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電視臺的「洪荒之變」:失金中國、出逃無線、人才流失

2021-02-09 三聲


出逃無線擁抱有線,或者落地中國大陸市場,在離職者眾多選擇的背後是數年來韓國無線臺和有線臺此消彼長的拉鋸戰,也是韓國電視版圖變化鬆動的徵兆。

文/ 崔雋

 

關注韓娛韓綜的人多多少少會注意到不久前的一則消息,一手創造出《蒙面歌王》的閔哲基PD在7月22日離開了工作13年之久的MBC,對於他今後的去向放送界不少人在推測中提到了tvN和中國的字眼。

值得注意的是,從去年開始,閔哲基已經是離開MBC後的第12位PD。之前早有《爸爸!我們去哪兒?》的金宥坤、《Radio Star》的全晟浩等知名PD選擇離開MBC轉至tvN就職打造新節目。

 

韓媒報導提及,擁有13年社齡並現今手握一檔招牌星期天綜藝的閔哲基PD這次仍然決定離開,與現在MBC綜藝局不佳的氣氛無法脫干係。實際上,從綜藝到電視劇,與MBC同病相憐且同屬三大無線臺的SBS、KBS同樣了導演、作家和PD的出走狀況。

 

出逃無線擁抱有線,或者落地中國大陸市場,在離職者眾多選擇的背後是數年來韓國無線臺和有線臺此消彼長的拉鋸戰,也是韓國電視版圖變化鬆動的徵兆。



MBC《蒙面歌王》閔哲基導演

大規模出逃無線

 

以tvN為代表的有線臺成長迅速,以SBS、KBS、MBC為首的無線臺的地位正在動搖,這不僅因為外患,究其本質更是內憂。

 

只會用新人補位的方法強行止痛,卻忽視了賞罰制度的缺失,並且長久以來並不見高層改善革新的意志,這些是當下MBC令PD們失望的原因。

 


從組織結構層面來看,由執政黨、青瓦臺、在野黨各三名構成的「放送文化振興會」是控制MBC的大股東,這種與其他兩大電視臺完全不同(KBS電視臺為100%的國營,SBS電視臺為私營企業控股)的複雜所有制,加上電視臺本身的輿論工具屬性,導致了MBC往往會捲入政治牽絆。

 

這種情況都會或多或少會影響到電視臺員工正常工作和正當利益,這也是為什麼MBC工會常常發起罷工的原因。

 

KBS製作的電視劇《製作人》中,擔當PD因為出現不合時宜的詞彙或者動作要去放送通信委員會接受質詢的場景,是現實中的真實寫照。國營電視臺KBS的尺度最嚴,就算是商業電視臺SBS在審議以及審查方面的標準都難以放低。

 

在無線臺的實際工作中,PD、導演和作家都要考慮外部審核和內部審議,有時自己想要的效果與不允許構建的畫面、體裁相矛盾,這種必須妥協的情況長久下來會使得創意人員對於節目欲望逐漸下降。

 

有線臺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和寬容空間。2014年,根據著名漫畫改編的職場劇《未生》在tvN播出後,口碑收視均獲得了收穫,但這部劇的製作方率先接觸的是三大臺,雖然這些大臺都對該劇表現出了極大興趣,但也要求必須加入原本在故事中沒有的愛情線。這種強硬態度引發了製作方和原作者的抗議,認為加入愛情線會削弱劇本的寫實性,最終被三大臺放棄。

 

相比全年無休周播模式的三大臺對抗,tvN更傾向於採用接近美國製作模式的季播。這不僅使得原來在三大臺工作量極大的PD們得以休息和調整,重要的是給整個內容生產以足夠的醞釀、策劃和籌備時間,也有了及時止損的時間窗口。

 

實際上,傳統觀念來源於收視率的激烈競爭,以及投資安全的路徑依賴。韓國電視市場競爭殘酷,不管是綜藝還是電視劇,關係到收視率的生存戰時時刻刻在上演,節目收視率低意味著話語權低。各大電視臺的試播節目在顯著增加,除了與友臺競賽,電視臺內部在有名的MC、涉外邀請的嘉賓、收視率等上面都在產生競爭。

 

對於一些有創新節目想法和開發可能性的節目來說,在無線電視體系中被砍掉的可能性,往往大於最終存活的概率。



KBS《製作人》


現在是「五大」時代

 

韓國電視的版圖悄然發生變化,現在已經是SBS、KBS、MBC、tvN、JTBC五大電視臺的時代。2016年,tvN將舉辦十周年頒獎典禮,這也是除三大臺和百想之外的有線頻道第一次舉辦自己的頒獎典禮。

