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木塞是怎麼來的,對葡萄酒影響到底有多大?酒塞姿勢一文通關

2020-12-28 三叔煮酒

軟木塞作為一瓶葡萄酒的組成部分,曾經被視為判斷一瓶酒好壞的重要標準。當然,現在很多人已經明白,酒塞的好壞跟酒質沒有絕對關係。那麼一個軟木塞是如何形成的,它對葡萄酒的作用到底有多大?我們今天來細扒。

軟木塞有些人習慣稱為橡木塞,其實它跟橡木的關係不會超過一毛錢。現在葡萄酒所用的軟木酒塞,都是用栓皮櫟製作而成,橡木是用來做酒桶的。栓皮櫟屬於軟木,有非常好的彈性、密封性,可以隔熱、隔音性、絕緣、耐摩擦,本身無毒無味還防火,口味優點多多,天生是做酒塞的料。

製作軟木塞對樹木的選擇很嚴格,栓皮櫟的樹齡至少要達到45年才能確保做出優等的軟木塞。但是栓皮櫟的生長過程很慢,有些商家為了追求效益,20幾年的樹也拿來製作,質量肯定沒那麼好。而且軟木塞的生產過程很複雜,分為剝皮→風乾→水煮→選材→切條→打型6個環節。

剝皮:栓皮櫟從栽種開始,必須等25~27年後才可以剝皮採收,此後每隔9年採收一次。但是前兩次採收的皮太硬太幹,不適合做葡萄酒塞。到了第三次以後所採收的樹皮,才能達到製作軟木塞的標準。

風乾:樹皮採收以後,要整片攤開在空地上,經歷6-8個月的日曬、風吹、雨淋,這樣可除去樹皮中多餘汁液,並逐漸乾燥、氧化,使其組織構造更加穩定。

水煮:風乾的樹皮要在沸水中煮一個小時左右,這個過程是為了使樹皮內的單寧、礦鹽之含量減低,並除去蟲子及雜質。經過水煮過的樹皮體積會增加20%,而且也比較平坦,柔軟。

選材:根據樹皮的厚度可分為7種尺寸,而且每1種尺寸的樹皮可以再分成7種質量。等級有點多,這很符合葡萄酒的騷操作。

切條:把樹皮切割成合適的大小,一般長度為25mm~60mm,寬度為21mm~26mm,根據不同的瓶型需求,做成不同的規格。

打型:用手工或自動機器,在樹皮條上衝出軟木塞。完成以後,軟木塞分別運往不同的酒廠,酒廠會在塞子上印註冊商標、年份、圖案或一些文字說明。

當然,上面所說的是天然軟木塞的製作過程,軟木塞並非全部這麼牛X,它還分成四個種類。

第一、天然軟木塞。這個上面說了,我們不再重複。天然塞是酒塞中的極品,超高端的酒才會使用,當然有些OEM的仿高端為了騙人,也會高價買。

天然軟木塞

第二、填充軟木塞。填充塞是在天然塞的基礎上誕生的,有些軟木塞上氣孔過多,直接用它來封瓶的話,可能會導致滲漏。所以,一般採用軟木粉末與粘結劑混合物將表面上直徑較大的孔洞和缺陷進行填充和掩蓋,經過這種處理的軟木塞就稱為填充塞。這種酒塞也不差,不少高端酒都愛用。

填充塞

第三、複合軟木塞。製作天然軟木塞一般會有殘餘木條,為了不造成浪費,會用來製作複合塞。複合塞採用打碎以後的軟木顆粒和粘結劑混合,並在一定的溫度和壓力下,壓擠加工而成。這類酒塞市面上見得最多,我們所見的軟木塞十有八九就是這種。

複合塞

第四、技術軟木塞。技術包括1+1 型木塞和 1+2 型木塞。是由複合塞和天然軟木塞粘合而來,一般由圓盤式軟木包裹或疊加在複合塞上製作而成。用 1 個複合塞加 1 個天然軟木塞粘合而成,稱為 1+1 型木塞。用 1 個複合塞加 2 個天然軟木塞粘合而成的,稱為 1+2 型木塞。有點像木材裡面的複合板,便宜常用。

技術塞

搞明白了酒塞的來源,我們再說說軟木塞對葡萄酒到底有什麼影響。軟木塞對葡萄酒的作用無非是兩個:透氣和陳年。常喝葡萄酒的人也許會注意到,葡萄酒瓶封上經常會出現幾個小孔,這是為什麼呢?其實主要是為了透氣。

天然軟木塞密封性好,且富有彈性,自帶小孔但又不透水汽,其微透氣特質既能保證密封性,又能讓葡萄酒正常呼吸,這種緩慢的氧化作用能使葡萄酒發展出更複雜的風味。這種良好的微循環能讓酒體保持長久的生命力,陳年時間更長。如果完全密封,反倒容易「憋壞」。

