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已是戰國之世」

2020-09-05 日本通

日劇《真田丸》(2016) 劇照

和很多人一樣,我零星的日本戰國史知識幾乎全部來自光榮株式會社和大河劇。

對於這個時代的模糊了解,僅限於關原之戰的東西軍織豐德三位天下人的更迭這些耳熟能詳的故事。

電影《關原之戰》(2017) 劇照

即使對權謀縱橫的軍事鬥爭並無興趣,幾年前我也曾在戰國主題遊戲裡瘋狂氪金……吸貓:

雄踞北陸的「獨眼龍」喵達政宗是一隻暹羅貓;

擁有無人可擋「少年武士赴死的心」的喵本武藏是一隻熱帶草原貓;

一代戰神上杉喵信是一隻嬌小美麗的新加坡貓;

那位頭號叛變者明智喵秀則不出所料是一隻不那麼「可愛」的無毛貓。

和風雲變幻的幕末一樣,戰國時期是被日本文化產業開發得最為深入的歷史資源之一。

遊戲如《信長的野望》,熱門影視劇如《真田丸》《風林火山》《關原之戰》,山岡莊八司馬遼太郎的歷史小說等……

大量的流行文本已構建出一個相當可觀的通俗文化體系,和社會的大眾歷史教育、地方歷史文化旅遊業一起,讓戰國各大武將的形象深入人心。

電影《關原之戰》(2017) 劇照

到日本旅遊時也常常看到,大名的塑像佇立在城市火車站,是當地人的文化驕傲,而作為地方權力的象徵、散落日本各處的城郭遺蹟,至今向人們展示著那個群雄割據的亂世。

流行文化往往強調英雄,對戰國史進行了各種個人主義的浪漫加工:

善戰武士、刀劍光影、華麗甲冑、重大戰役,數不盡的豪傑故事……

這些傳奇成為日本人的日常談資,「最喜歡的戰國武將」也是名人訪談中的標配。

日劇《真田丸》(2016) 劇照

但若真正走近戰國,就會發現,雖然「戰」字始終被推到前臺,但比起一部軍事史,它更像是一部社會政治史。

後人津津樂道的各大戰役,取勝的關鍵點更多在於政治拉攏而非軍事作戰,兵法韜略和地盤劃分之外,互相傾軋的各領國統治者的鬥爭與決策,也只是整個社會的政治組織變革、經濟和文化動蕩中的一環。

《戰國時期》(巖波日本史 第五卷)

應仁元年(1467)至文明九年(1477),應仁之亂爆發。

這一關鍵性事件開啟了「舊體制崩壞、新時代萌芽,中央權力衰落、戰國諸侯崛起」的百年。

1508年,關白近衛尚通便首次將自己所經歷的年歲比作中國的戰國時代,「戰國」這一體現了那時人們自我認知的名稱沿用至今。

電影《影武者》(1980) 劇照

這段從室町幕府後期開始,直到德川氏建立幕藩制國家才終結,被後人視作日本中世與近世之間過渡期的「戰國」,具體起訖時間存在不同劃分。

「巖波日本史」第五卷《戰國時期》記述的便是從「一四四一年,足利義教將軍被家臣謀殺的嘉吉之亂為開端,到一五九八年,一統亂世的豐臣秀吉逝世為止」約一個半世紀的歷史。

《戰國時期》(巖波日本史 第五卷)

縱觀全書,這是一部描述(史實)多於分析(史論)的大眾向讀本,內容全面,詳略得當,適合初級讀者閱讀,卻也不乏深刻的學術思考。

宏觀地看,戰國時期的日本已經被捲入全球性的貿易體系中,此前的半個世紀是「對外流通最繁盛的時代」,為「傾國之大內亂」打下了一定的社會和經濟基礎,亟需建立起與之匹配的高效的統治制度。

而從微觀生活史的角度,作者在序言中便言簡意賅地解釋道,戰國時期衣食住行的變革基本確立了「日本」的生活方式,「我們身體血肉直接能接觸到」,日本歷史文化由此開端,以此回應了內藤湖南那句破天荒的「應仁之亂前無日本」,讓讀者對這一時代產生形象化的親近感知。

