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從錯誤中反思並擺脫負面情緒?

2021-01-10 36kr

神譯局是36氪旗下編譯團隊,關注科技、商業、職場、生活等領域,重點介紹國外的新技術、新觀點、新風向。

編者按:總有人說失敗是成功之母,但失敗並不會自動醞釀出成功,他們之間的距離仍然需要我們一步一個腳印走過去。每個人都會犯錯,如何從錯誤中學習,如何從錯誤中解脫自己的負面情緒,作者向我們講述了這樣的幾個方法。文章譯自Medium,作者Patricia Haddock,原標題How to Recover, Release, and Revamp After Mistakes。

劃重點:

1.比起愉悅的感受,負面情緒更耗費我們的時間和精力。

2.快樂是能量,需要儲存起來以戰勝負面情緒。

3.犯過的錯誤無法代表你,現在的你才是真正的你。

圖片來自:Pexels

沒有人不犯錯。有些是很小的錯誤,有些是遺憾終生的錯誤,有些是「有趣」的錯誤。不出乎所料的是,比起成功,我們大多數人都更真實地記住了我們的錯誤。我們不僅將犯過的錯銘記於心,還時不時用它來懲罰自己。

史丹福大學傳播學教授克利福德·納斯(Clifford Nass)表示:「負面情緒的消化往往需要更多思考,與正面情緒相比,負面信息的處理更為深刻。因此,比起快樂的事情,我們傾向於對不愉快的事件進行更多的反思,並用更嚴重的詞彙來形容它們」。

人的大腦需要時刻保持警惕,以防止自身陷入潛在的危險。這種警惕性的一部分就來源於我們能夠記住過往不愉快的經歷和危險的後果。人的生存關鍵取決於我們對威脅極為敏感,並隨時準備好應對不良後果。

但有些錯誤一生卻只有一次,比如被毒蛇咬到。

通常,當我們犯下錯誤,隨之而來的是各種各樣的負面情緒,例如內疚,尷尬,羞恥,憤怒等。根據錯誤的嚴重程度,我們可能會一笑置之,也可能會仔細反思,或者直到有的人站出來點醒我們,這樣的錯誤顯然不是那麼有趣。

加倍的痛苦

根據Gottman研究所的John Gottman博士的說法,負面互動的影響力是正面互動影響力的5倍,稱為「消極偏見」。這種批評會加深人們對錯誤的消極情緒,並可能導致對批評者的憤怒和不滿。如果你對他們的批評做出回應,他們可能會將他們的批評描述為「友好的反饋」。

但批評不是反饋。反饋的重點是改善未來的行為和結果,對反饋做出回應是避免將來犯錯誤的一種方式。而批評和責備會羞辱和貶低一個人的價值,有的時候對批評做出回應,這不僅會帶來新的錯誤,也會帶來更大的心理傷害。

對於消極偏見,過度的批評會將錯誤烙印在你的心裡,使你每一次想起都記憶猶新,而唯一的解毒劑就是更加強壯的積極的心理素質。

裡克·漢森(Rick Hansen)博士在《 Greater Good》雜誌播客的採訪中建議,我們可以通過使愉快的回憶更加生動並增強與之相關的感受,來建立樂觀經歷的資料庫。「回味它,享受它,持續10、20或30秒鐘,享受精神層面的愉悅,並把這種積極的體驗編織進自己的大腦和身體。換句話說,使愉快的感受成為自己的一部分」。當你受到批評感到難過,或因錯誤而苛責自己的時候,請利用這些積極的經驗幫助自己度過難關。

自我批評帶來的持久痛苦

面對犯下的錯誤而有所難過是人類的自然反應,但因錯誤而毀掉自己卻是非常不值得的事情。我們可以重新設定目標,對錯誤並進行修正然後繼續前進。

俄亥俄州邁阿密大學「後悔實驗室」的心理學教授艾米·薩默維爾(Amy Summerville)表示:「思考自己並不是什麼壞事,我們都希望重來一次能有所不同,但真正重要的是你需要去思考接下來要做什麼」。

對於一些人來說,他們總是固執地抓住錯誤和痛苦,特別是如果錯誤造成了嚴重的後果。他們一遍又一遍地重溫它,懲罰自己,比其他任何人都更有力地責備和羞辱自己,而這種自我責備勢必會留下心靈的傷痕。研究表明,對錯誤進行為進行過多的思考並不一定會有所幫助,還有可能導致更嚴重的問題,例如抑鬱,焦慮等。

你會對一個犯了同樣錯誤的親人或好朋友說什麼呢?

