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即將到來,中醫傳統認為三伏天是一年當中最熱的日子,在此時搭配溫熱的藥材,可以治療冬天即將到來的疾病,也就是所謂的『冬病夏治』。
初伏、中伏、末伏這三天合稱為三伏天。每年的三伏天都不一樣,初伏是夏至後第3個庚日(今年為7月16日);中伏是夏至後第4個庚日,(今年為7月25日);末伏是立秋後第一個庚日(今年為8月15日)。
通常初伏和中伏相隔約1周、和末伏相隔1到1.5個月,可以參考農曆來找出庚日。因為現代天氣變化,三伏貼不一定要拘泥於在三伏天進行,通常三伏天會落在陽曆7到8月,只要在此期間內敷貼,都有不錯的冬病夏治效果。
冬病夏治三伏貼 過敏氣喘不再來
三伏貼主要用來改善肺部疾病,包括過敏、氣喘、慢性支氣管炎等;在一年最熱的日子、使用溫熱的藥材,磨成粉後混和薑汁製成藥餅,敷貼在背部特定穴位上,可刺激穴道,將熱能經由皮膚傳導到穴位,調節經絡及臟腑氣血,發揮內病外治的效果。
三伏天養生:生冷食物不能當正餐!
在三伏天這段時間,也別忘了通過飲食養生。建議少吃生冷、油膩食物,多吃好消化的食物;許多人天氣一熱就覺得沒食慾,以為吃點清涼的食物墊墊胃就能果腹,只吃冷飲、刨冰、生菜沙拉、生魚片等當作正餐,卻讓原本就空蕩蕩而停工的胃部,又遭受生冷食物的刺激而功能停擺,形成惡性循環。
另外,天氣熱雖然實在很想喝冷飲,但腸胃不好的人務必小心,可能加劇胃潰瘍、慢性胃炎、胃食道逆流等症狀。從中醫觀點來看,冷飲會加重體內溼氣,阻礙消化,尤其正在接受三伏貼治療的人更要忌口!如果真的忍不住想喝冷飲,建議將飲料放在室溫下一陣子,恢復常溫再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