有些「專家」所說的,軟木塞(他們說橡木塞)和橡木桶材質相同,能保證酒體在這種長期接觸下產生更複雜神奇的味道,這純粹是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

而且軟木塞也並非沒有壞處,有些人可能聽說過軟木塞汙染這一說法。軟木塞汙染不是說碎屑掉到了酒中,而是指軟木塞發生的化學反應對酒產生不良影響。由於軟木塞加工時會用到大量的氯化殺菌劑,軟木塞中的木質素分解後產生酚化合物,然後與氯發生化學反應,形成三氯苯甲醚。這是技術活,我們不多說。

軟木塞汙染的直接後果就是,葡萄酒會帶有各種黴臭和陳腐的氣味,有點像黴溼味,反正不是很愉悅。不過這種味道挺難分辨,很快會被酒香味混合掉,而且這種汙染對酒和飲用者的健康幾乎沒有影響。

除了軟木塞,我們日常生活中還能接觸到其他幾種酒塞,比如說螺旋蓋,橡膠塞,玻璃塞,佐克瓶封等。目前市場上最多的還是軟木塞,佔了64%,螺旋蓋約佔25%,橡膠塞約佔10%。

螺旋蓋的來由,直接原因就是軟木塞汙染問題。上世紀七十年代,有些酒商被汙染問題困擾,所以開始嘗試用螺旋蓋。這種酒塞保存方便,不受溼度影響,也不需要用開瓶器,很多新世界國家生產的年輕易飲型的葡萄酒用得特別多,尤其是澳洲和紐西蘭。

橡膠塞就是高分子合成塞,由食品、醫療級別的塑料製成。它含有塞芯和外表層,其中塞芯上有一個個均勻的微生孔,保證葡萄酒能呼吸。但是這種塞子,總體效果也沒有天然軟木塞好,而且用久了會斷裂。

玻璃塞比較小眾,由一個玻璃做成的塞子和一個圓形密封墊組成,有點像泡酒的玻璃缸蓋子,外面包上酒封就固定了。對酒沒有影響,密封性也好,開啟方便,但是成本高,不利於葡萄酒陳年。

佐克瓶封。外形有點像螺旋蓋,開啟方法有點意思,撕開封條以後,酒塞上的保護蓋會自動彈出來。多用於起泡酒,普通葡萄酒也會用。主要是安全,可以重複使用。誕生於澳大利亞,所以澳洲酒用得多。

