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未來三大超級工程

2020-11-20 手機鳳凰網

中國的發展突飛猛進,1979年GDP總量為4062億元,人均GDP419元。倒了2019年,中國GDP總量高達990865億元,人均GDP70892元,經濟總量躍升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接近第三大經濟體日本的3倍。中國的基本建設更是令世界刮目相看,有「基建狂魔」之稱,中國的高速公路、高鐵總裡程早已世界第一,摩天大樓、橋梁、隧道、大壩、港口等等也是世界第一位的,中國的基本建設甚至達到了無堅不摧的程度。

中國雖然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離發達國家還有一定的距離,中國還需要埋頭苦幹,謀求更大的發展,在基建方面,中國還在不斷的大手筆的投資,以滿足我國持續較高速發展的需要。在這些無數個基建投資中,有四大超級工程不是近期內就能實施和完成的。

一、變「塔克拉瑪幹沙漠」為人工海

中國雖然有960餘萬平方公裡的領土,但西北地區有近五分之二的領土為乾旱缺水地區,如要改善西北地區乾旱缺水的惡裂環境,就必須想方設法變西北地區乾旱為氣候溼潤,方法之一是變塔克拉瑪幹沙漠為人工海!塔克拉瑪幹沙漠位於新疆的塔裡木盆地中央,整個沙漠東西長1000公裡,南北寬約400公裡,面積高達33萬平方公裡,約相當於2個河南省的面積,是我國最大的沙漠,沙漠平均海拔高度約1000米,如果將整個塔克拉瑪幹沙漠變為1米深的人工海,所需水量為3300億立方米,平均水量達到10米深的話,所需水量將達33000億立方米,相當於長江3年多的入海水量,這麼大的水量,如何引入?其實不用擔心,隨著人類生產力的大大提高,我們完全有能力取自與它最近的印度洋的水,通過巴基斯坦地下挖掘一個直徑巨大的水路隧道將巨量的水引入沙漠之中。當然這需要國際間的廣泛合作。巴基斯坦是我們長期友好的合作夥伴,協商成功是不成問題的。

從印度洋到塔克拉瑪幹沙漠直線距離2000餘公裡,如果按每秒3米的流速,所挖遂道寬、高(到拱頂)各為150米,參考地鐵造價,總投資大約8萬億元,所挖的泥土可填入印度洋,為巴基斯坦填海造地,還能為巴基斯坦增加不少陸地面積,一舉兩得。

沙漠海拔高度高於印度洋1000餘米,但我們可以利用太陽能發出的強大電力(高新技術的突破,未來太陽能與電能的轉換率可從現在的15%提高到60%以上)將水抽入沙漠盆地中。如此巨大的沙漠真的變成人工大海,我想西部地區乾旱少雨的狀況將會大大改觀。到那時,整個西部地區可能變成不亞於東部的氣候溼潤、雨量充沛、環境優美的地區。那時將有大批移民遷居西部,使西部地區成為能養活多達數億居民的美麗的地方。

不要認為這是臆想,目前我們能打通幾十公裡長的海底隧道,能建成幾百上千公裡長的地鐵(2017年全國地鐵總裡程已達5033公裡),將來有了更先進更強大的遁構機,掘進這一超長的地下河道,也許易如反掌。

二、建造引向西北地區的兩條地下鐵路長龍

西北地區經過上述大規模引水改造,氣候環境會得到大大改善,它將變成空氣溼潤、雨水充沛、河流密布、綠悠蔥蔥、美輪美奐的仙地。適宜的氣候條件將形成一望無邊的良田,成億的大批移民將移向西北,那時會突然冒出大量座座村莊,座座城市也將拔地而起,將形成車水馬龍、人來人往、川流不息的繁華景象。我國的發展很易達到東、西平衡。這也是國家戰略平衡的必要條件。

人口密布、萬千繁華的大西北必將需求順暢快捷的交通體系,地面的鐵路、高速公路等將不斷的建成和完善,那時的生產力會大大提高,考慮國防戰略,特別需要建設兩條地下鐵路,一條是南線,從四川的雅安經過甘孜、林芝、拉薩、直到新疆的喀什,全長約4000公裡;另一條是北線,從青海的海南藏族自治州經過海西蒙古族自治州、巴音郭楞蒙古族自治州,最後到達新疆的庫爾勒,全長約3000公裡。兩條地下鐵路長龍合計總長約7000公裡。總投資約6萬億元。

建設這兩條地下鐵路很有必要,西北地區地形複雜,特別是南線山川河流眾多,建設地面鐵路也是困難重重,不是橋梁就是遂道,萬一遇到戰爭或恐怖分子破壞,只要炸毀橋梁,整條鐵路就會陷入癱瘓。

有了這兩條地下鐵路,西北地區的物資供應會大大得到保證,從西北到內陸地區的人員來往會方便百倍,人們去西北地區的旅遊人數會暴漲式增多,更為重要的是西北地區的大量生活物資和礦產資源會大量地便捷地運往內地,內地的商品更易運往西亞和歐州,比海運可節省45天左右,可大大降低貿易成本,使亞州和歐州真正連為一體,加大了全球化的程度,那時不再擔心各類封鎖!

