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民營劇團創作演出會議上 「當家人」齊齊說打算

2020-12-21 瀟湘晨報

「明年上海市優秀民營劇團展演計劃在4月28日到6月28日舉行,大家可以開始張羅定劇場了。」前天上海民營劇團創作演出會議中,市演出行業協會會長韋芝叮囑各院團當家人「早準備」。大家顯然有備而來,創作計劃滿檔,劇目首演時間精確到月、日,韋芝感慨,「民營劇團不只忙眼前的、當月的活,已經想到明年、後年。」

將演出危機變為創作轉機

音樂劇《趙氏孤兒》原定今年6月在上海首演,由於疫情推遲到明年。導演徐俊覺得,放慢腳步不是壞事,「從策劃到宣傳更加從容完善。」這次,徐俊不僅對《趙氏孤兒》質量精雕細琢,還研發豐富衍生品,「首演同時將推出唱片與四合一書籍,書中包含紀君祥原著,詹姆斯·芬頓話劇英文版,金聖華、彭鏡禧翻譯版,徐俊音樂劇改編版。」

追上被疫情耽誤的進度,一手抓好幾個項目,成了上海民營劇團的常態。繼續提升今年作品《銀杏樹下》之餘,勤苑滬劇團團長王勤定好明年1月底的九棵樹藝術中心檔期,試演新戲《石榴紅了》,該劇以去年獲第七屆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的上海奉賢巴士票務員湯曉紅為原型,講述她用六年時間喚醒植物人丈夫的故事。王勤演著《銀杏樹下》,改著《石榴紅了》劇本,還在敦促編劇儘快將《酒魂曲》變為劇本,「《酒魂曲》大綱已經出來了,明年年底首演。」

紅色主題讓觀眾有共鳴

小韋伯兒童音樂劇團負責人申俊磬沒想到,《智送雞毛信》創排消息傳開,收到逾30場明年演出訂單,暑假還將在小夥伴劇場演出12場。「《智送雞毛信》引入比海娃年長几歲的全新人物——虎子,讓虎子與海娃一起送雞毛信,讓虎子引領海娃的成長,劇本紮實,小觀眾與這個故事有共鳴。」上海現代人劇社正在打磨的音樂劇《寒色曙光》,演員是清一色的「00後」音樂劇專業畢業生,他們用自己的表演致敬前輩們浴血犧牲換來的新中國。

民營劇團當家人不約而同向《寒色曙光》看齊,「就地取材」創作紅色劇目。彩芳滬劇團《柳嫂》聚焦浦東抗日故事。新東苑滬劇團同時開排兩部新作,《龍華塔下》再現戰鬥在龍華警備司令部和中共中央機關聯絡站的中共黨員為獲取緊急情報與敵鬥智鬥勇,《老街春曉》將視線轉向上海解放前夕的七寶地區,中共地下黨組織發動民眾以多種方式對抗封堵,保衛古鎮,並獲取敵軍布防情報,幫助解放軍減少傷亡。

