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貝貝豆(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當媽媽的都知道,在寶寶新生兒不會表達階段,往往會通過寶寶的各類反饋來讀取孩子身體的健康狀況。
比如:寶寶今天尿了幾次?拉了幾次?哭了幾次?尿液顏色對不對,粑粑顏色對不對等等。
幾乎每位新手媽媽都有過研究寶寶「屎尿屁」的經歷,「哎,今天的粑粑怎麼是綠色的?哎,今天的粑粑怎麼這麼稀?哎,今天的粑粑為啥一點都不臭?」。
關於便便的這些問題,讓寶媽們完完全全化身成為福爾摩斯,拿著放大鏡也要從便便裡發現點蛛絲馬跡。雖然搞得自己暈頭轉向,但面對不會說話的寶寶,寶媽們也只能從粑粑上入手了。
在寶寶的便便裡的確藏著一些健康信號,它們的形狀、顏色、氣味都和寶寶的健康有著必然的關係,如果媽媽們了解粑粑中的學問,就可以第一時間發現寶寶身體的異常,及時作出相應措施。
為了寶媽們面對寶寶的便便不再迷茫,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便便裡面的那些大學問,讓我們如何通過便便的形狀、顏色、氣味來判斷異常情況。
寶寶便便裡藏著健康信號,形狀、顏色、氣味的異常情況,一次講透
每個寶寶他們的月齡不同、餵養方式不同,排洩出的便便也都是各式各樣,這時媽媽們就要通過仔細地觀察便便的形狀和顏色,再加上便便的氣味和寶寶的自身情況,來分析出寶寶的身體狀況是否良好。
一、新生兒的便便
剛剛從媽媽肚子裡出生的寶寶,他們拉的粑粑顏色通常都是黑綠色或者深綠色,黏黏的但是沒有臭味,我們將這些便便稱之為「胎便」,胎便會在寶寶出生的2-3天內排洩完畢,每天排便的次數在3-5次左右。
如果寶寶在出生24小時內沒有排除胎便,或者3天後拉出的粑粑還是這樣的狀態,就要及時就醫診治。
二、過渡期的便便
出生後寶寶的營養成分就要靠奶來補給了,寶寶經歷了2、3天的胎便之後,隨著食物的攝入他們的便便開始進入過渡期,顏色由之前的黑綠色轉換為黃綠色。而母乳餵養和配方奶粉餵養的寶寶,他們所排洩的便便之間有很大的區別,不論形狀還是氣味都有差異。
母乳餵養的寶寶便便顏色是金黃色,呈軟糊狀
在母乳中有一種叫做寡糖的營養成分,每一口的母乳中所含的寡糖成分非常豐富,它們可是刺激寶寶胃腸蠕動的一劑良藥,吃母乳可以有效減少便秘的情況。吃母乳的寶寶拉出的便便通常都是金黃色,而且形狀都是軟糊狀不會發硬,有時候會呈現淡綠色軟膏樣且沒有臭味。
問:如果寶寶拉出的大便較稀、次數較多正常嗎?
一般吃母乳的寶寶都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但是只要寶寶的精神狀態較好,吃奶量和體重增加都是正常的狀態,而且沒有排便困難、肚子痛、脹氣的情況,那媽媽就可以不必擔憂,這些情況都屬於正常的。
配方奶粉餵養的寶寶便便顏色是土黃色,呈硬膏狀
吃配方奶粉的寶寶他們通常都會上火,所以他們拉出的粑粑水分就會較少,粑粑都會顯得比較乾燥、粗糙,而且是硬膏狀。如果消化良好的話,顏色會是金黃色或者土黃色,有時還會出現奶瓣,和母乳餵養不一樣的是,他們的便便氣味中會帶有酸臭味。
問:如果寶寶拉的粑粑很硬對他們身體有影響嗎?
吃配方奶粉的寶寶他們拉的粑粑普遍都是偏硬的,如果寶寶的便便是呈硬膏狀,家長就不要過多擔心,給寶寶多喝水就好了。
三、吃輔食以後寶寶的便便顏色逐漸變暗
一般的寶寶從6個月開始添加輔食,隨著月齡的增長,寶寶們吃的輔食的種類逐步豐富起來,這時寶寶拉的便便顏色開始接近成人糞便,顏色從之前的金黃色變成較暗的黃色或褐色,在形狀上也會變得較為粘稠,有時是呈香蕉狀,有時是呈糊狀。
問:吃輔食後寶寶拉的便便為啥會「五顏六色」?