電影《影武者》(1980) 劇照

在日本史學界,戰國乃至整個中世史研究是一個充滿理論爭論的領域。

軍事史觀往往用 「官兵交替」這樣軍事指揮權的抽象轉移來解釋歷史變遷,戰國史也可以被看作是將武士的發展等同於中原的發展的「武士史」,或者說是把武士與土地的結合以歸復傳統的路徑浪漫化的「領主史」。

同樣的故事,在左翼史學家眼裡,卻是「無數無名的庶民英雄活躍著」的「下克上盛行的時代」,底層民眾作為打破既有秩序的主體力量登上了歷史舞臺。

無論以何種理論看來,戰國都具有公認的劃時代意義,它是殘酷的動亂年代,也是充滿變革活力的「整合期」,原有的政治秩序解體,在當時具有實驗性的新型社會組織方式在生成。

《戰國時期》的作者今谷明是最傑出的中世史學者之一,他用平實而流暢的歷史敘述,為讀者揭示了「整合期」歷史中的獨特結構和運動規律。

《戰國時期》(巖波日本史 第五卷)

首先,今谷帶領讀者追溯應仁之亂前,也就是室町後期社會的權力混亂:

幕府與守護大名的博弈、貴族家族內部的鬥爭使得中央權力已經持續衰敗,應仁之亂只是一場總清算;底層「暴亂者」被合法納入了政治談判的範圍內,在「德政令」頒布和修改的過程中,執政者、神社僧眾、幕府閣老、農民起義軍,各利益集團間形成了一種類似議會的政治形態。

同樣在這一歷史時刻,村共同體作為有政治地位和功能的組織登上歷史舞臺,通過細緻地講述15世紀上半葉首個自治村的獨立運動、其內部組織形式和與外界的政治斡旋,今谷以小見大地展示了社會的轉型趨勢。

電影《影武者》(1980) 劇照

戰國便是誕生於這樣的背景,因此,「群雄逐鹿中原」雖然是大名領主們的崛起與發展史,同時涉及到上到中央、下到地方多元權力主體。

在《戰國時期》裡,很重要的一個關鍵詞是「一揆」,即起義,在中世日本,基本上除了特權階級、貴族、高級武士外,其他的社會各階層都應情況及需求而結成一揆,通過暴力手段試圖實現訴求,依靠群體活動來互相保障。

從土一揆、村一揆到國一揆(國人眾,當地有武裝勢力的土豪),再到後期的一向一揆(宗教教團),本書通過講述這些運動的爆發和鎮壓,便可以看到戰國時期諸階段中,各階層和各勢力的社會意識與行為動機,以及它們在歷史上扮演的角色。

在書中,「體制內」「體制邊緣」乃至「體制外」的視角得以結合,讓我們窺探到日本中世國家權力的實際運作。其中,許多看似邊緣性的問題——如百姓的逃散,實則與人口與土地制度緊密相關,是政治結構和支配體系中的關鍵問題。

在地方自治的實驗中,在對抗舊守護勢力的共同鬥爭中,在超越莊園領域的村村聯合中,曾經自由流徙的百姓被限制在了土地上,產生了近代所謂的「鄉土」意識,新的村或町把農民與土地相連接,「將『永續的家』作為社會基礎」形成了「牢固的共同體」。

今谷看來,莊園制向町村制的轉向是戰國時期得以確立的根本之一。但諷刺的是,一揆也在戰國中後期漸漸失去了活力,步入歷史。

《戰國時期》(巖波日本史 第五卷)

可以說,新制度的確立,離不開自上而下的統治權力的滲透,更離不開自下而上民眾力量的累積,在群體的聯合與消亡、權力的鬥爭與整合、利益的談判與嵌套之間,日本從中世走向近世。

當然,戰國大名是這個過渡中強有力的推動者,在確立起權威地位後,到戰國後期成為了更強而有力的暴力裝置,紛紛建立起新的集權體制——即使下克上的精神依然存在著。

電影《影武者》(1980) 劇照

但到了信長扼殺宗教一揆、乃至太閤檢地中的鐵腕手段,我們看到,歷史潮流中已經湧現出這樣可以一統天下的英雄,他們既有軍事縱橫的才能,更懂得利用社會發展的趨勢,重建政治秩序,變革支配體系,牽制各方利益,建立起穩定而有效的統治。

