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互相指認對方是兇手,韓國梨泰院殺人事件,誰是真兇?

2021-03-03 X調查

/ / / / / / / / / / / / / / /

精彩推薦:

藍可兒之死

格力高森永案

日本三億元案

哈頓花園大劫案

華萊士棋局殺人案

1046房間謀殺案

蒙娜麗莎失竊案

肯特郡現金大劫案

日本福島便池怪死案

釜山新婚夫妻失蹤案

惡魔島越獄案

詐騙之神勒斯蒂格

日本毒可樂連環案

加德納博物館劫案

今天給大家講的這起案件發生在1997年的韓國,是一起無差別殺人案。所謂無差別殺人,就是兇手與被害者之間無冤無仇,隨機殺人。整個案件的審理過程可謂是一波三折,持續20幾年,受到了韓國社會的廣泛關注,原因就是有2名涉案的嫌疑人,他們同時出現在了犯罪現場,然而卻互相指認對方是殺人兇手。直到2017年,韓國法院才對這起案件做出了最終的審判。這起案件就是韓國著名的梨泰院殺人事件。

在韓國首爾的龍山區,有一個著名的商圈,叫做梨泰院。梨泰院靠近駐韓美軍龍山基地,從1950年代起,就許多美軍喜歡光顧這裡。隨著時間的推移,有越來越多的外國人喜歡來梨泰院娛樂消遣。如今這裡已經成為了首爾頗具異域風情的觀光景點,有吃有喝有玩,是一個很有人氣的商圈。今天要講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裡,在上世紀末,這裡發生了一起命案。那麼那天究竟發生了什麼,會引起韓國社會的一片爭議和討論呢?接下來我們就把時間推回到1997年的4月3日。