 

在爭議中有線臺的發展速度有些超出人們的想像。十年前,人們對於tvN的態度是「能撐多久」,十年後不管是綜藝《花樣爺爺》、《三時三餐》還是電視劇《請回答》系列、《信號》,「tvN出品必屬精品」逐漸成為觀眾的共識,正如這家電視臺的口號,tvN正在成長為真正的「contents trend leader」。

 


tvN《請回答1988》

除了快速成長中的tvN之外,提供個性節目、面向多媒體的JTBC,以韓國少見的刑偵劇為主的OCN、專注於經濟領域的MBN等等,有線臺立臺注重不同的色彩,這也是它們區別於無線臺最大的特點。

 

對於在無線臺受到抑制的創作者而言,沒有什麼比自由的製作環境更加具有吸引力。相比三大無線臺,綜合電視臺以及有線電視臺的審議規定以及本身的審核機制都相對寬鬆。另外,能夠插播中間廣告的規定讓導演不用過於擔心收益部分的制約,可以專心地為節目做更多的嘗試。

 

營造自由製作的氛圍很快顯示了效果。2011年,tvN隸屬的CJ E&M引進了KBS 2TV招牌節目《兩天一夜》的李明翰、沈元浩、羅永錫三位導演。他們通過電視劇《請回答》系列、《花樣》系列和《三時三餐》等提高知名度,樹立了tvN的綜藝節目更為即興趣味性,更加強調專業性的風格。

 


tvN《三時三餐》

tvN現在已經開始引進明星作家,2016年這個動向越來越顯著。KBS2水木劇《太陽的後裔》的金恩淑作家的下一部作品將與tvN合作,創作出《Kill Me Heal Me》,《擁抱太陽的月亮》等擁有固定粉絲群的陳秀萬作家即將與CJ E&M籤訂作品合約。

 

籤約tvN的金恩淑作家

引進作家也是tvN獲得韓國知名演員的關鍵戰略。因為在韓國市場,演員們是根據電視劇作家的作品而決定是否出演,作家是整個生產鏈條中最重要環節。

 

例如,《信號》的忠武路豪華卡司是演員們信任劇本和作家的結果,而5月份播出由盧熙京作家執筆的《Dear My Friends》中也有和她合作多次的演員趙寅成出演。

 


tvN《我親愛的朋友》盧熙京作家

重要的是,三大臺在劇集方面已經陷入嚴重的路徑依賴。過去二十年風靡亞洲的《冬日戀歌》、《大長今》等電視劇都是出自三大臺之手。隨著時間的推移,三大臺漸漸開始對市場上發生的變化充耳不聞,拍電視劇仍然是把純愛、瑪麗蘇、灰姑娘等元素拼湊糅合,卻不知道觀眾主體早已改變,審美取向也早已與過去不同。

 

tvN將注意力放在細分市場——發展精品劇和類型劇,並且大多帶有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反思。因為韓國的觀眾群體足夠細分,每一個類型都有相應的用戶支撐。比起已經審美疲勞的愛情故事,職場上面真實的喜怒哀樂更加牽動觀眾的神經,因為電視劇裡不斷掙扎的主人公,就是電視機前的觀眾自己。

 

在tvN目前的作品列表中,刑偵題材的《信號》、校園題材的《奶酪陷阱》、鬼神題材的《OH。我的鬼神君》、主打老年受眾的《親愛的朋友們》都是其劇集內容類型化的代表,也取得了相應的市場成功,特別是講述職場菜鳥的《未生》,被三大臺放棄之後,在tvN大膽採用零情感戲模式。


tvN《奶酪陷阱》

掘金大陸市場

在KBS談話藝能節目《Happy Together》中,主持人問及黃致列在中國的收入情況,不方便透露具體數額的黃致列簡單地給了答案:「想成是韓國的100倍就可以。」

 

除了藝人之外,越來越多的幕後製作團隊紛紛進軍大陸。韓國MBC電視臺的知名導演金榮希是離職赴華創業的先鋒,他曾製作《我是歌手》《感嘆號》等人氣綜藝節目,而今年在湖南衛視播出的《旋風孝子》,正是他加盟中國節目製作公司藍色火焰之後的第一檔節目。

 


已從MBC離職的金榮希

韓國SBS人氣藝能節目《Running Man》的兩名導演在2015年已經年向公司提交辭呈來華發展。SBS高層向《三聲》記者說,「《來自星星的你》、《繼承者們》、《running man》的導演們已經全部都離開了,我們進行了很多的威脅,最終都沒有發揮作用。因為中國提供的機會太大了,錢也是非常多,SBS沒有能力與其相抗衡。」

