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片,第一次這麼敢拍!

2021-02-06 電影審片官

賈靜雯。


這位已經很久沒營業的國劇女神,最近又開始活躍在大眾眼前。


上一次,她憑藉在綜藝《聲臨其境》中的精彩表現,讓不少人記住了她的聲音;


這一次,她來勢更加洶洶,帶著今年的華語第一,以演員身份驚豔回歸——


《 我 們 與 惡 的 距 離 》

The  World  Between  Us



「神劇」,是許多人對這部電視劇的第一印象。


開播當天,豆瓣評分直飈9.5 ,播出過半,依然堅挺在9.4 的神劇線上。



眾所周知,豆瓣網友一向「重外輕華」,「外國的月亮比較」更是在這個平臺體現得淋漓盡致。


當國外劇在豆瓣開局「破9」已經成為一種常態的時候,華語片還在及格線上苦苦掙扎。


我已經忘記,有多久沒見過像《我們與惡的距離》這樣的驚豔開場了!


而在高評分的基礎上,該劇目前平穩的分數走勢和如潮的觀眾好評,其實更加難能可貴。


「怕是金鐘獎預定了。」



「臺灣公視真是華語電視之光,這部劇一出估計19年最佳華語劇非他不可。」



「難以想像這是臺灣劇,我們應該慚愧。」



這部劇的出現,甚至打破了我們對臺劇的固有印象,撕下了臺劇身上已經貼了十幾年的標籤


當然,這不是《我們與惡的距離》一部劇的功勞。


事實上,從11年林依晨、陳柏霖主演的《我可能不會愛你》開始,臺劇就已經在嘗試探尋自身發展的各種可能。


此後,臺劇接連產出了《出境事務所》《一把青》《麻醉風暴》這樣的精品劇集。



如果說,去年刷爆無數人朋友圈的《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讓我們第一次意識到:


原來,臺劇還能這樣拍!


那麼,「開播即封神」的《我們與惡的距離》則在告訴我們:


臺劇,已經發展到需要我們仰視的高度了!



用「神劇」來形容這部電視劇,真的一點兒不為過。


臺灣公視 X 黃暴臺HBO神仙合作


《誰先愛上他的》呂蒔媛神仙劇本


以及,國劇女神賈靜雯 X 臺劇良心吳慷仁 X 金鐘獎常客溫升豪 X 金鐘獎新人陳妤的神仙陣容。


最神的,還數這部劇目前表現出的,遠超其他華語片的真實感;以及,對社會話題討論的深度和廣度



故事圍繞一場「無差別殺人案件」展開。


大學生李曉明,持槍在電影院進行隨機掃射,導致九死二十一傷,是臺灣近年來死傷最多的一起隨機殺人事件。


行兇之後,李曉明並未潛逃,而是留在犯罪現場束手就擒。


這樣的行為,無疑是在告訴世人:我犯罪,我被抓,我想死。


臺灣最高法院也如他所願,給出了量刑判定——


死刑!



事件至此,似乎已經可以宣告結案。


但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李曉明的辯護律師王赦卻拒絕接受法院的量刑結果。


並且在李曉明面對審判始終供認不諱的情況下,堅持四處奔走,為他辯護上訴。


他因此被受害者家屬當眾潑糞;



被媒體網友大罵:黑心律師,毫無良知;



甚至連妻子也接受不了他的行為,帶著孩子跑回娘家。



但王赦不沒有就此停手。


為了延緩李曉明的行刑日期,他甚至找到案件的受害者家屬,在槍擊案中失去兒子的劉昭國,希望利用他的手上的輿論資源,向政府施壓。

 

