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和平:鄉音鄉情最難忘

2020-09-29 直播衡水

張和平:鄉音鄉情最難忘

昨晚,第32屆電視劇「飛天獎」,第26屆電視文藝「星光獎」頒獎典禮在保利劇院盛大落幕。北京人民藝術劇院院長、國家一級編劇張和平,頒獎前接受了我臺的專訪。

張和平,1946年生於深州市王家井鎮西蒿科村,十歲之前,一直在老家生活,之後,隨母親與在北京工作的父親團聚。1961年,開始從事文化事業,這些年,做過電影、電視劇、舞臺劇,創作過歌曲。他曾參與策劃了主旋律電影《離開雷鋒的日子》《建國大業》,並創作歌詞200多首,《宰相劉羅鍋》《雲水謠》《不見不散》等一批耳熟能詳的佳片名劇,均離不開他的心血。

這些年,雖然身在北京,但張和平對故鄉有著深深的依戀,逢年過節都會回鄉看看。家鄉的空氣越來越好,城市建設越來越有品味,文化事業蓬勃發展,張和平一直關注著衡水一點一滴的變化。他告訴記者,32屆電視劇飛天獎26屆電視文藝星光獎花開衡水,充分證明了家鄉的實力和魅力,這讓他感到無比榮耀,並想著為家鄉發展盡點綿薄之力。收到這次「雙獎」活動的邀請後,儘管手頭工作非常繁忙,但張和平毅然推遲了很多重要工作,專門抽出時間來參加這次活動。

張和平表示,衡水人傑地靈、英才輩出,文化底蘊深厚,中華民族標誌性文化符號大運河流經衡水,滋養了衡水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澱。不僅出現了西漢儒學大師董仲舒、北魏改革家馮太后、唐代經學大師孔穎達、邊塞詩人高適等先賢巨匠,近現代,還湧現出了文學大師孫犁、京劇大師荀慧生、京韻大鼓創始人劉寶全等文藝大家,藍天野、葛存壯等影視名家從衡水走向全國。近兩年,衡水湧現出電視劇《荀慧生》、《營盤鎮警事》、《貞姐》,電影《平原上的夏洛克》等眾多優秀的影視作品,文藝作品點面開花,文化事業蓬勃發展,這都讓人感到欣慰。

從1961年到現在,張和平從藝近60年,他坦言,這些年最大的感悟就是藝術應該紮根於人民,為人民抒寫、為人民抒情、為人民抒懷,紮根於人民的藝術才能產生最動人的力量。一座城市,需要用藝術喚醒。張和平表示,衡水是一座加速崛起的濱湖城市,是京津冀協同發展重要節點城市,藉助「飛天獎」「星光獎」頒獎典禮國家級盛大平臺,將有更多人走近衡水、了解衡水、關注衡水,這對於做好「文化衡水」這篇大文章,提升衡水的知名度、美譽度和影響力,促進招商引資、增進人民福祉,都具有深遠影響。

