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一男子冒充「二號首長」和女子戀愛 詐騙五十萬獲刑十年

2020-12-24 在濱城看天下

遼寧瀋陽男子鄭某假冒自己是「省委書記秘書」,和女子張某戀愛,並先後以幫助張某孩子擇校、低價買法拍房等理由,詐騙她五十餘萬元。2020年12月,鄭某因詐騙罪被判刑十年。

鄭某是遼寧瀋陽人,曾經因詐騙罪被判刑。

鄭某惡習不改,他謊稱自己是省委書記秘書的身份,取得女子張某的信任,並與之作為男女朋友進行交往。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間,鄭某在瀋陽市于洪區張某家,先後以能幫助張某孩子辦擇校、低價購買法院查封拍賣的房產、償還信用卡、補交保險、買手錶、急用錢等事由,騙取張某共計人民幣496477.26元。

2019年9月24日,鄭某還以能夠幫助張某的父親辦理償還信用卡欠款為由,騙取錢款人民幣34500元。

2020年3月26日,發現被騙的張某報警。鄭某經電話傳喚至公安機關。案發後,鄭某某退賠張某經濟損失人民幣一萬元。

瀋陽法院審理此案認為,鄭某某以非法佔有為目的,虛構事實,騙取他人財物,數額特別巨大,其行為已構成詐騙罪。繫纍犯,依法應從重處罰。近日法院判處其有期徒刑十年,並處罰金人民幣六萬元。責令退賠被害人損失。