如此豐富歷史濃縮在這本小書裡,對於入門級別的讀者而言,確實有些眼花繚亂,但正是這種「繚亂」標識著「充滿陣痛感」的亂世,讓人感到歷史是生動而又複雜的,也能得以窺見戰亂旋渦中人們的生存狀態。

面對著搖搖欲墜的中世社會結構,領導者們必須要作出有時效性的決策,下層民眾也用各種方式團結起來尋找機會,作者同樣提到了那些生逢亂世,依然在相對封閉的各國間傳播文化、追求著超越時代之永恆精神的文藝人士。

處於小冰期的日本戰國,這個「王法、佛法皆破滅」的危機時代,同樣也孕育著革新、統一的契機,和一個全新的近世

今谷先生的歷史書寫帶我們深入這一個半世紀的故事,思考著歷史的偶然、必然與潛能。

電影《影武者》(1980) 劇照

點擊下圖,下單立省15元

《戰國時期》

(巖波日本史 第五卷)

[日] 今谷明 著

日本史的入門讀物

日本百年學術出版社巖波書店鎮店之寶

中文全譯的日本通史

本書記述了日本戰國時期大約一百六十年的歷史。

以一四四一年以嘉吉之亂為開端,一五九八年豐臣秀吉逝世為結束,以爭奪權力引起的數次戰爭為敘事核心,涉及政治制度、經濟外交、文化宗教等諸多方面。

同時,還對織田信長、豐臣秀吉、萬裡集九等歷史人物有深入的記述。

從社會結構變化這一視角出發,戰國時期在日本歷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戰國大名促成了戰國莊園制向村町制的轉換.