首輪初步統計,市演出行業協會已收到62臺明年新劇目報名,「每年我們都要看看走過的路,好好想接著怎麼走。」韋芝說。

【來源:上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視點」民營劇團:在希望的田野上
    民營劇團異軍突起從近幾年舉辦的全省性戲劇專業賽事來看,民營劇團無論是從參賽的數量還是質量上都表現不俗,幾可與國有劇團平分秋色,甚至在全國戲劇舞臺上也時有我省民營劇團的身影。在廣袤的隴原大地,秦腔的群眾基礎十分深厚,逢年過節,在鄉村廟會上,唱大戲是不可或缺的主要活動,廣闊的市場促成了民營劇團(戲班子)的不斷繁榮。據不完全統計,在定西市僅安定區就有大大小小的民營劇團近20個,定西市大眾秦劇團是其中做得較好的一個。該團團長李亞文自豪地說,他們劇團一年演出400多場,「天天在演」。
  • 上海民營劇團還能拿出新作走江蘇,厲害了!
    「2019年上海100多家民營劇團全年演出場次年度超過1.6萬場,佔上海演出市場半壁江山。大多數民營院團建立投入-演出-回報-再投入-創作-演出的良性循環。」展演開始前,組織方上海市演出行業協會會長韋芝表示,良性循環離不開近年上海市委宣傳部、市文旅局對民營院團的創作孵化、展演活動、宣傳推廣、人才培養等方面給予資金支持,上海文化發展基金會、上海文創資金等市級資金也對民營院團和國有院團一視同仁,給予同樣的申請條件和扶持標準。今年疫情影響半年無收入,上海民營院團沒有關門歇業,反而抓緊時間潛心創作,戴著口罩排練。
  • 近年年均增長接近20%,民營劇團蓬勃崛起
    就音樂劇來看,據研究機構統計,2018年我國音樂劇演出共計2460場,還遠不及日本四季一個劇團的年度音樂劇演出規模(年均超過3000場)。在演出劇目的供給方面,民營劇團佔了很大的比例。比如戲劇領域,作為北京演出市場的兩大國有劇院,國家話劇院和北京人藝的年度演出場次基本都在四五百場左右,相比而言,作為民營劇團的開心麻花在演出規模上就大得多,年度演出場次超過2500場。
  • 民營劇團進京凸顯「母雞帶小雞」效應,首都專家熱議河南「兩面旗幟」~
    2016年拿出2000萬對全省豫劇院團進行扶持,民營院團每年有三四百萬的補貼,各個方面都在努力為民營院團提供各種各樣的平臺和學習、培訓這種機會。希望民營團藉助這一次交流和學習的平臺,多演出、多創作新的劇目,多為老百姓服務,讓更多優秀節目讓老百姓從中受益。
  • 長三角演出交易會上,最新海派文化創作拿出巡演圖-海派文化 長三角...
    原標題:長三角演出交易會上,最新海派文化創作拿出巡演圖  然而,不論是身為賣家的演出團體或是作為買方的資深經紀人、劇場當家人們用實際行動展現了他們對現場推介及現場舉牌的高度重視,「照片、影像能夠讓人了解劇情或是演出整體風貌,但一臺演出是否能夠震撼人心,或者整個氣場和品相,還是需要現場感受才有把握,現場舉牌環節也能根據其他買家的反應,來驗證自己對演出的判斷。通常優質又易推廣的演出,總會是『現場舉牌』環節的熱銷品。」
  • 唐河縣第四屆民營劇團戲劇(現代戲)大賽隆重開幕
    以「我的中國夢,唱響新時代」為主題的唐河縣第四屆民營劇團戲劇(現代戲)大賽「在此隆重開幕。開幕式由縣文聯副主席周爽主持,縣文廣旅局黨委書記魏鍇致開幕辭,對唐河縣舉辦第四屆民營劇團戲劇(現代戲)大賽表示祝賀!縣委宣傳部文藝科科長楊迅,縣文廣旅局副局長張玉傑,國家二級編劇、縣劇協主席黨萬樹、縣戲曲藝術中心主任趙建黎出席開幕式。
  • 上海艾亞-麗斯音樂劇團演職人員招募
    上海艾亞-麗斯音樂劇團介紹劇團由上海艾亞(國際)文化傳播有限公司(www.aacworld.com)籌建。同時也是中國民營演出副會長單位,中國演出家協會、中國旅遊演藝聯盟、中國國際演出劇院聯盟等理事會員。近年來持續不斷的在北京國家大劇院、人民大會堂,上海大劇院、廣州大劇院、等專業演出場所舉辦各類高雅藝術演出,也應邀參與了包括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上海國際藝術節等重大文化活動。
  • 執著敬畏終成金——記民營劇團演員榮國威
    直至一九八二年,十九歲的他跟隨蘇定嫻(當時廣州市粵劇團四團花旦)一起,來到廣東湛江專區參加一些民營班的演出,(當時他月薪七十元,正月開始演到三月結束,八、九月繼續演秋班,也就是說每年只有五個月的工作)。在這期間,勤快的他經常幫助年紀較大的叔父打水、洗衣、鋪床疊被,每逢轉點,還幫他們擔行理,打掃衛生。
  • 從田間地頭到首都大劇院 河南草根劇團進京展演
    7月4日至14日,來自河南、上海兩地的10個民營劇團將一一亮相北京梅蘭芳大劇院,為觀眾獻上經典劇目。此次公益展演活動由河南省文化廳、河南省文聯、洛陽杜康控股有限公司主辦,河南李樹建戲曲藝術中心、河南省戲劇家協會承辦。
  • 走上城市主舞臺,上海民營院團展演做出品質金招牌
    位於演藝大世界版塊的長江劇場裡,「崑曲王子」張軍今天上午在黑匣子劇場上演了一場360°的沉浸式崑曲演出《愛情四季·琴挑》。這場沒有社會觀眾的演出,拉開了今年上海優秀民營院團展演序幕。入選參演的12部舞臺劇,涵蓋了崑曲、話劇、音樂劇、滑稽戲、滬劇、揚劇等多個劇種,將在中國大戲院、上戲實驗劇場、藝海劇院、人民大舞臺、上音歌劇院等全市主要劇場及文化館、影劇院舉行。