三、建造大型火星移民生活基地

上述兩大超級工程是造福子孫萬代的美麗無比的工程。地球是人類的發源地,但人類不會永遠呆在地球上,人類在不斷的探索宇宙,試圖找到適合人類生活居住的星球。我國公民是人類的一大成員,在探索宇宙深空方面絕不能落後,但要找到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即便找到了也是非常的遙遠,移民過程也是非常的困難。火星是離地球非常近(其軌道是離地球軌道外圍最近)的一顆行星,它上面有二氧化碳大氣層,火星的兩極有凝固成冰的水,更有隻會在溫暖季節時出現流動的液態水。可見,火星加以適當的改造完全可以適合人類居住,而且在不遠的將來就能實現。

在宇宙探索、天空巡航技術方面,中國已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中國的空間站將於2024年建成,這比起建造大型火星生活基地算是極小的小工程。要移民火星,第一步先在月球上建一個中間周轉站,然後再從月球上飛往火星,那樣更便捷容易,移民火星還要解決飛行速度問題。到時可研究一種「超空間發動機」,這種發動機一旦研製成功,由地球飛往火星只需三小時。隨著受控核聚變及受控反物質研究領域的突破,人類也許會獲得更高的飛行速度,向火星大規模移民變得更加容易。

要想使飛行器乘載更多的移民,移民火星除解決飛行速度外,還需解決推力的問題。大的推力意味著可實現更大規模的移民。目前的火箭所需的常規固體燃料(如含石臘燃料)和液體燃料(如液態氫)已無法滿足未來的移民需求,我們要發明更大推力的燃料及裝置,如離子推動裝置、核聚變推動裝置、及威力更大的反物質推動裝置等。在移民火星的飛行途中,還要巧妙地藉助星球的電磁力和引力,在節省燃料的同時,還能獲得更大的推力和加速度。

想在火星上生存,首先應建成火星鎮。火星鎮的建設儘量地採用智慧機器人、人工智慧、遙控技術等,以儘量減少所需工作人員。因而首先進入火星的將是智能推土機、挖掘機、機器人等。待火星鎮建成後,再在火星上製造人工生態環境,例如可將火星鎮利用一個透明的牢固的大罩將其罩起來,這樣的大罩可以造很多個,罩很多個火星鎮,各個火星鎮可通過密閉的地下交通通道連接起來,然後把罩裡面的二氧化碳分解成氧氣,日用水取自火星的兩極,爾後建成住所、綠化帶、種植物等。人們可在裡面逍遙自在的生存。

火星鎮的建設費用不是幾萬億元就能解決的,美國太空總署預算僅建一個容納100人的月球基地就需要花費1000億美元,而建設離地球更遠的火星城是需要各個技術領域的突破才能實現,其費用也許高達幾十萬億元。

火星鎮的建設也可仿照地球地下城的方式進行,使移民火星的大量居民生活於封閉的地下,利用核能為地下工廠和生活提供大量的能源,也可將太陽能和陽光輸入地下,把火星地下建成第二生態大自然。

移民火星後的後期目標是實現地球--火星聯合世界。火星上成千上萬的人密密麻麻居住於很多個社區內,形成初具規模的火星城,屆時火星不但形成滿足自己所需的完整的工業體系,而且還為低地軌道工廠提供廉價的資源,並可成為飛往深空的跳板或「空中加油站」,火星和地球相聯形成一個完整的世界。

將來的某一天,地球、空間城和火星將對開班機,形成一個完整的新世界體系。特別地,火星、空間城也將和地球一樣,成為飛往浩空的大本營或中間站。這一切,美國科學家戈達德說得好「不要隨便說不可能吧,也許昨天的夢是今天的希望,明天便會實現」。

(作者簡介:臨沂市產業技術研究院研究員,獲國家專利14項,其中發明專利5項。發表論文及其它各類文章40餘篇。出版綜合類學術專著1部。代表作:《超人類文明——人類帝國的未來》)。文/張雲江

