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點擊上方"原聲態"↑ 關注訂閱朗誦理論與實踐前沿!
背景介紹
◆徐志摩,生於1897,終於1931,時年35歲。
◆徐志摩一生受到三個女人的鐘愛,張幼儀、陸小曼、林徽因。而其中,最為「瘋狂」的是徐志摩與陸小曼的戀情與婚姻。
◆作為第三者,徐志摩因泰戈爾訪華期間緣遇陸小曼,儘管隔著時任黑龍江警察廳廳長的丈夫——少將王庚,陸小曼與徐志摩依然轟轟烈烈的愛在了一起。
◆小曼的愛是狂熱的,志摩的愛,也是狂熱的。正如志摩的信中寫道:要醉就同醉,要死也死在一起,醉也是一體,死也是一體.我有時真想拉你一同死去,去到絕對的死的寂滅裡,去實現完全的愛.
◆1931年志摩離世,陸小曼書輓聯一副:
多少前塵成噩夢,五載哀歡,匆匆永訣,天道復奚論,欲死未能因母老;
萬千別恨向誰言,一身愁病,渺渺離魂,人間應不久,遺文編就答君心。
◆1965年4月,陸小曼去世,終年63歲,與志摩合葬的心願,終未能了。
書信原文
小曼:
我的肝腸寸寸地斷了。今晚再不好好地給你寫一封信,再不把我的心給你看,我就不配愛你,就不配受你的愛。你方才心頭一陣陣的絞痛,我在旁邊只是咬緊牙關,閉著眼替你熬著。小曼呀,讓你血液裡的討命鬼來找著我吧,叫我眼看著你這樣生生地受罪,我什麼意念都變成了灰了。
離別,當然是你今晚縱酒的原因。但假如今晚你不喝酒,我卻要硬著頭皮對你說再會,你會比醉酒的苦好受嗎?咳,你自己說得對,頂好是醉死了完事。要醉就同醉,要死也死在一起,醉也是一體,死也是一體,要哭讓眼淚合成一起,要心跳讓你我的胸膛貼緊在一起,只要我們靈魂合成了一體,這不就是在極苦裡實現了我們嚮往的極樂,從醉的大門走進了大解脫的境界嗎?
我的小曼,現在你睡熟了沒有?你知不知道,你的愛正在含著兩眼熱淚,在這深夜裡和你說話,想你,疼你,安慰你,愛你?我好恨呀,這一層層的隔膜,真的全是隔膜。仿佛是你淹在水裡掙扎著要活命,他們卻擲下瓦片石塊來,算是救渡你!
我好恨呀。方才只能在旁邊站著看。我稍微一幫助,就要受人幹涉,那意思是說:「不勞費心,這不關你的事。請你早點去休息吧,她不用你管。」
哼,你不用我管?我這難受,你大約也有些知覺吧。剛才你接連叫著:「我不是醉,我只是難受,只是心裡苦。」你的話一聲聲像是鋼鐵錐子刺著我的心,各種情緒就像潮水似的湧上了胸頭。那時我就覺得什麼都不怕,勇氣像天一般的高,只要你一句話出口,什麼事我都幹!為你我拋棄了一切,還顧得什麼性命與名譽?
你多美呀,我酒醉後的小曼,你那慘白的顏色與靜定的眉目,使我想像起你最後解脫時的形容,使我覺著有一種逼迫讚美崇拜的激震,使我覺著有一種美滿的和諧。小曼,我的至愛,將來你永訣塵俗的瞬間,不能沒有我在你的身邊,你最後的呼吸,一定要明白地報告給這世間,你的心是誰的,你的愛是誰的,你的靈魂是誰的。小曼呀,你應當知道我是怎樣的愛你。你佔有了我的愛,我的靈,我的肉,我的整個兒永遠在我愛的身旁放置著,永久地纏繞著。
真的,小曼,你已經激動了我的痴情。我說出來你不要怕,我有時真想拉你一同死去,去到絕對的死的寂滅裡,去實現完全的愛,去到黑暗裡尋求唯一的光明。咳,今晚要是你有一杯毒藥在近旁,此時你我也許早已在極樂世界了。我真的不留戀這形式的生命,我只求一個同伴,有了同伴我就情願欣慰地瞑目。小曼,你不是已經答應了我,做我永久的同伴了嗎?我再不能放鬆你,我的心肝,你是我的,你是我這一輩子唯一的成就,你是我的生命,我的詩。你完全是我的,一個個細胞都是我的,你要說半個不字,叫天雷打死我完事。
我再有十幾個鐘頭就要走了,丟開你走了。我人雖然走了,我的心不離開你。我相信你的勇氣。你已經有了努力的方向,我預知你一定成功。上前去吧,彼此不要再辜負了。再會!
