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來自36氪「
未來汽車日報」,(微信公眾號ID:auto-time),作者:蘇鵬。
卡門內參
「卡門內參」是未來汽車日報的周更欄目,為您梳理出行領域本周值得關注的商業新聞。以下是本周(7月27日-8月2日)值得關注的公司和商業新聞:
整理 | 蘇鵬
7月30日晚,理想汽車正式以「LI」為證券代碼登陸納斯達克,成為繼蔚來汽車後第二家成功在美上市的國內「造車新勢力」。開盤2個多小時,理想汽車股價從發行價11.5美元漲至17.5美元,漲幅近50%,市值超過146億美元,盤中市值一度超過蔚來。
與7年前將親手創辦的汽車之家送進資本市場大門時相比,李想表現出前所未有的慎重、低調和克制。5年磨一劍的背後,是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揮之不去的質疑聲和新造車戰爭殘酷的一面。對於李想而言,這是某種意義上的終點,也是新的起點。完成「從0到1」的蛻變,理想能否邁過下一條「生死線」?
延伸閱讀:上市暴漲50%,一夜狂賺200億,王興:你們還是低估了李想的理想
近日,特斯拉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遞交的文件顯示,特斯拉今年第二季度在中國市場的銷售收入為1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98億元),同比暴增102.9%,佔總營收的23.19%。今年上半年,特斯拉在華營收為23億美元,佔120.21億美元總營收的比例為19.13%,這意味著特斯拉在中國市場的營收正在逐漸提升。
國外市場一片「狼藉」,中國市場扛起特斯拉發展的大旗。乘聯會數據顯示,特斯拉第二季度在中國市場交付了3.1萬輛,佔據其全球銷量的三成,中國僅次於美國,成為特斯拉的第二大市場。目前特斯拉市值已經達到2738億美元,穩坐全球車企市值第一的寶座,憑藉中國市場助攻,特斯拉真的已經無人可擋?
延伸閱讀:二季度在華吸金98億,誰能終結特斯拉神話?
7月29日,在武漢漢秀劇場,嵐圖汽車旗下首款高端智能電動概念車VOYAH i-Land正式亮相。目前,嵐圖品牌已經規劃了9款車型,覆蓋轎車、SUV、MPV甚至跨界車、高性能車等多個細分市場。從2021年起,嵐圖將每年向市場投放至少一款新車型。
嵐圖的誕生開啟了東風汽車品牌向上的徵程。只是如今,高端智能電動車領域的競爭已十分激烈。蔚來汽車、理想汽車漸入佳境;特斯拉不斷深化國產化已佔領高地;大眾、日產等傳統車企紛紛醞釀向高端新能源市場推出新產品。嵐圖如何力斬勁敵、為東風汽車的品牌高端化之路描繪一幅清晰的藍圖?
延伸閱讀:手握四張底牌,東風能否大展「嵐圖」?
6月29日,拜騰汽車宣布自7月1日起暫停公司在中國內地的業務運營。6月23日,賽麟汽車被江蘇省南通市中級人民法院查封資產,董事長兼CEO王曉麟等人因利用職務之便挪用巨額資金被通報。6月5日,博郡汽車宣布造車失敗,將出售車型平臺等各種核心技術。巧合的是,上述3家造車新勢力均落戶在江蘇省。
據天眼查數據新聞實驗室統計,截至2020年3月24日,有11796家新能源汽車企業在江蘇省註冊,是安徽省(5862家)的兩倍以上。「廣撒網」的方式加上投資力度高、產業基礎好,諸多新能源汽車企業被吸引至江蘇紮根。但據未來汽車日報(ID:auto-time)不完全統計,江蘇有超過15家新造車企業,但除了工廠設在常州的理想汽車,奇點、前途、敏安等多家車企面臨銷量慘澹甚至瀕臨破產的命運,幾近「團滅」。
延伸閱讀:百億投資打水漂,折戟新造車的江蘇是「傻白甜」嗎?
7月24日的成都車展媒體日上,16萬平方米的展廳裡,50餘場汽車品牌發布會揭幕69款首發車(官方數據),試圖「全面吹響下半年汽車行業復甦號角」。過去被北上廣車展搶盡風頭的成都車展,迎來了成立23年來最受矚目的高光時刻,也承擔了前所未有的重擔。展位圖顯示,本屆成都車展展館數量由去年的16個縮減至10個,有77個汽車品牌參展,與去年相比減少了50餘家。
受疫情影響,日內瓦車展、底特律車展等國際車展相繼取消,國內規模最大的北京車展也宣布延期至9月。偏居西南一隅的成都車展意外地打了頭陣,成為2020年首個A級車展,被眾多參展商寄望於為低迷已久的車市打一針強心劑。但與高期望相反,成都車展「縮水」已是不爭的事實。愛馳汽車創始人付強感嘆,「生存還是死亡的問題,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如此尖銳地擺在所有人面前」。
延伸閱讀:展館縮水四成,參展品牌「腰斬」,成都車展憑什麼吹響復甦號角?