 

特別是在合拍片和合資公司等形式的鼓勵下,這樣的人才流動將會加快。曾執導《Doctor異鄉人》的陳赫導演、《紳士的品格》的申宇哲導演,以及《來自星星的你》的張太侑導演也都正在中國活動,其中張太侑執導的中韓合拍電影《夢想合伙人》已在2015年上映。

 


SBS《Doctor異鄉人》

韓國放送界對中國關注的原因是,相比本土,中國市場發展的可能性更高。雖然這些製作團隊在中國活動確實能獲得更為豐厚的報酬,但也有很多人是為了追求事業上更大的挑戰而選擇進軍中國。

 

根據曾經在SBS工作超過20年的綜藝PD金石鎬的介紹,在他的身邊,還有很多跟他一樣資深的韓國導演、製片人等,都在尋找著進入中國的機會。「因為中國市場的源動力在於開發和創新,而韓國行業的源動力更多的是競爭。」2015年,金石鎬在北京成立了自己的韓金綜藝工作室,準備長期的經營,而不想在簡單的接單工作。

之前有人預計在電視製作方面中韓的蜜月期會持續1~2年,但如今種種跡象表現,甜蜜時光似乎正在遭遇挑戰。

 

特別是近期出現的可能真對韓國娛樂內容和人才的「調控政策」。在8月4日的採訪中,一位民營娛樂內容生產公司副總向《三聲》記者表示,受到平臺的要求和影響,他們和一位韓國綜藝製作PD的合約籤字被延期。

 

雖然目前並無官方表態、也無法證明此種要求屬於「反應過度」還是「普遍做法」,但是至少存在一種可能性——此次對韓的「調控政策」有可能高於2012年因為釣魚島爭議而引起的對日本娛樂內容的限制,即限制對象不再是明星和藝人,而包括了背後的製作力量。

 

某種程度上,這種挑戰可能因為兩國政治引起的娛樂業危機而加劇,但實際上即使不存在政治因素,這種挑戰也會來自於兩國市場的未來趨勢。

 

一方面,韓綜節目的版權引進已經到了公認的買無可買的階段,廣電總局在政策上表明了今後對於原創節目的加強和對引進版權的限制。另一方面,中國綜藝節目目製作方在這幾年裡已經和韓國團隊進行了密集的接觸和全面的學習。

 

在一對一手把手的訓練之後,在製作技術和本土化改造方面也在追求學有所成、活學活用。因此,未來中韓電視製作團隊的合作,不應該只停留在單純製作層面,尋找維持共生關係的對策正變得迫在眉睫。


©
三聲原創內容 轉載請聯繫授權

微博 | 短視頻 | 歷史劇 | 大魚海棠 | 刷單 | 劉開珞 | 俞永福 | 十二棟 | 於正 | 張震嶽 | 李宇春 | 王思聰 | 南派三叔 | 周星馳 | 張朝陽 | 李黎 | 黎瑞剛 | 古永鏘 | 陳悅天 | 童晨 | 史航 | 貝志城 | 柴智屏 | 魔獸 | 360 | 數字王國 | 吐槽大會 | VR直播 | Papi醬直播 | 華誼業績 | 直播 | 分答 | 映客 | 一條 | 二更 | 三國殺 | 直播廝殺 | 網紅節 | 百度貼吧 | A站魔咒 | YG娛樂 | 主編創業 | 歡瑞世紀 | 光線 | APP抱抱 | 貓眼 | 優酷土豆 | Facebook | VICE | 澎湃 | 即刻視頻 | 九合創投 | 微影時代 | 陌陌 | 千帆直播 | 中國新歌聲 | 路邊野餐 | 絕地逃亡 | 大魚海棠 | 餘罪 | 鬼吹燈 | 星座不求人 | 那兔 | 白熊閱讀 | 貓力貓力


