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人又雙叒開始作妖了,光明正大地將中國文化佔為己有!?起因是這樣的,一位中國畫手將自己的作品分享到外網,介紹道這些服飾是中國古風。
沒想到,評論區湧進了無數韓國網友,他們竟然說這個畫手抄襲韓國服飾!
韓國人的言論可以用一句話概括:
漢服是借鑑韓服,而中國傳統服飾都是清朝樣式。讓中國人好好使用中國傳統文化,不要盜用別國服飾。
這還不算完,現在韓國全網掀起了「韓服挑戰」活動,韓國畫手紛紛參與進來,美其名曰要維護韓服的尊嚴,僅僅是下面這張畫就得到了3.8千的點讚。
真是把爺給看笑了。
要知道,朝鮮皇族的服飾都是明朝天子賜予的,稱為大明「賜服」。在他們歷史文件上,還記載有朝鮮人崔溥說的一句話:
「蓋我朝鮮地雖海外,衣冠文物悉同中國。」
古朝鮮不僅是中國的屬國,給中國進貢稱臣,甚至連朝鮮這個名字都是朱元璋賜予的。
看到韓國人這些狂妄至極的言論,我不禁思考是否因為這麼多年中國一直熱播清朝劇,所以給外國人造成了這種服飾誤解。
但事實上,韓國人比我們想像中愚蠢得多。
01 那些
韓國人歪曲的歷史
查閱很多資料後,我發現韓國人的無知自大並非來自外部因素,而是因為
他們自己在一步步篡改歷史,用媒體、電視劇、電影、漫畫給一代代年輕人洗腦,讓韓國人發自內心地認為很多東西都起源於韓國。
他們甚至言之鑿鑿地說:古時候,中國是韓國的屬國。
韓國還篡改書籍,擠掉中國自稱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真是又可氣又可笑。
電視劇裡,不管是古裝劇還是近現代劇,一直宣傳著與事實不符的歷史觀。在韓國的歷史劇中,高麗國成為了俯瞰世界的大國,處於同一時代的唐朝卻成為了跟隨高句麗的附屬國。
他們對我們的東北地區情有獨鍾,認為那是韓國的土地。
甚至到了現在,韓國境內還隨處可見「長白山屬於韓國」、「東北屬於大韓民國」之類的說法。2007年,在長春的亞冬會短道速滑女子3000米接力決賽中,得到亞軍的韓國選手, 在領獎臺上打出了如下標語,內容為???"白頭山(長白山)是我們的 」,下面的韓國拉拉隊和韓國觀眾則瘋狂歡呼。
九尾狐是中國的傳說之一,但是韓國人說九尾狐是他們的,讓中國人不要碰。
古時候,中國對東亞影響很深,很多民間故事流傳到了周邊幾個國家。但是只有韓國人理所當然地認為這些牛郎織女等神話屬於他們國家,甚至是韓國獨有的文化。
他們還將漢城改成首爾,在境內廢除漢字,中醫改成韓醫。試圖不承認自己曾經深受中國影響。?最好笑的是,韓國甚至把手爪伸到了日本,要求日本教科書中刪除朝鮮曾經做過中國附屬國的歷史。
然後日本就給拒絕了。
萬物皆可申遺
韓國不僅把中國文化歸為己有,還試圖在全世界範圍裡篡改史實。他們喜歡搶在中國面前申遺,除了最出名的端午節,凡是來源於中國的歷史文化,他們幾乎都嘗試過申遺。
2006年,韓國人想將「風水」申遺,在相關會議上,被中國學者有理有據駁回。
2018年韓國想把漢字申遺,聯合國教科文聽了都覺得無語,一下子就給否決了。
連筷子都不能躲過韓國人的申遺夢,連隔壁日本都覺得不可思議。
韓國一直否認曾經受到中國的影響,但是他們每年都會舉行隆重的祭孔大典,完整保留中國明代祭奠孔子的儀式。2017年他們也申遺了,但是失敗了。畢竟全世界都知道,孔子是中國的!
不僅孔子,朱元璋和成吉思汗都沒有躲過他們的魔爪,在某個韓國節目中,他們聲稱這兩位是韓國人。
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打不過你就把你變成自己人?
缺乏文化自信的韓國人
韓國人為什麼會出現這些迷惑行為?
一是因為屬於他們自己的文化很少,生活中處處都有中國文化的影子,小到穿著,穿的是明朝服飾,大到思想,思考學習的是儒家思想。甚至一直到上世紀中期使用的都是漢字。
就連韓國國旗都是中國人設計的,當年韓國還是清朝的藩屬國,馬建忠是清朝派駐到韓國的一個外交官。
韓國人想要設計一面國旗進行對外交流,馬建忠親自為他們設計了國旗,韓國一直沿用到現在。這也就是為什麼韓國國旗裡有中國太極與八卦等元素。
在這樣的情況下,
他們不去創造新的文化,反而像個卑微的小丑一樣,向全世界證明,偷來的東西是自己的。
這種心情就如那些虛榮的普通人,越沒有什麼越要炫耀什麼。
第二,
韓國在有意識的去中國化,想要改掉以往在境內的中華文化至上的正統地位,把這些文化據為己有,從而增強民族感。
所以從專家學者到官方媒體,多年來從上而下地篡改歷史,慢慢地韓國人被洗腦成功,篤信本屬於中國的傳統文化屬於韓國。
作為中國人,我們能做的就是一方面
守護好自己的文化,了解自己的文化,為中國文化而自豪!
同時,還要學會發聲,而且要大聲地發出聲音,向全世界宣告,
這些東西是中國的,誰都搶不走!
不僅如此,還要花式發聲。我們必須面對一個事實:韓流文化很強勁,不管是綜藝、電視劇都傳播的很成功。其實在這個過程中,韓國趁機在不斷輸出自己的價值觀。
而中國要做的,就是師夷長技以制夷。
期待有一天,看到在影視方面,中國彎道超車的一天!相信這一天,遲早會到來。
文案丨張怡
設計 | 王媛媛
運營丨李廣博?李婧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