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師高手告訴你澱粉、生粉、與澄粉的區別!

2021-02-22 掌勺人

在我們常用的原料裡面,有很多看著是非常相似的,但其作用卻是有著天壤之別,只拿澱粉、生粉、澄粉來說,它們的區別你真的知道嗎?接下來我們就來說說這幾種原料的區別。


澱粉,其實是一個統稱,其包括「綠豆粉」、「粟米粉」、「土豆粉」、「蕃薯粉」、「豌豆粉」、「蠶豆粉」、「茨實粉」、「慈菇粉」、「百合粉」、「茯苓粉」、「桄榔粉」、「何首烏粉」和「菱角粉」等等 。

而生粉,則是在粵菜中常出現的名詞,它並不專指是哪一種澱粉,在香港和內地,一般說的生粉指的是玉米澱粉,多為勾芡用。除此,生粉亦可使食物產生滑潤的口感,也常用來做為軟化肉質的醃肉料之一。粵菜中很多肉類的醃製,生粉是不可或缺的。

在這裡,還要提一下太白粉,即馬鈴薯(土豆)澱粉,臺灣菜一般多用太白粉作生粉,但是,用太白粉勾芡後的湯汁在放涼後會變得較稀,而玉米澱粉勾芡出來的湯汁在放涼後不會有變化。

太白粉不能直接加熱水調勻或放入熱食中,它會立即凝結成塊而無法煮散,加了太白粉水煮後的食物放涼之後,芡汁會變得較稀,稱為「還水」,因此一般在西點製作上多利用玉米澱粉來使材料達到粘稠的特性而不使用太白粉。

綜上所述,玉米澱粉和土豆澱粉都可以統稱為——生粉。


還要再補充一點的,就是澄粉。澄粉又稱作澄面、汀粉,其實就是小麥澱粉,是一種無筋的麵粉,成份為小麥,可用來製作各種點心,我們最常見的粵菜早茶中的蝦餃、粉果、腸粉等就是用澄面做的。


澱粉是葡萄糖的高聚體,水解到二糖階段為麥芽糖,完全水解後會得到葡萄糖。澱粉有直鏈澱粉和支鏈澱粉兩類,直鏈澱粉含幾百個葡萄糖單元,支鏈澱粉含幾千個葡萄糖單元,在天然澱粉中直鏈的約佔22%~26%,它是可溶性的。而其餘的則為支鏈澱粉,當用碘溶液進行檢測時,直鏈澱粉液呈顯藍色,而支鏈澱粉與碘接觸時則變為紅棕色。

澱粉是植物體中貯存的養分,存在於種子和塊莖中,各類植物中的澱粉含量都較高,大米中含澱粉62%~86%,麥子中含澱粉57%~75%,玉蜀黍中含澱粉65%~72%,馬鈴薯中則含澱粉12%~14%。

澱粉是食物的重要組成部分,咀嚼米飯等時感到有些甜味,這是因為唾液中的澱粉酶將澱粉水解成了單糖,食物在進入胃腸後,還能被胰臟分泌出來的澱粉酶水解,形成的葡萄糖被小腸壁吸收,成為人體組織的營養物,支鏈澱粉部分水解可產生稱為糊精的混合物,糊精主要用作食品添加劑、膠水、漿糊,並用於紙張和紡織品的製造(精整)等。

澱粉的種類

勾芡用的澱粉,又叫做團粉,是由多個葡萄糖分子縮合而成的多糖聚合物;烹調用的澱粉,主要有綠豆澱粉、馬鈴薯澱粉、麥類澱粉、菱角澱粉、藕澱粉、玉米澱粉等。澱粉不溶於水,在和水加熱至60℃時,則糊化成膠體溶液。勾芡就是利用澱粉的這種特性。