(文章來源:北國網)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相關焦點

  • 央視紀錄片《超級工程》呈現中國「超級工程」
    《超級工程》是中央電視臺紀錄頻道今年繼《春晚》和《舌尖上的中國》之後,推出的又一部大型原創紀錄片,也是該頻道自2011年1月1日開播以來攝製的第一部科學類工程題材紀錄片。   「在國際紀錄片界,科學類工程題材紀錄片一直備受矚目。
  • 中國又一超級工程即將完工,橫跨長江僅5分鐘,未來將落戶湖北?
    近年來,隨著中國基礎設施實力的不斷增強,中國也被外國媒體稱為基礎設施狂熱者,除了高超的基礎設施技術,說明中國並沒有停建,所以連國外媒體都感嘆,今天我要說的是中國又一超級工程即將完工,橫跨長江僅5分鐘,未來將落戶湖北?
  • 堪比「世界奇蹟」的超級工程,即將在中國完工,號稱「中國杜拜」
    世界奇蹟」的超級工程完工。該超級工程師由恆大集團承建的海花島項目,目前據說已經試運營將開放,耗資1600億,歷時高達10年,三個距離海岸約600米的獨立島嶼展現在世人面前,光是各種各樣的噱頭就足以博得人們的關注,加上恆大集團房地產屆龍頭的地位,海花島完全具備成為旅遊勝地、網紅打卡地的潛質。
  • 中國建築報、中國基建報、中國工程報預測未來10年中國十大超級...
    11月12日,由《中國建築報》、《中國基建報》、《中國工程報》三家建築行業領先報業聯合發布「未來10年中國十大超級工程」白皮書。三家報業在綜合中國基建發展現狀和前景,結合香港大學建築學院、香港理工大學建設及環境學院36位教授的誠摯意見後,甄選出「未來10年中國十大超級工程」。
  • 紀錄片《最美中國》第三季:聚焦「超級工程」與「最美邊境」
    6月10日,中國首部VR全景航拍系列紀錄片《最美中國 大有可觀》第三季發布會在京舉辦。於2016年推出的《最美中國 大有可觀》第一季用一年的時間深入中國全境,從燈火通明的大都市到人煙稀少的深山老林,從長年積雪的高海撥山區到從廣闊無垠的大草原,並以二十四節氣為線索一起探訪散落在中國古老土地上正在發生的故事,呈現一種鳥瞰式的觀察眼光。
  • 極限挑戰 超級工程見證奇蹟
    極限挑戰 超級工程見證奇蹟 2020-12-26 15: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紀錄片《超級工程》(1-3集)
    簡介:《超級工程》是央視繼《舌尖上的中國》之後推出的又一部紀錄片。該紀錄片共5集,由李炳擔任總導演,前後拍攝一年多。《超級工程》展現了五個重大工程項目:《港珠澳大橋》、《上海中心大廈》、《北京地鐵網絡》、《海上巨型風機》和《超級LNG船》。儘管中國過去幾十年拍攝了許多現實主義的紀錄片。
  • 【超級工程閃耀「十三五」】中國天眼 凝望蒼穹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導,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簡稱FAST,被譽為中國「天眼」,於2016年9月25日落成啟用。當天,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發來賀信。習近平在賀信中指出,天文學是孕育重大原創發現的前沿科學,也是推動科技進步和創新的戰略制高點。
  • 立邦工程塗料首次提出百億銷售目標,但「未來目標不止百億」
    12月16日至12月18日,2020年立邦中國工程事業合作夥伴峰會在杭州舉行。會上,立邦工程首次提出了百億銷售目標,但同時又表示「邁向星辰大海的徵途,我們未來的目標不止百億」。作為國內最大的塗料企業,立邦中國近年來在工程漆業務方面也取得不俗的成績,10年間增長了近二十倍,一躍成為中國最大的工程塗料品牌。
  • 《大工告成——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彰顯中國超級工程建設運營成就...
    從9月23日開始,三集紀錄片《大工告成——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分別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合頻道、中文國際頻道、紀錄頻道連續播出,該片入選中宣部(國務院新聞辦)「紀錄中國」傳播工程支持項目,國際版將在海外播出。該片以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投運倒計時100天為時間軸,全景式展現這一共和國超級工程的建設和運營成就,揭秘它的創新曆程,完美詮釋中國基建的新高度、展示中國方案、中國智慧、中國精神。