志摩
1925年3月10日早三時
聞聲賞誦
「濃墨重彩」現「痴狂」
——簡析徐濤朗誦「志摩給小曼的信」
文|中原客
《見字如面》的這檔欄目中,與其他的讀信者不同的是,徐濤用濃到化不開的朗誦色彩,將一封信「讀」成了詩。在騰訊視頻的字幕君們紛感「肉麻」的同時,我卻覺得,在徐志摩寫給陸小曼的這封信裡,徐濤用朗誦的藝術演繹方式,充分地呈現了徐志摩對愛的痴狂。這份朗誦表達的「濃」,表現在他的聲情與形表中。
■濃在聲情
口語化的書信,本應讀來自然。但志摩的這封信卻真真的是情熾如火。「肝腸寸斷」、「咬緊牙關」、「意念成灰」....這是信中情至極致的用詞;「呀」、「嗎」、「咳」、「哼」,這是信中多處復現的語氣詞;還有6處問句更是溢出充滿深情的交流感.這樣的信,單單用目光看去,就已經是感受到字裡行間的「狂熱與痴情」,設若是由志摩親口讀出會是怎樣?
我想,徐濤的「濃情」演繹做到了對志摩情緒的「還原」!其字句「雕刻」而出,呼吸「寸斷」而行,情感跌宕蔓延,聲音要素的強烈對比之間,盡顯志摩書寫時的情緒起伏。
在我的印象裡,徐濤的朗誦以「慢抒情」為主,於沉穩中見意長,於舒緩中間情深。而這篇志摩的信,我個人覺得,算是徐濤近年來朗誦作品中的抒情強音。
濃在聲情,情真方顯。徐濤對志摩「痴情」的把握,是極致到位的。
■濃在形表
情緒於中,聲顯於外。聲情流露,亦在形表。徐濤開場冷靜的目光,進而緊皺的眉眼,聳動的雙肩與胸膛,唇齒間的緊繃,鼻翼間的翕張,以及整個腰身的用力的抖動.痴愛、熾愛、痛愛、苦愛,一切的對愛的迷亂與痴狂,在徐濤豐富的形表語言中被濃濃化開,在亦真亦幻的朦朧中,我們似乎看到了一個真實的完整的志摩!
「開口跪」是對聲音的時尚讚美!但「動情跪」更是對聲音繞梁之後的情感浸染。
若說不足,你不妨細聽信的段落之間,與語義銜接間,受情感影響所致的層間節奏有時過緊,不夠舒展;有時過松,又略顯離散。情感至濃處,鼻腔與口腔內的呼吸過濃所致的字詞偶有含糊。
當然,瑕不掩瑜,作為當今的朗誦藝術家,徐濤不愧「開口跪」的美譽,這是是對其聲音的時尚讚美!但我以為,其更不愧「動情跪」,這是對其聲音繞梁之後的情感浸染的最高褒獎!
徐志摩——
我是天空裡的一片雲,偶爾投影在你的波心
I am a cloud in the sky,A chance shadow on the wave of your heart.
他是一片最可愛的雲彩,永遠是溫暖的顏色,
永遠是美的花樣,永遠是可愛。
——胡適
【作者簡介】
◆中原客|高校教師·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學術委員·朗誦愛好者|研究:朗誦學·傳播學
原創成果 轉載需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