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少林:註冊制是提升中國股票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的關鍵,堅持一個...

2020-12-27 金融界

來源:金融界網站

作者:李鵬濤

2020三亞·財經國際論壇將於2020年12月11-12日在三亞舉行,招商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長宮少林出席並發表演講。

宮少林認為,現在進入到資管大變局,資管大變局離不開一個有效率的,充滿機會的證券市場。今年是中國證券市場設立30周年,在30周年過程當中,中國證券市場經歷了青春期,已經步入而立之年,在這30年當中,證券市場,特別是股票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顯著提升。

對於未來的10年到20年,中國股票市場的路怎麼走,宮少林認為,要看中國股票市場的使命和擔當,中國已經成為全球市值第二大的市場,要發展成為全球最有效率、有吸引力、品種齊全、交易便捷的市場,不僅為中國經濟的轉型升級、經濟成長服務,也要為全球的金融產品提供更加豐富的金融產品。

宮少林表示,中國的證券化率從2015年到2019年平均64%,如果按現在滬深交易所的股票市值75萬億,GDP是100萬億,就是75%。我們看一下美國市場,整整高出了我們的一倍。

宮少林認為,提升證券化率應該是一個發展方向,提高直接融資比重,也是經濟成長、轉型升級的重要措施。所以,要鼓勵更多的優質企業去上市,倡導和鼓勵科技創新型企業上市,也鼓勵市場化併購,做大規模,也要吸引紅籌公司國內上市,以致於要吸引境外註冊的非紅籌公司在中國市場上市,把中國市場逐漸發展成為一個國際化的市場。

宮少林表示,從中外上市公司的產業結構看中國股票發展的方向,我們把美國納斯達克和日本市場、中國市場的上市公司按市值劃分的結構做了一個列數,相比之下,納斯達克標準普爾,信息技術佔了最大的份額,電信服務,我們金融佔21%,前些年能源,像中石油上市的時候,是更大的份額。這些年進行了一定的改造,相比之下,跟他們比,我們的信息技術、消費、醫療保健的份額是不夠的。

中國市場按市值說前10大公司和美國市場前10大公司對比,中國市場按市值排第一的是茅臺,兩萬多億,剩下的幾乎都是金融,還有五糧液、中石油,這個數字是10月份的,排位有些變化,但前10家是沒有變的。宮少林表示,美國按市值排,前10位的,蘋果兩萬億美元,微軟、亞馬遜、谷歌、阿里巴巴、臉書、沃爾瑪、特斯拉、VISA,科技型企業佔了最重要的分量,美國的前10家佔了整個市長的21%的份額,我們前10家佔了整個市場的15%,宮少林認為,我們在現有的版圖當中科技佔的含量相對不夠。

宮少林認為,未來的趨勢看,金融類佔比會進一步回落,信息和工業兩個大的市值會進一步上升。隨著消費升級,消費的佔比也會增加,在人均收入進入到相對高收入階段之後,醫療保健等等也被市場更為青睞。新基建當中的信息技術、5G、電信服務的佔比,仍然有很大的空間。

宮少林認為,註冊制是進一步提升中國股票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的關鍵。我們股票審核從90年代到今天經歷了幾個階段,最早是各個部門分指標,以後是審核制,從去年開始,上海的科創板實行了註冊制,今年8月份,深圳的創業板實行了註冊制,而且《證券法》進行了進一步的修訂,把註冊制寫到了《證券法》裡,所有今後在滬深交易所上市的都要實行註冊制。

宮少林表示,實行了註冊制之後是堅持了一個核心兩個環節三個市場化的安排,核心就是堅持以信息披露為中心,要求發行人充分向投資人披露應該知道的所有信息,披露要真實、準確、完整。以信息披露為中心,打擊市場造假的力度進一步加強,一旦發現問題,處罰也會嚴重,會引來一些直接退市。三項市場化的安排,包括包容上市的條件、重修機制、建立可預期的透明的審核的註冊制。