對於寶寶拉的那些五顏六色的便便媽媽們不要害怕,寶寶在這個時期,腸胃系統並沒有完全地發育成熟,所以胃腸道功能就不能將這些食物進行有效的分解處理,所以就會出現「吃什麼拉什麼」的現象,而且在味道上也開始變得臭臭的。
隨著寶寶消化系統的提升,他們會逐步將這些食物分解。如果寶寶長時間地不能消化所食的食物,再或者大便的形狀出現稀釋狀,就要建議媽媽們帶寶寶及時看醫生,確保寶寶可以有效地吸收輔食的營養成分。
寶寶易發的異常便便「形狀」
1、水樣便便
如果寶寶拉的便便特別稀,或出現水樣狀,次數明顯要比平時多,那寶寶就有可能是拉肚子了。拉肚子便便的顏色也會大不相同,有時是黃色、棕色,再或者是綠色,甚至有些會帶著紅血絲。
寶寶一天拉便便的次數超過吃奶的次數,還伴有以上的情況基本斷定寶寶是腹瀉,這時候寶寶因為拉的次數太多,精神狀態也不會好,媽媽們要及時帶寶寶看醫生。
2、羊便狀便便
見過羊拉便便的人都知道,它們拉出來的便便都是一粒一粒的,並且很硬。如果寶寶出現這樣的便狀,代表寶寶便秘了,這也是吃配方奶粉寶寶最常出現的問題。
因為便便大多都是幹硬的狀態,寶寶拉粑粑的時候就會異常的痛苦,有時還會擦破肛門,讓寶寶拉起粑粑來更加困難。如果偶爾一兩次也沒有什麼關係,可以讓寶寶多吃些果蔬促進寶寶排便,如果寶寶連續幾次便便都是這樣的,就建議媽媽帶寶寶看醫生進行下調理。
3、帶泡泡的便便
如果你發現寶寶的便便中有一些小氣泡,那麼近期寶寶所食的食物造成了消化不良的情況。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泡泡便便,是因為所食的糖分沒有被吸收,在腸道裡發酵就形成了氣體泡泡,而且這些泡泡還會夾雜著一股子酸味。
在寶寶的便便裡除了氣泡還很稀,就不是單純的消化不良了,也有可能是因為腸胃感染了,再或者寶寶因為乳糖不耐受而出現這樣的情況。
如果寶寶出現泡泡便的次數不多,家長就無需擔心,他們自己可以調整好。如果長時間都是這樣,就要及時看醫生為寶寶調理腸胃。
4、帶粘液的便便
粘液的出現是腸道黏膜分泌而來,對於寶寶來說是一道保護層,可以防止一些細菌或者異物進入到腸黏膜細胞內,具有潤滑腸道的作用,便於寶寶排洩。
正常的情況下,便便中粘液是極少的,肉眼基本上看不到,只有大量的粘液分泌進入便便中,才能看出便便的異樣。
如果寶寶出現這樣的便便僅有數次,且在飲食、精神狀態都良好,並沒有腹痛的現象,隨著寶寶身體的自我調節就會恢復正常。如果拉粘液便便,還伴有腹痛、腹脹、嘔吐的現象,就要及時看醫生,查看寶寶的不適的原因。
寶寶易發的異常便便「顏色」
通常情況下寶寶便便的顏色大都接近黃色、綠色、暗綠色,這些都是屬於正常的顏色,如果便便的顏色出現白色、黑色、血色,就要留個心眼了。
1)白色的便便
寶寶一旦拉的便便顏色是白色,就提示他們的腸道、肝膽出現了異常,而這些疾病發出的信號就是要告訴媽媽,寶寶的身體有極大的可能出現了問題。一旦發生這樣的情況,寶媽們及時帶寶寶到醫院就診,畢竟拉白色便便是非常少見的,要引起重視。
2)黑色的便便
一般情況下,寶寶只有在吃過含有豐富含鐵類的食物時,便便才會接近黑色。如果寶寶近期沒有吃過含鐵食物,我們就要考慮寶寶的消化道是否有出血的情況,而血液在經過消化通道後,裡面的鐵別氧化了才會變成黑色。
3)帶血的便便
不是所有便便只要是紅色的就代表有血,比如寶寶吃了火龍果、西瓜、西紅柿後,因為消化系統的原因,便便裡肯定會有紅色的殘渣,看著像血其實不是。
在排除這些因素外,如果在寶寶的便便裡發現了血樣物,且便便的形狀還比較硬,再或者身體出現了其它異常的情況,這個時候最好帶著寶寶的大便去進行化驗,以防加重寶寶的病情。
寶寶易發的異常便便「氣味」
如果寶寶的飲食狀態良好、營養攝入均衡,那寶寶的便便基本上不會有什麼特殊的氣味,一旦出現了臭味、酸味,那就說明寶寶吃得有問題了。
臭味:在肉裡有豐富的蛋白質,如果寶寶吃肉吃多了,那過多的蛋白質就無法被人體吸收,在進入腸道後因為腸道菌群的作用,就會分解出來硫、氮、吲哚這些物質,而這些東西就是臭味的來源。
酸味:當寶寶的腸胃攝入食入過多的碳水化合物,就會引發寶寶消化不良,尤其是糖類物質很容易在腸道內發酵,這樣便便裡就會產生酸味。
腥臭:如果聞到寶寶的粑粑裡有腥味,或者食物腐爛的氣味,就是在提醒寶媽們,寶寶的腸道有可能受到了細菌感染,要特別注意了。
看完這篇有味道的文章,寶媽們對寶寶便便的問題是不是有了進一步了解?希望可以幫到你,有任何護理類知識請關注我們,喜歡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ps:本文配圖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