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郡王張俊世系。鳳翔府成紀人。五世祖徙秦州三陽,子孫遂居焉。曾祖守明,贈太師、吳國公,妣石氏,吳國夫人。祖慶,贈太師、韓國公,妣田氏,韓國夫人。父密,贈太師、魯國公,妣謝氏,魯國夫人。起於諸盜,宋室南渡,世居臨安。
一世
二世
三世
四世
五世
六世
俊
1086-1154,字伯英,安民靖難功臣,拜太傅,進少師,封清河郡王,追封循王,諡忠烈。配饗高宗廟庭。配秦國夫人魏氏,繼室榮國夫人章氏,妾楊氏、潘氏、沈氏、曹氏、周氏。葬常州無錫縣塘灣山。見神道碑及張錤碑。《宋史》有傳
子琦
武義大夫,早卒。見張俊碑傳
子厚
左武大夫,康州刺史,帶御器械,贈少傅。早卒。配漢國夫人蕭氏。見張俊碑傳及張錤碑
宗元
字會卿,小名越哥,小字禹孫,舉進士,承事郎,籍田令,賜紫金魚袋,通議大夫,敷文閣待制,贈少師。配楚國夫人劉氏(父劉光世)。見《宋史》、《武林舊事》、《德勳廟碑》、張錤
碑及佚名《紹興十八年同年小錄》
鎡
1153-1235,字時可,因慕郭功父,改字功甫,號約齋。司農寺丞。始修家廟,以高宗御書德勳為額。配劉氏,繼娶鄭氏。見《德勳廟碑》
濡
?-1276,字子含,又字澤民。號松窗。浙西安撫司參議官。見《宋史》及《元史》
樞
字鬥南,號寄閒。子炎(1248-?)字叔夏。號玉田,又號樂笑翁。不仕。弟煒,字子昭
某
檉
見史浩《廣壽慧雲禪寺記》。祖鎡
某
國器
鎡諸孫。見世譜後
鑑
?-1203,字平甫,太平州推官
錤
1160-1197,字深甫,承議郎。見張錤碑
渥
將仕郎,有賢稱。見張錤碑
伯東
見張錤碑
子顏
字幾仲,右奉議郎,直敷文閣主管台州崇道觀,賜紫金魚袋,右文修撰,終戶部侍郎。配王氏。見張俊碑傳及《武林舊事》
子正
右宣教郎,直敷文閣主管台州崇道觀,賜紫金魚袋,右文修撰,知泰州。配王氏。見張俊碑傳及《武林舊事》
子仁
集英殿修撰、秘閣修撰。見張俊碑傳及《武林舊事》
宗尹
系出不明,姑列此。見張木英行述
鏞
武德大夫,閤門宣贊舍人。見張木英行述
洤
字濟甫,號忠翊節先生。見張木英行述
木英
1260-1325,字仲實,號菊存。兩浙都轉運鹽司使知事。復先廟,修家傳,纂有《西秦張氏世譜》。五子炬、熽、燭、爁、燠。見張木英行述
宏
武節大夫,贈右武大夫,忠州刺史。見張俊傳
子蓋
檢校少保、淮東招撫使,贈太尉,諡恭壯。配趙氏見張俊傳及《武林舊事》
某
某
某
桂
字惟月,號竹山。見《陵陽集》卷十三《張竹山文稿序》
保
拱衛大夫。見《武林舊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