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鴉:翱翔於毀譽之間的雙身寓言

2021-01-10 新京報

烏鴉,展開暗黑的翅膀掠過無月的夜晚,發出嘶啞的叫聲,聲聲悽厲,令人悚然。它背負著兇兆之名,遭人唾罵和厭惡。但曾幾何時,它又是帶來光明的神使,是拯救人類的恩主。無論是美名還是汙名,都不過是人心造相,而對烏鴉而言,毀譽之上,是無邊無垠的天際蒼穹。

馬王堆漢墓出土非衣帛畫中的扶桑樹與太陽金烏。

撰文 | 李夏恩

汙名:兇兆之鳥

烏鴉烏鴉在天上,  烏鴉真能飛。  烏鴉老了不能飛,  對著小鳥叫。  小鳥每天打食歸,  打食歸來先餵母。  自己不吃忍耐著,  母親曾經餵過我。  ——老北京童謠

恐怕沒有哪種鳥類比烏鴉背負著更多的汙名。只要聽到它嘶啞的「啞啞」叫聲,人們就不由自主地皺起眉頭,仿佛頭頂掠過的不是輕捷的黑色身影,而是一整天的厄運。在影視劇中,表現危險或是厄運將至的俗濫鏡頭,就是拍攝烏鴉高叫飛過。

烏鴉被當做兇兆的象徵,在中國,早在兩千年前就已廣泛流傳,漢代學者焦延壽的《易林》記載道:「城上有烏,自名破家。召喚鴆毒,為國患災」;「烏鳴庭中,以戒兇災」。唐代學者段成式的《酉陽雜俎》直截了當地總結道:「烏鳴地上無好音」。

普通人對烏鴉尚且如此嫌惡,正在走背運或是患病之人對烏鴉更是避之唯恐不及,它被視為死神的使者,鳴叫乃是索命梵音。在文藝復興時代畫家老勃魯蓋爾的名作《死神的勝利》中,滿載骷髏頭的死神同伴,正是與其同乘一匹馬的烏鴉。同一時代歐洲的鄉民也迷信,如果一隻孤獨的烏鴉三次飛過一戶人家的屋頂,那麼這戶人家不久就會有人死去。即使到科學之光照亮的20世紀,烏鴉報喪的不白之冤仍未洗清,甚至還得到了「科學解釋」。一位名叫利德爾的生物學家聲稱,生物在死前三天會散發出一種獨特的氣味。這一理論引進中國後,被言簡意賅地稱為「知死臭」,又和古代醫書中提到的「屍氣」混為一談。按照這種理論,烏鴉和梟鳥之類的動物對這種氣味異常敏感,所以當人臨死前,烏鴉便會循著氣味飛集到將死者的身邊,只待對方一死,便可大快朵頤。

正因為烏鴉背負兇兆惡名,所以比起在廣場上伸頭抻腦目標明顯的鴿子,站在高高樹杈上的烏鴉更容易受到人類攻擊。甚至是三歲孩童也打心底裡覺得,用石子轟走這些煤炭黑的鳥兒是理所應當。驅趕烏鴉可謂一種古老的傳統。南宋文人洪邁在《容齋隨筆》中就記述了江南人驅逐烏鴉的習俗:「聞烏聲則唾而逐之,至於弦弩挾彈,擊使遠去。」13世紀的阿拉伯學者哈馬達拉·阿爾穆斯塔法·阿爾蓋威茲在他的動物論文中甚至對烏鴉痛下必殺令。

對認定烏鴉是厄運象徵的人類來說,仿佛消滅了烏鴉,厄運也會隨之消失。倒毋寧說人類才是烏鴉的災星。人類將汙名標籤牢牢貼在烏鴉身上,並以闢兇除惡為名對烏鴉大張撻伐,而不知所措的烏鴉只能被迫離開棲息的樹枝,在嘶啞的叫聲中離開這片積滿人類仇恨的兇險之地。

19世紀諷刺插畫家讓·格蘭維爾繪製的烏鴉學習解剖課。

讚譽:太陽之子

烏鴉汙名昭彰於世,但它的名聲卻並非從來如此。曾幾何時,烏鴉也是人類眼中的祥瑞之物。在眾多文明中,烏鴉都與為人類帶來光明的太陽密切相關。漢代《淮南子》中所謂「日中有踆烏」,馬王堆漢墓出土的非衣帛畫中「日中烏鴉」的圖像正是對這段記述的圖像化描述。北美印第安文明雷納佩族人的傳說中,最初世界被冰雪封凍時,是烏鴉向天神求取太陽之火,才為人類帶來了光明和溫暖。古希臘神話中,烏鴉是太陽神阿波羅的使者。阿波羅也多次化身烏鴉降世。敦煌發現的晚唐吐蕃文書中,烏鴉被稱為「人類之怙主,傳遞仙人神旨,八面上方共九方,翱翔天際傳旨忙」。

