近在即,這份通告發出後,立即引起隔鄰深圳不少市民的不少猜測,疑與深圳擴容有關。

其實,據公告前言表示,《東莞濱海灣新區發展總體規劃(2019-2035年)》已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准,《東莞市濱海灣新區城市總體規劃(2018-2035年)》已經東莞市人民政府批覆同意。為高質量推進濱海灣新區規劃建設和管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和《廣東省城鄉規劃條例》等法律法規,發布這份公告。

據南都記者了解,這份通告與目前東莞正在進行的土地儲備有關。而通告也表示:「本通告自發布至濱海灣新區土地整備工作結束期間有效。」

負責濱海灣新區城市總體規劃、省城鄉規劃研究設計院總工程師馬向明表示,這次通告內容,其實就是一種管理手段,並無他意。

按總規行事的必經過程

據馬向明介紹,去年,濱海灣新區發展總體規劃經省政府批准通過。今年1月,東莞市發布關於《東莞市濱海灣新區城市總體規劃(2018-2035年)》的批後公告。

發展規劃和城市總規的通過,意味著濱海灣新區不僅成為省級重點開發平臺,而且未來新區的開發也變得有法可循,且必須嚴格按照城市總體規划行事。所有與城市總規相關的做法,都必須與它的原則與精神一致。

因此,暫時凍結土地開發,是按規划行事的一個管理過程。

濱海灣新區三板塊分別是交椅灣板塊、沙角半島板塊、威遠島板塊,集聚高端製造業總部、發展現代服務業、建設戰略性新興產業研發基地。

新區將採取組團開發、軸帶串聯的空間發展思路,形成「一廊、兩軸、三板塊」的空間發展格局。一廊是濱海景觀活力長廊;兩軸是城市中軸線和城市發展功能軸。

新區土地整備工作早有謀劃

開發建設濱海灣新區,是破解東莞改革發展制約的迫切需要。東莞一直強調,東莞未來三十年看濱海灣新區。

濱海灣新區區位優勢明顯。

據新區城市總規文件顯示,濱海灣新區規劃範圍包括交椅灣、沙角半島和威遠島三個板塊,規劃總面積為84.1平方公裡。規劃至2020年,濱海灣新區建設用地規模控制在39.47平方公裡;至2035年,考慮資源環境承載力,新區建設用地規模控制在47平方公裡以內,實際建設用地規模根據國家下達的規模指標相應調整。

早在2017年,東莞就對濱海灣新區現有用地做了統一規整,讓濱海灣新區成為大灣區東岸唯一擁有集中連片、規模最大的建設用地(約16.5平方公裡)。為了更好地協調發展,濱海灣新區管理會還於當年掛牌成立。

去年,時任濱海灣新區管委會主任,虎門鎮委書記的劉傑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將成立濱海新區土地整備與城市更新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出臺新區土地統籌開發利益平衡機制和土地整備的政策體系,以大刀闊斧的決心和力度,推動土地整備、城市更新、「兩違」整治工作取得突破,釋放更多土地資源,實現城市建設和發展的正循環,同時結合鄉村振興戰略,推動社區均衡協調發展。

據劉傑介紹,一方面將加快威遠島徵拆步伐;另一方面,將以濱海灣站站北地區城市更新為試點,全力推進城市中軸線「北站、中城、南灣」三個區域城市更新工作,力爭打造「工改M0」、產城融合項目城市更新示範項目。

今年7月已打響土地整備動員戰

據了解,今年6月29日,經過濱海灣新區管委會正式確認,華夏幸福以1.2億中標成為威遠島整島開發土地整備綜合服務商。

7月10日,濱海灣新區、虎門鎮召開威遠島土地整備現場指揮部動員會,全力打響威遠島土地整備。

該次會議指出,要以超前思維和超常規力度,衝破土地整備的重大阻力,大力推動改革攻堅、大力推進土地整備、大力推動鎮區融合發展,對威遠島11.56平方公裡土地開展整備工作,確保今年底完成大灣區大學首期動工地塊整備。

據悉,目前現場指揮部會同綜合服務商,依照「整島統籌、分段實施、量力而行、滾動發展」總體思路和「徵拆、安置土地開發聯動推進」的操作模式,參考取得土地整備成功項目的經驗,梳理了一系列工作制度,制定了三年工作總計劃。

濱海灣新區與深圳前海、寶安相鄰近。未來廣州地鐵22號線通過過濱海灣新區站延伸至深圳。

威遠島土地整備工作事關新區未來

威遠島是東莞最具特色的海島,也是大灣區為數不多擁有連片開發土地的片區。整島板塊重點規劃建設文創旅遊產業集聚區、南面山生態核心區、國際交往與合作區等三大功能區。總投資約100億元,備受關注的大灣區大學,將坐落在威遠板塊。