「你永遠都不可能完成的,你真失敗。」

「你怎麼會這麼愚蠢!」

「你這是怎麼搞的?」

不,我們當然不會對親朋好友說出這樣的話。安慰朋友需要你表現出同理心,他們會感受到你的支持和友善,你的語言間透露出你的情商,而這也是你應該對自己說的話。

我們都會犯錯,而寬容則來源於接受。停止譴責自己,接受所發生的事情。用同理心看待這一切。如果你需要原諒自己,請問一問世界上是不是還有別人也犯過這樣的錯誤,答案無疑是肯定的。如果你需要原諒別人,也試著提出同樣的問題,你也會得到同樣的答案。

寬恕並不意味著你要去贊成自己的所作所為,而是意味著放手。放下過去的一切,從痛苦懊悔中解脫出來,向前看。

錯誤和心態

從錯誤中恢復的程度和速度取決於每個人的心態。如果你的心態比較保守,那麼錯誤很容易被放大,並阻礙你學習新的事物。另一方面,如果你具有成長心態,錯誤則會為你的發展提供正向的幫助,使你從反思中吸取教訓。他們為你的成長帶來挑戰,使你通過學習可以在下一次做得更好。

我們可以從錯誤中學到什麼呢?

當你復盤犯下的錯,你可以試著從中尋找到有價值的細節,並將其用於以後同類型的事務處理中,總結教訓積累經驗。如果你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那麼一切的錯誤都可以有價值。

嘗試將錯誤轉化為學習經驗,學會如何避免這種情況繼續發展或再次發生,並詢問自己:

我是否需要在哪些方面多加注意?

我可以讓自己不被打擾並保持專注嗎?

我是否被多個任務分心以至於無法成功地完成工作?

「開始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甚至是腦海中一閃而過的想法。如果你的想法有一些負面,那麼隨之而來的結果可能也會如此。所以要時刻關注自己的想法,監督自己並成為自己的嚮導」。

振作起來,拂去灰塵,然後重新開始。

每天都是一個新的起點。你可以對它滿懷期待,擁抱它並充分利用它,或者可以回顧往昔重溫過去,你認為哪一個能更幫助你實現夢想呢?

很多時候,人的態度和行動決定了這一天是好是壞。生活中確實會發生無法控制的事情,還有各種各樣的麻煩和難題。但它們不一定必須給你帶來負面影響,你可以決定如何看待每一天,而每一天的意義也都是你親自賦予的。

每個人的一生都在犯錯誤並從中學習。它們並不等於失敗,也不是你無法學習或無法成功的證據。錯誤不會給你下定義。相反,它們可以促使你不斷學習提高你的能力。

「我們所有人都會犯錯誤,會掙扎,甚至後悔過去的事情。但是,你的錯誤無法代表你,經歷過的掙扎也無法代表你。只有現在的你才是真正的你,那些可以塑造的日子和未來也正在你手裡。」(Steve Marabolicover)