烏鴉也被認為是人類始祖,《詩經》中「天命玄鳥,降而生商」中「玄鳥」很有可能指的不是燕子,而是烏鴉。在北美海達人的創世神話中,人類始祖被關在巨蚌中,是烏鴉用它堅硬的長喙撬開蚌殼,將人類釋放出來。皮吉特灣人的神話中,是烏鴉創造的世界,因為乏味寂寞,這隻烏鴉日復一日地背起石頭投進大海,在無邊汪洋中填造出一片大陸,讓人類得以繁衍生息。當人類遭受滅頂之災,同樣是烏鴉給人類帶來希望,人類最古老的神話《吉爾伽美什》中,憤怒的天神降下洪水滅絕人類,唯有受到神靈眷顧的智者烏特納匹什提和他的妻子打造了一艘大船倖存了下來。為了尋找陸地,烏特納匹什提先後放出了一隻鴿子和一隻燕子,兩者都因為沒有找到落腳之地飛了回來,最後,他放飛了一隻烏鴉,這一次烏鴉找到了陸地。人類終於開始了新紀元。

烏鴉為人類帶來光明、生命還有希望,除此之外,它還具有嘉德懿行。在古埃及人眼中,烏鴉總是成雙入對,它們一產雙卵,孵出來的也是一雄一雌,相伴生活。如果一隻死亡,另一隻也終身不再尋找伴侶。因此烏鴉象徵著夫妻愛情忠貞不渝。古希臘人則將成雙的烏鴉作為美神阿芙洛狄忒與戰神阿瑞斯結合的象徵。在兩千年後,清初小說家蒲松齡在《聊齋志異》中也講述了化身烏鴉的漢江神女竹青與書生魚客痴心相伴的忠貞愛戀。對中國人來說,烏鴉最重要的美德,是它的孝道,所謂「烏,孝鳥也。始生,母哺之六十日。至子稍長,則母處而子反哺,其日如母哺子之數」——如果連沒有人形的禽鳥都知道反哺母親,那麼虐待父母的子孫真是禽獸不如。

但為何烏鴉會從光明神使和人類恩主的地位陡然跌落,成為人人唾罵驅逐的兇鳥?問題自然不在烏鴉身上,而在為烏鴉加諸種種汙名的人類身上。而人類之所以如此熱衷污衊烏鴉名聲的真正原因,是想要掩蓋一段人類與烏鴉之間的親密友誼。

法國動畫片《烏鴉之日》(2012)畫面。

毀譽之間

凜冬已至,風雪咆哮,荒原上幾個黑點在艱難地移動,他們是最早的人類,在冰河時代艱難求生。短促的人生中,絕大部分時間都為尋找食物奔波勞碌。但與史前兇猛的野獸相比,形體矮小的人類更像是獵物而非狩獵者。他們可能已經餓了幾天,氣息奄奄。

就在這時,一位長者抬眼看到寂寥的空中划過一個黑色身影。代代相傳的經驗告訴他,只要跟著這個黑影,族人便能找到生存的希望。烏鴉緩緩地降落在一片草甸上,用黑色的長喙精準地從白森森的骷髏裡啄出一隻眼球,它剛要享受這多汁的美味,卻看到遠處塵土飛揚,那是一群飢腸轆轆的人類狂奔而來。儘管骨頭上的肉都已經變暗腐敗,但這些人還是貪婪地啃撕著,爭搶著,眼見此景,烏鴉不由得乍開翅膀,發出嘶啞的「啞啞」聲。

