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楊超越的希望論到Yammy的被羞辱談資本運作下的偶像人格

2020-08-27 世鏡

偶像帶來希望還是幻想?

最近楊超越在綜藝上談到偶像的時候說「偶像的意義就是給大家帶去生活的希望」,「老天也會偏愛我們這些笨小孩。」

這句話由楊超越說出來,讓我既覺得中肯,又覺得怪誕。

超越妹妹的成功確有其勵志之處,寒門出身,中學輟學,在社會漂泊流轉卻沒有因美貌的誘惑自甘墮落,這本身就是一種正道之光。參加選秀節目,能力不足,備受嘲諷,卻沒有因此失望消沉,反而堅持著走到最後,走到成功的光環之下。

這不能不說是勵志。

但怪誕之處在於,她學唱跳笨不笨根本就不重要,重要的是她手裡握著進入娛樂圈最大的王牌:極為稀有的美貌。(我對楊超越並無惡意,如有冒犯,請理智把文章看完)

舉個例子品味它的怪誕之處,假如考清華需要90%的學習成績+10%的顏值,一個學霸長得挺醜,但學習非常非常好(有智商和自律彩票)。

面試結束之後,該學霸喜極而泣:「老天也會偏愛我們這些醜小孩!」

搞笑,你本來就是靠成績保送的好吧。

同樣,超越妹妹的成功是因為她笨,但努力嗎?

是因為她長得美呀!

極為稀缺的美貌天賦加上獨到的情商,這兩樣,基本都是老天爺賞飯吃。

不信你把超越妹妹的臉換成路人甲的臉,看看這種唱跳實力還能不能火起來。哪怕她做人態度再端正,再呆萌可愛,恐怕也很難火起來,以至於成為無數人的希望。

這種買彩票一樣的成功其實才是對努力本身最大的諷刺。

超越妹妹的成功很像常見的爽文:我不是出身名門正派,我靠野路子修煉,受到無數人的鄙視。但是!我天生骨骼精奇,天賦異稟,比武大會上還是秒殺一眾名門正派的種子選手,從此獨步武林,揚眉吐氣。

這種爽文劇本太吸引人了好嗎?尤其是在階層固化越來越嚴重的今天。是我我也會yy:說不定我也有隱藏的某種天賦,或者處變不驚的性格格外受人青睞呢?稍微努努力就能贏得無數人喜愛,實現財富自由呢?

金庸大大已經仙去,他的劇本還在不斷流傳。

這樣想想,不禁嘆息:我們的世界得多可悲,多絕望,大家才把巨大的希望放到中彩票上。

我情願看到劇本是這樣的:一個出身寒門,長相平凡的楊超越,憑藉著巨大的努力,練就藝術家級別的唱跳實力,最終得到所有人的認可,那我會真的覺得勵志。

但資本現在選出的偶像或者說idol更多的都是才不配名,其實也不需要配名,因為這就是資本定義的「偶像」

資本之下的偶像,與其說帶來希望,不如說帶來幻想。

那你非要說這種幻想也是一種希望。

那我只能說,人生太苦了。

為什麼流量偶像需要立人設?

下面我們接著討論偶像產業。

早先的偶像一般不需要立人設,人家主要靠作品說話。哥哥張國榮,唱歌演戲,哪一樣不是教科書級別的。陳衝、鞏俐,人家作品足夠硬,腰板兒就挺得直。

當然也有一些偶像,一般立的也是完美人設。比如劉德華,比如林志玲,勤奮努力敬業,溫文爾雅尊重他人。人設是夠完美了,但說實話,這二位還是能力有點不太夠。也許二者有點相關關係?