相關焦點

  • 電視臺的世紀難題:制播分離導致人才流失,還是人才流失導致制播分離?
    人才流失不得已選擇制播分離,又因制播分離,進一步導致人才流失。如何走出這種「飲鴆止渴」的惡性循環呢?一方面做內容製造商,通過內容生產模塊化、股權紐帶等方式留住人才。另一方面探索新的盈利模式,對人才庫進行更新換代。
  • 哈文躋身創業潮:人才出走,電視臺的末日不遠了!
    在以前,一流的人才大多數都在電視臺體制內,因為政治壟斷形成了強勢平臺,而強勢平臺的光環又會持續吸引高端人才。但是近幾年,隨著視頻網站的異軍突起,電視臺的強勢平臺優勢不在。電視臺能做到的視頻網站也能做到,視頻網站能做到的,電視臺卻未必能做。在這種情況下,自然高端人才自然開始流失。
  • 「人才流失」用英語怎麼說?
    大家好,今天我們分享一個非常有用且地道的表達——人才流失, 這個短語的英文表達是:brain drain 人才外流,人才流失Britain suffered a considerable brain
  • 香港無線電視臺53周年臺慶,當家小生花旦名氣越來越小
    兩天前,香港TVB無線電視臺53周年臺慶晚會,與歷年臺慶相比,今年尤其顯得星光暗淡,熟悉的明星演員面孔還是那幾個,全靠老藝人撐場。TVB臺慶TVB(無線電視廣播有限公司)在1967年由利孝和、祁德尊與邵逸夫等人創立,是香港乃至世界第一大華語商營電視臺。
  • 傅園慧談變網紅 傅園慧洪荒之力是什麼梗?
    【傅園慧談變網紅 傅園慧洪荒之力是什麼梗?】近日傅園慧火了,2016年里約奧運會遊泳項目第二比賽日,女子100米仰泳半決賽,中國選手傅園慧發揮出色,以58秒96的成績排名半決賽第三名,晉級決賽。比賽結束之後,傅園慧在接受採訪時難掩興奮之情,表情誇張堪比「表情包」,笑稱自己用了「洪荒之力」,那麼洪荒之力什麼梗?
  • 「人才空心化」才是電視臺最大的危機:核心人才頻繁出走,電視臺為何留不住人?
    在從北京電視臺離職創業近2年後,姚長盛又將轉戰網際網路,成為網易副總編輯大軍裡的一個新人。16、田華。 10月26日,據自媒體「 格子間物語」爆料,加盟萬達僅7個月的網易傳媒前副總編輯田華,已正式離職,回歸網易傳媒擔任總編輯一職。據悉,田華今年3月份從網易副總編輯的崗位上離職,加盟萬達任企業文化中心品牌部總經理,這距離他加入網易不到兩年時間。17、韓國輝 。
  • 中國物理天才哈佛畢業,就加入美國國籍,人才流失何時休
    話雖如此,可面臨「中國製造」,且花巨資培養出來的31歲帥小夥,卻加入美國國籍,成為哈佛最年輕華人教授一事,依然引起無數網友及社會各界的熱議。 少年天才已早成 尹希,出生於1983年,不同於學渣們「上課打瞌睡,下課唾沫飛」的「流水線」童年。
  • 洪荒之力
    洪荒之力 顧成光 近日由於豐溪河源頭銅鈸山區的七星水庫水位超警戒線,三閘齊放,同時下遊軍潭水庫也跟著放閘,豐溪河頓時水浪滔滔,如脫韁野馬般地奔騰!洪水挾帶著枯枝敗葉、泥沙和生活垃圾一股腦兒往下遊流去,河道變寬許多,大水漫過堤岸。
  • 韓國無線電視臺最爛收視率 第一名連1%都達不到!
    韓國三大電視臺KBS、SBS、MBC是無需收費的「無線電視臺」,所以通常收視率都是以壟斷型式獨佔電視市場,近幾年隨著媒體業漸趨多元化,三大電視臺的收視率都不盡人意,就算是高顏值演員都無法吸引影迷眼球。眾點盤點韓劇無線電視檯曆年最低收視率!
  • 用盡洪荒之力的9大案例
    奧運會上,運動員用盡洪荒之力
  • 臺灣電視臺愛播大陸劇,竟因「超標」遭警告?
    據了解,為保障本土節目播出比率及培育影視人才,臺灣6月開始將實施管理辦法,要求無線電視臺、有線衛星頻道業者播出五到七成的自製節目。據臺灣「通訊傳播委員會」2016年年底公布島內廣播電視事業統計資料,目前島內廣播電臺有170家,無線電視有5家,包括臺視、中視、華視、公視和民視,總共21個頻道。臺灣地區有線電視訂戶數從2012年到2016年9月底,收視戶從498萬戶到517萬戶,普及率達60%。
  • 韓國電影《逃出》展現的出逃