這一場景雖屬想像,但並非全然虛構。考古證據標明,人類始祖在很長一段時間裡,確實與烏鴉分享同一塊腐肉。作為食腐類鳥類,烏鴉比人類嗅覺更靈敏,飛翔在空中時視野更開闊,因此更容易找到大型猛獸丟棄的腐肉。而人類也得以在烏鴉的指引下找到食物,填飽飢腸。人類與烏鴉的親密接觸中,也逐漸了解了許多烏鴉的習性,烏鴉的敏感會讓它們在危險襲來前飛走,人類也因此得到信號及時避難。這也是為何在人類早期神話中,烏鴉總是以指引人類躲避災難的預言家和帶來希望的神靈使者形象出現的原因。烏鴉總是在清晨起飛的習性,也被初民與旭日初升聯繫在一起,而它漆黑的羽毛則如同長夜之暗,因此,烏鴉在初民的傳說中為人類從黑暗中開啟光明。

但文明的演化,讓人類逐漸拋棄了烏鴉這位老朋友。石器的發明,人工取火的應用,狩獵技術的發達,讓人類逐漸擺脫了和烏鴉一起啃骸骨吃腐肉的日子,火烤熟食的美味讓人類對昔日視若珍味的腐肉嗤之以鼻。總是盤旋在人類頭頂的烏鴉逐漸遭到了人類的嫌惡。

人類開始有意識地抹除與烏鴉舊日友誼的痕跡。如今家喻戶曉的諾亞方舟神話中,是鴿子在洪水中發現了陸地,而這個神話原始版本《吉爾伽美什》中的烏鴉,卻成了沒有復命的瀆職者。古羅馬詩人奧維德在《變形記》中則聲稱烏鴉雖然是太陽神阿波羅的神使,但因為直言不諱地匯報了壞消息,遭到太陽神怒火焚燒,將一身白色的羽毛燒成黑色,聲音也因此變得嘶啞。這也成了烏鴉為何成為厄運兇兆象徵最廣為流行的解釋之一。

烏鴉對這些編排的神話寓言一無所知,就像它昔日覓食腐肉不是為人類指引一樣——那不過是它的生物本能。神使也好,兇兆也罷,無論汙名還是讚譽,都不過是一廂情願貼在它身上的標籤,而烏鴉不會為崇敬膜拜而心生自負,也不會因忘恩負義而怒氣衝衝。它就像魯迅小說中所描寫的那樣,「在筆直的樹枝間,縮著頭,鐵鑄一般站著」,忽然發出「啞啞」兩聲,「張開兩翅,一挫身,直向著遠處的天空,箭也似的飛去了」。