購買《巖波日本史》全系列

《巖波日本史》全系列

- 完 -

歡迎留言,和小通瞎扯

相關焦點

  • 戰國之世:七大戰國崛起與滅亡概況
    最近央視熱播劇《大秦賦》,再次掀起了戰國,這個百家爭鳴時代的歷史熱。每每看到戰國百家爭鳴,人才輩出,文化紛呈,就恨不得也來一次穿越,去那個讓人心馳神往的時代,一睹風採。戰國地圖要講韓、趙、魏的崛起與滅亡,就必須得從三家分晉說起。三家分晉,作為春秋和戰國的分界線,具有特殊的歷史意義,開篇略述一番。
  • 真正的戰國歷史,比演技炸裂的《風雲戰國之列國》更震撼
    《風雲戰國之列國》 金鐵木導演拍攝的紀錄片《風雲戰國之列國再看風雲動蕩的戰國,波雲詭譎的政治時局。 《風雲戰國之列國》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2000多年前的硝煙早已經消失殆盡,一件件珍貴的文物,一部部經典史籍,成為當年的見證,幫助我們還原那個年代,比《風雲戰國之列國》更真實震撼的歷史。
  • 日本戰國科普 l 第五章 守護大名與戰國大名
    在日本遊戲界,光榮公司因旗下一系列戰略遊戲而獨樹一幟,《三國志》、《信長之野望》、《太閤立志傳》……當然還有發行年代久遠的《英傑傳》,可以說這家被玩家戲稱為暗恥的遊戲作品是廣大東方史粉絲的啟蒙老師
  • 歷史類春秋戰國時期小說推薦
    <引用自《紈絝霸王闖春秋》簡介> 推薦一看2.大爭之世 作者:月關重生公子,仲尼正意氣風發,晏子已垂垂老矣,孫武著兵書未成,大夫相爭強晉將亡……身為人子,勇冠天下,一朝復仇,天下動色——大丈夫,如是足矣。
  • 春秋我為王、戰國之軍師崛起,好看的春秋戰國文不可多得!
    今天推薦春秋我為王、戰國之軍師崛起,好看的春秋戰國文不可多得!大家一起來看看吧。1.《春秋我為王》,作者:七月新番簡介:重生春秋,成為卿族庶子,被趕到馬廄與牛馬為伴,誰知霸業竟由此奠定,三家分晉算什麼?且看我趙氏代晉!
  • 彩京經典戰國系列射擊遊戲《戰國之刃》登陸Steam!
    彩京旗下經典射擊遊戲《戰國之刃(tengai)》現已由發行商City Connection在Steam平臺推出。  《戰國之刃》是遊戲製造商彩京1996年在街機上推出的一款橫向捲軸射擊遊戲,作為彩京初處女作《戰國ACE》續篇發行。
  • 故宮博物館藏戰國「玉璽印」(難得一見的珍品)
    戰國時期各國文字雖有差別,但無疑均已成熟,表現在璽印上的印文同樣如此。此時的印面從文字布局看,更注重單個的文字結構,整體上不如漢代規整標準。細觀單獨的印文,工整緊湊,引人注目,若從印面通觀,似顯分散。當時入印的文字與社會生活中的實用文字仍不分,少有特定的某種印文或美術式的變體。戰國璽印的印面廣泛採用邊框,寬闊的邊框往往與纖細的陽文相配,而陰文則多增加復欄。
  • 日本戰國之織田信長
    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德川家康合稱「日本戰國三傑」。另兩人相比織田信長的光芒萬丈,就有些相形見絀了。雖然豐臣秀吉成為「關白」,統御天下,但這都是在信長的肩膀上成就的;德川家康,雖然開創了德川幕府,但也只是欺負孤兒寡母所得,比之豐臣秀吉稱不上英雄,更無法與信長相比。其他兩傑相對長壽,實現了自己的政治理想,而信長只留下了「人間五十年,亦夢亦如幻」的絕筆。信長短暫的50年的人生確實如夢似幻。
  • 戰國名將白起
    ,戰國四大名將之一,秦昭王時期曾經多次率部出徵,為秦統一六國做出了重要貢獻。公元前294年,在軍隊中因作戰勇猛而累功升為左庶長,進而被秦國權臣穰侯魏冉所賞識,成為其心腹愛將;公元前293年:因伊闕之戰大勝而升為左更、國尉,進入秦軍領導層;公元前278年:因安邑之戰大勝再升為大良造,成為秦軍最高指揮官;公元前257年8月:因破郢之戰大勝被封為武安君,這是戰國時代一個軍人能得到的最高爵位。白起一生致力於為秦國徵戰,從史料記載中找不到他的敗仗記錄。
  • 燕國,它的幸與不幸 | 《風雲戰國之列國》
    昨晚,首檔劇情式歷史紀錄片《風雲戰國之列國》在騰訊視頻播出。第一集《燕過無痕》,就用幾個重大事件,精準並一針見血地講述了戰國七雄之一燕國的興衰歷程。在波譎雲詭的戰國時代,諸侯國相互攻伐,戰亂不斷,大大小小的戰爭百餘次,但燕國的存在感始終排在倒數一、二位。
  • 春秋五霸之首,為何在戰國末年,偏安一隅,對秦國不聞不問