那麼現在呢?當今的偶像產業之發達,已經遠遠超越了我們的想像,它負責滿足你各種幻想。

「自律人設」讓粉絲望塵莫及怎麼辦?那我們就立「吃貨人設」,憨憨的,傻傻的,愛吃,不自律,多親民,就連2012年的千頌伊都知道拿著絕對不會真喝的咖啡擺個拍。

完美人設太假是吧?沒事,還有「真性情」人設、「作精」人設。「我要通過支持我的偶像,讓別人知道我這樣懟天懟地懟空氣的小仙女也是受歡迎的!」

上進人設在階層固化時期不好使是吧?「皇族」人設、「公主」人設等著你。總有人臀腦分離,通過偶像代入可以無限意淫自己是資源在手、應有盡有的皇族。

只有你想不到,沒有資本擺不出來的商品。

壟斷越嚴重,商品反而會越顯得多樣,這樣才會每種人都能找到對應自己幻想的那一款。

那麼為什麼現在的偶像需要設一個人設?

原因有二。

一是這樣可以藉由網絡迅速拉近與粉絲的距離,收割巨大的流量利益。

二是,能力不夠唄。

其實,並不是所有的受到大量追捧的人都是我們今天討論的偶像——即流量idol。天王麥可·傑克遜,也是受到無數人瘋狂的追捧,「哥哥」張國榮故去這麼多年,依然有人深刻緬懷。為什麼呢?

因為人家已經達到了藝術家的水準了,人家在作品中有獨到的創造力,深厚的共鳴能力。

但今日的唱跳偶像,尤其是很多從日韓舶來的養成系偶像,實力是不足睥睨眾生的,於是只能媚俗於眾生,呈現給大家想要的人設。

經常有粉絲鼓勵自己的偶像做自己。

做自己是不可能做自己的,只要有一天你還是實力不足,靠粉絲吃飯的偶像,他就絕對做不了自己。

黃仁宇在《萬曆十五年》中對君臣矛盾做過一段精妙的論述,作為皇帝,你就是國家的道德偶像,你不需要有七情六慾,你只需要端坐在那個位置上,做出一個完美的表率。

偶像也是如此,你在的位置,就是給別人製造幻想的位置。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呈現自己的性格特徵,以此作為「真實」的作證,但你要敢360度呈現自己的真實人格,分分鐘掉分無數。而且資本,也正如明代的文人官僚集團一樣,他們也絕不允許你這麼做,破壞一架巨大的運轉中的機器。

從Yammy被侮辱事件談偶像的商業人格

下面談Yammy被侮辱事件。

在關於Yammy事件的討論中,有一種觀點引起了我的好奇,那就是「yammy是一個商品,徐明朝並不是針對yammy本人在批評,而是批評作為『偶像商品』的yammy認知不清,定義有問題來批評」

那麼「偶像」是不是一種商品?

毫無疑問,是。

這種商品販賣的——就是我們在上文中所說的幻想。

這種買賣關係並不直接存在於偶像和粉絲之間。其實應該是資本家將包裝好的偶像人設直接販賣給了粉絲,粉絲為這個人設來付費。資本家得到的利潤一部分支付給了偶像本人,而作為交換,偶像出售了自己商業人格的包裝權。

那麼徐明朝有沒有資格談論Yammy的外貌和路線?

有,但問題是你為什麼不能和Yammy本人理智討論,而是要在她不在場的時候肆意羞辱。

她出售了商業人格,但並沒有出售自己的人格。

有人說,這算什麼,這跟老闆在在辦公室罵員工相比都算輕的了,也有無數人紛紛附和說到了社會上才發現尊嚴連個屁都不算。

對於這種說法,我只想引用魯迅大大的話:從來如此,便對麼?

在地上跪久了,反而認為站著是錯的。

可笑。

從偶像到實力派

其實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那就是當今流量偶像多是從唱跳歌手中產生,或者演了一兩個爆火的ip劇的明星中產生。

為什麼?

《娛樂至死》提到過一個非常有趣又發人深省的觀點:傳播方式決定內容。

想一想八九十年代主要出產歌星,為什麼?因為當時是唱片、磁帶的時代。而現在是網絡視頻的時代,視聽比任何一種方式都能震撼到普羅大眾。畢竟大多社會正在朝著赫胥黎所說的《美麗新世界》加速前進,放鬆大腦,感官刺激就好。

是以顏值比任何時候都能成為一種硬通貨。

實力不夠,顏值來湊,還是不行,人設管夠。

再加上呈現於視頻之前的訓練內容,讓你體會到養成的快樂。

輕輕鬆鬆就可以收割巨大的流量,誰不願意出售一點點商業人格呢?