作者 | 李夏恩

編輯 | 羅東

校對 | 翟永軍

相關焦點

  • 「烏鴉喝水」詮釋全新寓意?張韶涵寓言演唱會曝主題概念海報
    「烏鴉喝水」是張韶涵巡演的一大主題,而這一靈感來源於「寓言世界」的開啟。作為「寓言世界」巡演的第二場,南京場演唱會在10月26日南京奧體中心開唱。神秘的寓言世界概念延續,演唱會現場盛況空前,全場滿座。據說張韶涵為向歌迷呈現一場完整的「寓言」,親自擔任演唱會藝術總監,臺前傾心演唱,幕後精心設計,讓這場擁有頂級舞美,11米巨型雕塑的演唱會有口皆碑,被評為年度最佳。張韶涵將「寓言」貫穿演唱會始終,其中最亮眼的地方體現在整場演唱會造型上,每個造型張韶涵都為其賦予寓言之名,「半杯水」「小馬過河」「蜜蜂與玫瑰」「烏鴉喝水」等造型,在服裝和面妝上都精心搭配,成為演唱會舞臺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 寓言故事:喜怒無常的烏鴉與能說會道的青蛙的較量,結局令人深思
    烏鴉這是一個彝族民間口口相傳的寓言故事,據說,古時候,世間萬物都會說話,森林裡有烏鴉、喜鵲和絲兒(彝語諧音,是一種紅嘴鷗)三隻飛鳥關係甚好,它們共同築就了一個鳥巢。春天到了,它們都在巢裡下了一些蛋。而烏鴉卻持反對意見,建議現在就把這些蛋給吃了,以解決當下的飢餓危機。正當他們爭論不休時,喜鵲建議把能說會道的青蛙找來評理。
  • 餘師夷寓言:《世界著名寓言家 之一:伊索》(餘師夷)
    伊索寓言世界著名寓言家 之一:《伊索寓言》(231)餘 師 夷>伊索(約前620年-前560年),古希臘著名的寓言家。伊索遊歷廣闊,到過當時的許多城邦,採集民間豐富的故事傳說素材,經過加工提高,創作 出極富哲理的寓言故事。不幸的是,他後來被德爾菲人殺害。他創作的寓言深受古希臘人民的喜愛。現存的《伊索寓言》原名《埃索波斯寓言故事集成》,是後人根據拜佔廷僧侶普拉努得斯搜集的寓言。有些是以詩或散文的形式結集。
  • 《伊索寓言》首演迎新年 開啟世界經典童話年
    2011年12月31日上午十點,「世界經典童話年」的首部作品《伊索寓言》在中國兒藝四樓假日經典小劇場開鑼。  用厚厚的「寓言故事書」摞成的舞臺、現場電子琴和架子鼓伴奏、五個演員演繹的可憐又絮叨的烏鴉、精明又貪心的狐狸、慢騰騰的烏龜、總想跟人賽跑的兔子,還有一天天長大的小男孩,都讓觀眾感受到「經典寓言」的魅力。
  • 邱承彬淺談雙身愛神長壽佛天珠奇石
    尼泊爾加德滿都王宮廣場(杜巴廣場)供奉的雙身長壽佛         西藏拉薩大昭寺供奉的雙身長壽佛   邱承彬對記者說:「這尊天珠奇石,珠身上面天然形成的圖騰是雙雙長壽佛的模樣。愛神長壽佛天珠又叫雙身長壽佛天珠、愛神天珠、欲神天珠、歡喜禪天珠奇石、歡喜佛天珠等。」   邱承彬說:「愛神長壽佛是印度密教與西藏當地信仰結合的藏傳密宗的本尊神,它是在對生殖崇拜產生的性力思想的基礎上產生的,認為陰陽兩性的結合是宇宙萬物產生的原因,能夠利用『空樂雙運』產生了悟空性,達到『以欲制欲』之目的。
  • 霹靂布袋戲經典BOSS回顧:滅境佛業雙身
    佛業雙身即天蚩極業和愛禍女戎,二人一男一女,同修同體,實力非常強悍,曾被一頁書與九界佛皇聯手擊敗,但元神尚在,後來再次登場,為禍人間
  • 中國兒藝演《伊索寓言》 講本真故事不譁眾取寵
    中國兒童藝術劇院2012年將推出三到四部改編自外國經典文學作品的兒童劇,首作《伊索寓言》將從12月31日起在兒藝假日經典小劇場演出。兒藝副院長閃增宏12月12日在該劇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兒藝要將外國經典作品本真的介紹給孩子們,做到不戲說不顛覆不譁眾取寵。
  • 烏鴉喝水的寓意是什麼?它真的有這種聰明的行為?
    很多人小學的時候都學過「烏鴉喝水」的故事這個故事最早的出處可能是伊索寓言,名為「烏鴉和水罐」,佩裡索引號為390。在伊索的原版裡,烏鴉先是試圖把水瓶弄翻,發現力量不夠,然後想到了丟石頭的辦法。4世紀的寓言作家阿維安努斯說:這個故事的寓意是,聰明才智比蠻力更重要 ,16世紀畫家弗朗西斯·巴羅則說它的 寓意是「需要是發明之母」。總之,作為一個寓言,它有各種各樣的解讀方法。但老普林尼就在《自然史》中提出,這個寓言反映的是鴉科鳥類的真實行為。
  • 小朋友的英文故事--《口渴的烏鴉》
    今天Arthur爸爸要給你們講的伊索寓言故事是《烏鴉喝水》。這是一個有趣的寓言故事。