鄉音鄉情最難忘,感謝家鄉滋養。採訪結束後,張和平也向家鄉父老鄉親送上了最真摯的祝福,他希望家鄉新時代有新發展,越來越美好。

相關焦點

  • 鄉音鄉情丨北楓:把鄉情寫進歌裡
    鄉音鄉情丨北楓:把鄉情寫進歌裡 作者:嚴磊、張銳、陳帥元    編輯:孔笑妍    來源:吉視通客戶端    2020-04-13 10:29
  • 【我的鄉情56】許長禮:難忘鄉音·蝶戀花
    鄉間情許長禮 難忘鄉音 鄉音讓人回味,鄉情讓人難捨野地裡野貓撒潑,溝渠裡蛤蟆歌唱,這就是西大灘邊曾經有過的鄉音。而且這種聲音還能隨季節流轉。 燕子第一聲鳴叫發生在農曆的三月初三,布穀鳥發出叫聲發生在端午節前夕。蟬聲鳴叫意味著麥子就要黃了。秋蟲開始演奏交響曲時意味著一個成熟季節的到來。當霜雞雞(寒號鳥)象小孩一樣開始啼哭時意味著一年最繁盛季節的結束。
  • 鄉音難改鄉情難忘 400多名鄉友在深圳聚會共謀發展
    在深圳這片充滿機遇和挑戰的熱土,用智慧和汗水在粵港澳大灣區,勇立潮頭,以鄉情為紐帶,以商情為抓手,大家一起辦起了一個嶄新的平臺——深圳市湖南華容商會。今年,是深圳市湖南華容商會成立的第二年。在會長朱興明的帶領下,在商會全員的共同努力下,圍繞「23510」目標,融鄉情、創商機、謀發展,促進鄉友企業共同發展。當天下午,會員大會在莊嚴的國歌聲中開始。大會由執行會長蔡鵬主持。
  • 壽山:鄉音•鄉情•亂彈戲
    問及村長此次培訓的時間,他說到沒有具體多長時間,學會最重要,什麼時候學會了就算是可以結束。至於參加的村民也不限制除了主力軍幾位以外,其他村民只要願意學戲都可以參加進來,每天下午1點到3點,晚上6點到8點,準時開鑼學戲。亂彈戲作為壽山地方戲曲與許多地方戲曲一樣都面臨著失去傳承的遺憾,此次培訓活動不僅是對它的一次保護性學習與傳承更是推廣的一種方式。
  • 一句鄉音,一份鄉情……他用實際行動呵護遠在他鄉的丹鄉兒女
    一句鄉音,一份鄉情……他用實際行動呵護遠在他鄉的丹鄉兒女 2020-07-31 18:59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鄉音鄉情》音樂會帶您體驗山東音樂作品的風格與魅力!
    為此,濟南市歌舞劇院精心打造了這臺《鄉音鄉情》山東風格題材專場音樂會。這場音樂會以原創及改編音樂作品為主,包含器樂、聲樂、山東民歌等藝術形式,尤其是具有悠久歷史的山東弦索樂也將在音樂會中進行呈現,讓觀眾充分體驗山東音樂作品的風格與魅力,感受齊魯文化的悠久歷史與勃勃生機。
  • 拗九的日子最思鄉,大厝裡的鄉音鄉情,在這首《三落厝》完整版裡
    明天就是福州傳統節日——拗九節,一首帶著福州鄉音鄉情的MV《三落厝》火了。為了在」拗九「這一天,送給十邑鄉親一份最珍貴的祝福。
  • 廈門百年江夏堂迎兩岸宗親祭祖 臺胞慨嘆鄉音未改鄉情猶在
    快一年了回到宗祠,鄉音未改鄉情猶在。」半個多月前,臺商黃靈聰從臺中趕回廈門,度過隔離期後迫不及待地來到江夏堂,參加20日在此舉行的兩岸黃氏宗親冬至祭祖典禮。時隔十個多月,他又見到了熟悉的老友們。圖為兩岸黃氏宗親冬至祭祖現場。 李思源 攝冬至將臨,兩岸八十多名黃氏宗親聚首廈門江夏堂舉辦宗親祭祖儀式。
  • 張和平受賄案開庭
    法院供圖10日,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內蒙古自治區委員會原副會長張和平受賄案在興安盟中級人民法院依法公開開庭審理。1959年出生的張和平系內蒙古豐鎮市人,早年在內蒙古公安廳武警直屬中隊服役,後在武警呼市警犬基地、武警內蒙古總隊後勤部任職,還在呼和浩特市房管局任職近6年,先後擔任副局長、局長。
  • 展示深圳鄉情文化的窗口
    作為深圳鄉情文化基地,連日來,深港兩地的相關社團、鄉親紛至沓來,蛇口鄉情館儼然成為了網紅「打卡」點。 蛇口,與香港一衣帶水、唇齒相依,兩地鄉親血脈相連,鄉音難改,鄉情難捨,鄉土難忘。蛇口鄉情館分主題區、歷史區、人文區三個部分。 主題區引用體現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講話,強化思想政治引領。
  • 鎮海設立首個鄉音普法調解室 以外調外,這位「老娘舅」帶鄉音
