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譯局是36氪旗下編譯團隊,關注科技、商業、職場、生活等領域,重點介紹國外的新技術、新觀點、新風向。
編者按:總有人說失敗是成功之母,但失敗並不會自動醞釀出成功,他們之間的距離仍然需要我們一步一個腳印走過去。每個人都會犯錯,如何從錯誤中學習,如何從錯誤中解脫自己的負面情緒,作者向我們講述了這樣的幾個方法。文章譯自Medium,作者Patricia Haddock,原標題How to Recover, Release, and Revamp After Mistakes。
劃重點:
1.比起愉悅的感受,負面情緒更耗費我們的時間和精力。
2.快樂是能量,需要儲存起來以戰勝負面情緒。
3.犯過的錯誤無法代表你,現在的你才是真正的你。
圖片來自:Pexels
沒有人不犯錯。有些是很小的錯誤,有些是遺憾終生的錯誤,有些是「有趣」的錯誤。不出乎所料的是,比起成功,我們大多數人都更真實地記住了我們的錯誤。我們不僅將犯過的錯銘記於心,還時不時用它來懲罰自己。
史丹福大學傳播學教授克利福德·納斯(Clifford Nass)表示:「負面情緒的消化往往需要更多思考,與正面情緒相比,負面信息的處理更為深刻。因此,比起快樂的事情,我們傾向於對不愉快的事件進行更多的反思,並用更嚴重的詞彙來形容它們」。
人的大腦需要時刻保持警惕,以防止自身陷入潛在的危險。這種警惕性的一部分就來源於我們能夠記住過往不愉快的經歷和危險的後果。人的生存關鍵取決於我們對威脅極為敏感,並隨時準備好應對不良後果。
但有些錯誤一生卻只有一次,比如被毒蛇咬到。
通常,當我們犯下錯誤,隨之而來的是各種各樣的負面情緒,例如內疚,尷尬,羞恥,憤怒等。根據錯誤的嚴重程度,我們可能會一笑置之,也可能會仔細反思,或者直到有的人站出來點醒我們,這樣的錯誤顯然不是那麼有趣。
加倍的痛苦根據Gottman研究所的John Gottman博士的說法,負面互動的影響力是正面互動影響力的5倍,稱為「消極偏見」。這種批評會加深人們對錯誤的消極情緒,並可能導致對批評者的憤怒和不滿。如果你對他們的批評做出回應,他們可能會將他們的批評描述為「友好的反饋」。
但批評不是反饋。反饋的重點是改善未來的行為和結果,對反饋做出回應是避免將來犯錯誤的一種方式。而批評和責備會羞辱和貶低一個人的價值,有的時候對批評做出回應,這不僅會帶來新的錯誤,也會帶來更大的心理傷害。
對於消極偏見,過度的批評會將錯誤烙印在你的心裡,使你每一次想起都記憶猶新,而唯一的解毒劑就是更加強壯的積極的心理素質。
裡克·漢森(Rick Hansen)博士在《 Greater Good》雜誌播客的採訪中建議,我們可以通過使愉快的回憶更加生動並增強與之相關的感受,來建立樂觀經歷的資料庫。「回味它,享受它,持續10、20或30秒鐘,享受精神層面的愉悅,並把這種積極的體驗編織進自己的大腦和身體。換句話說,使愉快的感受成為自己的一部分」。當你受到批評感到難過,或因錯誤而苛責自己的時候,請利用這些積極的經驗幫助自己度過難關。
自我批評帶來的持久痛苦面對犯下的錯誤而有所難過是人類的自然反應,但因錯誤而毀掉自己卻是非常不值得的事情。我們可以重新設定目標,對錯誤並進行修正然後繼續前進。
俄亥俄州邁阿密大學「後悔實驗室」的心理學教授艾米·薩默維爾(Amy Summerville)表示:「思考自己並不是什麼壞事,我們都希望重來一次能有所不同,但真正重要的是你需要去思考接下來要做什麼」。
對於一些人來說,他們總是固執地抓住錯誤和痛苦,特別是如果錯誤造成了嚴重的後果。他們一遍又一遍地重溫它,懲罰自己,比其他任何人都更有力地責備和羞辱自己,而這種自我責備勢必會留下心靈的傷痕。研究表明,對錯誤進行為進行過多的思考並不一定會有所幫助,還有可能導致更嚴重的問題,例如抑鬱,焦慮等。
你會對一個犯了同樣錯誤的親人或好朋友說什麼呢?
「你永遠都不可能完成的,你真失敗。」
「你怎麼會這麼愚蠢!」
「你這是怎麼搞的?」
不,我們當然不會對親朋好友說出這樣的話。安慰朋友需要你表現出同理心,他們會感受到你的支持和友善,你的語言間透露出你的情商,而這也是你應該對自己說的話。
我們都會犯錯,而寬容則來源於接受。停止譴責自己,接受所發生的事情。用同理心看待這一切。如果你需要原諒自己,請問一問世界上是不是還有別人也犯過這樣的錯誤,答案無疑是肯定的。如果你需要原諒別人,也試著提出同樣的問題,你也會得到同樣的答案。
寬恕並不意味著你要去贊成自己的所作所為,而是意味著放手。放下過去的一切,從痛苦懊悔中解脫出來,向前看。
錯誤和心態從錯誤中恢復的程度和速度取決於每個人的心態。如果你的心態比較保守,那麼錯誤很容易被放大,並阻礙你學習新的事物。另一方面,如果你具有成長心態,錯誤則會為你的發展提供正向的幫助,使你從反思中吸取教訓。他們為你的成長帶來挑戰,使你通過學習可以在下一次做得更好。
我們可以從錯誤中學到什麼呢?
當你復盤犯下的錯,你可以試著從中尋找到有價值的細節,並將其用於以後同類型的事務處理中,總結教訓積累經驗。如果你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那麼一切的錯誤都可以有價值。
嘗試將錯誤轉化為學習經驗,學會如何避免這種情況繼續發展或再次發生,並詢問自己:
我是否需要在哪些方面多加注意?
我可以讓自己不被打擾並保持專注嗎?
我是否被多個任務分心以至於無法成功地完成工作?
「開始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甚至是腦海中一閃而過的想法。如果你的想法有一些負面,那麼隨之而來的結果可能也會如此。所以要時刻關注自己的想法,監督自己並成為自己的嚮導」。
振作起來,拂去灰塵,然後重新開始。每天都是一個新的起點。你可以對它滿懷期待,擁抱它並充分利用它,或者可以回顧往昔重溫過去,你認為哪一個能更幫助你實現夢想呢?
很多時候,人的態度和行動決定了這一天是好是壞。生活中確實會發生無法控制的事情,還有各種各樣的麻煩和難題。但它們不一定必須給你帶來負面影響,你可以決定如何看待每一天,而每一天的意義也都是你親自賦予的。
每個人的一生都在犯錯誤並從中學習。它們並不等於失敗,也不是你無法學習或無法成功的證據。錯誤不會給你下定義。相反,它們可以促使你不斷學習提高你的能力。
「我們所有人都會犯錯誤,會掙扎,甚至後悔過去的事情。但是,你的錯誤無法代表你,經歷過的掙扎也無法代表你。只有現在的你才是真正的你,那些可以塑造的日子和未來也正在你手裡。」(Steve Marabolicover)
譯者:林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