  • 上海民營企業家熱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增信心、方向明、幹勁足(二)
    會議的召開在上海民營企業家群體中引發熱議,連日來,廣大民營企業家認真學習會議精神,紛紛發表了自己的學習體會。王均金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市總商會副會長、上海均瑤(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發表了重要講話,鏗鏘有力地總結了今年的情勢,並提出了2021年經濟工作的總體要求
  • 上海崑劇團一月演出預告
    上海崑劇團上海崑劇團是國家重點保護和扶持的專業藝術表演團體,成立於1978年,首任團長為京昆藝術大師俞振飛,現任團長為青年崑劇表演藝術家谷好好。上海崑劇團以保護和傳承崑劇藝術為己任。自建團以來,搶救、整理、演出近300出精品傳統折子戲,近70部整本大戲。
  • 「戲曲大發展,有我民營團」—河南「泥腿子」劇團進京秀風採
    據了解,此次公益展演活動由河南省文化廳、河南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洛陽杜康控股有限公司主辦,河南李樹建戲曲藝術中心、河南省戲劇家協會承辦,旨在認真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支持戲曲傳承發展相關文藝政策,落實總書記十九大報告中關於文化自信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的講話精神,弘揚戲曲文化,促進民族藝術傳承,推動民營院團的發展,為民營院團開拓市場、注入活力,真正讓民營院團活起來、火起來。
  • 滬上劇團「雲」復工:身後是空無一人的劇場,面前是看不見的觀眾丨十分上海·復工ing
    十分鐘邂逅《十分上海》新民晚報「上海時刻」出品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上海各大劇場的演出全線暫停在各行各業全面復工的當下多家劇院正以一種特殊的方式恢復「營業」——多場「藝起前行」雲直播把舞臺搬到線上將觀眾領進劇場本期「十分上海·復工進行時」走訪
  • 民間劇團戲韻悠長 服務基層根植沃土
    「我們河南的老百姓常說,送戲送到大門口,老戲新戲啥都有。我算了一筆帳,河南約有民營劇團2000個,一個劇團一年演200場戲,整個河南一年就是40萬場戲,每場戲有1000名觀眾,一年就能服務觀眾4億人次,為基層精神文明建設、活躍鄉村文化生活作出了巨大貢獻。」
  • 演出是兒童劇團發展的過程還是終點?
    或者說,演出是唯一的出口,於是有了這篇文章。首先區分一個概念:劇團區別於「劇社」的業餘性,「劇團」更注重於專職戲劇藝術創作。比如,校園戲劇的發展通常會以「劇社」的性質開展。劇團的發展其實在考究一個藝術團體的創作能力以及對社會的價值。
  • 大雪天台下空無一人劇團照常演出 團長要對得起這份職業和良心
    大雪天台下空無一人劇團照常演出 團長要對得起這份職業和良心時間:2020-11-29 11:09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大雪天台下空無一人劇團照常演出 團長要對得起這份職業和良心 近日,安徽阜陽。
  • 民間劇團文藝事業的繁榮發展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們河南的老百姓常說,送戲送到大門口,老戲新戲啥都有。我算了一筆帳,河南約有民營劇團2000個,一個劇團一年演200場戲,整個河南一年就是40萬場戲,每場戲有1000名觀眾,一年就能服務觀眾4億人次,為基層精神文明建設、活躍鄉村文化生活作出了巨大貢獻。」
  • 【預告】《牆頭馬上》6月21日在上海寶山區月浦文化館影劇院演出
    上海崑劇團上海崑劇團是國家重點保護和扶持的專業藝術表演團體,成立於1978年,首任團長為京昆藝術大師俞振飛,現任團長為青年崑劇表演藝術家谷好好。上海崑劇團以保護和傳承崑劇藝術為己任。自建團以來,搶救、整理、演出近300出精品傳統折子戲,近70部整本大戲。
  • 劇團發展應堅持原創、復排、移植劇目三者並重
    為了豐富劇團上演劇目,我認為,劇團在演出劇目的建設規劃方針上,應堅持原創劇目、復排劇目、移植劇目三者並重(「三並重」)的原則。  新編的原創劇目是每個時代藝術發展的標誌,它對藝術的繁榮發展很重要。因為前進的生活、發展的社會,要求戲曲藝術不斷以其當代時代精神來關注當今的社會生活,觀照歷史生活,創作新的現代戲和歷史題材劇目,以及整理改編傳統劇目,以回應時代的要求,滿足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