譯者:林三


相關焦點

  • 擺脫負面情緒的6個習慣,趕緊看看別錯過了!
    在現代社會,隨著生活壓力的不斷增加,很多人常常都伴隨著負面情緒產生,無論是工作還是感情,總是習慣性地抱怨,經常傳播很多負能量,而這些負面情緒,不僅影響自己,還影響別人。那麼我們該怎麼擺脫這些負面情緒呢,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分享6個習慣,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 分手後,男人只要做到三點,就能快速擺脫負面情緒
    分手對於每個人而言都是在正常不過,每天都有很多戀人因為各種矛盾而分開,但是分手之後很難快速擺脫這種負面情緒,從而步入新的戀情。其實,分手不可怕,可怕的是分手之後產生的後遺症,對於女人而言,治癒愛情的時間一周,甚至一個月就能調整過來,但是對於男人而言,可能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才能打破這種負面情緒。
  • 能擺脫負面情緒的人,必定能迎來人生的春暖花開
    也許很多人不知道,負面情緒就像是一個魔鬼,她不僅控制了人的思想,而且會影響一個人的身體健康。更恐怖的是,負面情緒還是會傳染的,一旦一個人有了負面情緒,她就會把這種不好的情緒帶給身邊的人,她會導致一個家庭家無寧日,導致身邊所有的人都會感染上這些負面的情緒。
  • 孩子的負面情緒如何處理?7個核心技巧,和「壞」情緒說拜拜
    內心的大象對遇到壞事比遇到好事的反應更強烈,從進化的角度來看更有生存優勢,但它的副作用是會放大負面情緒反應,讓人類感到不幸福。如果騎象人能夠正確引導大象的話,人就有可能找到通往幸福的道路。」有些孩子不知道如何控制情緒,一點小事就會點燃心中怒火;當他們傷心時,身邊的一切又能觸景生情;當他們著急時,身邊的一切,都成為障礙,讓自己掉進壞情緒的漩渦裡。
  • 孩子陷入悲觀情緒怎麼辦?正確培養樂觀心態,助孩子擺脫負面情緒
    如果孩子面對生活的情緒很悲觀,那麼即使小孩再優秀,以後也不能取得好成就。許多家長在孩子的成長過程會發現:孩子的情緒波動很大,遇到不順心的事情時,瞬間整個人就陷入了低谷。家長們對於孩子這種情況表示很擔憂,但不懂得如何去改正孩子這種不良的情緒。相信這類問題許多家長都很苦惱,當遇到這類問題時,該如何去做呢?
  • 掌握4個關鍵詞,擺脫職場負面情緒,做一個成熟的職場人
    情緒是每個人正常的身心反應,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無時無刻不在大量體驗著喜怒哀樂的情緒,管理得當會對我們有很大的促進作用,而管理失當,也會影響學習、工作和生活。4個關鍵詞,助你駕馭和管理自己的職場情緒。
  • 從《誰是被害者》看殺人於無形的「負面情緒」:你該如何擺脫它?
    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會有脆弱不堪的內心,都會有懦弱崩潰的時候,隨之而來的負面情緒就會湧上心頭,佔領整個內心空間。面對這一類人,我們一定要避而遠之,負面情緒就像長在身上的刺,稍不小心就會傷害到身邊的人。負面情緒會給一個原本樂觀的人帶來陰雲;正面情緒能夠使一個失意的人得到溫暖。
  • 項目經理如何面對和處理負面情緒?
    項目經理是不可以讓自己負面情緒爆棚的,因為這不僅影響自己更影響團隊。小編一直希望自己在團隊中的作用是帶給大家陽光,協助所有需要我幫助的成員。希望通過自己的力量去感染別人,在工作中也要求自己時時刻刻保持中立。對事兒不能急躁;對人不能有任何預判;評判人和事不帶任何個人情感。希望團隊中的每一個人都好,希望他們做他們想做的一切,不要委屈了大家的心。
  • 管理層有負面情緒?如何看待,疏導?
    ——————這是文知非的第23篇原創文章——————負面情緒其實是每個人都有的,有負面情緒的管理層也挺多的,可能中層管理的負面情緒要比高層管理多一些。那作為中層管理或者小管理的上層,如何看待這個問題,如何幫助他們走出負面情緒?
  • 愛情中該如何正確表達負面情緒?
    在維持愛情或者挽回愛情的過程中,學會正確表達自己的負面情緒很重要。又有人表示「一旦將內心的負面情緒說出來,這段關係也就完蛋了。」其實,只有負面情緒的爆發才會破壞兩個人的關係,正確表達負面情緒從不會破壞關係,只會助推二人關係更親密。因為一個人在毫無防範的時候,莫名其妙遭受到另一方的攻擊,他的第一反應就會是回擊、抵抗,隨即兩個人爆發一場激烈的爭吵。
  • 如何擺脫人人都有10種垃圾情緒