綠豆澱粉

綠豆澱粉是最佳的澱粉,一般很少使用。它是把綠豆用水浸漲磨碎後,沉澱而成的。特點是:粘性足,吸水性小,色潔白而有光澤。


馬鈴薯澱粉

馬鈴薯澱粉是目前家庭一般常用的澱粉,是將馬鈴薯磨碎後,揉洗、沉澱製成的。特點是:粘性足,質地細膩,色潔白,光澤優於綠豆澱粉,但吸水性差。


小麥澱粉

小麥澱粉是用麥麩洗出麵筋後,沉澱而成或用麵粉製成。特點是:色白,但光澤較差,質量不如馬鈴薯粉,勾芡後容易沉澱。



甘薯澱粉

甘薯澱粉特點是吸水能力強,但粘性較差,無光澤,色暗紅帶黑,由鮮薯磨碎,揉洗,沉澱而成。



此外,還有玉米澱粉、菱角澱粉、蓮藕澱粉,荸薺澱粉等。

勾芡對菜餚的影響

勾芡是否適當,對菜餚的質量影響很大,因此,勾芡是烹調的基本功之一。勾芡大多用於熘、滑、炒等烹調技法。這些烹調方法的共同特點是:旺火速成。用這種方法烹調的菜餚,基本上不帶湯。但是由於烹調時加入了某些醬汁調料和原料本身出水,使菜餚看上去湯汁增多了,通過勾芡,使汁液的濃稠度增加了,並附於原料的表面,從而達到菜餚光澤、滑潤、柔嫩的效果。


勾芡的用法

勾芡一般用兩種方法。一種是澱粉汁加調味品,俗稱「對汁」,多用於火力旺,速度快的熘、爆等方法烹調的菜餚。另一種是單純的澱粉汁,又叫「溼澱粉」,多用於一般的炒菜。澆汁也是勾芡的一種,又稱為薄芡、琉璃芡,多用於煨、燒、扒及湯菜。根據烹調方法及菜餚特色,大體上有以下幾種芡汁用法:

包芡

一般用於爆炒方法烹調的菜餚,粉汁最稠,目的是使芡汁全部包在原料上,如魚香肉絲、炒腰花等,都是用包芡,吃完菜後,盤底基本不留芡汁。

糊交

一般用於熘、滑、燜、燴方法烹製的菜餚,粉汁比包芡稀,用處是把菜餚的湯汁變成糊狀,達到湯菜融合,口味滑柔,如:糖醋排骨、糖醋鯉魚等。

流芡

粉汁較稀,一般用於大型或整體的菜餚,其作用是增加菜餚的滋味和光澤,一般是在菜餚裝盤後,再將鍋中滷汁加熱勾芡,然後澆在菜餚上,一部分沾在菜上,一部分呈琉璃狀態,食後盤內可剩餘部分汁液。

奶湯芡

是芡汁中最稀的,又稱薄芡,一般用於燴燒的菜餚,如:麻辣豆腐、蝦仁鍋巴等,目的是使菜餚湯汁加濃一點而達到色美味鮮的要求。

勾芡,就是指在菜餚接近成熟時,將調勻的澱粉汁淋在菜餚上或湯汁中,使菜餚湯汁濃稠,並粘附或部分粘附於菜餚之上的過程。袁牧在《隨園食單·用纖須知》中說:「俗名豆粉為纖者,即拉船用纖也。須顧名思義。因治肉者要作團而不能合,要作羹而不能膩,故以粉牽合之。煎炒之時,慮肉貼鍋,必至焦老,故用粉以持之。此纖義也。」芡是由纖轉音而來,所以現在通稱之為「勾芡」。

由於菜餚各自有著不同的風味要求,因此勾芡主要有以下作用:

1、增加湯汁的粘稠度。菜餚在加熱過程中,原料中的汁液會向外流,與添加的湯水及液體調味品便融合形成了滷汁。一般炒菜中的滷汁較稀薄,不易粘附在原料表面,成菜後會產生「不入味」的感覺。勾芡後,芡汁的糊化作用增加了滷汁的粘稠度,使滷汁能夠較多地附著在菜餚之上,提高了人們對菜餚滋味的感受。

2、芡汁勾入菜餚中,芡汁會緊包原料,從而制止了原料內部水分外溢,這樣做既保持了菜餚鮮香滑嫩的風味特點,又使菜餚形體飽滿而不易散碎。

3、勾芡後,由於澱粉的糊化,具有透明的膠體光澤,能將菜餚與調味色彩更加鮮明地反映出來,使菜餚色澤更加光亮美觀。

4、菜餚勾芡後能使湯汁變濃稠,可減緩原料內部熱量的散發,使菜餚具有保溫性,延長了菜餚的冷卻時間,有利於食客進食熱菜餚。

團粉,即烹調時勾芡用的澱粉,又叫芡粉或直接叫澱粉。團粉主要有馬鈴薯粉、綠豆澱粉、麥類澱粉、菱角粉、藕粉等。


營養功效:

團粉是由多個葡萄糖分子縮合而成的多糖聚合物,主要營養成分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膳食纖維和鈣、鈉、鎂等礦物質。團粉不溶於水,在和水加熱至60℃時,糊化成膠體溶液,勾芡就是利用團粉的這種特性,使蔬菜間接受熱,保護食物的營養成分並改善口味,可使流失的營養素隨著濃稠的湯汁一起被食用。團粉還含有還原性穀胱甘肽,對維生素C有保護作用。


適者與不適者:

一般人皆可食用,肥胖者不宜多食,每餐20克左右足夠。


溫馨提示:

澱粉是人類飲食中最主要的糖類來源,含高澱粉的食物其脂肪和熱量的含量並不一定高,只有在過量食用時,才會形成高的脂肪和熱量。芡粉,原指用芡實做的粉,勾芡用,但現在也泛指勾芡用的所有粉。團粉吸溼性強,還有吸收異味的特點,應注意防潮、防黴、防異味,如果發生黴變或有異味,切勿食用。

餐飲共享平臺 國內餐飲第一微媒體

微信號: zhangshaoren6868
近23萬業內同仁訂閱 每天18萬閱讀量

時間:每日下午五點準時推送

歡迎大師們投稿:郵箱QQ:1533902711,餐飲交流群:群1:150576871、群2:141567105 熱線電話:老蔡15938779121

推送欄目:(每日推送內容)

【頭條推薦】【今日資訊】【培訓專欄】
【廚房專欄】【每日菜品】【HR專欄】

【人物專訪】【職場故事】.

【餐飲微信社區】

微信直接發貼與23萬業內同仁互動交流

【培訓課程】 每14天最新培訓課程

【每日更新】每周七天,下午5點前準時推送,各種菜品,各種酒店管理知識,最新行業諮詢。

分享交流是一種美德,和朋友分享交流更是一種美德。

查看精彩歷史消息,點擊對話框右上角,可以看到前一周的精彩餐飲信息。

添加手機桌面,餐飲信息平臺就像QQ一樣,隨時隨地看到。想了解新的菜品或者哪一種菜品的詳細做法,請在對話框裡發送即可,48小時內回復或者下期專輯公布!

