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5日早,蝦米音樂宣布一則重磅消息,蝦米音樂將於 2月5日0點停止蝦米音樂的服務。
即日起,停止帳號註冊、會員充值、專輯購買等,開啟用戶個人資料及資產處理通道。2月5日起,停止所有歌曲試聽、下載、評論以及個人資料導出或下載。3月5日起,正式關閉伺服器。
創立初期,蝦米音樂靠著「中文世界最細緻的曲風標籤分類」純算法推薦機制引發一眾熱潮,並得到阿里伸來的橄欖枝,但在那場席捲全國的版權大戰後,蝦米音樂便開始走起了下坡路。
一路走來保守固執的運營機制不僅讓蝦米停滯不前,連曾經所引以為豪的小眾,專業性也正在被逐漸崛起的同類型平臺所替代。
蝦米走過十四年,卻敗於自己。
誕生於2006年的蝦米網,最初只是連結音樂人和用戶的付費網站,但因為創始人朱七、南瓜等對音樂的專業性和理念得以使蝦米網在一眾異曲同工的音樂平臺中傲視群雄。
在當時的音樂市場上,不論是音樂風格,專輯資料,還是如今網易雲所推行的評論,還是用戶基礎,口碑和美譽,當時的蝦米在音樂市場上已經走到巔峰,而其所特有的專業性和小眾也使其用戶站在鄙視鏈頂端。
2010年前後蝦米音樂共獲得了兩輪融資,不久後,日益壯大的蝦米被阿里收購成了網友口中「富養的女兒」。
關於為什麼會心甘情願的被阿里收購,創始人王皓也曾做過公開說明:"數位音樂市場這兩年會有很多的變化,會有點類似早期的視頻網站,未來會是一個大資本進入巨頭遊戲的時代,蝦米作為獨立音樂平臺會比較危險,跟一些大的集團、大的平臺在一起,會安全一些。"
事實也正是如此,背靠大樹好乘涼,同年,蝦米融入阿里文娛大版圖,為了擴大知名度和用戶量,更為了減緩酷狗和酷我音樂所帶來的市場衝擊,蝦米音樂斥資3000萬元拿下了《中國好聲音》第三季的音樂版權,但蝦米音樂豪擲千金的效果並不理想,2015年3月,蝦米音樂不得不與天天動聽合併為阿里音樂。
在合併風波的4個月後,蝦米音樂的轉折正式來臨,國家發布《關於責令網絡音樂服務商停止未經授權傳播音樂作品的通知》,要求各大音樂平臺在7月31日前必須將未經授權傳播的音樂作品全部下線,截至到7月31日,各大音樂服務商共計下線了220萬首音樂作品。
在這場版權大戰中,從早期就允許用戶自行上傳資源(大多無版權)的蝦米,慶幸的是蝦米音樂早早投入了阿里的懷抱,不然真如王皓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所說,「不賣當年就是死了」。
蝦米「懶政」因為版權不得不下降大量歌曲的蝦米音樂,並沒有痛定思痛,反倒是繼續依賴阿里以獲得源源不斷的蓄力。
2016年,高曉松、宋柯、何炅加盟阿里音樂,名人效應不僅給蝦米帶來了大量粉絲, 也給給蝦米的未來帶來了無限遐想。
但國內音樂 APP 的競爭,不是體驗的競爭,而是版權的競爭。
即使蝦米音樂另闢捷徑,走小眾獨特路線,扶持獨立音樂人,打造音樂社區,但始終打不下市場。
根據《2016年中國在線音樂行業研究報告》顯示,騰訊音樂娛樂集團(QQ音樂、酷狗、酷我)版權覆蓋率為90%,網易云為70%,蝦米音樂只有20%。
兩大音樂巨頭騰訊和網易雲的博弈早已在暗中給蝦米音樂上了一課,版權和曲庫的豐富度,是評價一款軟體最重要的指標。
但顯然時任阿里音樂董事長高曉松的高層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反而把核心資源轉移到改造「阿里星球」上,拓展了音樂播放器,粉絲社交,直播等多項功能。
與此同時,被「放養」的蝦米不論在版權上還是在創新上都毫無作為。
當QQ音樂的曲庫規模達到1500萬首,接近蝦米音樂400萬首的四倍左右,蝦米音樂內部依然維持著死水一般的平靜,而在創新上,蝦米音樂也屢次錯失良機,2017年,蝦米音樂的戰略市場部門經過研究,選擇放棄說唱音樂這個板塊。
後來,說唱在國內橫行,網易雲拿下了大部分版權份額,QQ音樂籤下了《說唱聽我的》《說唱新世代》的獨家版權,而蝦米音樂似乎一直扮演著「局外人色「的角色,逐漸被觀眾所遺忘。
不出所料,在2019年,蝦米音樂長久以來的「惰性」和「保守」讓其市場滲透率被QQ音樂、網易雲音樂等遠遠甩在了身後。根據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移動音樂領域中,位列第一陣營的為QQ音樂、酷狗音樂、酷我音樂和網易雲音樂,而蝦米音樂的市場滲透率僅為1%。
在活躍用戶數方面,蝦米更是慘不忍睹,QQ音樂月活躍用戶數3.1億、酷狗2.6億、酷我1.1億、網易雲8081萬、而蝦米僅僅只有 2817萬。
或許是預感到蝦米的頹勢,2019年6月,阿里進行了一次組織架構調整,將蝦米音樂移出阿里大文娛,劃入阿里創新業務事業群。
並化敵為友把7億美元撒向網易雲音樂,佔股網易雲約10%,在如今的阿里88VIP中,二選一,用戶可以自行選擇成為網易雲或蝦米的VIP用戶。
網易雲和蝦米之間的競爭關係,昭然若揭,而勝負之分,同樣如此。
不同於蝦米官方對小眾音樂的重視,界面上簡潔明了的排版,純英文的風格簡介,網易雲音樂的風格始終定位於主打發現與分享,側重社交與好友推薦。
即使現在網易雲如今因詭異的社區氛圍而榮獲「網抑雲」稱號,還因此上過熱搜,被網友群嘲,如此種種,但依然沒人能否認網易雲潛在的價值和市場。
另一方面,處於劣勢的蝦米也遇上了後起之秀,同樣以小眾、洋氣、純粹、有品味、專注於聽歌而備受一批用戶的青睞的Moo音樂,正趁勢追擊,從蝦米嘴裡意圖分掉為數不多的市場佔有率,配不上阿里大文娛的野心,打不過強而有力的新人,蝦米的地位只能一降再降。
關於停止蝦米音樂的服務,蝦米官方也正式做出了回答,聲稱蝦米音樂未來將轉向更多音樂商業場景服務,"我們將依託新成立的『音螺』平臺持續探索創新,服務音樂人及業內合作夥伴。"
沒人知道在短短的一個月後,蝦米音樂到底會面臨何種狀況?一錘子關停還是順勢轉型?
雖然前路未知,但總得顧著幾年的情分,瀟灑無比的祝它,「願你從今後,和光共舞。」
END
添加下方面試現場小編微信
備註:面試交流 即可進群
↓喜歡「程式設計師面試現場」識別下方二維碼↓
關注我們吧!
「點讚」是認可★
「在看」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