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黔西南州興興義一中「雙主體互動式」課堂教學展示暨第十四屆教育教學大賽決賽在筆山會議廳舉行。
大賽旨在深化興義一中「雙主體互動式」課堂教學改革,加強教研組的課型研究、教學研究,突顯教學效果,提高教學水平和能力,彰顯教研組實力,推進團隊建設,提升教師的專業化發展,發揮優秀教師良好的示範和引領作用。
據介紹,該校全體教師參與了本次賽事。賽前順利完成了初賽、半決賽。本次決賽為期兩天,教學大賽分為引領示範課、課改優質課、主題班會課。評委由校內選聘、外省兄弟學校的專家擔任。大賽從教案與設計、教學方法、四個轉變、五個要讓、重點把握、難點突破、教學環節與時間分配、教學效果、創新思維、課件設計進行評分;主題班會課大賽根據主題目標、班會過程、教師行為、學生行為、班會效果、主題方案進行評價。
引領示範課由高級職稱以上教師對課堂改革進行成果展示,經層層選拔,共有四名教師進入引領示範課決賽。展示現場,每位教師都使出渾身解數,通過精彩的語言、生動的講解,把原來強行灌輸的課堂教學轉變為啟發誘導教學,把時間還給學生,把方法教給學生,把主動權交給學生,同學們或說或演,或讀或寫,或討論交流,或合作,展示自主思考、觀察、表述、總結等,淋漓盡致展現學科特色,獻上精彩紛呈的課堂。
「非常開心,學校將重視教育教學和青年教師培養的優良傳統堅持了14屆。」教師專業成長是學校發展的軟實力,在興義一中,教育教學大賽已成為弘揚教學藝術、更新教學理念、引領教學創新發展、發現青年教學人才促進其更快地成長的重要平臺,通過比賽強化了全校上下重視教育教學的優良傳統,營造了濃厚的育人氛圍。
「與其說是教學比賽,不如說是一場覆蓋全校的教學大練兵。通過精心準備,反覆琢磨課堂內容參加教學比賽,提高了我們的授課水平,進一步引發對教學的思考,比如如何讓課堂更有張力等。」
(興義一中供圖)
據介紹,大賽採取了現場觀摩和線上直播的形式讓大賽在更廣的範圍產生影響和關注。來自義龍實驗學校、崇文中學、桔山中學、冊亨民中、冊亨一中等近四百名教師現場觀摩了大賽。現場,觀摩教師邊認真觀摩邊認真做筆記,紛紛表示本次引領示範課決賽精彩紛呈,各具特色,提供了課堂改革的新思路,為今後進一步改進教學、站好講臺指明了方向。
新聞知道多一點
所謂「四個轉變」
(1)把原來強行灌輸的課堂教學轉變為啟發誘導教學(這是教師教學方式的轉變)
(2)把教師單向的講授、學生被動的聽課轉變為學生主動參與(這是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
(3)把單純的知識傳授,轉變為知、能、情並重(這是教學目標的重新確定)
(4)把重班級學習組織形式變為重合作學習組織形式。
「五個要讓」
能讓學生思考的要讓學生自己去思考;
能讓學生觀察的要讓學生自己去觀察;
能讓學生表述的要讓學生自己去表述;
能讓學生動手的要讓學生自己去動手;
能讓學生總結的要讓學生自己推導出結論。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錢星星
編輯 彭芝莉
劉義
編審 陳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