相關焦點

  • 多次冒充軍官招搖撞騙 一男子騙得六千獲刑一年三個月
    多次冒充軍官招搖撞騙 一男子騙得六千獲刑一年三個月 2020-09-17 16: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撫順已婚渣男謊稱單身談戀愛,冒充「富二代」詐騙女子錢財獲刑
    杜某,男,1987年,無職業,戶籍所在地遼寧省撫順市新撫區。  二三裡資訊了解到,杜某於2019年6月至7月間,通過桌遊遊戲結識被害人牛某,隱瞞其已婚事實並於2019年8月與牛某確立戀愛關係,虛構其是遼寧省紀委公務員、「富二代」的身份,於2019年9月至12月間,以手裡沒有錢等理由多次騙取牛某合計人民幣13330元。
  • 盜竊帳號冒充好友 轉帳造假行騙男子獲刑
    近日,新蔡縣法院就審結了一起詐騙案件,依法判處被告人王某有期徒刑六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五千元。經審理查明,被告人王某使用盜取的他人騰訊QQ帳號,冒充他人身份以各種理由,騙取四名被害人人民幣共計四千餘元。被告人王某通過結識QQ遊戲中的好友,以用對方帳號玩遊戲為由,騙取對方QQ的帳號密碼。登錄後冒充對方身份,向其好友騙錢。
  • 四男子找不到工作,用變聲器冒充女性「組團」詐騙
    翻看聊天記錄,自己總在回應對方的「緊急支援」請求——生病住院、交房租、還信用卡......他清醒後立即決定報警,稱自己被微信網友詐騙了,共損失1.8萬元人民幣。民警根據小吳提供的線索,鎖定該微信號實際使用人常某,並在其居住地抓獲陸某、梁某二人。
  • 合肥9名被告人因詐騙均獲刑
    原以為和自己戀愛的是美女主播,沒想到手機那頭,真正和自己「戀愛」的竟是美女主播背後的男人們。近日,包河法院公開宣判了一起詐騙案,一案9名被告人均獲刑。2020年6月,王某接手經營合肥納瑞思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夥同彭某文、尹某宇研究決定組織開展「女主播詐騙活動」,3人招聘了4名運營人員及2名女主播。組織運營人員在社交軟體上尋找被害人,讓運營人員冒充女主播,以交朋友、談感情、線下見面等為由誘騙被害人在某直播平臺上為女主播打賞,以此詐騙錢財。
  • 註冊10餘個微信號 德陽一男子冒充公職人員「賣」口罩詐騙多人
    四川新聞網德陽4月24日訊(高小敏 曾可嘉 記者 周鴻)在疫情最嚴峻的時間段,一男子竟註冊了十幾個微信號,並冒充公職人員在多個微信群裡發布虛假口罩信息,利用防疫物資緊缺四處招搖撞騙。4月24日,四川新聞網記者從德陽市公安局旌陽區分局獲悉,該局破獲一起冒充公職人員售賣口罩實施詐騙的案件,抓獲犯罪嫌疑人劉某,並查明劉某牽涉多個微信群,共涉及二十餘名受害人。  今年1月下旬起,德陽本地多個微信群出現有人賣口罩的信息。有意思的是,當買家私信詢問購買事宜時,這些不同微信號的賣家卻作出十分相似的回覆,稱自己是向抗疫一線運送捐贈防疫物資的某公職人員。
  • 「找美女把我陪高興了就買你的保險」,男子冒充官二代詐騙女友姑姑...
    10月5日,合江縣公安局堯壩派出所接到女子小可報警,稱自己的男朋友李某冒用自己名義,在微信上向自己的親戚詐騙,詐騙金額近20萬,但現在李某聯繫不上了。經過偵查發現,這是一起冒充「官二代、富二代」的詐騙案。
  • 盜取QQ帳號後冒充「主人」詐騙 男子獲刑8個月被罰5000元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9月17日消息(記者王天宇 通訊員 毛雨佳 蔡莉)男子吳某盜取他人QQ帳號後冒充「主人」進行詐騙,先後騙取三名被害人共計6350元,吳某近日被海口市龍華區人民法院以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八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5000元。
  • 包河法院一詐騙案9名被告人均獲刑!
    包河法院一詐騙案9名被告人均獲刑! 原以為和自己戀愛的是美女主播,沒想到手機那頭真正和自己「戀愛」的竟是美女主播背後的男人們近日,包河法院公開宣判了一起詐騙案,一案9名被告人均獲刑。
  • 一分未得,獲刑兩年多,新羅兩男子想靠「多卡寶」發財,已哭暈!
    一分未得,獲刑兩年多,新羅兩男子想靠「多卡寶」發財,已哭暈!近日,龍巖市新羅區人民法院對一起利用「多卡寶」軟體、設備,為他人實施電信詐騙犯罪提供幫助的案件,進行公開宣判,對被告人葉某兵判處有期徒刑二年一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二萬元,對被告人葉某輝判處有期徒刑二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二萬元。
  • "微信對話生成器"上手簡單 男子偽造截圖詐騙獲刑