但問題是,出售商業人格的同時,你的真實人格很難不受影響,你再想要全方位無死角的做自己,那你就等著撲街吧。

誰不怕撲街呢?

真正有實力的人。

有人說唱跳不是實力嗎?能把唱跳做到極致,不斷突破,那就是實力。

我很想說一說張藝興,韓國練習生出道,但並不滿足於小鮮肉頂流的定位,不斷突破自己,成為全能的張pd,成為燃到炸裂的街舞隊長,krump跳得出神入化。

對於這樣的人,再多的人嘲諷他努力是人設,是作假,他也完全不怵。

人有實力在這兒撐著呢。

除此之外,你的作品是僅呈現的感官刺激,靠顏值,靠暈輪效應吸粉,還是有深厚的藝術內涵,或是對人的愛戀有細緻入微的關照,或是對社會有清晰透徹的洞見,或是對家國情懷有自己的觀察和思考。能做到,你的作品才不會只是曇花一現。

藝人不應該僅僅滿足於呈現感官刺激,否則便只是偶像。

粉絲也不應該僅僅沉浸在幻想式的自我滿足,否則所謂的希望也只是鏡花水月一場。

還是人家張小雨一番話說得透徹:

相關焦點

  • 楊超越的煙盒與偶像的失格:人設契約下的新偶像文化
    在粉絲經濟與飯圈文化的語境中,偶像早已脫離傳統定義,不再僅僅是令人仰慕、崇拜或者學習的對象。
  • 資本運作下的《三十而已》
    最近暑期檔《三十而已》可謂是爆紅網絡,特別是8月3號這天因為送審片洩露更是將它推向高峰,很多人把這一現象歸納成黑馬黑馬現象無一不是背後的運營和設計呈現出來的結果罷了,當然這又怎麼少的了資本的運作,接下來我們一起來探討閒聊。
  • 從「錦鯉」到「灰姑娘」,漂亮妹妹楊超越你get到了嗎?
    要說楊超越這個姑娘,可謂是娛樂圈中少女偶像的一股狂風。從2018年,參加《創造101》,出現在大眾視野的那一刻,就牢牢鎖定了出道位置。也有人說,楊超越背後有資本的運作。那些她展現出來的特質,都是為了立人設而做的。先不論這件事背後的真假。
  • 「全村希望」楊超越落戶上海,草根的勝利還是資本的助推?
    以「大哭」出名、「真實」破圈的楊超越,正從素人村花蛻變為背後有公司、有資本的職業女藝人。她以自己的姿勢野蠻生長日漸強大,當資本的逐利性與楊超越的特殊性結合在一起,一場巨大的社會實驗正在發生。農村女孩楊超越在所有人的注視下完成了一次意想不到的「跨越」。楊超越是如何坐上火箭的?娛樂圈一直以來都被視為名利場,而近些年,隨著越來越多富二代星二代逐夢演藝圈,做偶像也成了有錢人的遊戲。但楊超越是個例外。江蘇鹽城農村出生,下雨時家裡還漏水。
  • 「全村希望」楊超越落戶上海,草根的勝利還是資本的助推
    來源:藍鯨財經繼李佳琦作為特殊人才落戶上海的消息在六月引發一時熱議後,昨晚楊超越將落戶上海的消息又登上了熱搜。以「大哭」出名、「真實」破圈的楊超越,正從素人村花蛻變為背後有公司、有資本的職業女藝人。她以自己的姿勢野蠻生長日漸強大,當資本的逐利性與楊超越的特殊性結合在一起,一場巨大的社會實驗正在發生。
  • 1000億的中國偶像產業,資本下娛樂圈、選秀、飯圈和文化輸出
