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俊:生命因扶貧而精彩

2020-12-27 包頭新聞網

12月12日上午,固陽縣下溼壕鎮電報局村黨群服務中心會議室內。幾家愛心企業滿載著3卡車物資來慰問村民,作為電報局村駐村第一書記,張俊歡迎和感謝愛心企業的善舉,同時向來賓一一介紹該村近年來的扶貧成果。

張俊發言感謝愛心企業捐贈物資

成績的獲得當然喜人,而背後的付出更令人感動。

做起了「水文章」

作為包頭市金融工作辦公室派出的扶貧幹部,張俊自從2014年3月來到電報局村駐村後,中間一直沒有更換過人。近7年來,他用辛勤的付出和質樸的情感關注著這裡的一草一木……

初來電報局村,在了解了村裡和貧困戶的基本情況後,張俊認為農田水利設施建設是重點。把旱地改造成水澆地需要大量資金,於是張俊向幫扶單位包頭市金融工作辦公室、包頭市腫瘤醫院、固陽縣農村信用聯社、固陽縣人大機關求助,牽頭共募集社會幫扶資金80.5萬元,主要用於發展電報局村的水澆地和節水灌溉工程。

2015年,為電報局村大英圖自然村打直徑為4米、深20米的機電套井3眼;爭取縣水利部門的支持,為3眼套井進行了免費滴水灌溉配套工程,使2000畝旱地變成了集中連片的水澆地,開發出的水澆地使全村受益,受益人口223戶、724人,年人均收益500元;2017年為電報局村的前小東溝、白青窯、西卜子、薛家渠4個村小組的集中連片水澆地實施節水灌溉工程改造,使水澆地由原來的200畝拓展到500畝,受益人口達到179戶、525人,人均收益1000元。

2019年初,又開發水澆地1000畝。電報局村小組村南到S311省道區域的旱地幾乎全部實現旱改水,惠及村民122戶,345人,村民人年均收益增長500元左右。同時實現土地集中流轉耕種,土地利用率和效益進一步提高。至此,電報局村共開發水澆地3500畝,並全部實現了滴水灌溉。土地資源的高效開發,從根本上保障了村民的基本收入,為全體村民實現穩定、持續脫貧打下了堅實基礎。

土地流轉+土特產認購

走村串戶中張俊發現,電報局村的常住村民大多已年紀老邁,其年富力強的子女基本都離開鄉土,到城鎮打工或陪伴子女在城鎮上學。在村的年老村民已沒有能力再躬耕鄉野。怎麼辦?此種情形下,推動土地流轉勢在必行。從2015年開始,張俊帶領駐村工作隊推動土地流轉,當時每畝水澆地每年的流轉費是180元,到2019年流轉費增至260元,僅水澆地流轉收入,目前每人每年即可收益1800元左右。土地的集中經營,統一規劃、統一種植,或油葵,或油菜,或黃芪,或黃或綠,一片大好風景,引來無數遊客、驢友和攝影愛好者,電報局村成為遠近聞名的田園觀光旅遊區,從而帶動了周邊村民的土特產品銷售和農家樂。

從2018年開始,張俊主導委託固陽縣晶垚農牧業專業合作社為電報局村28戶貧困戶每戶託管養殖大紅公雞100隻,張俊充分利用市金融辦協調服務全市金融機構的職能,積極主動對接金融機構,認購貧困戶土特產品,與幫扶單位和工、農、中、建、交和包商銀行籤訂每隻公雞100元的保底認購協議。當年底,全部按照認購協議銷售,貧困戶每戶實現3000元的收益。2019年,又為31戶貧困戶每戶託管養殖50隻大紅公雞,張俊還協調愛心企業——內蒙古吉宇控股集團公司一次性認購,每戶貧困戶實現收益1500元。

村集體經濟實現零的突破

張俊的目光又盯上養殖業。

電報局村多數自然村地處山區,坡草種類豐富,非常適宜羊養殖,電報局村共有254戶村民養羊5030隻,人均收益200元。為了進一步增加村民養殖效益,從2018年開始,張俊積極爭取固陽縣政府羊品改良優惠政策,即澳洲白品種胚胎移植,移植一枚1500元,人工授精一隻60元,兩項政府全額補貼。當年實現改良100餘只。2019年,張俊進行爭取優惠政策,全村的羊共實施人工授精、胚胎移植200餘例,受益農戶近30戶。羊的品種改良,極大地提升了村民的養羊收益,其中部分貧困戶成為受益者。純種澳洲白羊的誕生,一方面使養殖戶的效益當即見效,另一方面也帶動了其他村民,特別是有勞動能力貧困戶的發展信心,都有意願於來年購置基礎母羊,並進行胚胎移植改良,發展養殖,脫貧致富。