  • 世界七大人類超級工程,美國只有兩個,中國有三個!
    隨著智能時代的到來,越來越多的人類超級工程將出現在我們面前。讓我們來統計一下世界上現存的七個超級項目。美國只有兩個,中國只有三個!第六名:鳥巢 鳥巢是世界上最大的鋼結構建築,位於中國北京奧林匹克公園
  • 關鍵時刻,中國又一超級工程提上進程,相當於「再造3個三峽」
    據人民網報導,在邁向碳中和這一艱巨目標的關鍵時刻,中國又一超級工程提上開發進程,我國準備開發雅魯藏布江下遊水電站,一旦該工程建成,發電量相當於「再造3個三峽」,造福一方百姓,並且進一步擺脫對火電的依賴。
  • 中國再次出手了, 又一個超級工程開工, 外媒感嘆, 不愧是基建狂魔
    ,顧名思義,在基礎建設方面我們非常的優秀,甚至達到了令外界非常驚訝的程度,近段時間中國再次出手了,又一個超級工程開工,外國媒體再次感嘆,不愧是基建狂魔,據央廣網消息報導,此前膠州灣第二隧道工程開工儀式在青島西海岸新區舉行,膠州灣第二隧道完全可以說得上是一個超級工程。
  • 中國又一超級工程誕生,解決難題領先世界
    又一超級工程 我國在眾多科研建設領域不斷取得進步,高速公路總裡程冠絕全球,海底隧道建設領先世界,中國橋梁名冠中外。世界中眾多的橋梁,高鐵和公路的修建,幾乎都有中國製造的身影。
  • 超級工程裡的戰略雄心
    浙江在線4月20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張帆 金梁)滬杭超級磁浮、沿海高鐵、環杭州灣智慧高速公路、蕭山機場綜合樞紐……一大波投資千億元級別的「超級工程」即將落地浙江。4月17日,一個涵蓋30年、投資超10萬億元的浙江大交通建設計劃出爐。這份面向未來30年的交通發展規劃,包含著浙江怎樣的戰略雄心?
  • 中國超級工程紅旗河,調藏水入疆,投資是三峽的10餘倍,靠譜嗎
    除了紅旗河工程以外,還有大西線工程(計劃南水北調工程的西段)和引渤入疆工程等等,都是想把把水調到西北乾旱地區,這些大工程動輒就幾千億、上萬億,隨著國家經濟實力的不斷提高,這些工程真真假假,在網上掀起了渲染大波,很多人都對這些超級工程投入了相當多的關注。那到底這些工程有沒有建設的必要呢?有,當然是有,但是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實在是太多太多了。
  • 探秘:超級工程背後的超級技術
    烏東德水電站是實施「西電東送」的國家重大工程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開工建設並建成投產的千萬千瓦級世界級巨型水電工程。是我國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能源體系的重要支撐性工程,是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重要基礎性工程。是實現「十三五」規劃圓滿收官、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標誌性工程。
  • 鄭州航空港亮相央視紀錄片《超級工程》
    在剛剛過去的國慶假期,選擇外出旅遊的小夥伴們,無論是公路還是鐵路出行,一定能充分感受到我國四通八達的交通體系,其實,對於咱航空港實驗區的小夥伴們來說,家門口就有震撼世界的超級工程國慶期間,央視紀錄片《超級工程Ⅱ》再次來襲,用最直觀的鏡頭記錄了一些震撼人心的超級工程背後的故事,咱航空港實驗區光榮上榜,經過欄目組9月6、7日兩天拍攝取材,第2季第1集《中國路》,於9月30日首播,其中鄭州篇充分展現了鄭州航空港發展前景和園博園雙鶴湖中央公園的基本情況。
  • 泛娛樂下的新機會:解析未來中國影視三大巨頭
    同時我們應該清醒的認識到2016年起,中國電影產業要進行全新的洗牌,真正引領行業風潮的不在是傳統的幾大,也不是單純的網際網路入行跨界影視的公司,而是那些有大用戶、大平臺,並且擁有自己的產銷體系通過網際網路模式打造電影生態體系的平臺級公司。經過觀察,在我看來,這其中將會有三大陣營脫穎而出,分別是樂視、騰訊、萬達。
  • 在超級工程中體會「一寸匠心」——大國工匠走進超級工程活動側記
    在為期三天的活動中,來自電工、混凝土建築、焊接、機電一體化等比賽項目的多位「技能國手」用腳步丈量「超級工程」,感受大灣區發展速度。  與此同時,他們還與「超級工程」的一線工程師、產業工人近距離切磋交流,拼匠心,找差距。  「技能國手」遇上「超級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