看完這個,有沒有對葡萄酒酒塞更了解一點。喜歡我請關注點讚,你的支持是我的動力。

相關焦點

  • 開酒時軟木塞斷了,到底該怎麼辦呢?
    當邀請了一眾朋友來家裡品鑑,或是邀請妹子來家裡喝酒,正要展示你的男子力時,酒塞卻斷了.這不僅會被朋友們無情的嘲笑,也會讓妹子極度的嫌棄啊。然而開瓶時軟木塞斷掉,不僅是一件挺尷尬的事情,而且對葡萄酒的風味也可能有影響哦,今天我們來學習一下,當「慘劇」發生時該怎麼挽救吧!即使是身經百戰的老司機,也會有馬前失蹄的時候。首先你要反省一下自己為什麼老把酒塞開爛?
  • 葡萄酒對軟木塞的具體要求是什麼呢
    一棵栓皮櫧的樹皮採收極限為16次(這已經跨越了一個半世紀),不過也有例外:比如在葡萄牙南部的阿連特茹地區,有一棵名叫「惠斯勒樹」的國寶級栓皮櫧(樹幹周長4.15米,樹高14米),它的開頭採收年為1820年,但在2000年6月進行的第20次採收,仍然收得650公斤樹皮;而在上一個採收年——1991年,收穫樹皮1000公斤,足夠為10萬瓶葡萄酒提供軟木塞。
  • 每製作一枚軟木塞,就有一棵大樹慘遭「扒皮」
    當用盡各種辦法——牙咬手拔刀削,找(並不存在的)男(女)友……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取出軟木塞之時,你會不會重新審視這種默默守護葡萄酒的存在?軟木塞從何而來,又為何會成為葡萄酒的最佳拍檔?只有再等個八九年左右,才能出產質地均勻且輕柔的「amadia」級別、適合製作酒塞的軟木。從這以後,每隔九年左右,都能再採剝一次。可能會被我們隨手丟棄的軟木塞,對原材料的要求可不低。圖片:pixabay一棵栓皮櫟的壽命大概有150年,大概可以採剝15次樹皮。
  • 開瓶後的軟木塞,透露出葡萄酒哪些信息?
    因為葡萄酒經過長時間的瓶陳,酒液會往軟木塞裡滲透,為保險起見,最好使用較長的軟木塞。當然,世界上 90% 的葡萄酒都適合在年輕時飲用,這些葡萄酒就沒必要使用長軟木塞了,所用軟木塞的長度一般在 3.5-5 釐米。③判斷葡萄酒年齡我們也可以通過酒液滲透在軟木塞的位置來判斷一瓶酒的年齡。如果是瓶陳了 3-4 年的酒,酒液滲透到木塞的 1/4 或 1/3 都算正常。
  • 43個紅酒軟木塞DIY方案,你家的紅酒塞還想扔嗎?
    她告訴我當有一天檢查她的紅酒軟木塞的時候,驚訝地發現家裡已經積攢了一堆了!我們這些朋友知道她有搜集紅酒塞的喜好,也都會把這些紅酒塞貢獻給她。她問我這麼一大堆廢棄的紅酒塞該怎麼辦呢?今天小編就為大家推薦43種紅酒軟木塞成功變成工藝品的方法!如果家裡有紅酒軟木塞又不知道怎麼處理的你,趕緊行動起來吧!
  • 知識 | 軟木塞的製作過程全解
    今天,跟紅酒世界網(微信號:wine-world)一起了解下軟木塞的製作過程吧。作為傳統的封瓶酒塞,軟木塞素有「葡萄酒守護神」之美譽。它富有彈性,既能夠很好地封住瓶口,但又不會完全隔絕空氣,而是讓適量的氧氣進入瓶中,有利於瓶中葡萄酒慢慢發展與成熟。這種理想的瓶塞是怎麼製作的呢?
  • 有酒有愛有故事,就在今天 | 10.14葡萄酒情人節
    下面,小編在網上搜羅了一些關於紅酒的知識,給大家普及一下一直以來,關於葡萄酒都有很多誤區,今天就來給大家梳理一下幾個常見的誤區,希望能幫助大家更加快速地了解葡萄酒。從陳年角度來說,軟木塞肯定更佔優勢,因為軟木塞的透氣性更好,螺旋塞則更密閉,對於一些需要20-30年陳年的葡萄酒來說,軟木塞更合適。而從對葡萄酒的影響方面來說,軟木塞可就完全比不了螺旋塞了,軟木塞雖然是最為經典傳統的瓶塞,但它會帶來致命的TCA汙染,被汙染後的葡萄酒會有一股十分難聞的黴爛味道,足以讓你享用美酒的愉悅心情一秒消失。
  • 懂酒的人只看酒塞,就能判斷一瓶葡萄酒貴不貴
    葡萄酒飲用者們在打開葡萄酒時,經常遇到不少尷尬。比如打不開瓶塞,或是密封性不好導致葡萄酒保存不良變質等。 目前為止,人們還在尋找一款更好的酒塞,提升葡萄酒日常飲用的方便程度和愉悅感。
  • 木塞斷了怎麼辦?急,在線等
    因為喝紅酒很可能會出現尷尬和絕望的時刻,例如軟木塞斷塞或掉進瓶中這種事...喝葡萄酒的人肯定都遇過軟木塞掉進酒瓶這件事,有時候是開瓶時瓶塞碎成小塊就這麼掉進去,有時是開瓶推啊推,就整個掉進瓶了。不管是哪一種,都足以讓人囧上好一陣子,更讓人擔心的是-這瓶酒還能喝嗎?
  • 花300塊買一瓶螺旋蓋的葡萄酒到底虧不虧?
    在很多人的心裡,葡萄酒是軟木塞好還是螺旋塞好都會有一桿秤。有的人說軟木塞封裝的葡萄酒才是「正統」的、高級的象徵。有人說我們要相信科學、順應潮流,螺旋蓋更能保護我們的葡萄酒。
  • 奇思妙想:用酒塞製作的20款精緻工藝品