土地整備是整島開發的前提和基礎。整備項目將威遠島分為四大部分,範圍8958畝。分別是佔地2100畝的大灣區大學、5893.6畝的集體農用地、835畝的私宅用地以及129.3畝的道路物業建設用地。

據相關部門表示,威遠島土地整備工作事關濱海灣新區與虎門鎮未來發展。濱海灣新區、虎門鎮今年將重點推進大灣區大學首期動工地塊的整備,確保大灣區大學順利落地建設,吸引高質量產業、高素質人口集聚,帶動城市品質與土地價值同步提升,讓群眾共享濱海灣發展的成果和紅利。

從這次通告內容可以看出,這次東莞把濱海新區打造成為為產業結構完善,商居適宜,交通便利的大灣區新中心的決心。

【來源:南方都市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東莞計劃啟動新一輪的填海工程! 濱海灣新區將怎樣引領發展?
    但受制於虎門大橋和碼頭水深的問題,東莞港停靠船舶噸位處在7萬噸以下,很難滿足船舶大型化需求。納入位於珠江出海口的沙角板塊後,濱海灣新區的水深條件將得到優化,水深15米的自然條件,為東莞建設深水港提供絕佳的場所。目前,東莞正在推動深水碼頭規劃建設前期工作,計劃將沙角港區建設為深水港碼頭納入東莞港總體規劃。
  • 東莞濱海灣|新區之火,可以燎燃嗎?
    目前市場在售新盤均不在濱海灣新區行政規劃區,更多的是混淆概念;新區都處於萌生階段,周邊區域提前透支想像空間。|新區的誕生|2017年4月,原長安新區正式更名為東莞市濱海灣新區。2017年10月,東莞濱海灣新區正式揭牌。
  • 以民為本,依法依規!福田加快推進土地整備,助力國際一流城區建設
    福田區對照打造民生幸福標杆要求 用足政策加快推進土地整備工作 為完善城市基礎設施 和民生服務設施提供用地保障 近幾年,福田區加快推進土地整備工作,為轄區城市功能完善和增進民生福祉騰出更多的土地資源
  • 火熱七月,濱海灣建設如火如荼!多個項目即將完工
    火熱七月,濱海灣新區加快推進重大項目建設 東莞日報鄭琳東 攝「濱海灣大道路基基本竣工,最後一公裡正在打樁帽。」東莞日報記者近日實地走訪看到,在濱海灣新區交椅灣板塊,塔吊林立、熱火朝天,整體路網框架基本成型。現場施工相關負責人介紹,總造價約10億元的濱海灣大道,預計今年底就能通車。
  • 現在的東莞濱海灣新區顏值太可以了!
    新朋友點擊「莞香花開」可快速關注 今年元旦期間 不少小夥伴來到濱海灣新區參觀遊覽 到東寶公園、濱海驛站 以及濱海灣青創廣場打卡
  • 深圳拿30平方公裡土地向全球招商 欲提高服務業比重
    近些年,深圳一直在探索轉型升級路徑,而此次集中推出連片優質產業用地用於全球招商,意在「推動形成新一輪招商引資產業發展的高潮」。但可開發土地資源不足,一直是困擾深圳轉型升級的緊箍咒。早在2012年,深圳市規劃和國土資源委員會的統計數據就已經提出預警:行政轄區面積僅有不到2000平方公裡的深圳,預計到2020年新增可建設用地僅58平方公裡。
  • 東莞地鐵6、7、8、12號線要動工了!
    主要內容:包A:東莞市軌道交通6號線、8號線控制性規劃 1、對東莞軌道交通6號線、8號線沿線用地現狀及規划進行摸查分析,了解軌道沿線站點周邊土地資源情況,為下一階段土地收儲及相關工作提供支撐結合東莞在軌道交通2號線建設中的經驗教訓,為更好的建設軌道7號線、12號線,借鑑香港、深圳軌道交通發展經驗,在城市軌道交通工程可行性研究和總體設計之前增加軌道交通線路詳細規劃,從技術上進一步明確和落實軌道交通線路的線站位,加強軌道交通與土地利用以及其它客運交通方式特別是常規公交的緊密結合
  • 濱海灣,開掛了!
    最近,濱海灣新區重大項目啟動「開掛」模式!紫光芯雲產業城項目一期,由紫光集團投資621億元,建設五大產業中心,涵蓋5G、雲技術、物聯網、智能汽車晶片等。歐菲光電影像產業項目,項目總投資約54億元。這裡將誕生高端光電影像、AI視覺、5G、生物識別等高科技產品。
  • 粵港澳大灣區內灣5新區對比(上)
    粵港澳大灣區9+2城市:廣州、佛山、肇慶、深圳、東莞、惠州、珠海、中山、江門,+香港、澳門其中內灣5大新區所在地更是灣區中的灣區:深圳(前海新區),廣州(南沙新區),東莞(濱海灣新區),珠海(橫琴新區),中山(翠亨新區)。
  • 東莞地鐵3號線對接深圳11號線增強東莞與深圳、香港的交通聯繫
    東莞地鐵3號線計劃分三段建設,第一期工程為松山湖站至東莞東站,將於2019年至2024年間建設;第二期長安汽車站至松山湖站將於2021年至2025年間建設;第三期東莞東站至謝崗南站的建設時間為
  • 圖說濱海灣|打造「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