    這些支付轉帳截屏被大量用於微商的推廣,甚至還有相關案例顯示,這些截屏被用於詐騙。  而這種「微信對話生成器」在網上隨便搜索就能找到,大多都是免費下載,只需要幾分鐘就可以做成一個微信或支付寶的轉帳截圖,而且足可以假亂真。  律師表示,如果製作出來截圖用來欺詐,使用者將承擔法律責任,同時軟體的生產者和發布者也有責任在軟體中進行法律提示或加蓋水印,以此來規避用於欺詐的風險。
  • 無業男子冒充警察詐騙5萬餘元被抓
    東北網12月24日訊 (李巨成 記者包海多) 無業男子冒充警察,以替他人辦事、辦工作為由進行詐騙,現警方已核實案件3起,涉案金額5萬餘元。近日,該男子被雞西市警方抓獲。警方訊問犯罪嫌疑人丁某君。圖片由警方提供近期,雞西市公安局滴道分局相繼接到三起報案,被害人稱有人以替辦事、辦工作的名義詐騙自己的錢財,這三起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均是一名叫「丁立峰」的男子,「丁立峰」還聲稱自己是雞西市公安局某單位的警察。
  • 男子冒充警察,與女子結婚並騙取70餘萬元,如何評價本案?
    在張某覺得警察這個職業很威風,於是從網上購買假警服,編造各種理由向親朋好友騙取錢財,在其冒充民警的一年半時間內,累計騙取錢財竟達70餘萬元。假冒警察期間,張某認識了家境優越的女子王芳,他向王芳編造自己在禁毒一線的英雄事跡,讓王芳對其崇拜不已,沒過多久,兩人便墮入愛河並結婚。
  • 男子用未成年兒子帥氣照片冒充自己,網戀5年詐騙兩萬元,已被逮捕
    男子冒充自己未成年的帥氣兒子,在網路遊戲中與一女子戀愛,還騙了對方2萬餘元。 10月19日,記者從上海市奉賢區人民檢察院獲悉,9月24日,該院依法對該男子王帥(化名)批准逮捕。
  • 無業男子朋友圈秀圖冒充警察,多次假稱交通事故等詐騙女子15萬
    8月10日,南都記者從廣州警方獲悉,近日,廣州增城警方在開展「颶風2020」專項行動中,破獲一起冒充警察詐騙的案件,抓獲犯罪嫌疑人1名。該案中,嫌疑人何某冒充警察與事主陳小姐相戀,何某屢次借交通事故等理由騙取陳小姐錢財,並偷用陳小姐的手機在多個金融APP進行借貸。
  • 冒充「私家偵探」詐騙 三男子當庭領刑
    懷化新聞網訊  (通訊員 曾程)11月26日,洪江市人民法院依法判決了一起假借「私家偵探」之名實施電信詐騙的案件。被告人鍾某輝犯詐騙罪,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判處有期徒刑五年六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三萬元;被告人宋某庭犯詐騙罪,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判處有期徒刑五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二萬元;被告人陳某才犯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四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二萬元。
  • 遙控麻將機把把胡牌,襄州兩「老千」詐騙獲刑
    遙控麻將機把把胡牌,襄州兩「老千」詐騙獲刑 2020-07-21 20: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女主播為讓人刷禮物衝人氣,冒充省領導女兒詐騙500萬,一審獲刑10年
    歐凱稱,騙來的錢都被他用來打賞主播了,他為一個趙姓女主播豪擲300多萬刷禮物,卻只給李倩刷了20萬元禮物,李倩實際只拿到了8萬元。近日,永州中院二審審理該案。起初,尹某相信了,沒多久他發現了問題,為什麼高院的判決書都下來了,中院還沒有開庭?不久後,尹某被判處實刑。在他被判刑十幾天前,李倩還以「可可」名義,讓尹某交了15萬「罰金」。女主播獲刑10年事情敗露後,尹某的家人找到歐凱退錢,但歐凱已經把錢花了。
  • 男子修改存款數據冒充富二代詐騙:發視頻「炫富」 曾交7個女友
    來源標題:男子修改存款數據冒充富二代詐騙:發視頻「炫富」 曾交7個女友 12月20日,江蘇鹽城大豐區公安局城西派出所接來自宜興公安局的一封協查通報,一名冒充富二代詐騙的嫌疑人流竄至大豐區。城西派出所民警經布控,將該男子控制。
  • 「相識、戀愛、騙錢」三部曲 網絡交友詐騙套路多
    據公安部最新公布的數據,今年上半年全國破獲電信網絡詐騙案件10.1萬起,同比上升73.7%,其中以「殺豬盤」為代表的網絡交友類詐騙,與網絡貸款、網絡刷單、冒充客服等,均屬於詐騙高發類型。該負責人介紹,如今一些年輕人熱衷的短視頻網站、戀愛網站、交友App等,成為一些不法分子的藏身之處。一旦有人上鉤,他們便包裝上成功人士、溫柔可人等身份特點,並迅速建立感情紐帶。籠絡感情後,開始第二步——感情考驗。詐騙分子會編造身世、工作經歷、突發事件、生活問題等理由對受害人進行情感攻勢,尋求受害人的同情心和保護欲望,有的以考驗其是否真心付出等理由迫使被害人不得不轉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