相關焦點

  • 宮少林:註冊制是進一步提升中國股票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的關鍵
    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 張姝欣)招商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長宮少林在12月12日的三亞·財經國際論壇上表示,要鼓勵更多的優質企業去上市,倡導和鼓勵科技創新型企業上市;鼓勵市場化併購,做大規模,也要吸引紅籌公司、境外註冊的非紅籌公司在中國市場上市,把中國市場逐漸發展成為一個國際化的市場
  • 招商證券原董事長宮少林:A股市場信息技術型公司佔份額相對不高
    但是提升證券化率這個應該是一個發展方向,提高直接融資比重也是我們經濟成長轉型升級的重要措施。招商證券董事長宮少林談及註冊制時表示,註冊制是證券市場發展的一個基石,可以預見隨著實行註冊制,像創業板、科創板的發行條件這些修訂,以前要求必須三年以內的現在可以放寬使更多的可及性企業在我們的市場上進行發行,使得我們的市場更加充滿活力和有價值。
  • 證券業做專做強做優做精 堅守服務實體定位
    卅載光陰彈指過,中國證券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始於資本市場中的「一葉扁舟」,伴隨著市場改革的風雨歷程,經歷業務更新迭代的波浪翻騰,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的初心不變,規模實力、盈利能力大幅提升,正朝著高質量發展方向揚帆起航。
  • 中證協黨委書記安青松:註冊制下要從四方面把好入門關
    在新發展階段,我國證券行業應當持續做到四個「必須」,包括:必須堅持服務實體經濟的發展定位,必須提升證券公司全面風險管理水平,必須提升全業務鏈投資銀行服務能力,必須守正篤實推進證券業文化建設。以下為實錄:問:資本市場30年,證券業取得了哪些發展成就?
  • 註冊制改革 嚴厲打擊資本市場違法行為
    註冊制下278家公司IPO募資超3710億元自2018年11月份,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首次提出以來,經過兩年多的探索,註冊制已經先後在科創板和創業板平穩落地,從增量市場向存量市場不斷深入。易會滿表示,證監會探索建立了「一個核心、兩個環節、三項市場化安排」的註冊制架構,發行定價市場化程度、審核註冊效率和可預期性大幅提高。
  • 國元證券蔡詠:知之明行之篤 致力服務實體經濟
    編者按:2019年,以增強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為核心的金融供給側改革成為證券業謀求高質量發展的主線和契機。在提高直接融資比重、解決好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的總體要求下,在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的全新格局下,全行業已行動起來。
  • 【中國經濟站穩2020】創業板邁入註冊制時代 資本市場改革行至深處
    編者按:面對錯綜複雜的國內外環境,2020年中國奮力奪取了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雙勝利」。作為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2020年的中國經濟延續穩定復甦,並為世界注入更大確定性。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之聲年終專稿《中國經濟站穩2020》盤點中國經濟不同凡響的2020年。
  • 捷信增強服務能力 助推實體經濟發展
    捷信消費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捷信」)一直立足行業特色和功能定位,不斷創新產品,增強服務能力,為促進消費升級提供優良的金融服務,從而助推實體經濟發展。日前,四川省商務廳公布了一組關於消費的數據,根據初步統計,今年四川全省已累計開展各類消費促進活動近9000場次、實現成交額超750億元。
  • 股票註冊制是什麼意思?註冊制是利好嗎?
    在股市中炒股,股民除了對股票的各種技巧數量的很髒餵之外,也必須對股票的術語有所了解。只有這樣,股民在運用技巧操作股票的時候也會有信手拈來的感覺。接下來我們就來了解下股票註冊制是什麼意思。
  • 匯雲聚美視點:國家堅持將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
    同時,匯雲聚美也在廣州聯合科研單位一起成立自有工廠,屬於實體經濟的一部分。這與最近國家所提倡的經濟發展趨勢高度吻合,匯雲聚美也願意在這樣的基礎下,不斷開拓市場。堅持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堅定不移建設製造強國、質量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提高經濟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
  • 深化資本市場改革 助力科技、資本和實體經濟高水平循環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強調要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實現科技自立自強,解決各類「卡脖子」和瓶頸問題,是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關鍵所在,這對深化我國金融改革、完善全方位、多層次、多渠道的金融支持創新體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 再談註冊制:從科創板到創業板,我心始終向明月