為了推進數位化轉型,上汽集團今年年初成立了軟體中心,近日正式定名為「零束」。未來,上汽集團零束軟體公司將聚焦智能駕駛系統工程、軟體架構、基礎軟體平臺和數據工廠等項目,著力搭建智能汽車的「四個大腦」。作為上汽集團數位化轉型的重要抓手,這家剛成立不久的軟體公司正在快速擴張。預計今年年底,它將形成一個500人規模的團隊,到明年年底將擴充至1000人,到2023年零束團隊規模將攀升至2200人。
在成都車展期間,上汽乘用車公司及上汽零束軟體公司相關負責人,邀請未來汽車日報(ID:auto-time)等多家媒體進行交流,闡述了上汽集團關於「軟體定義汽車」的思考和行動,以及存量市場競爭加劇的大環境下,品牌煥新的榮威在新零售方面如何布局。「我們必須面向全球招聘最頂尖的人才,在這個行業有成功經驗、打過勝仗,帶領我們少走彎路。」「我的目標是,招聘的員工中超半數人的工資都比我高。如果不是這樣,軟體中心沒有成功的理由.」上汽集團軟體中心主任、上汽技術中心副主任李君表示。
延伸閱讀:超半數員工工資比老闆高,上汽重金攬人才「死磕」軟體
乘聯會數據顯示,受新冠疫情影響,2020年上半年,乘用車市場零售銷量為770.9萬輛,同比下滑22.5%。其中,只有長安汽車、廣汽豐田等少數車企實現銷量增長,87%的車企出現銷量下滑,更有10家車企銷量為0,恐難以為繼。此外,東風雷諾宣布退出中國市場、東風裕隆納智捷擬關停退市,力帆、眾泰等車企深陷債務危機。
今年上半年,累計銷量排名前十五的車企所佔的市場份額已高達78.7%,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4.8個百分點。從行業格局來看,市場集中度越來越高。弱者愈弱,強者更強。乘用車市場優勝劣汰愈發明顯,市場向頭部企業傾斜,弱勢品牌難逃停產、被整合甚至淘汰的命運。在「消費升級」的浪潮下,豪華品牌「這邊風景獨好」。
延伸閱讀:上半年銷量大考:10家車企交白卷恐挺不過今年?
7月27日晚8時7分,寶能汽車旗下觀致品牌全新SUV觀致7將在直播平臺首發亮相。這款車打破了觀致汽車4年的「產品荒」,同時也是2017年寶能入主觀致以來推出的首款車型。2017年接盤觀致汽車時,寶能集團董事長姚振華曾宣布,將連續5年每年向觀致汽車投資100億元,用於新產品研發。
觀致7是寶能拿出的第一個實質性回應。按照寶能汽車的規劃,未來寶汽品牌將主要生產高端新能源汽車,觀致汽車會加快產品節奏,每年推出1-2款全新車型,到2025年實現從燃油車到新能源車、從SUV到MPV、從A0級車到B級車的覆蓋。寶能造車的步伐在加快,但觀致面對的已經不是3年前的汽車市場了。
延伸閱讀:3年燒200億磨出一個觀致7,寶能還能打贏造車翻身仗嗎?
據乘聯會數據,2020年6月,豪華汽車品牌整體銷量同比猛增27%,2019年的輝煌戰績延續至今。今年1-6月,豪華品牌仍在上半年錄得0.6%的增長,相比之下,合資品牌和自主品牌上半年銷量分別下跌20%和30%。
7月,寶馬陸續落地了與蘋果、阿里、騰訊的智能合作,高樂亦高調表態將在中國加大數位化業務的投入。7月27日的科技日發布會上,寶馬宣布了與騰訊數位化戰略合作,未來寶馬車型都將搭載微信車載版和騰訊小場景。相比在電動化路線上的瞻前顧後,寶馬對於數位化、智能化的投入顯然要大膽和激進得多。
延伸閱讀:BMW:微信上車,先行一步
2020年最火的公司莫過於特斯拉,疫情之下,也僅用半年多時間,股價就上漲了2倍多,市值直逼三千億美元,坐穩了全球最大車企的位置。然而,剛坐上「前浪」寶座,「後浪」就殺了過來。今年6月,氫電車企尼古拉(Nikola)登陸納斯達克,上市5天市值漲到340億美元,超越福特,僅排在特斯拉和通用之後,榮升美國車企「探花」。
市場給予高市值,是因為尼古拉宣稱已拿下超過14000輛氫燃料重卡的訂單,總價達102億美元。氫燃料電池一直被認為是「終極能源」,每一輪能源革命都是投資人的最愛。氫燃料電池的國產大幕在「政策引導,技術突破,外企加成」的促進下,徐徐拉開。大浪淘沙之後,很有希望誕生幾家氫電時代的寧德時代和比亞迪,而下遊應用端又將怎樣發展?
延伸閱讀:複製特斯拉:氫燃料電池的能源革命
未來汽車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