……

相關焦點

  • 《梨泰院殺人事件》誰是兇手-----梨泰院殺人事件
    又一次重溫了《梨泰院殺人事件》,電影內容還是歷歷在目,但是和當初的結論不同了,和大家一樣,第一次看完影片 就糾結於到底事件的真兇是誰?記得高中時第一次看這部片子(因為小帥,好奇看了這部影片當時看完就震撼了,和朋友打電話討論到底是誰殺了無辜的韓國人,我們得出的結論是兩個人合作完美的逃避犯罪的最高境界)那讓我們再一次回到影片開始。
  • 《梨泰院殺人事件》梨泰院殺人真實事件原型 梨泰院殺人案真實故事(兇手帕特森)
    「梨泰院殺人事件」的真兇帕特森被確定判處有期徒刑20年。20年是給案發當時還是未成年人的帕特森能夠下達的最高刑罰。韓國大法院3部對被起訴涉嫌殺人的帕特森的上訴審判中,維持了原審有期徒刑20年的判決。《梨泰院殺人事件》這部電影的故事原型就是取材於韓國曾經發生的一起真實事件。而跟上述電影原型不同的是,《梨泰院殺人事件》拍攝之時,這部電影的原案件並沒有過法定追訴期,而電影的導演洪基善在拍攝影片時,甚至曾經受到過原案件罪犯的威脅。《梨泰院殺人事件》曾是韓國四大未解奇案之一。跟其他的案件相比,這起案件顯得尤為特殊。
  • 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梨泰院殺人事件》,明知兇手卻無法定罪
    百姓讀史梨泰院殺人事件曾經是韓國四大未破解奇案之一,最特別的地方在於,兇手就明明站在眼前,卻無法定罪。兇手又是誰?今天易達就跟大家聊聊轟動一時的梨泰院殺人案,案件背後錯宗複雜的關係,讓這齣案件成為當時的一個大謎團。梨泰院殺人案兩兇身份不一般
  • 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梨泰院殺人事件》明知兇手卻無法定罪!
    梨泰院殺人事件曾經是韓國四大未破解奇案之一,最特別的地方在於,兇手就明明站在眼前,卻無法定罪。為什麼無法定罪?兇手又是誰?梨泰院殺人案兩兇身份不一般1997年4月8日晚上10點左右 ,在梨泰院某漢堡店的廁所裡,發生了一個慘不忍睹的悲劇,一個韓國大學生被刺9刀身亡,被害者家庭一般,所以就算有冤,也可能會白死一場。
  • 反「囚徒困境」的經典案例——韓國梨泰院殺人事件
    根據韓國四大奇案之一改編的韓國電影《梨泰院殺人事件》,像《熔爐》一般催動著案件的進展。2015年9月底,真兇已經被遣返回國,受害者將有可能死而瞑目。「梨泰院殺人事件」是韓國四大未破解奇案之一,但比起其他三大,最特別的地方在於:誰都知道這件案子的兇手就在兩個人中間,但由於兩個嫌疑人相互指控對方才是兇手,出於「疑罪從無」原則,就是沒有辦法定罪。梨泰院殺人事件,是世界聞名的反「囚徒困境」的真實案例「囚徒困境」博弈是博弈論中的著名案例。
  • 真實還原韓國18年前梨泰院殺人事件真相 到底誰在說謊?
    大家有看過、聽過電影《梨泰院殺人事件》嗎?這是部翻拍韓國真實故事,講述一件震驚全國的懸疑兇殺命案..
  • 韓國謎案:梨泰院殺人事件,兇手明明就在眼前,卻無法定罪
    韓國謎案:梨泰院殺人事件,兇手明明就在眼前,卻無法定罪上世紀韓戰結束後,韓國為駐韓美軍在梨泰院準備了軍營。許多美國軍人和家眷生活在這裡。營區裡有很多的混血兒,這也算得上是戰爭的遺留。在這塊區域裡經常可以看到美裔韓國年輕人出入,曾經在這裡發生了一起震驚韓國的殺人事件,後來被改編為電影「梨泰院殺人事件」。案件引起了韓國民眾的巨大反應,兇手明明就在眼前,法院卻無法做出應有的審判。1997年4月3日下午,一群十七八歲的美裔韓國年輕人在一個漢堡店裡聊天。聊著聊著,一個年輕人亞瑟帕特森拿出了一把小刀問大家,這把刀有什麼用?年輕人們瞬間被吸引了,於是展開了討論。
  • 《梨泰院殺人事件》:潛逃19年!兇手竟因這部電影 重新被審判
    今天我們推薦一部同類型電影梨泰院殺人事件
  • 【影評】一位檢察官的懺悔啟示錄 評韓國電影《梨泰院殺人事件》
    【影評】一位檢察官的懺悔啟示錄評韓國電影《梨泰院殺人事件》
  • 電影《梨泰院殺人事件》,故事為真實事件,上映後警方重新查案
    韓國導演很喜歡將自己國內發生的真實案件搬上大熒幕。《殺人回憶》、《那傢伙的聲音》等片都是以真實案件為原型拍攝的電影,一經問世之後引起社會熱議。類似《熔爐》這樣的電影,更是增進了民眾對於刑法的認知,堪稱為社會的良心。《梨泰院殺人事件》這部電影的故事原型就是取材於韓國曾經發生的一起真實事件。
  • 梨泰院殺人事件:22歲學生被兩少年殺害,因兇手外籍身份均被輕判