    從土偶(偶像練習生)到土創(創造101),從蔡徐坤到楊超越,再從婧(青春有你2)的折九(The 9)到堡(但綜藝的可操作性和可延展性就強多了,在幾輪監管大棒下,綜藝受影響相對較小,資本也慢慢傾斜,請記住這時尷尬又急於尋找出路的資本,這條線索是個重要的伏筆,這些資本猶如一堆枯草乾柴,就等一個星星之火
  • 楊超越背後的資本!楊超越還能紅多久?
    她成功的背後究竟有多少資本的動作?1998年,楊超越出生於江蘇鹽城的一個農村家庭。楊爸爸36歲才結婚,然後就生下楊超越,這在農村算晚婚晚育。給女兒取名「超越」,就是希望女兒能超越自己,就是這樣簡單直接。楊超越12歲時父母離婚。父母離婚這件事情對她的影響很大,性格漸漸變得叛逆,學習每況愈下。之後差到讓她直接放棄學業,外出打工。
  • 《凡人修仙傳》資本的運作
    時間倒回2017年,第一次看凡人放出的PV,這如CG一般的3分多鐘確實驚豔到了我,甚至開始期待這樣的電影早一點上映(當時完全沒有預料到它會是劇集,畢竟這樣的製作太燃燒經費)。回到2020年,國漫區龍爭虎鬥的7月,凡人突然而至,初回的驚豔,到之後的如鯁在喉。而一看豆瓣的評論,一水的好評,一水的吹捧。
  • 輟學少女到全村希望,2年時間蛻變,該怎樣看低學歷楊超越逆襲?
    輟學少女到全村希望,2年時間蛻變,該怎樣看低學歷楊超越逆襲?一時間,微博、朋友圈到處轉載著楊超越的相片,就和臨近考試掛柯南一樣,楊超越成為了大家眼中會給自己帶來福氣的人。在楊超越獲得成功之後,就有媒體前去楊超越曾經就讀的學校進行過採訪。令人意外的是,學校並不以楊超越為榮,師生口徑都十分統一,不願意談這個輟學生。甚至,在採訪過後,學校做出規定,命令回應禁止媒體採訪。
  • 錦鯉人設崩塌,楊超越還剩下什麼?
    聊到愛情,無關男女,大多都只會聊一些如夢如幻的浪漫,對經濟上的糾纏閉口不言。正是楊超越的這份獨立與清醒,轉變了很多人對她的看法。在粉絲、媒體和一部分對楊超越沒有惡感的路人的推波助瀾下,楊超越迅速披上了「國民錦鯉」的光環。「轉發這個楊超越,你今年的心願一定能夠實現。」
  • 老闆開會公開羞辱Yamy!楊超越:氣到手抖,鴨鴨不是賣身為奴
    到現如今為止,有很多的廣場舞大媽在跳舞的時候,依舊是在唱這首歌。歌曲節拍簡單,動作好看,因此極受大眾的喜愛。這些話語不管是誰聽到估計都會跟他急,要知道這可是自己辛辛苦苦給他工作的老闆上級不說老闆要對員工有多好,最起碼的尊重還是要有的,這一位老闆連最起碼的尊重都不懂,似乎帶著全公司的人員嘲笑yamy,讓員工都加入到自己的羞辱隊伍當中,讓他感到非常的自豪
  • 從流量演員肖戰到楊超越,爆火的背後,除自身實力還有資本運作?
    肖戰出道三年,拍攝的作品基本集中於2018年中到現在,而且大多都是很快能播出的作品,也就是說,投資他作品的影視公司,希望可以快速變現。如此不妨來分析下肖戰背後的推手,其實也不多——經紀公司哇唧唧哇+新麗傳媒。閱文155億收購新麗的消息眾所周知,肖戰拍攝的《鬥破蒼穹》《鬥羅大陸》《狼殿下》《慶餘年》《鬥羅大陸》都是新麗的作品。
  • 王一博是最沒有資格,拿這個獎項的,不過是資本的運作而已