    初夏時節,東莞濱海灣萬物勃發。漫步交椅灣,伶仃洋畔荷花盛開、櫻花繽紛,數十種上千隻海鳥貼海飛翔。白鷺在荷塘裡翩躚俯瞰濱海灣,最顯眼的是藍綠空間。這裡背山面海,擁有40多公裡長的濱海岸線,茅洲河、磨碟河、太平水道等河網水系在此入海。
  • 鐵崗氣庫地塊土地整備項目完成籤約,一級水源保護區實現圍網封閉管理
    市政府高度重視廣大市民的飲水質量,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鐵崗氣庫地塊土地整備項目及其關停搬遷等有關事宜,這也是寶安區委區政府義不容辭的政治任務和責任擔當,該項目被列為全區土地整備工作的重點。《鐵崗氣庫地塊土地整備項目一攬子解決協議》順利籤約。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各行各業的工作計劃,但卻無法阻止鐵崗氣庫地塊土地整備項目向前邁進的步伐。
  • 粵港澳將合辦一所「重量級」大學,總投約100億元,選址定在東莞
    就全球排名前100位的大學數量而言,根據2018年QS世界大學排名,粵港澳大灣區在世界四大灣區中排名第一:舊金山灣區為9地區,粵港澳大灣區5個,紐約灣區3個,東京灣區2個,但是,我們的人口相對較多,精英學校在大灣區內部分布不均,實際上,粵港澳大灣區的五所著名學校都在香港,深圳,東莞,惠州等地區被稱為「大蕭條」,儘管近年來深圳和其他地方已大力引進名牌大學在其他地方開設學校
  • 建設「灣區都市、品質東莞」
    ●南方日報記者 郭文君 吳擒虎 靳延明 江強「我們要扎紮實實把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轉化為幹事創業的巨大熱情,落實到東莞全面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徵程中的全過程各方面。」東莞將全面準確把握習近平總書記賦予廣東總定位總目標蘊含的實踐要求,按照省委關於全方位、全過程、高水平、高站位走在全國前列的目標指引,把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貫穿到東莞發展的全過程各方面,牢牢把握「雙區驅動」重大歷史機遇,乘上國家戰略東風,緊扣推動高質量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堅定不移踐行新發展理念,堅定不移用好改革開放「關鍵一招」,加快建設「灣區都市、品質東莞
  • 深圳發布地籍調查和土地總登記公告
    地籍調查和土地總登記服務深圳經濟社會建設 什麼是地籍調查和土地總登記?這項工作對深圳具有怎樣的意義? 據市規劃國土委有關部門負責人介紹,地籍調查是針對宗地的權屬、界址、位置、面積、用途等進行的土地調查;土地總登記是指在一定時間內對轄區內全部土地或者特定區域內土地進行的全面登記。
  • 集齊港澳臺金融力量,東莞正構建多元化金融服務體系丨「東莞金融80...
    此前,創興銀行在香港、廣州、深圳、佛山等地均設有分行。  越秀集團(創興銀行為該集團成員之一)董事長、創興銀行董事會主席張招興介紹稱,創興銀行將視東莞支行為其拓展粵港澳大灣區市場的重要戰略支點之一,同時作為其境內外金融服務對接東莞市場的重要經營機構,將其打造成有跨境特色的綜合性商業銀行,致力服務東莞廣大客戶,積極助力東莞實體經濟發展。
  • 直面土地規劃等難題,千方百計建學校、增學位——看深圳基礎教育...
    其中,中科院深圳先進院實驗學校由南山區與中科院深圳先進院聯合開辦,圖為該校舉辦科技節活動。資料圖片「原來學校的教室不大,有點兒擠,老師在課上很難關注到每個同學。現在教室更寬敞、設備更先進,只有不到45人,每個同學的發言機會更多了。」
  • 東莞這個新區有6條主幹道本月底建成通車!
    新朋友點擊「莞香花開」可快速關注 灣區大學、鎮遠中學、 濱海灣大橋、威遠大橋… 東莞濱海灣的民生項目加快落地! 近日,又傳來好消息!
  • 大鵬新區「三灣一區」建設提速
    步入「不惑之年」的深圳,邁著穩健的步伐不斷前進,而正青春的大鵬新區,守牢生態底色的同時,憑著年輕的衝勁和幹勁,駛入了發展「快車道」。生態立區經濟強區,作為深圳海洋資源最為豐富的區域,大鵬新區搶抓「雙區驅動」重大機遇,全力發動「藍色引擎」,提速「三灣一區」建設,打造世界級濱海生態旅遊度假區和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集中承載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