    這樣的資本市場,該如何為實體經濟造血賦能?實實在在經營的企業家們,信心何來?為什麼站在市場中心呼喚註冊制?我是和中國資本市場同步成長起來的一批人。1990年上交所開鑼鳴市,幾年後我便加入這個行業。中國仍然是世界經濟勢能的核心策源地、最大能量場。我想重點談談第二點,這也恰是此次註冊制落地後,可能會部分改善的關鍵問題——結構失衡背景下,監管機構、投資銀行、擬上市企業三大市場主體的角色定位。
  • ...風險管理水平——專訪中國證券業協會黨委書記、執行副會長安青松
    安青松:三十而立,我國證券業伴隨著資本市場的發展,從無到有,從不成熟到逐步健全機制、能力,在資本實力、服務質量、規範水平、市場競爭力等方面均取得顯著成效。一是堅持規範穩健發展,規模實力盈利能力實現大幅提升。
  • 堅守金融服務實體本源 恆昌以數位化思維賦能實體經濟
    但是不管金融市場如何變革發展,服務實體經濟都是金融永恆不變的本質和主題。眾所周知,金融是國民經濟的血脈,是現代經濟發展的關鍵。金融發展源於經濟發展,離開實體經濟,金融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堅持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並圍繞實體經濟的發展做出簡明部署。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建黨100周年。
  • 中國資本市場三十年再出發——訪中證金融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
    在這不平凡的一年裡,國內國際社會經歷著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疊加新冠肺炎疫情蔓延衝擊,經濟社會方方面面經歷著考驗。2020年是中國資本市場的而立之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和國際金融市場劇烈動蕩等外部衝擊的嚴峻考驗,中國資本市場韌性提升明顯,抗風險能力不斷增強。值此30年重要節點,《中國經營報》記者專訪了中證金融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張望軍。
  • 創業板年內股權融資總額逾7600億元 市場引頸期待註冊制改革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產業部副主任卞永祖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他說:「作為多層次資本市場的重要一環,創業板有效支持了創業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的融資需求,為它們快速發展壯大創造條件,同時為投資者帶來財富效應,也為創業基金、風險投資等機構提供了退出通道,從而促進他們的發展,促進大眾創業熱情,有效服務實體經濟,為經濟轉型升級提供源源動力。」
  • 註冊制提升A股吸引力 股權投資激蕩大時代
    12月19日,在由中國證券報社主辦、華發集團承辦,主題為「中國智造的未來」的2020灣區發展大會暨金牛股權投資論壇的圓桌對話環節,與會嘉賓認為,全面註冊制時代,A股市場吸引力持續提升,特別是對於科技創新企業,A股市場的包容性已經出現趨勢性拐點,未來越來越多的優質企業將會選擇A股上市。全面註冊制時代,股權投資機構將以價值創造為準繩,大道向前,乘風破浪。
  • 知與行|堅持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
    ■堅持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是黨中央立足全局、面向未來經濟發展作出的一個重大戰略抉擇,對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堅持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重點是針對制約因素髮力,推進產業鏈不斷由中低端邁向中高端,加快提升產業技術創新能力,採取針對性政策吸引高端人才和創新團隊,營造實體經濟發展的良好政策環境。■堅持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要處理好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的關係,處理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與需求側調控的關係,處理好科技創新與全面創新的關係。
  • 創業板註冊制改革啟動:漲跌幅限制改為20% 開戶門檻僅10萬!20條...
    另一方面,創業板改革涉及發行、上市、交易、退市等各項基礎制度,投資者風險識別能力和風險承受能力需要與之相匹配。  創業板存量投資者可繼續參與交易,其中普通投資者參與註冊制下首次公開發行上市的創業板股票交易,需重新籤署新的風險揭示書。
  • 回顧與展望|資本市場的中國韌性
    來源:經濟日報原標題:回顧與展望 | 資本市場的中國韌性2020年是我國資本市場創立30周年,也是試點註冊制改革第二年。這一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等不利影響,全球金融市場劇烈動蕩,我國資本市場保持穩健運行,市場韌性不斷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