    王一博是最沒有資格,拿這個獎項的,不過是資本的運作而已首先,王一博和虞書欣也能稱得上演員啊?電視劇演的還沒幾部,劇也沒有廣為人知,個人還沒有演技名場面,就已經把目光放在了獎項上面?即使張子楓,文淇她們在演技上吊打你們,她們更想留下的是經典留存的作品,表達出來的也是對表演的熱愛,而不是剛演戲就想拿獎,然後賺更多的錢。
  • 偶像宣言還是資本宣言?
    三、資本博弈除了製作平臺積極採用各種營銷吸引受眾注意之外,選手背後的公司也在相互較勁,希望自己公司的練習生能夠出道,以謀求最大的利益。在這類偶像養成類節目模式中,偶像不是出身「草根」,而是已經籤約的「半個」藝人,除了極個別的個人練習生外,背後基本上都有資本的支持。
  • Yamy與資本對峙背後:殘忍的明星生存法則
    《資本論》中說:「資本來到人世間就是血淋淋的,要榨乾人的最後一滴鮮血」。這句話揭露了資本主導下的娛樂行業「權利遊戲」的本質。近日,前火箭少女成員Yamy在微博曝光老闆徐明朝在公司內部會議上羞辱自己的語音後,迅速登上熱搜,炸裂「飯圈」。
  • 從錦鯉女神到被質疑,楊超越新劇引熱議,她演技真有那麼差嗎?
    雖然楊超越在公司的培養下一直學習跳舞唱歌,但是楊超越這方面的能力還是差強人意,但是架不住她生的一副好面容。而且從給出的劇照上能看到出來,楊超越戴上美瞳之後整個人看起十分呆板,甚至不像個真人,就更不要談什麼角色的內心戲了。
  • 通過王一博、韓庚,看其背後的樂華是如何資本運作的
    王一博韓庚可以說是第一代人氣偶像,雖然他現在還活躍在娛樂圈,但是論名氣卻遠遠低於同公司的王一博,可是即使這樣從《偶像練習生》到《創造101》,從「樂華七子」到「火箭少女101」,樂華創造了範丞丞、黃明昊和朱正廷等人,還有孟美岐、吳宣儀等,他們幾乎幾乎佔據了選秀市場出道的半壁江山,而王一博更是一躍成為了當紅炸子雞。
  • 你們看的三生三世 都是楊冪的資本運作套路!
    換句話說,《三生三世》劇中過半的新人演員都出自嘉行,從女一到女二到女反派到男一除外的男二男三等都被嘉行傳媒承包了。簡要梳理一下這家公司的成長歷史,大抵也是大冪冪資本運作的現實記錄。2009~2011年成名階段:通過仙俠、古裝宮廷等類型熱門電視劇塑造年輕、偶像形象,2009~2010年出演大IP電視劇《仙劍奇俠傳三》、《美人心計》、《紅樓夢》、《神探狄仁傑前傳》等,2011年憑藉古裝宮廷劇《宮鎖心玉》一劇成名。
  • 震懾住黑色「資本」,讓正能量偶像不被打壓
    一些選手在舞臺上魅力十足,「火力全開」;舞臺下低調內斂,真誠謙遜,這樣溫柔且強大的人格氣質吸引了眾多觀眾喜愛,成為很多人心中閃亮的一顆「星」。但有的實力與人氣兼得的選手卻被「資本」惡意打壓,被壓票,刪鏡頭,甚至買通營銷號發黑通稿,各種令人不齒的惡劣行徑層出不窮。
  • 偶像可以不完美,偶像也可以楊超越
    每天都下定決心&34;,但遇到困難就下意識退縮。所謂的努力,也只是沒有效率的做工,在白白浪費時間。被生活逼急了默默流淚,流淚之後又繼續無效率的死循環中。有初中就輟學的背景,有十幾歲就去大城市打工的經歷,有劣質的休閒小說,有滿身的淘寶爆款,有一種質樸到心裡的鄉土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