大力發展村集體經濟也是電報局村扶貧工作的亮點。

在張俊的主導下,電報局村2018年度實現村集體經濟「零」突破。他們爭取財政資金和扶貧資金80萬元建成了100千瓦的光伏電站,項目運行後平均年收益8萬元,2019年售電收益達10萬元。「光伏電站發電量通過上網以後全部賣給了駐地的工礦企業泰恆公司,一度電是0.4478元,每戶貧困戶每年因此可以分到1500塊錢。」張俊告訴記者。

接下來,他們又建設了一個新的村集體經濟項目——總投資110萬元的電報局村絨山羊養殖項目。

「我們爭取回來縣裡110萬元投資,於2020年4月底建設了絨山羊養殖項目,我們購買了349隻絨山羊,項目每年的收益是6.6萬元,今年的收益已經到帳,項目跟31戶貧困戶(脫貧戶)的利益緊密連結,每年可為貧困戶(脫貧戶)分配收益1000元。」張俊表示。

到2019年底,電報局村31戶52人貧困人口全部實現脫貧。

扶貧,也要營造立志氛圍。

從2019年初,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部署開展了電報局村先鋒模範示範戶的海選活動。活動共分6個獎項,每個獎項評選5戶,共計評選30戶。獎項分別為自強不息奮鬥獎、產業發展示範獎、創業打工先鋒獎、養老敬老孝星獎、團結互助友善獎、優美庭院示範獎。通過近半年多的精心評選,選出了具有代表性、示範性的30戶家庭,並對受獎家庭進行了表彰。

打造鄉村振興名片

在發展村集體經濟的同時,張俊和駐村工作隊還緊緊依託鄉村振興戰略工程,盡力打造一張獨特的鄉村振興名片。

電報局村大英圖自然村區位優勢明顯,且獨具特色,村落「負陰抱陽」、「背山面水」,景觀優美。依據出土文物考證,大英圖村落及其周邊區域,自元代就有少數民族活動、聚居。大英圖村窯洞多為靠崖式土打窯,依山而建,上下共有五排,窯洞數量約有30多套,土建輪廓基本完好。

在抗日戰爭期間,大英圖村作為大青山抗日根據地的一部分,湧現出了許多可歌可泣的人物、事跡。 2019年6月初,大英圖村入選中國傳統村落名錄,2019年12月,電報局村列入國家森林鄉村名錄。

依託大英圖村得天獨厚的區位、立地優勢和政策優勢,張俊、駐村工作隊、村「兩委」開始實施文化旅遊小鎮建設工程。2018年底,他們爭取回來投資1000萬元,今年底,大英圖小河流域清潔治理工程已如期完成,該工程的實施使大英圖村面貌進一步煥然一新,周邊山體實現了綠化、美化,河道清潔優美,旅遊棧道、拱橋更為大英圖村增添了一抹誘人的嫵媚。

按照規劃,挖掘大英圖村抗戰期間紅色愛國事跡,探幽元、明、清期間少數民族兄弟在此的生活蹤跡,修復承載厚重歷史記憶的古老窯洞民宿,逐步將大英圖村建設成為集窯洞民宿、古蹟探幽、愛國主義教育為一體的功能齊全、底蘊深厚的文化旅遊小鎮。

如今,每到秋收時節,不同農作物組成的「五彩土地」已經成為大英圖村的獨特風光,吸引遠近市民前來採風。

電報局村如今的變化,是扶貧幹部和村民們一點點幹出來的,而張俊成為其中的代表。因為表現優異,今年12月,張俊榮獲「內蒙古自治區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

張俊說:「很榮幸地被自治區黨委和政府評為自治區先進工作者,這個榮譽的獲得對整個扶貧戰線的幹部都有觸動作用,我們和扶貧幹部座談的時候,大家集體引以為豪,因為我代表著大家,這個榮譽不光是我自己的。雖然現在脫貧攻堅決勝即將收官,但是後續『四不摘』政策還要延續4到5年,下一步緊接著是鄉村振興,我們要把這種榮譽轉化為動能,在2021年推動全面落實鄉村振興工程。」

近7年扶貧工作,如今張俊已到知天命之年。他感慨萬分:「可以說,我把最黃金、最多彩的年華貢獻在脫貧攻堅戰線上了。這些年,我們實實在在地給老百姓落實了各項幫扶政策,推動了產業發展和村集體經濟發展,百姓看在眼裡,想在心裡,所以這份榮譽同時代表了老百姓對駐村幹部的一種認可、一種希望。」

