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舊事》是林海音在1960年出版的自傳體小說。十九世紀二十年代隨著父母遷居北京城南,在那裡度過了童年歲月,這本書是林海音回憶童年往事而著的。作者藉助小英子童真的眼睛,去看在城南裡面形形色色的人與事。小英子一路來都用她善於發現的眼睛和充滿好奇的童心去探索生活,對人生,對人性的洞察與思索。
本書是以小英子的成長為線,從在北京第一個度過的冬天作為開篇到「爸爸的花兒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為結局,將五個故事串聯講述城南的悲歡離合。
惠安館有個被人稱為「瘋女人」的秀貞,但小英子卻不這麼認為,在瞞著家人的情況下,小英子和秀貞成為了好朋友,並且得知了秀貞曾與一個名叫思康的大學生相愛,可對秀貞許下承諾的思康在回老家之後再也沒回來過。秀貞獨自生下女兒小桂子,卻被家人送到城牆腳跟,也不知所蹤了。小英子對秀貞的遭遇感到同情,而後幫助秀貞一起尋找小桂子的下落。根據秀貞所描述的小桂子,小英子不經意間發現自己的小夥伴妞兒的身世與小桂子很是相符,加上又發現妞兒後脖頸的印記與秀貞的描述一模一樣,就立刻帶著妞兒去找秀貞。母女相認後,秀貞又立刻帶著妞兒去找父親思康,可卻在趕火車時,母女二人一同喪了命。
後來,小英子在附近的荒園裡認識了一個年輕人,穿著一身短打褲褂,禿著頭,濃濃的眉眼,厚厚墩墩的嘴唇,原本小英子是感到害怕的,但想起看相的李伯伯說:「嘴唇厚厚墩墩的,是個老實人相。」就放下了防備。他為了供弟弟上學,不得不去偷東西,英子覺得他個善良的人,但分不清他是好人還是壞人,以至於英子發出這樣的誓言:「我將來要寫本書,我要把天和海分清楚,我要把瘋子和賊子分清楚。」後來小英子在荒草地上撿到了一個小銅佛,被警察發現了,那位年輕人也因此被抓捕歸案。小英子對此耿耿於懷,感到非常難過。
再後來,蘭姨娘來到英子家。蘭姨娘與小英子互稱姐妹,小英子也是很喜歡蘭姨娘的,直到小英子發現父親在母親懷妹妹的時候與蘭姨娘暗生情愫,小英子為母親感到痛心,對蘭姨娘的態度也陷入了糾結。為了捍衛家庭,小英子想到了為蘭姨娘和德先叔牽線。促使二人相愛。在蘭姨娘和德先叔即將離開北京時,看著二人進了馬車,小英子五味雜陳,想哭也想笑。
宋媽為了掙錢已經好幾年都沒有回過家了,在英子九歲那年,宋媽的丈夫來到英子家,這時才得知,宋媽一直心心念念的兒子在兩年前已經意外被淹死了,而女兒也被丈夫送給了一對沒有兒女的騎三輪的夫婦。小英子不明白宋媽為什麼撇下自己的孩子不管,來伺候別人。後來,宋媽也被她那個好吃懶做的丈夫給接回家了。
故事的最後,是小英子的爸爸因病去世。小英子在小學畢業典禮上得知此消息就匆匆趕回家,但是已經來不及了。當她回到家的時候,妹妹還在搶玩具玩,弟弟還在把沙土灌進玻璃瓶裡面。家裡就數小英子大了,是小小的大人,英子從來沒有那麼鎮靜過,這樣的安靜。當英子走過院子,看到已經垂落的夾竹桃時,她在心裡默念:爸爸的花兒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
五個故事都在離別中收場,每場離別,小英子都受到同樣的囑咐,要她長大,如大人一樣。
宋媽臨回她的老家的時候說:
「英子,你大了,可不能跟弟弟再吵嘴!他還小。」
蘭姨娘上馬車的時候說:
「英子,你大了,可不能招你媽媽生氣了!」
蹲在草地裡的那個人說:
「等到你小學畢業了,長大了,我們看海去。」
英子的爸爸對她說:
「不要怕,英子,你要學做許多事,將來好幫著你媽媽。你最大。」
畢業典禮老師說:
「做了中學生就不是小孩子了,當你們回到小學來看老師的時候,我一定高興看你們都長高了,長大了……」
老高說:
「大小姐,到了醫院,好好兒勸勸你媽,這裡數你最大了!就數你最大!」
「我們是多麼喜歡長高了變成大人,我們又是多麼怕呢!」這是英子對自己的期待,也是對未來的畏懼。可爸爸鼓舞的話語還在耳邊,「無論什麼困難的事,只要硬著頭皮去做,就闖過去了。」「闖練,闖練,英子。」一次又一次的離別,一次又一次的經歷,小英子逐漸了解這個複雜的世界,一種責任感與使命感已經萌生。
在小英子的眼中,瘋癲與正常,壞人與好人的標準,她總是沒辦法下定義,定標準。「其實那瘋子還不就是一個梳著油松大辮子的大姑娘,像張家李家的大姑娘一樣!她總是倚著門牆站著,看來來往往過路的人。」、「嘴唇厚厚墩墩的,是個老實人相。」小英子不在成年人的視角去審視人與事,而是用天真和善良去看待每一個人,每一件事。這原本都是人所共有的,只是在世俗中逐漸迷失,忽視了曾經的質樸與善良,留下了偏執與冷漠。
「人類總有可憐自己怨恨別人的習慣而不自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