對於王赦的到來和意圖,劉昭國從不理解,到拒絕接受,最終還是被王赦說服同意幫助他。



為此,劉昭國和妻子宋喬安再次爆發爭吵。


宋喬安也是一名媒體人。自從兒子發生意外後,她就開始用酒精麻痺自己。


和丈夫認為罪案真相更加重要不同,宋喬安更希望罪犯本人得到懲罰。



但她卻不知道,自己新近提拔的下屬李大芝,其實就是李曉明的妹妹。


槍擊案發生後,李大芝家的生活翻天覆地。


他們變賣房產用來賠償受害家庭,面對窮追不捨的媒體在鏡頭前數次下跪道歉。


整個家庭一無所有、支離破碎,但社會卻不願意放過他們。


就因為他們是李曉明的親人,就算清清白白,所有人也對他們蓋棺定罪。




《我們與惡的距離》以慘痛的兇殺案為切入口,探討時下最尖銳的社會話題,但拍攝手法卻克制而又冷靜,並且足夠公正,從頭到尾都沒有要求或宣揚什麼。


它沒有卯著勁去給我們展示一個兇手作案背後的故事。


而是擺脫了同類型影片「兇手+被害者+法律+社會」的四角框架局限,將兇手家屬被害者家庭新聞輿論等元素容納進來,全方位探究「什麼是惡,什麼是善」。



影片既講了受害者家庭在這起人禍中,受到的創傷和影響。



也講行兇者家庭,在這起案件後面對的,社會各界的異樣目光、孤立無援的困境和自責、愧疚帶來的心理壓力。



同時,也沒放過新聞媒體在大小事件中的各種推波助瀾,反思媒體價值;



以及,我們這樣的網友又是如何一步步在輿論引導下,陷入共情,失去理智。



編劇呂蒔媛曾說:


「開始只是想寫某個社會矚目案件各個參與者的面向,寫著寫著卻感覺我們都參與其中,我們都不願再度看見遺憾與傷痛,那麼,有可能預防嗎?」 


近年來,我們身邊並不缺少類似「李曉明槍擊案」這樣的惡性報復社會案件。



但仔細想想,每次這樣的案件發生後,無論是輿論,還是民眾,關心的始終是案件最終的判定結果,是死刑,還是非死刑。


沒有人去追尋案件發生背後的真實原因,即便有人想要了解,也總是淹沒在各種反對聲和謾罵聲中。


在很多人看來,追尋罪犯行兇背後的故事,無異於是在為罪犯開脫辯解。



劇中王赦的行為,也並非是為了給李曉明開脫罪行。


而是為了查明他為何要持槍掃射一群不認識的無辜民眾,為了查明這場「無差別殺人案件」背後的真相。


有時候,死刑,並不意味著一場罪惡的結束,更可能會是後續無數同質罪行的開始。


只有冷靜客觀地對惡行歸因,才能在源頭上儘量避免重蹈覆轍。



看到這裡,有些觀眾會覺得這部劇一點兒也不寫實。


但實際上,該劇其實改編自臺灣發生的真實案件。


2016年3月28日,一名年僅四歲的女童「小燈泡「在街上,被一名男子當著母親的面連砍23刀,當場死亡。



這起案件因為其性質惡劣,激怒了廣大群眾,所有人都要求法院立即處死兇手。


在這樣一片「死刑」要求中,同樣存在反對聲音。


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這個聲音竟然來自小燈泡的母親,她不希望處死兇手。


甚至,她還通過媒體向社會發出了振聾發聵的五連問


他們在想什麼?

為什麼家庭、學校、親人、朋友、社會,沒能接住他?

我們要如何改善、預防?

我們能做的,難道只有繼續讓這樣的事情發生?

我們能做的,難道只有繼續速速執行死刑?


我們能說,小燈泡母親是在向惡行妥協嗎?


不,她的所作所為其實就是劇中王赦一直堅持的理念。



導演林君陽說過:「我們拍這個故事的初衷是想撕標籤。」 


這部電視劇也確實做到了這點。


律師要做的,就只是為嫌疑人洗脫罪名嗎?

媒體報導的,就肯定都是事實和真相嗎?

受害者,就一定是善良的嗎?

施害者,就絕對是邪惡的嗎?




撕掉這些標籤,讓我們彼此探討,惡離我們到底有多遠。


到底是毫釐之差,還是山海之隔?


我們聲討惡的時候,到底是在聲討惡人,還是聲討惡行?


一念之間,我們是在行善,還是在行兇?


往期推薦閱讀:

夫妻間的羞羞事,被這部限制級道盡了

震驚全球的公交輪姦案,被網飛拍出來了


相關焦點

  • 真敢拍!不愧是華語片最佳
    究竟什麼樣的片,能在《大佛普拉斯》《相愛相親》《嘉年華》中脫穎而出,一舉拿下金馬獎最佳影片、最佳女主、最佳女配三項大獎,成為最大贏家?果然,它沒有讓人失望!影單貓一口氣看完,看得津津有味,意猶未盡。如果你要問,《血觀音》究竟是一部什麼樣的片?
  • 河智苑第一次演華語片獻給吳宇森 偶像作品全會背
    吳宇森與河智苑  據臺灣媒體報導,韓國女神河智苑[微博]首度參與華語片演出,就與心中偶像吳宇森合作,在他新片《追捕》飾演一位帥氣女殺手。但吳宇森這次在新片《追捕》中第一次加入了重要的女殺手角色,這個大好的機會就給了他的小粉絲河智苑。  迷妹河智苑終於圓夢拍到吳宇森的電影,角色還是以往吳導作品中少有的女殺手角色,她希望未來還能再與偶像合作,不管演什麼角色都好。  能夠演到偶像的片,不管什麼角色,迷妹河智苑都覺得幸福無比。
  • 華語劇集要都這麼敢拍就厲害了
    而且,還是一部華語劇哦。這部劇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夠狠、尺度夠大,有個別鏡頭,連我這種血暴愛好者,都忍不住想要捂眼。不過,介紹這部劇之前,還是從一個男人聊起吧!這麼多年來,當我們提起「張孝全」這個名字的時候,會想起什麼呢?是「GAY圈天菜」?
  • 李安:接下來,我可能有一部華語片和一部英語片
    但李安自己,卻不這麼認為,他說自己並非技術控,手機只會打電話,其他都不會。拍了二十年,李安曾經將整顆心都放在膠片上,直到有一天突然發覺必須要做出改變。「我第一次拍數碼電影,第一次接觸到立體,拍到一半感覺很糟糕,表達的信仰突然瓦解,不知道該怎麼拍電影了,3D是我不熟悉的。我像少年派一樣,跟一隻老虎在太平洋漂流,很惶恐,我相信的東西都在幻滅中。所以每次我必須找到一塊新的浮木,必須找到跟觀眾溝通的方法。」就像他說的那樣。
  • 李安:接下來,我可能有一部華語片和一部英語片
    但李安自己,卻不這麼認為,他說自己並非技術控,手機只會打電話,其他都不會。拍了二十年,李安曾經將整顆心都放在膠片上,直到有一天突然發覺必須要做出改變。 「我第一次拍數碼電影,第一次接觸到立體,拍到一半感覺很糟糕,表達的信仰突然瓦解,不知道該怎麼拍電影了,3D是我不熟悉的。我像少年派一樣,跟一隻老虎在太平洋漂流,很惶恐,我相信的東西都在幻滅中。所以每次我必須找到一塊新的浮木,必須找到跟觀眾溝通的方法。」 就像他說的那樣。
  • 拍出最好華語片的陳凱歌為何比張藝謀段位低?
    為何拍出了最好華語片【霸王別姬】的陳凱歌會屈居張藝謀之下呢?這需要細細說來。張藝謀、陳凱歌的爭霸,大體上有六個階段。其中的四個階段,張藝謀實現了對陳凱歌的完勝。第一個階段,80年代早期和中期,陳凱歌完勝張藝謀。
  • 這麼硬的華語片,可惜電影院裡看不到
    今年北影節,有部華語片呼聲賊高——有血肉,有慘烈,有江湖。仿佛當年的《艋舺》,勇奪臺灣賀歲檔冠軍。
  • 這部華語犯罪片也太敢拍了
    而在今年,則同樣湧現了一部口碑不俗的華語犯罪片佳作。但在叔看來,它依然是今年最值得關注的華語電影潘曉霜敢愛敢恨的性情,重新點燃了宋浩對生活的希望。由章宇飾演的宋浩,堪稱近年華語片中最壓抑、最絕望的角色之一。作為學校的尖子生,他本該擁有光明的未來。卻因為涉嫌殺人案件,而走上了一條極其悲慘的人生道路。
  • 如此敢拍的華語片,不該無人知曉
    儘管它不是大製作,沒有大牌出演,更沒有狂轟亂炸式的宣傳,但這都擋不住它給華語影壇畫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辛苦了一年,終於等到發工錢回家的時刻,他卻突然得知,甲方玩失蹤,想賴帳。就算擱在當下,本片也不失為大膽敢拍的典範。 不過,契合主題,影片最動人、最讓人產生共鳴的,依然是片中人物對家的渴望——
  • 這部華語犯罪片是驚喜,也是驚豔
    今天,一部非常期待的華語犯罪片終於上映了。那就是李霄峰導演的最新作品《風平浪靜》。和導演的上一部作品《灰燼重生》一樣,這部新作依然是華語犯罪片題材。首先當然是「敢拍」:文本取材上,他對青少年心理、人性的複雜性極為關注,並且也格外關照現實題材和社會議題。其次是「質感」:他的影片往往都能展現出具有個人風格的、犀利的視聽語言;光影運用、鏡頭調度也都相當考究。