包頭晚報全媒體記者 青萍

相關焦點

  • 杭州援派恩施州扶貧幹部張俊: 所有的付出只為早日脫貧
    杭州援派恩施州扶貧幹部張俊: 所有的付出只為早日脫貧 杭州網  發布時間:2020-12-22 07:18:30 Tue    商報訊 從泥濘的砂石路到嶄新的柏油路;從窮鄉僻壤的小山村到網紅打卡的新農村;從集體經濟空白村到村村有「造血」產業……三年來,東西部扶貧協作讓這個鄂
  • 生命,因夢想而精彩
    夢想,是生命的寄託。有夢才有未來。如果有人問:怎樣把有限的生命活出無限的精彩?我會回答:追逐夢想。追逐夢想,點燃生命;追逐夢想,釋放激情。司馬遷「幽於糞土之中而不辭」,因為他有一條非常堅定的信念:死要死得有價值,要重於泰山,要讓後人見識他的才華。
  • 張俊家宴與黃蓉點菜
    不見得,歷史上有一頓真實的豪宴,菜譜流程和黃蓉點的菜有許多重合的地方,即著名的張俊家宴。我們都知道《射鵰》的故事開始於南宋高宗在位時期,元初記載南宋都城臨安風貌的書《武林舊事》第九卷記錄有宋高宗到寵臣張俊家赴宴的一段故事,看完菜譜之後我十分好奇金庸在寫黃蓉點菜這一段時是否查閱過張俊家宴的菜單。
  • ...原淮南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紀委書記張俊因受賄罪一審獲刑4年
    12月14日,阜陽市中級人民法官方微信公眾號消息,今日下午,阜陽市中級人民法院對原淮南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紀委書記張俊受賄案一審公開宣判,以受賄罪判處其有期徒刑4年,處罰金人民幣25萬元並追繳違法所得。
  • 生命因老師而精彩
    生命因老師而精彩作者:葉曉容殊勝因緣二十多歲時,好友介紹我閱讀「論語別裁」,從此就成了老師的忠實粉絲!只要有空一定到「十方叢林書院」,聆聽老師精彩的講述,並參加老師的春節禪七!開啟了生命一連串不可思議戲劇性精彩的蛻變,這個不曾想過、不曾祈求過的…!一日夢中和老師對話,老師指示我要改名字,他說「縈」不好,改叫曉「ㄖㄨㄥˊ」。等到見了老師,老師真的要我改名字!這是巧合嗎?
  • 他們的生命定格在了2019,但卻永遠活在我們心中,致敬:扶貧英雄
    百姓生活改善了,他們卻犧牲在扶貧路上。2018年,張華申請到廣西百色靖西市安寧鄉湯亮村駐村扶貧,經過不懈努力,2018年底,湯亮村實現整村脫貧摘帽。2019年6月,張華因勞累過度倒在工作崗位上,後經搶救無效去世。按其生前遺願,家屬捐贈了他的心臟器官。2016年7月,黃文秀北京師範大學畢業後,放棄在大城市工作機會,毅然回到家鄉,擔任廣西百色樂業縣新化鎮百坭村第一書記。
  • 健身丨生命因運動而精彩
    生命不息,運動不止。運動是對我們身體的磨練,也許磨練中會產生些許痛苦,但最後都會升華成痛快。就像市民說的,生命因運動而更加精彩。丨作者:楊濤【來源:文明白銀】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 把生命永恆定格在扶貧村裡——追記扶貧幹部、湘西州強制隔離戒毒...
    向紋(左一)入戶走訪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向莉君 向紋的生命,定格在了57周歲、定格在了花垣縣補抽鄉米溝村。 向紋的駐村扶貧工作日誌 米溝村村部,幾位扶貧隊員正和村幹部忙著核對貧困戶信息。向紋生前親手繪製的米溝村扶貧攻堅作戰圖,掛在辦公室牆上。
  • 「中興四將」排第一的張俊,是怎麼從抗金名將墮落成千古罪人的?
    除了人盡皆知的秦檜以外,高宗的愛將張俊也罪不可赦。 首先說一說張俊的生平。《宋史》記載「張俊,字伯英,鳳翔府成紀人。好騎射,負才氣。
  • 葉曉容:生命因老師而精彩
    生命因老師而精彩葉曉容殊勝因緣二十多歲時,好友介紹我閱讀《論語別裁》,從此就成了老師的忠實粉絲!只要有空一定到「十方叢林書院」,聆聽老師精彩的講述,並參加老師的春節禪七!開啟了生命一連串不可思議戲劇性精彩的蛻變,這個不曾想過、不曾祈求過的……! 一日夢中和老師對話,老師指示我要改名字,他說「縈」不好,改叫曉「ㄖㄨㄥˊ」。等到見了老師,老師真的要我改名字!這是巧合嗎?
  • 東吳君臣逸聞:舞蹈家顧譚、雙面人諸葛瑾、馬屁精張俊
