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義會議期間,面對連續的慘敗和無數犧牲的戰友,與會者憤怒地追究「三人團」的嚴重錯誤,不少人把他們的錯誤上升到政治層面。
然而,毛澤東的定義是,「軍事路線的錯誤。這個錯誤在整個戰爭中,歸納起來,表現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進攻中的冒險主義,第二階段是防禦中的保守主義,第三個階段則為退卻中的逃跑主義。」
如此,毛澤東將批判和扭轉定位在軍事路線上,不涉及政治路線。
從原因上看,合理。因為他們確實沒有想把中央蘇區弄丟、把紅色事業弄垮。
從效果上看,恰當。這樣既實現了根本目的——更換軍事指揮班子,扭轉戰略戰術思想。同時避免了鬥爭擴大化,沒有撕裂紅色團隊,沒有把出錯的同志變成敵人。
假如毛澤東也像其他人一樣,把「三人團」的錯誤上升到政治層面,勢必引起他們的堅決反駁、形成嚴重對抗。即使成功,也會把包括周恩來在內的「三人團」及信任他們的幾位變成敵人,還會讓從莫斯科留學歸來的張聞天、王稼祥難以走下去。
那麼,效果將大打折扣,負作用巨大。
可見,對重要事件、重要人物的錯誤,科學的認識與解讀,十分重要。而且,這個案例和啟示,價值豐厚。
畢竟,「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錯誤是人類社會最常見的現象,繞不開,必須正視,不該遮遮掩掩。
但是,出問題了,指出有錯誤就行了嗎?
小問題背後的小錯,可以,因為錯在哪裡很明顯。影響大的錯誤,就不可以簡單籠統地用「錯誤」二字來描述了。需要像毛澤東在遵義會議上那樣,科學地認識和解讀,以正視聽,防止誤讀,並有效糾錯,才能給後來的成功一個「媽」。
否則,簡單籠統地指責錯誤,可能因小失大。或是把基層的錯誤歸結到高層、否定和中斷該做的事,或是讓創新探索止步不前,或是迷失糾錯的章法、繼續錯誤,等等。
當然,人類社會錯綜複雜,各種問題及背後的錯誤,浩如煙海,怎樣評說,沒有方程式,也沒有標準。需要遵循毛澤東的教導,「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方可提出科學的認識與解讀。
不過,筆者發現,只要對錯誤的維度有清醒的認識,具體分析就有了很好的基礎。
什麼是錯誤的維度?
毛澤東強調的「軍事路線錯誤」、而不是「政治路線錯誤」,就是一個重要啟示。即錯誤要區分業務領域的、政治文化領域的。這就構成了錯誤的一種維度——錯誤的領域。
現在,筆者列出以下十個維度,作為分析認識錯誤的參考和基礎。
1、事業領域方面
一是業務領域的錯誤,二是政治文化領域的錯誤,要區別對待。而且,既不要隨意上綱上線,也不要把顛覆核心理念的錯誤看成是變革措施方面的錯誤。
2、道義性質方面
一是正義事業過程中的錯誤,二是事業本身就是非正義,二者有本質性的不同。
3、主要次要方面
一是正義事業過程中,「是藥三分毒」造成的負作用,作用次要;二是主導思想本質上就錯了,顛覆性的錯誤,會把「大船」打翻。這二者可謂南轅北轍,不可模糊。
4、時效頻率方面
一是探索階段短期陣痛性的錯誤(青春痘型)、或偶然性的錯誤,二是長期、持續存在、經常重複的錯誤(癌症型),大不相同。
5、立體層次方面
一是戰略層面(綱領、原則)的錯誤,二是戰術層面(策略、措施)的錯誤,三是執行層面(方法、細節)的錯誤,完全不同。
6、關鍵要素方面
一是上層的綱領、政策方面的錯誤,二是執行主管人員素質技能方面的錯誤,不可混淆。
7、起源方面
一是源自基層然後蔓延的錯誤,二是源自高層推廣造成的錯誤,不可混為一談。
8、範圍方面
一是少數甚至個別地方、人員的錯誤,二是普遍存在的錯誤,不可等同看待。
9、個人心理性質方面
一是故意造成的錯誤,二是無意中造成的錯誤。這方面要注意,不要將「過失殺人」與「故意殺人」混淆。
10、個人主觀意識方面
故意的也有善意、惡意之分,「好心做錯事」與惡毒心腸先行,大不一樣。
......
當然,如果要深入剖析,那可是厚厚的一本書。所以,這裡只是「拋磚引玉」,給大家一個引子。
回望歷史可以看出,共和國艱難創業探索階段雖然也有很多錯誤,有些還傷到不少無辜者。但是,主導理念是「為人民服務」,沒有任何委瑣、卑鄙、庸俗和低級趣味的成份。出現的錯誤,一些是探索階段不可逾越的「門檻」,一些源自基層的過度熱情,一些因為傳統文化的強勢慣性。還有,誤傷造成一些個人和家庭的悲劇,實乃「是藥三分毒」的負作用,難以避免。
如果要求正義的事業每一步都完美無瑕,那只能仰天長嘆了。
最重要的是,追求改天換地偉大目標、探索為人民謀幸福和中華民族富強道路的過程中,過去、現在和將來,都會出現錯誤,也都有很大的社會影響。因此,不要模稜兩可地評說和渲染錯誤,不可將戰略層面、戰術層面、執行層面的錯誤混為一談,更不可混淆正義非正義。
同時,正視錯誤維度的科學化,不要將錯誤與年齡、性別、民族、成長背景等與錯誤原因關係不緊密的因素掛鈎。就像遵義會議期間,毛澤東也沒有把「三人團」的錯誤定義為「外國人錯誤」、「學院派錯誤」。
錯誤,不能只是「錯誤」二字!
註:配圖來自網絡之無版權標誌圖像,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