  • Netflix將拍首部華語原創電視劇《罪夢者》 尺度較大或有裸戲
    Netflix將拍首部華語原創電視劇《罪夢者》 尺度較大或有裸戲 時間:2018-09-30 11:52:20
  • 三池崇史將拍首部華語片 此次首次與中國片方合作令人期待
    三池崇史將拍首部華語片 此次首次與中國片方合作令人期待時間:2017-06-30 23:06   來源:鳳凰網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三池崇史將拍首部華語片 此次首次與中國片方合作令人期待 時光網訊 日本導演三池崇史將執導首部華語電影《不良人的遊戲》,影片劇本由中國原創,講述了在架空世界當中,三股勢力爭奪長安城控制權的驚險故事
  • 臺灣電影「真敢玩」,這片我們不敢拍!
    近幾年,臺灣電影真的是越來越敢玩兒了。影叔最近就給大家聊過《樓下的房客》《報告老師,怪怪怪物!》這樣既血腥又邪典的作品。雖然說都是懸疑驚悚片,但離真正意義上的恐怖片也就差一個所謂的鬼魂了。在大陸,觀眾想在影院看到真正的鬼片是不可能的。因為制度原因,任何一部恐怖片都不允許有真實的鬼魂存在,最後的結局大都逃脫不了精神病,迷幻藥這樣的套路。
  • 這種超級英雄片,只有溫子仁敢拍
    在正義聯盟第一次出現就炫了一把技而《海王》算是亞瑟的英雄起源篇。當然它的世界觀沒有這麼簡單。不管是亞瑟個人的進化,還是亞特蘭蒂斯文明的興盛、隕落到重新崛起,都是這個全新超級英雄片裡值得研究的地方。這種暗黑裡帶著冷幽默,奇幻中帶著恐怖因子的超級英雄片,大概只有溫子仁敢拍了。電影裡有時不時出現的「海王式自黑」的幽默梗。
  • 第一次就這麼強!真希望中國這樣的導演越來越多
    柯汶利導演的處女作《誤殺》劇照今年的新人導演更多是貨真價實的平民出身,幹過婚慶,駐唱過酒吧……他們沒錢、沒資源、沒資歷,第一次拍長片,就登上同行難以企及的高峰,《第一次的別離》在柏林電影節、東京電影節均獲大獎,《春江水暖》是坎城電影節影評人周單元閉幕片。
  • 徵戰北美票房榜的10大華語片
    要知道當年李安執導的《臥虎藏龍》不僅僅是在奧斯卡獲得了最佳外語片獎(這也是中國華語電影第一次,好像也是目前唯一一次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而且同時還斬獲了最佳攝影(鮑德熹)、最佳原創配樂(譚盾)、最佳藝術指導(葉錦添),都是低調的大師們
  • 禁忌、敏感,但慶幸中國敢拍這樣的片
    2014年,這部片的聲浪超越了當年所有華語片。 陳可辛執導,趙薇、黃渤、佟大為、張譯主演。 它有觸動人心的好故事—— 黃渤唯一的精神支柱是他的兒子,但在一次出遊的時候,他的兒子竟然被人販子趁亂抱走。 慶幸我們能拍出這樣的片。  2.《孩子們》豆瓣:7.4導演: 李圭滿主演: 樸勇宇 / 柳承龍 / 成東日這部片根據「青蛙少年失蹤事件」改編。
  • 坎城入圍華語片線上看!全美最大線上華語影展等你來
    本屆電影節入圍的4部劇情長片、4部紀錄長片、10部短片、5部實驗電影以及8部光羽特別展映影片將在ALULA光羽電影小鎮進行展映。下面就來帶大家了解一下今年的日程排片、購票流程和影片信息。今年的片單中,不乏《野馬分鬃》、《夏夜騎士》、《日光之下》、《春暖花開》等曾經入圍國際A類電影節的優質影片,同時也有《尋找瑩穎》、《夢響唐人街》、《第一次投票》、《何處、何處
  • 說華語片水平差的,看這裡
    侯孝賢《風櫃來的人》,拍了幾個年輕人在浪潮中跳舞,然後從澎湖列島去到臺北謀生。楊德昌《海灘的一天》,拍了沉溺過去的士紳家庭在新時代尋找落點。在變得太快的時代面前,電影人也坐不住了,他們要新形式、新題材。林懷民在採訪快結束時,問拍攝者:「散戲了吧?謝謝。」語言突然從普通話切換到閩南話,狀態也隨即放鬆。
  • 2015目前為止最好的十部華語片
    本文由 不散(busan-movie)原創首發文 | 影志 豆瓣電影授權轉載為什麼在這個時候突然盤點年度華語十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