  • 張韶涵南京演唱會圓滿成功上熱搜,期待蘇州11月23日「寓言」天堂
    烏鴉造型驚豔舞臺「烏鴉喝水」是張韶涵巡演的一大主題,而這一靈感來源於「寓言世界」的開啟。作為「寓言世界」巡演的第二場,南京場演唱會在10月26日南京奧體中心體育館開唱。神秘的寓言世界概念延續,演唱會現場盛況空前,全場滿座。
  • 愛閱讀丨讀寓言,看世界
    一篇篇短小的寓言故事裡蘊含著深刻的大道理。三(3)班 馬奕茗古時候的人們早就發現了「通過故事講道理」這種巧妙的方式,流傳開數不清的寓言故事。這些寓言故事雖只寥寥數語,卻勾畫出一幅幅情節生動的畫面,古人的智慧也便在這一幅幅畫面上得以鮮明呈現,令我們不斷收穫啟發與思考。
  • 讀《伊索寓言》重新發現多義人生
    強雯寓言,是傳播人類智慧的外衣。剝開這件外衣,是來自人生經歷中的傷痛、挫折。比如《烏鴉喝水》中的可憐烏鴉,或是《農夫與蛇》中被恩將仇報的農夫,又或是《狼和小羊》中的將死的小羊……故事講述者假借動物一二三四,告誡身邊人——千萬要擦亮眼睛啊!
  • 怎麼養一隻烏鴉當寵物
    (百度百科:雀形目(Passeriformes)鴉科(Corvidae)鳥類,學名Corvus monedula。像鴉,長33公分(13吋),黑色,項灰色,眼似珍珠。在樹洞、峭壁和高建築上成群繁殖,成隊在周圍翱翔。分布自不列顛群島到中亞,再往東則為達烏裡寒鴉(C. dauuricus,白胸、白領)。體型略小(37釐米)的黑色及灰色鴉。嘴小且短。
  • 聰明的烏鴉不僅能喝到水,還會密室逃脫
    mei當然應該也會想到伊索寓言裡那只會叼著石子喝水的聰明烏鴉。伊索寓言裡那隻懂得用石頭喝到水烏鴉(圖源:Wikipedia)除此之外,你可能會記得很多電影、動漫裡的聰明烏鴉:比如鬼滅之刃裡給鬼殺隊傳信,大喊著「南南東」指點方向的烏鴉(動畫裡叫鎹鴉);(圖源:鬼滅之刃第11集)可能也有《昨日之歌》
  • 90%的人小看了烏鴉的智商,用石子喝水只是基礎操作
    今天為大家介紹的這本暢銷15年的科普經典《烏鴉簡史》,就專注於為「臭名昭著」的烏鴉「平反」,從生物科學的角度,講述烏鴉的進化過程和生活習慣,帶領讀者重新認識這位鳥類世界的智者
  • 什麼是「烏鴉定律」?每個人都在不斷地犯
    剛好這時,我看到的一則寓言解開了我的疑惑。故事裡說,從前有一隻烏鴉住在森林中,但有一天烏鴉收拾了行李打算離開。烏鴉的朋友鴿子就很奇怪。「你在森林裡住得好好的,為什麼要搬走呢?」烏鴉說:「因為森林裡的其他動物都說我叫起來的聲音很難聽,他們都不歡迎我,所以我要搬到另一片森林裡去。」
  • 霍華德:雄鷹不會理睬背上的烏鴉,詹姆斯評論:太對了
    湖人中鋒德懷特-霍華德在ins上轉發了一條雞湯格言:「只有一種鳥能夠騎在老鷹頭上,那就是烏鴉。烏鴉站在老鷹的背上啄咬它的脖子,但老鷹既不回應也不理睬,它不會浪費任何時間和精力在烏鴉身上。它只會振翅高飛,翱翔高空。當老鷹飛的越高,烏鴉呼吸就越困難,最終烏鴉會因為缺氧而摔下去。不要再浪費你的時間在烏鴉身上。
  • 邱承彬淺談歡喜佛(歡喜禪、雙身長壽佛)天珠奇石
    西藏桑耶寺裡供奉的雙身長壽佛 歡喜佛天珠又叫雙身長壽佛天珠、愛神天珠、欲神天珠、歡喜禪天珠奇石等。」   邱承彬說:「歡喜佛是印度密教與西藏當地信仰結合的藏傳密宗的本尊神,它是在對生殖崇拜產生的性力思想的基礎上產生的,認為陰陽兩性的結合是宇宙萬物產生的原因,能夠利用『空樂雙運』產生了悟空性,達到『以欲制欲』之目的。歡喜佛是屬於藏傳佛教密宗的本尊神,即佛教中的 『欲天』、『愛神』。
  • 《伊索寓言》(137~150)鹿與葡萄藤/父親與女兒/山羊與驢-【世界文學名著《伊索寓言》第11期)】
    【世界文學名著-新春賀歲特刊】《伊索寓言
  • 訪談/Olivier Richon:靈與肉之間的動物寓言
    受到當時英國社會思潮的啟發,Olivier開始探討「寓言」這種文學體裁對應的圖像形式。動物常常是文學寓言中的主角,而在Olivier的照片裡,猴子、獵犬也常在他的照片中展現鎮定自若的一面。這些動物並不作為人的寵物或者蒙昧天真的形象出現,而是仿如古典油畫中的人類貴族肖像般在閱讀、繪畫、沉思、凝視,仿佛它們並不存在於真實的時間(timeless),也脫離於日常環境(out of pl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