    鎮海設立首個鄉音普法調解室 以外調外,這位「老娘舅」帶鄉音 2020年11月17日 05:19:36來源:浙江在線-浙江日報近日,在寧波市鎮海區蛟川街道中一社區「鄉音普法調解室」內,兩名四川老鄉因空調漏水發生矛盾爭執。調解員牟大姐和劉師傅你一言我一語,分別做著雙方工作。最終,在他們的調解下,這起拖了半年之久的糾紛得到圓滿解決,雙方當事人握手言和。
  • 鄉音丨林啟賢:莆仙戲的鼓聲
    在鄉音裡(莆仙戲是用莆仙方言演唱的),大人小孩,男人女人,看戲成為一種過年不可缺少的民俗,還要請四鄉的親朋好友吃「戲飯」,年節的戲飯更比平常豐盛。莆仙戲的所有劇團,大約都在臘月二十四左右停演,藝人們回家過年。大年初一開演,正月一個月是他們最忙的一個月,做大歲,元宵(莆田元宵從初六至三十,每鄉每鎮不同,文峰宮媽祖元宵是正月三十晚上,最遲的元宵),都要演莆仙戲。
  • 《老虎拔牙》松江方言版,你聽過沒~丨童聲鄉音小星星
    《老虎拔牙》松江方言版,你聽過沒~丨童聲鄉音小星星 2020-12-13 18: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受賄5552萬元 內蒙古貿促會原副會長張和平獲刑13年
    中新網興安盟12月24日電 (記者 張林虎)24日,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內蒙古自治區委員會原副會長張和平受賄案在興安盟中級人民法院公開宣判,張和平獲刑13年。  法院經審理查明,2000年至2017年期間,張和平利用擔任呼和浩特市房管局副局長、局長,呼和浩特市新城區委副書記、區長、區委書記、中國國際貿易促進會委員會內蒙古自治區委員會副會長的職務便利,在調整工作崗位、承攬工程、索要工程款等方面,為相關人員謀取利益,個人或夥同他人非法收受、索取31人財物共計折合5552餘萬元,其中索要財物共計折合3207餘萬元,案發前退還價值787餘萬元的財物
  • 成田名人●鄉音不改,鄉情猶在——泰國華人青年領袖李桂雄
    作為泰國中華總商會最年輕的會董,李桂雄在事業發展之餘,積極投身社會公益活動,擔任泰國工商總會副主席之後,又組織成立了泰國華人青年商會,並出任會長,成為泰國華人社會中最年輕的僑領。勤奮善良的潮汕小夥1981年,時僅18歲的李桂雄來到美麗的南洋佛邦——泰國,被當時在泰經營寶石生意的叔叔送進寺廟進修,攻讀泰語。
  • 張和平獲刑13年,張志軍獲刑12年
    張和平獲刑13年,張志軍獲刑12年 2020-12-26 10: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近鄉情更怯,賀知章李白宋之問的故事
    【解答謎] 笑問客從何處來(打四字文學名詞一)謎底:章回小說解謎時要聯繫全詩內容來看,因為詩人賀知章「少小離家老大回」,家鄉的兒童們根本不認識這「鄉音無改鬢毛衰「的老人是誰,於是才笑著問「客」從何處而來。
  • 丨童聲鄉音小星星
    為了更好的了解松江傳統文化,傳承松江方言,《雲聽童言》欄目推出「童聲鄉音小星星」子欄目,鄉音、鄉土、鄉情、鄉愁,松江——我們美麗的家鄉,讓我們一起來聆聽「童聲鄉音小星星」說松江故事。今天的《童聲鄉音小星星》,來聽聽東華附校的張欣瑤松江方言故事《愚公移山》。
  •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內蒙古自治區委員會原副會長張和平受賄案...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內蒙古自治區委員會原副會長張和平受賄案一審宣判 2020-12-24 19: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鄉愁不老、鄉情難忘!麻城籍院士彭建兵回家鄉啦!
    麻城作為黃岡市最大、人數最多、經濟發展最快的城市,離不開麻城市委、市政府班子成員對家鄉作出的貢獻。希望今後能藉助院士團隊的力量,為家鄉麻城牽線搭橋,推動項目開花結果,在教育、科技等工作方面為家鄉作出自己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