    韓國電影《逃出》展現了一次不同尋常的出逃。三個軍營中的士兵一起逃出軍營,受到軍方和警察的追捕。姜在勳在軍營受過性侵犯,知道母親得了絕症,卻和家裡失去聯繫,為了回家,和兩位戰友民載和東民偷了衝鋒鎗,一起出逃。三個人有不同的經歷,有不同的故鄉,各懷心事。
  • 韓國電影《逃出》展現的出逃
    韓國電影《逃出》展現了一次不同尋常的出逃。姜在勳在軍營受過性侵犯,知道母親得了絕症,卻和家裡失去聯繫,為了回家,和兩位戰友民載和東民偷了衝鋒鎗,一起出逃。三個人有不同的經歷,有不同的故鄉,各懷心事。在出逃的過程中,東民被軍方開槍打死,姜在勳和樸民載兩個人成功逃出。但是,兩個人也有矛盾,經常為了小事打起來。姜在勳遇到曾經在超市工作的同事李曉英,李曉英先是說服他回到軍營,後來被他的故事和處境打動,幫助他一起出逃。
  • 群創成建制跳槽,郭臺銘怒了,難掩臺灣人才流失之殤
    | 臺灣高科技人才流失之殤臺灣當局曾公開表示「臺灣人才流失已成為 『國安問題』」,受到外界關注。戰後以來,發展中國家或地區人才外流是一個普遍趨勢,臺灣也曾出現過人才大量外流或大批優秀人才滯留海外不歸的情況。不過,上世紀80年代開始,由於內外政經環境的變化,臺灣出現海外人才回流潮,今天的臺積電、宏基等知名高科技企業均是臺灣 「海歸」所創建的。
  • 「洪荒之力」火了!傅園慧的洪荒之力究竟是啥
    而她所說的「洪荒之力」在被各種造句之後,也引起眾人好奇,細心粉絲發現這原來是出自霍建華、趙麗穎主演電視劇《花千骨》。 傅園慧版「小骨」    《花千骨》中的「洪荒之力」是妖神之力,在劇中代表有如毀滅世界的力量,霍建華飾演的白子畫將力量封印在愛徒花千骨體內,但是女主角經歷太多悲痛,最終女主角釋放洪荒之力成為妖神。
  • 洪荒之力是什麼意思 洪荒之力的段子來源
    洪荒之力是什麼意思?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洪荒之力的段子來源以及洪荒之力的釋義,不懂的網友們趕緊看看咯,下面為大家帶來洪荒之力的介紹。  洪荒之力是什麼意思:  古人云:天地玄黃,宇宙洪荒。傳說天地初開之時,曾經有過一次大洪水,幾乎毀滅了整個世界。
  • 科普:韓國電視臺的那些代表電視劇
    許多人喜歡看韓劇,但對韓劇三大電視臺了解不是很多哦,今天小編就給大家科普一下韓國電視劇製作播出的三電視臺。眾所周知,韓劇主要是由韓國三大電視公司,即MBC(韓國文化廣播電視臺),KBS(韓國廣播公司電視臺),SBS(首爾電視臺),tvN製作和播出的。
  • 傅園慧花千骨所說的「洪荒之力」究竟是什麼?
    神魔小說:靈力  古代神魔小說的代表作《封神演義》和《西遊記》算是給「洪荒之力」提供了一種合理解釋,那就是靈力。因為這兩部小說裡最強的法寶基本都和洪荒有關係。  《西遊記》裡也有葫蘆:「混沌初分,天開地闢,有一位太上老祖,解化女媧之名,鍊石補天,普救閻浮世界。補到乾宮觸地,見一座崑崙山腳下,有一縷仙藤,上結著這個紫金紅葫蘆,卻便是老君留下到如今者。」  這倆葫蘆都是混沌之物,能造人,當然也能收人。而其他歲數沒這麼大的寶貝,就沒有這麼強了。畢竟是「創始元靈」之物。
  • 2017年韓國電視劇回顧:各大電視臺的收視之戰!
    馬上就要踏入 2018 年,在過去 360 多天的韓國電視劇市場中,叫觀眾留下深刻印象的劇集,還是多不勝數的。回顧過去一年由韓國各大大小小電視臺製作豐富的劇集種類,與前一年相比,不論電視臺間的競爭、劇作家選材、劇集的故事性與焦點,都有著極其明顯的差別!
  • 最新「成語」洪荒之力到底是個啥意思?
    但疑問也來了:這個最新「成語」洪荒之力到底是啥意思?它有多厲害呢?畢竟,「洪荒之力」可不是傅園慧自己隨口亂講,而是出自2015年那部熱播電視劇《花千骨》。來源:西寧晚報根據劇中的情節:只要集結了十方神器,就可以使洪荒之力重現,傳說洪荒之力可以改天換地,所以,得到洪荒之力的人就是天下最厲害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