相關焦點

  • 高手細說澱粉、生粉、與澄粉的區別
    在我們常用的原料裡面,有很多看著是非常相似的,但其作用卻是有著天壤之別,只拿澱粉、生粉、澄粉來說,它們的區別你真的知道嗎
  • 澱粉、生粉和澄粉一字之差,用途卻截然不同,弄懂了你也能變大廚
    澱粉、生粉和澄粉一字之差,用途卻截然不同,弄懂了你也能變大廚。想要做出好吃的菜,就一定會用到各種各樣的調味品。就像在我們家裡,平時做菜的時候都少不了生抽、蠔油、雞精等這些調料,尤其是澱粉、生粉和澄粉也是人們做菜時經常使用的廚房食材,主要用來做輔助清潔、煮湯、勾芡、醃製等。所以有很多人都以為澱粉、生粉和澄粉都是一樣的,只是不同地區的人叫法不一樣而已。那澱粉、生粉、澄粉都是一樣的嗎?答案很顯然,這三種食材在名稱和用法上肯定是不能一概而論的。
  • 超市裡的生粉、地瓜粉、澄粉、土豆澱粉等,在烹飪中它們怎麼用?
    有朋友問:在超市裡常見到澱粉、生粉、地瓜粉、澄粉、土豆澱粉、小麥澱粉、玉米澱粉等,在烹飪當中它們都怎麼用呢?確實,一般在生活的實際烹飪中,要用什麼就直接去超市裡選購自己常用的,那麼多「粉」之類的東西,裡面的差別倒是很少去區分。其實,基本上「澱粉」是一個大的統稱,地瓜粉、土豆澱粉、玉米澱粉、小麥澱粉等等都屬於「澱粉」。
  • 澄粉、太白粉、生粉都是什麼?
    如果你正在研究各種美食,一定少不了接觸各種澄粉、生粉、太白粉,還有各種玉米澱粉、紅薯澱粉、綠豆澱粉、木薯澱粉……有沒有瞬間懵逼的感覺?今天就跟著木木一起來溫習下。先簡單說下關於粘性,澱粉分為直鏈澱粉和支鏈澱粉兩類,直鏈澱粉含幾百個葡萄糖單元,支鏈澱粉含幾千個葡萄糖單元。在天然澱粉中直鏈的佔20%~26%,它是可溶性的,其餘的則為支鏈澱粉。
  • 澱粉、生粉、澄面有什麼區別
    而生粉,則是在粵菜中常出現的名詞,它並不專指是哪一種澱粉,在香港和內地,一般說的生粉指的是玉米澱粉,多為勾芡用。除此,生粉亦可使食物產生滑潤的口感,也常用來做為軟化肉質的醃肉料之一。粵菜中很多肉類的醃製,生粉是不可或缺的。
  • 玉米澱粉、土豆澱粉和紅薯澱粉之間有什麼區別?別再用錯了
    澱粉之間的區別和用途,你了解嗎?以後別再用錯,看完漲知識了「菜馬上就要出鍋了,你幫我調個澱粉勾個芡。」我在灶臺前裡喊了一聲,過了一會老公拿了兩個袋子跑到我面前,「勾芡我知道,澱粉用哪一個呢,玉米澱粉還是紅薯澱粉?」
  • 澱粉和生粉有啥區別?土豆澱粉、紅薯澱粉、玉米澱粉都該怎麼用?
    這其中,又以各種「粉」最難辨認,生粉、澱粉你們都是誰啊?土豆澱粉、紅薯澱粉、玉米澱粉你們又有啥區別?今天桌兒就儘量給大家講明白!澱粉和生粉的區別簡單來說,生粉就是澱粉,但澱粉不一定是生粉。就問你暈不暈?因為有些澱粉在廣東一帶稱為生粉,在福建浙江一帶則稱為澱粉。
  • 生粉和澱粉一字之差,但是區別和用途完全不同,弄懂了你也是大廚
    而相信很多人看這篇文章之前,都認為生粉和澱粉是同一種物質,其實生粉和澱粉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區別和用途完全不同。今天胡師傅就把生粉和澱粉的3大區別一清二楚的講解給大家聽,只要您弄懂了,也可以成為大廚。
  • 澱粉和生粉都常見,兩者到底有何區別?我告訴你,做菜時別亂加
    在我們烹飪菜餚的時候,都需要或多或少地加上一些澱粉或者是生粉。澱粉和生粉,相信我們每一戶人家裡都或多或少的有一點,可能平時不太常用,但是朋友們肯定也是聽過的。有一些朋友總是說,只要有了澱粉就不用買生粉了,兩者價值是一樣的。
  • 生粉、澱粉、玉米澱粉,叫法相似,用途區別大,用錯等於毀菜
    廚房的常用調味料,無非就是油、鹽、生抽、雞精、糖和澱粉,其中粉絲提問最多的問題,多與澱粉有關,比如製作炸帶魚時,有粉絲問到:「掛糊不用澱粉,用生粉、小麥澱粉或木薯澱粉可否?」這問題中,生粉、澱粉和玉米澱粉叫法相似,是否都是同一材料?
  • 買澱粉,別只會買玉米澱粉,學會3種澱粉用法,全家人有口福了
    在我們日常做菜經常會用到澱粉,雖然澱粉的種類有很多種,有玉米澱粉、土豆澱粉、紅薯澱粉、木薯澱粉、豌豆粉、綠豆粉、澄粉等等,很多小夥伴們很難分開它們的用法,做菜時會亂用。家庭最常用的是玉米澱粉和土豆澱粉這兩種澱粉,其實玉米澱粉、澱粉、生粉在叫法上相似,原來區別很大,用錯了等於毀一鍋菜。
  • 生粉和澱粉到底有什麼區別?分別可以做什麼菜,用對了你就是大廚