    張俊的「馬屁意外」 張俊是東吳豫章太守。其人記載失考,連表字、籍貫都未能傳世。卻在三國歷史、乃至中國歷史的「馬屁界」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建衡二年(270)吳主孫皓的「左夫人」王氏病死。
  • 《平凡的榮耀》張俊:不戀愛、直面現實的職場劇是如何煉成的?
    收官之際,影視獨舌對《平凡的榮耀》製片人張俊進行了一次專訪。很快,張俊和自己的團隊在導演選擇上達成了高度共識。剛開始接觸呂行導演,他們選擇了最笨的辦法——發微博私信。呂行當時正在進行博士論文答辯,張俊更堅定了選擇呂行的決心。「我們這種職場劇,在受眾上相對來說會更高知一些,一個博士導演在某種層次與我們這個項目更加契合。」呂行不久就與張俊見了面,聊完之後非常投機。「我們確實做了非常多紮實的調研,包括金融、職場,導演可能被我們的誠意打動了吧。」
  • 36歲的生命定格在扶貧點
    2019年1月29日,因連續工作勞累過度,駐永勝縣六德鄉北華村委會扶貧工作隊員陳勇在扶貧點突發疾病以身殉職,年僅36歲。陳勇於2007年1月參加工作後一直在永勝縣檢察院工作,擔任司法警察。從檢12年,他一直勤勤勉勉、盡職盡責。
  • 八大關街道工作人員張俊榮獲「2020年新時代市南最美青年」
    近日,「2020年新時代市南最美青年」已經揭曉,八大關街道黨政辦工作人員張俊榜上有名。作為一名初涉基層的新生者,在疫情防控關鍵期間,他積極靠前,用犧牲和奉獻和努力換取萬家燈火;在日常工作中,他認真踏實,用奮鬥書寫青春二字。一線戰「疫」,敢於擔當危難時刻方顯英雄本色。
  • 心中裝著老百姓的好書記將生命定格在了扶貧路上……
    60歲,在距離退休不到100天的那些日子裡,他依然堅守在扶貧一線。今年9月10日上午,劉濤在從東勝村到市裡買煤的路上,不幸遭遇交通事故。生命,定格在60歲,也永遠定格在扶貧的路上。他用自己的生命和對事業的熱忱踐行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
  • 這三本扶貧日記 他用生命書寫
    ○58歲的「涪陵區優秀共產黨員」胡華平倒在了扶貧路上,並留下了三本記錄他駐村兩年多的扶貧日記   ○如今,接替胡華平涪陵區青羊鎮吳家村扶貧工作的任曉梅說要替他把脫貧日記寫完   這一天,正在村裡參加扶貧工作會議的區市場監管局三級調研員、駐青羊鎮吳家村扶貧工作隊隊員胡華平因突發疾病,暈倒在會場上,經搶救無效去世,58歲的生命定格在了扶貧路上。  消息傳出,往日裡和他熟悉無比的貧困戶們不敢置信、紛紛垂淚,那個天天在他們家門口打轉的老胡、那個擼起褲腿下田幫他們拔草的老胡、那個帶著他們過上好日子的老胡……他們再也見不到了。
  • 縣委書記張俊到新莊調研疫情防控、安全環保、農業產業、春耕生產...
    4月18日下午,縣委書記張俊深入新莊鎮,先後來到江西萬國礦業股份有限公司和稻香南垣生態水稻合作社,就企業疫情防控、安全環保以及農業產業發展和春耕生產等工作進行調研。在萬國礦業,張俊認真聽取了企業負責人的介紹,重點查看了企業疫情防控、採礦區安全生產、尾礦庫廢水處理等情況。
  • 張氏源流研究之清河郡王張俊世系——張氏文化
    清河郡王張俊世系。鳳翔府成紀人。五世祖徙秦州三陽,子孫遂居焉。曾祖守明,贈太師、吳國公,妣石氏,吳國夫人。
  • 安陽廣播電視臺聯合富德生命人壽深入瓦查村開展「小海豚」扶貧...
    安陽廣播電視臺聯合富德生命人壽深入瓦查村開展「小海豚」扶貧助學公益行動 2020-10-30 18: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用心書寫無愧於扶貧事業的精彩華章——稅務幹部崔恩彬的扶貧日記
    這個夢想早在2002年國家稅務總局確定扶貧聯繫點時便在崔恩彬心中萌芽。崔恩彬先後三次提出申請,要求去國家稅務總局扶貧點青海省海東市平安區參與扶貧工作,但因各種客觀原因沒有成行。2017年底,組織上決定安排財務司派一名幹部到青海扶貧。崔恩彬第一時間向組織遞交了申請,並向上級領導立下「軍令狀」:不折不扣地完成扶貧工作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