    公元前241年,在魏國組織的五國聯軍攻秦蕞之戰之中,作為東方大國的齊國卻沒有參加。對於當時的情勢,齊國應該清楚,天下苦秦已久,東方六國根本無法和秦國抗衡,但是齊國卻選擇了不與其他五國聯合。等到春秋之時,在齊桓公的帶領之下,齊國更是第一位稱霸的諸侯國,可謂東方大國,非齊國莫屬。但是到了戰國末期,齊國卻對於秦國的做大,絲毫不管,對於魏國邀請一同伐秦也是毫無動容,最終成為了秦國統一天下的墊腳石。
  • 《風雲戰國之列國》:用創新的紀錄片敘事語態解讀戰國時代興亡
    1月22日,紀錄片《風雲戰國之列國》(以下簡稱《風雲戰國》)正式收官。《風雲戰國》可以說是一部最不像紀錄片的紀錄片,憑藉形式上的大膽創新,該片一經播出就收穫了大量的關注。而嚴謹的製作態度、全新的歷史視角與大量史學新觀點的輸出則為它收穫了觀眾的廣泛認可。截至收官,《風雲戰國》視頻播放量集均約千萬,豆瓣評分達8.2,微博話題#風雲戰國#閱讀量達1.3億。
  • 《風雲戰國之列國》紀錄片的新形勢,是離經叛道?還是大膽突破?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部紀錄片《風雲戰國之列國》《風雲戰國之列國》是由騰訊視頻出品,企鵝影視和上造影視聯合製作的國內首檔劇情式歷史紀錄片。紀錄片以韓、趙、魏、楚、燕、齊、秦戰國七雄的英雄人物、國家命運為線索,通過實景還原和演技派演員演繹的全新劇情式呈現方式,探索戰國時期的六國興衰史以及秦王朝一統天下背後更深層的秘密,為廣大觀眾再現2200多年前那一段波瀾壯闊的歷史。
  • 紀錄片《風雲戰國之列國》
    公元前260年,長平之戰趙國敗,除了240名年幼者,40多萬趙卒被阬殺,這是上古時代最慘烈的戰爭,趙國從此再也無法和秦國抗衡,秦人一統天下已成定局。公元前258年,秦國一直圍攻邯鄲,企圖一舉滅趙,疲憊虛弱的趙國只能四處求援。趙人剛直暴烈,慷慨悲歌,可以被打敗,不可以被徵服。當國家面臨滅頂之災的時候,悲痛的趙人同仇敵愾,一致對外,邯鄲久攻不下,秦軍只能撤退,秦國不得不放慢一統天下的步伐。
  • 《榮耀戰國》父親節,戰國最厲害的一對父子竟然是他們?
    在戰國時期有著這樣一對戰國最強父子說他們是最強,你認可嗎?對於秦始皇嬴政,之所以可以剪滅六國,離不開之前幾代君主打下的基礎,也即「奮六世之餘烈」,也仰仗精兵良將在戰場上的作用。其中,王翦、王賁這對父子,可以說是秦朝建立的最大功臣,而且是沒有之一。就王翦來說,滅亡了楚國和趙國,而就王賁來說,不僅消滅了趙國的殘餘勢力,還徹底消滅了魏國、燕國、齊國這三國。
  • 半妖夜叉姬小玲睡在時代樹上,世生灣誤入歧途
    三個黑幫女孩開始回來得知諸葉找到了回到戰國時代的方法,我總是非常高興,然而與家人離別的悲傷有點沉重,和曹泰談過之後,她放鬆了很多。諸葉把許多東西裝在一個大背上,就像當年的戈薇。根首看到三顆珍珠後,打開了時光樹的傳送門,三個夜叉女僕踏上了歸途。
  • 風雲戰國之列國 讀書筆記
    在崇尚暴力的戰國時代,燕國終會滅亡。第二集  趙國 烈亂之國1. 秦人和趙人同根同祖,直到商鞅變法,改變了秦人。而趙人依然是好勇而氣躁,任性而胡作非為,民間慣於私鬥,廟堂妄誅亂殺。2. 鐵血無情、暴烈任性是趙家人的秉性。
  • 戰國七雄之田氏代齊
    公元前391年,田成子四世孫田和廢齊康公。公元前386年,田和放逐齊康公於海上,自立為國君,同年為周安王冊命為齊侯。公元前379年,齊康公死,姜姓齊國絕祀。田氏仍以「齊」作為國號,史稱「田齊」。一鳴驚人前378年,齊威王繼位。
  • 海賊王:戰國真是老謀深算,兩年前他已想好如何打敗四皇
    對於戰國「智將」這個稱號,以前筆者並沒有太多體會。畢竟,戰國作為一名配角角色,他在海賊王劇情中出現的機會非常有限,自然也沒有太多篇幅來表現他的過人之處。不過,隨著最近海賊王劇情的持續跟進,筆者卻發現了戰國的高瞻遠矚。即便現在處於半退休狀態,戰國的影響力與決策,還在不斷推動著海軍的發展,甚至影響著整個海賊王世界局勢的走向。
  • 《戰國布武》一個女人掀起了戰國的開端:應仁之亂
    《戰國布武》一個女人掀起了戰國的開端:應仁之亂 作者:GM 來源:九遊 發布時間:2020-06-12 15:40:00手機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