    本文介紹的這20款軟木塞手工藝品一定能讓你百般憐愛。 葡萄酒的軟木塞一般是用專門的樹皮製作而成的。要知道,只刮掉一部分樹皮,樹木還會繼續生長數十年,這樣的製作工藝不但不會破壞環境,還使酒塞的生產得到了可持續發展。軟木塞的彈性和密封性對於儲存酒瓶中的葡萄酒和香檳來說是上佳的材質。
  • 聞香識女人,看塞認美酒~
    各位元芳怎麼看?——高檔葡萄酒——頂級葡萄酒的軟木塞,一定是用最優質的長形軟木塞,特點是酒塞一定用完整、光滑的軟木,除了有一些天然的小氣孔之外,絕沒有密密麻麻的大坑小窪和疤痕。我請教了知味葡萄酒雜誌的專家施曄女士,她正在攻讀葡萄酒行業最難拿下的葡萄酒大師Master of Wine課程,根據她豐富的經驗和曾經在老古葡萄酒公司任職的經歷,她說大部分葡萄酒軟木塞到30年已經快到極限。有的高檔酒莊會有換塞服務,換塞之後一般會有一個授權代碼或者在酒瓶上有說明,以便備查。單獨一兩瓶酒,誰會給你換塞?
  • 剛買的葡萄酒就漏液,這酒還能喝嗎?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遇到這樣事情,晚上興致衝衝準備開瓶紅酒小酌一下,然後竟然發現這瓶酒漏液了!!!然後用紙巾擦的時候發現,酒標和瓶身都有酒漬。心想,這瓶酒還能喝嗎?會不會壞了?這漏液又是怎麼造成的呢?接下來,小編就來為你們一一講解!
  • 紅酒怎麼開 紅酒開瓶器怎麼用 開瓶器使用方法圖解 葡萄酒怎麼開
    紅酒怎麼開 紅酒開瓶器怎麼用 開瓶器使用方法圖解 葡萄酒怎麼開紅酒開瓶器是開紅酒的一種開瓶器工具
  • 如何開瓶不容易斷塞?
    很多葡萄酒都使用軟木塞來封瓶。然而,不管是開酒新手還是老手,我們都可能會碰到開瓶時軟木塞斷裂的尷尬場景。美酒當前,卻遭遇斷塞,甚是心塞。因此,為了避免尷尬,我們還需掌握一些技巧。一、為什麼會斷塞?其實,開瓶時出現軟木塞斷裂的情況很正常,造成斷塞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
  • 怎麼識別葡萄酒好與壞呢
    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經濟社會裡,以紅酒為例:紅酒的品類很多,不同品類的葡萄酒價格差別很大,其實很像封建社會的等級制度。那麼,怎麼識別葡萄酒好與壞呢? 方法二:鑑定酒的氣味 一杯正常的葡萄酒,理應有怡人的香氣,一般年輕酒都有明顯的水果味或花香,出廠時間較長的,氣味會從新鮮香變成較成熟深層的果香,如乾果、乾花等,亦有個別葡萄會發展出獨特有趣的泥土、皮革、松露、咖啡、焦糖、果仁等非果實類香氣。
  • 盤點各式葡萄酒開瓶器大全 咔嚓一分鐘
    用對了開瓶器,不僅事半功倍輕鬆開瓶,還能享受純正美味的葡萄酒! 今天咔嚓女神就為你盤點一下現在市面上所有種類的開瓶器,讓你快速get姿勢,下次開酒更專業哦! 這種開瓶器剛開始出現的時候,是用來開啟陳年的波特酒(Port),尤其是鍾情波特酒的葡萄牙人和英國人,所以,雖然這種火鉗可以用來開啟其他陳年酒,也仍舊取名為「波特鉗」。 由於開啟方式採用熱脹冷縮的原理,讓含有木塞部分的瓶頸直接斷開,因此可以避免陳年酒木塞腐朽、沾染在酒瓶帶來的汙染酒液問題,更不會有碎玻璃掉入酒液的問題。
  • 紅酒還沒開封酒就漏酒,這是什麼原因,還能喝嗎?
    圖一什麼叫漏酒?當酒液通過木塞與瓶壁之間的縫隙流淌出來,這種現象我們稱之為漏液,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漏酒。一般情況下,漏酒會導致軟木塞上端有明顯的葡萄酒印痕,並且瓶頸和酒標也會有酒液汙染的痕跡。造成漏酒的主要原因:1.軟木塞材質:如果軟木塞材質空隙較大,那就很容易造成酒液穿過木塞,形成漏液。同時一些軟木塞在經過酒液浸泡後,就會變得特別鬆軟,從而導致木塞與瓶壁之間的空隙變大,導致漏液現象。
  • 軟木塞並不是紅酒的專利一起來看威士忌瓶塞的魅力
    現在大部分威士忌酒廠都會在軟木塞上增加一個頂蓋,這部分被稱為瓶塞帽。軟木塞本身的作用是防止酒液洩露,增加的瓶塞帽除了方便拔出瓶塞外,更增加了威士忌整體的美觀、突出了品牌個性。從栓皮櫟到軟木塞防止酒液洩漏還要說說軟木塞本身。
  • 沒有開瓶器,怎麼這麼尷尬?
    眾目睽睽之下居然把軟木塞「弄斷了」! 剛才那個溫婉而大氣笑著的人不是我求此刻心裡的陰影面積?然而此刻還要繼續保持「僵硬」的微笑,嘻嘻~~ 如何拯救這種尷尬的時刻,一起get起來~ 第一步觀察卡在瓶內的塞子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