    現代生活生活壓力加大,有時人容易被情緒控制。當與家人出現矛盾、突然被領導批評、朋友的不理解……情緒的變化,往往伴隨著一系列生理變化。據統計,目前與情緒有關的病已達到200多種,在所有患病人群中,70%以上都和情緒有關。近七成都市人長期處於負面情緒之中,可因此引發抑鬱、焦慮等精神類疾病,甚至誘發多種器質性病變。
  • 別急著擺脫負面情緒,翻翻《道德經》看老子怎麼說
    在道教中,被尊為道教始祖,稱「太上老君」。老子的《道德經》是全球文字出版發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這句話的意思:那些輕易發出諾言的,必定很少能夠兌現的,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勢必遭受很多困難。我們為什麼會因為失戀而痛苦?
  • 你常常被負面情緒困擾麼?怎麼釋放和解決負面情緒
    所以,要認識到負面情緒本身是進化的一部分,是我們人類得以延續至今的有力武器,是有其積極的作用的。二、解決負面情緒第二步:負面情緒是善意的,學會與其做朋友我們強烈贊同積極的處理我們的負面情緒,但我們支持的態度是接納、引導、處理,而不是壓抑、抗拒、擺脫——這兩者之間是有本質區別的。
  • 如何正確處理負面情緒
    從小到大,在我們成長的經歷中,各種被否定和壓抑的負面情緒,包括悲傷和痛苦,會內化進入到我們身體的潛意識深處,演變成我們的「痛苦之身」,這個「痛苦之身」就好像嬰兒一樣,它也具有能量場,需要被餵養,而它的食物就是各種各樣的痛苦,就算你不主動用「痛苦」去餵養它,它也會通過潛意識去製造各種事端讓你感覺到「痛苦」的情緒。這種「痛苦」被稱之為「胜肽」。
  • 情緒心理學:學習情緒的產生原因,應對負面情緒
    在所有的物種當中,人類的情緒最為豐富。當面對壓力,情緒使我們精神集中;當面對危險,我們會心跳加速、步伐加快;當聽到不好的消息,我們會眼含淚水;當收穫期待已久的成功,我們會手舞足蹈、語無倫次。情緒從何而來?情緒的構成是什麼?如何處理負面情緒?
  • 如何正確認識疏導負面情緒?
    任何的事情都是一把雙刃劍,負面情緒也一樣。正確的認識負面情緒,它也可以幫助我們成長。如何正確地認識負面情緒,並且疏導自己的負面情緒呢?首先要接受自己的負面情緒負面情緒就像一個彈簧,你越想讓它收縮,它越是用力反抗你。
  • 教你怎樣將負面情緒轉化為正面情緒
    就像很多大咖都說反思自己「生活過得太安逸了」,其實就是在對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挑戰,主動為自己製造焦慮感和壓迫感。所以很多優秀的管理者不但不會抗拒和逃避負面情緒,還會巧妙地去運用這些情緒為自己創造更大的動能,或者解決某些問題。人們習慣認為正面情緒就必定是好的,負面情緒就必定是壞的。但實際上,負面情緒和正面情緒都是好東西,也是很好的工具,看你怎樣去運用。
  • 這幾部勵志電影,讓你徹底擺脫負面情緒,重新認清自己
    會讓你擺脫陰霾,重新擁抱太陽。今天呢,就帶給大家幾部勵志電影,讓你丟掉負面情緒,重新整裝待發。當別人放棄你的時候,做給他看告訴他,你放棄我是錯誤的,當你自己放棄自己的時候,你才是一個真正的loser,這部劇給人一種踏實的感覺,因為它將心酸的過程,與主角努力的汗水全都收入囊中,讓人感覺這就是發生在你身邊的事情,給你一種滿滿的正能量。
  • 老年人如何擺脫喪偶之痛
    上午是老年人難以說的痛,那麼如何緩解老人喪偶之痛啊,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相關的介紹。   人人都明白「老夫老妻總有一個要先走」的道理,但當老伴真的撒手而去再也不能相聚時,痛苦之情是不可名狀的。可見,了解喪偶老人的心理狀態,進行有效的心理幹預,使他們儘快擺脫和縮短喪偶後因過度悲傷而引起的心理失衡,對維護喪偶老人的身心健康是多麼重要。 如何緩解喪偶之痛 1、心理轉移 當老人喪偶後,情緒極度悲傷時,可以選擇大哭一場,也可以向別人傾訴,以便發洩心理上的消極情緒。倘若把憂傷深深地藏在心裡,獨自一個人冥思苦想,只會強化心理壓抑,久而久之,容易引起身心疾病。
  • 如何運用積極心理學的方法擺脫壞情緒?
    &nbsp&nbsp&nbsp&nbsp疫情期間,有的戰友會出現煩躁、鬱悶、擔心等負面情緒。平時幸福感高,心理資源較為豐富的戰友,受負面情緒影響較小,可能只是一時低落。但心理資源較為匱乏,容易受負面情緒衝擊的戰友,就可能出現心理失衡。運用積極心理學的方法能幫助戰友們找到本身擁有的心理資源,儘快擺脫壞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