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木塞作為一瓶葡萄酒的組成部分,曾經被視為判斷一瓶酒好壞的重要標準。當然,現在很多人已經明白,酒塞的好壞跟酒質沒有絕對關係。那麼一個軟木塞是如何形成的,它對葡萄酒的作用到底有多大?我們今天來細扒。
軟木塞有些人習慣稱為橡木塞,其實它跟橡木的關係不會超過一毛錢。現在葡萄酒所用的軟木酒塞,都是用栓皮櫟製作而成,橡木是用來做酒桶的。栓皮櫟屬於軟木,有非常好的彈性、密封性,可以隔熱、隔音性、絕緣、耐摩擦,本身無毒無味還防火,口味優點多多,天生是做酒塞的料。
製作軟木塞對樹木的選擇很嚴格,栓皮櫟的樹齡至少要達到45年才能確保做出優等的軟木塞。但是栓皮櫟的生長過程很慢,有些商家為了追求效益,20幾年的樹也拿來製作,質量肯定沒那麼好。而且軟木塞的生產過程很複雜,分為剝皮→風乾→水煮→選材→切條→打型6個環節。
剝皮:栓皮櫟從栽種開始,必須等25~27年後才可以剝皮採收,此後每隔9年採收一次。但是前兩次採收的皮太硬太幹,不適合做葡萄酒塞。到了第三次以後所採收的樹皮,才能達到製作軟木塞的標準。
風乾:樹皮採收以後,要整片攤開在空地上,經歷6-8個月的日曬、風吹、雨淋,這樣可除去樹皮中多餘汁液,並逐漸乾燥、氧化,使其組織構造更加穩定。
水煮:風乾的樹皮要在沸水中煮一個小時左右,這個過程是為了使樹皮內的單寧、礦鹽之含量減低,並除去蟲子及雜質。經過水煮過的樹皮體積會增加20%,而且也比較平坦,柔軟。
選材:根據樹皮的厚度可分為7種尺寸,而且每1種尺寸的樹皮可以再分成7種質量。等級有點多,這很符合葡萄酒的騷操作。
切條:把樹皮切割成合適的大小,一般長度為25mm~60mm,寬度為21mm~26mm,根據不同的瓶型需求,做成不同的規格。
打型:用手工或自動機器,在樹皮條上衝出軟木塞。完成以後,軟木塞分別運往不同的酒廠,酒廠會在塞子上印註冊商標、年份、圖案或一些文字說明。
當然,上面所說的是天然軟木塞的製作過程,軟木塞並非全部這麼牛X,它還分成四個種類。
第一、天然軟木塞。這個上面說了,我們不再重複。天然塞是酒塞中的極品,超高端的酒才會使用,當然有些OEM的仿高端為了騙人,也會高價買。
第二、填充軟木塞。填充塞是在天然塞的基礎上誕生的,有些軟木塞上氣孔過多,直接用它來封瓶的話,可能會導致滲漏。所以,一般採用軟木粉末與粘結劑混合物將表面上直徑較大的孔洞和缺陷進行填充和掩蓋,經過這種處理的軟木塞就稱為填充塞。這種酒塞也不差,不少高端酒都愛用。
第三、複合軟木塞。製作天然軟木塞一般會有殘餘木條,為了不造成浪費,會用來製作複合塞。複合塞採用打碎以後的軟木顆粒和粘結劑混合,並在一定的溫度和壓力下,壓擠加工而成。這類酒塞市面上見得最多,我們所見的軟木塞十有八九就是這種。
第四、技術軟木塞。技術包括1+1 型木塞和 1+2 型木塞。是由複合塞和天然軟木塞粘合而來,一般由圓盤式軟木包裹或疊加在複合塞上製作而成。用 1 個複合塞加 1 個天然軟木塞粘合而成,稱為 1+1 型木塞。用 1 個複合塞加 2 個天然軟木塞粘合而成的,稱為 1+2 型木塞。有點像木材裡面的複合板,便宜常用。
搞明白了酒塞的來源,我們再說說軟木塞對葡萄酒到底有什麼影響。軟木塞對葡萄酒的作用無非是兩個:透氣和陳年。常喝葡萄酒的人也許會注意到,葡萄酒瓶封上經常會出現幾個小孔,這是為什麼呢?其實主要是為了透氣。
天然軟木塞密封性好,且富有彈性,自帶小孔但又不透水汽,其微透氣特質既能保證密封性,又能讓葡萄酒正常呼吸,這種緩慢的氧化作用能使葡萄酒發展出更複雜的風味。這種良好的微循環能讓酒體保持長久的生命力,陳年時間更長。如果完全密封,反倒容易「憋壞」。
有些「專家」所說的,軟木塞(他們說橡木塞)和橡木桶材質相同,能保證酒體在這種長期接觸下產生更複雜神奇的味道,這純粹是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
而且軟木塞也並非沒有壞處,有些人可能聽說過軟木塞汙染這一說法。軟木塞汙染不是說碎屑掉到了酒中,而是指軟木塞發生的化學反應對酒產生不良影響。由於軟木塞加工時會用到大量的氯化殺菌劑,軟木塞中的木質素分解後產生酚化合物,然後與氯發生化學反應,形成三氯苯甲醚。這是技術活,我們不多說。
軟木塞汙染的直接後果就是,葡萄酒會帶有各種黴臭和陳腐的氣味,有點像黴溼味,反正不是很愉悅。不過這種味道挺難分辨,很快會被酒香味混合掉,而且這種汙染對酒和飲用者的健康幾乎沒有影響。
除了軟木塞,我們日常生活中還能接觸到其他幾種酒塞,比如說螺旋蓋,橡膠塞,玻璃塞,佐克瓶封等。目前市場上最多的還是軟木塞,佔了64%,螺旋蓋約佔25%,橡膠塞約佔10%。
螺旋蓋的來由,直接原因就是軟木塞汙染問題。上世紀七十年代,有些酒商被汙染問題困擾,所以開始嘗試用螺旋蓋。這種酒塞保存方便,不受溼度影響,也不需要用開瓶器,很多新世界國家生產的年輕易飲型的葡萄酒用得特別多,尤其是澳洲和紐西蘭。
橡膠塞就是高分子合成塞,由食品、醫療級別的塑料製成。它含有塞芯和外表層,其中塞芯上有一個個均勻的微生孔,保證葡萄酒能呼吸。但是這種塞子,總體效果也沒有天然軟木塞好,而且用久了會斷裂。
玻璃塞比較小眾,由一個玻璃做成的塞子和一個圓形密封墊組成,有點像泡酒的玻璃缸蓋子,外面包上酒封就固定了。對酒沒有影響,密封性也好,開啟方便,但是成本高,不利於葡萄酒陳年。
佐克瓶封。外形有點像螺旋蓋,開啟方法有點意思,撕開封條以後,酒塞上的保護蓋會自動彈出來。多用於起泡酒,普通葡萄酒也會用。主要是安全,可以重複使用。誕生於澳大利亞,所以澳洲酒用得多。
看完這個,有沒有對葡萄酒酒塞更了解一點。喜歡我請關注點讚,你的支持是我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