    如此殘暴的謀殺,就是這兩位嫌疑犯的其中一人犯下的,他們兩人都是18歲左右的青少年,而且兩人異口同聲,指稱對方才是真正的兇手……梨泰院喋血之夜上述案件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兩位被視為兇殘命案嫌犯的青少年,是如何被捲入整個事件之中?事情是在1997年4月3日發生的。那一天,本來是個快樂的日子。
  • 從「梨泰院殺人事件」的背景來講述《梨泰院class》的艱辛與信念
    《梨泰院殺人事件》由張根碩主演的懸疑電影,該片根據真實案件改編,講述了兩名美籍韓裔青年單純以好玩為目的殺害了一名無辜大學生。1997年4月,在首爾梨泰院的一家漢堡店裡,一名駐韓美軍家屬和一名美籍韓僑合夥用兇器攻擊一名韓國大學生並致其死亡,在法庭上互相指證對方才是殺人真兇,最終卻因為證據不足雙雙獲無罪釋放。引起韓國民眾的極大憤慨,被列入「駐韓美軍十大犯罪事件」之一。該片正是根據這一真實案件改編而成。那麼「梨泰院」到底是什麼地方呢?
  • 韓國犯罪電影《梨泰院殺人案》,真實改編,看完卻很氣憤!
    大家好,我是槽君,今天推薦一部電影,叫《梨泰院殺人案》,是由由真實事件改編!嫌疑犯分別是一名駐韓美軍家屬和一名美籍韓僑,在法庭上相互指證對方是兇手,最終因證據不足都被釋放。1997年4月3日晚10點左右,韓國漢城龍山區梨泰院漢堡店的廁所內,韓國學生趙宗畢被人殘忍殺害。嫌疑人一號,Pearson。被韓國警方作為案件的嫌疑人逮捕後,交代了事情的經過,然而在韓國監察部門的再次問詢中,卻推翻了之前的口供,矢口否認自己是殺人兇手。嫌疑人二號,Alex。
  • 《梨泰院殺人事件》真實的無奈
    寫於2012-09-29 上一次想寫這樣的一種真實影片的影評是要追溯到好幾年了,那是記錄約翰納什的那部片子《美麗心靈》,這次的《梨泰院殺人事件》和上個片子有個小緣分,兩個嫌疑人恰好落入了著名的「囚徒困境」,並最終按照「納什均衡」的理論得到了最好的結局。《美麗心靈》的主人公,就是提出了納什均衡的約翰納什先生。
  • 《梨泰院》沒告訴觀眾的事:歷史上的韓國奇案——喋血羅生門
    此殺人案件,也被當地韓國人稱為梨泰院殺人事件。《梨泰院Class》再度發揮戲劇影集宣傳力,「洗白」了梨泰院。此案件若發生在電梯、走廊,或有監控的地方,警方大可馬上調閱監控佐證,拆穿其中一方謊言,抓出兇手。然而,命案偏偏發生在監控的死角廁所內,警方無可奈何。而且,互相指認對方為兇手的兩人,幾乎又是同一時間進入廁所,成為各說各話的羅生門命案。鍥而不捨的警方,繼續追問兩人作案詳情,諸如「他是怎麼刺趙姓大學生?」、「從哪個方向刺?」
  • 轟動韓國的「梨泰院殺人事件」18年後再現破案曙光
    唔知大家有冇聽過以真人真事改編的一出韓國電影《梨泰院殺人事件》系講述一件震驚韓國全國的懸疑兇殺命案……
  • 【膽小慎入·真實黑暗】《梨泰院殺人事件》張根碩飾演變態殺人狂 宋仲基慘被「殺害」
    大使館、移民、外國人法律、權力、欲望、醉意首爾的梨泰院,這裡最早曾是日本人的聚集地,韓戰後成為美國駐軍及軍眷居住所在地,催生了大量美韓混血兒,同時還有大量商店和紅燈區。影片背景《梨泰院殺人事件》選取了90年代美國駐軍仍在時期,發生在梨泰院一家漢堡店裡,兩名美籍韓裔青少年為取樂殺死一名韓國大學生的真實事件改編而成。
  • 韓國電影《梨泰院殺人事件》中的司法不公
    韓國電影《梨泰院殺人事件》是由洪基善導演,張根碩、鄭鎮榮、申聖煥等主演的懸疑片。片子根據真實的事件改編,體現了當時韓國司法的不公。事情的起因是因為一起謀殺事件。大學生趙宗華在和女朋友回家的路上經過一家漢堡店,到裡面上廁所,結果被人殘忍殺害。
  • 《梨泰院殺人事件》說好的正義呢
    警方有證明倆兄弟均在場,卻無法確定是誰開槍,最後,在兩兄弟互相指證對方是兇手的情況下,均判無罪。這是個很有意思的問題,既然知道其中一人是真兇,何不責任均粘,每人判個十年。但如果這樣和以眼還眼的復仇主義有什麼區別。但程序正義被保護了,實體正義呢,百姓眼裡的正義呢。像是裡程碑似地辛普森案,梨泰院案件給韓國人民也提個醒。
  • 「是我們殺的,但不是我殺的」《梨泰院殺人事件》
    看片的過程中,看著各種場景的閃回和假想,一直有不祥的感覺,祈禱不要走上「殺人回憶」的老路,結果不幸言中,這種結局真是推理愛好者的惡夢。韓國很愛拍這種關於韓美尷尬關係的片子,想到漢江怪物了。看到AJ和person在法庭上不約而同的嘲笑律師和檢察官的樣子,生生的覺得這兩個傢伙完全是一國的。這不就是博弈論中的「囚徒困境」的真實相反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