    洪洪生粉和澱粉到底有什麼區別?它們分別可以做什麼菜,用對了你就是大廚相信大多數年輕人在超市買生粉和澱粉的時候,總是要糾結一番。因為不懂它們的區別在哪裡,不知道它們應該是做什麼菜時用,感覺兩種粉好像沒有什麼區別,似乎一模一樣。
  • 「生粉」和「澱粉」到底有啥區別?用途有什麼不同嗎?答案在這裡
    「生粉」和「澱粉」到底有啥區別?用途有什麼不同嗎?答案在這裡在我們的生活當中,中式廚房裡有各種各樣的調味料和食材,我們都知道中國一向都是一個美食大國,我們之所以能夠擁有那麼多的美味佳餚,除了各種各樣的烹飪手法之外,還因為我們廚房當中有各種各樣的調味料,和各種食材,比如說在做飯炒菜的時候,總是會聽到高一些粉芡,這個時候我們有的是粘上生粉,有的是用澱粉,那麼我們平時經常說的生粉和澱粉到底有什麼區別?它們的用途有什麼不同嗎?
  • 生粉和澱粉到底有什麼區別?大廚:不要混淆,放錯了會壞掉一鍋菜
    哈嘍,大家好,今天我不教大家做菜,而是給你們分享一個廚房小知識,那就是生粉和澱粉有什麼不同。這兩道食材呢,是我們廚房生活中經常用到的,不管是在炒菜或者是蒸煮時,它們都能起到很好的作用。但是你知道它們之間有什麼不同嗎?
  • 生粉和澱粉到底有什麼區別?看了以後才了解,搞錯了會壞掉一鍋菜
    在我們做菜的時候經常會用到生粉,澱粉,如果我們做菜時放錯了,就會影響到菜餚的口感,搞壞一鍋的菜,那麼生粉和澱粉之間到底有什麼區別呢?下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澱粉的種類比較多,但是用途幾乎都是差不多的,它的原材料一般都是一些含糖量比較高食品,比如紅薯,玉米等等,而且澱粉是經過幾道工序精製而成的,裡面的純度比較高,容易溶解在水裡面。生粉的它的原材料一般會選用土豆和玉米,而且都沒有經過加工的,配料上會加入一些土豆澱粉,或者加入玉米澱粉,我們也可以認為生粉就是澱粉,比如可以代替土豆澱粉,或者玉米澱粉,但是澱粉就不一定是生粉了。
  • 只差一個字,澱粉生粉區別太大了,千萬別用錯,不然會毀了一鍋菜
    大家好,感謝閱讀我分享的文章,今天我要和大家說的是:『雖然只差一個字,但澱粉生粉區別大,別用錯了,不然會毀了一鍋菜!』我們每天都在炒菜做飯,但為什麼還是沒有酒店大廚做的好吃呢?原因很簡單,就是調料的運用沒有比人好。
  • 生粉、澱粉、玉米粉、紅薯粉,到底誰是誰?教你快速區分
    在後臺,我們經常能收到網友的留言評論,包括生抽和醬油的區別,各種植物油哪個好,以及啥是生粉、啥是澱粉,玉米粉和紅薯粉到底有什麼區別等等。今天,我們就和大家聊一聊關於生粉、澱粉、玉米粉的那些事。說白了,澱粉是總稱,生粉又是澱粉的一部分,生粉主要是指馬鈴薯粉,也就是土豆粉或者太白粉。像港臺地區就會把太白粉(土豆澱粉)和玉米澱粉稱為生粉。除了生粉(土豆粉)以外,還有玉米澱粉、綠豆澱粉、紅薯澱粉。就黏稠度來區分,黏稠度最低的是生粉,可以用來勾芡,讓湯圓潤不稠,也可以做嫩肉粉使用。
  • 澱粉和生粉究竟有什麼區別?還以為是同一種,原來一直都弄錯了!
    各種調味料都有各自的作用和特徵,所以小編一直可以將這些配料分清,除了澱粉和生粉。其實小編一直在想一個問題,那就是生粉和澱粉是同一種東西,然後名字不同嗎?這個問題,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但小編可被它困擾了很久,直到後來小編才知道生粉和澱粉原來是不一樣的,並不是同一種東西的兩個名字。
  • 啥是澱粉?啥是生粉?勾芡到底用哪個好?看完下面你就明白了
    我們在做菜時,除了主菜配菜,通常還會用到各種調料,而且越是複雜的菜式,需要的用到的調料也就越多,澱粉就是就是其中的一種。不過,我們用的除了澱粉還有一種叫做生粉的東西,在之前,小編一直以為生粉和澱粉其實就是同一種,只是各個地方的叫法不一樣而已。
  • 澱粉和生粉一字之差,用途大不相同,要是用錯,一鍋好菜都糟蹋了
    生活中,說到調料,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肯定是油鹽醬醋糖等調味品,其實在日常生活裡,有一種調料與我們息息相關,但我們卻總是忽視了他們的存在,這種東西就是澱粉。澱粉這東西,有人管它叫澱粉,也有人管它叫生粉。比較專業的,會區分玉米澱粉、木薯澱粉、紅薯澱粉、土豆澱粉、豌豆澱粉、小麥澱粉等名字。那麼這些澱粉種類分了這麼多,又各自有什麼用途呢?下面就讓美食君來跟大家詳細地嘮一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