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祭司阿格裡奇:沒有哪一個年輕鋼琴家能讓我欽佩,除了蒂耶普!

2021-03-01 杭州大劇院

聲音色彩大師

塞爾吉奧·蒂耶普鋼琴音樂會


演出時間:10月26日〔一〕

演出地點:紅星劇院

演出票價:500、400、300、200、100元

↓↓↓搶購請戳「閱讀原文」↓↓↓

諮詢電話:86855003

演出嘉賓:

鋼琴家:塞爾吉奧·蒂耶普〔委內瑞拉〕

演出概況:

被留聲機雜誌譽為「善於探索鋼琴的無限多樣性的色彩師」

塞爾吉奧•蒂耶普贏得了他這一代最與眾不同、最發人深省的鋼琴家之一的美譽。

非凡的掌控力,為音樂而生的舞臺寵兒

鋼琴女大祭司阿格裡奇最欣賞的新生代鋼琴家

7歲以神童身份在倫敦和巴黎舉行獨奏會

多張唱片榮獲BBC音樂雜誌五星級評價

曲目選材繽紛新穎,有特殊寓意

與麥斯基、杜達梅爾、阿格裡奇保持長期合作


塞爾吉奧·蒂耶普介紹

「來自委內瑞拉無與倫比的天才鋼琴家塞爾吉奧·蒂耶普,憑藉全面的技巧控制力,讓鋼琴演繹出極致多樣的音色和微妙的力度變化」

——《華盛頓郵報》評論塞爾吉奧演奏的蕭邦、拉威爾、李斯特作品

PROGRAMME

勃拉姆斯

b小調間奏曲,作品119號之1

降A大調華爾茲,作品號39之15

貝多芬

f小調奏鳴曲「熱情」,作品57號

德彪西

印象集之1,《水中倒影》

謝爾蓋·普羅科菲耶夫

《羅密歐與朱麗葉》10首鋼琴作品(節選),

作品號75

「少女朱麗葉」

「蒙泰歐與凱普萊特」

「戴百合花的姑娘之舞」

「墨古修」

中場休息

蕭邦

6首前奏曲

海特爾·維拉-羅伯斯

《玩偶之家一號》(節選)

「白人玩偶」

「黑人玩偶」

「碎布娃娃」

「小丑」

阿斯託爾·潘塔萊昂·皮亞佐拉

《賦格與神秘》

阿爾伯託·希納斯特拉

《馬蘭波舞曲》作品7號,為鋼琴所作

1972年,塞爾吉奧·蒂耶普出生於委內瑞拉的一個音樂世家,還不到兩歲時蒂耶普便在母親的教導下學習鋼琴,4歲時便作為天才少年在阿根廷電視臺亮相。在7歲那年,蒂耶普在倫敦和巴黎分別舉行了鋼琴獨奏會,即便是在一個天才雲集的時代,蒂耶普的音樂天賦仍然令人感到吃驚。此後蒂耶普開始在倫敦深造,很快他便嶄露頭角,成為同齡人中的佼佼者。14歲那年,蒂耶普在著名的阿姆斯特丹皇家音樂廳舉行了個人獨奏會,那場音樂會還進行了現場錄音並發行了CD和LP。

蒂耶普曾經跟隨許多著名的鋼琴家學習過演奏,他的老師包括法國鋼琴學派著名的教育家皮埃爾·桑崗、佩拉西亞、巴什基羅夫、傅聰以及偉大的女鋼琴家阿格裡奇。蒂耶普在深得法國鋼琴學派精髓的同時博採眾長,兼容並包,繼承了大師們許多優點,形成了自己鮮明的風格。

蒂耶普是阿格裡奇最欣賞的新生代鋼琴家,阿格裡奇曾經表示,沒有哪一個年輕鋼琴家能讓我欽佩了,除了蒂耶普之外!

蒂耶普還錄製了很多獨特的獲得高度評價的唱片。他為百代經典的「瑪爾塔•阿格裡奇推薦」標籤,錄製了穆索爾斯基的《展覽會之畫》,拉威爾的《夜之幽靈》,蕭邦的夜曲;他與米沙•麥斯基為德意志留聲機唱片公司錄製了多部專輯,其中包括拉赫瑪尼諾夫的作品專輯,該專輯榮獲了古典音樂電臺和BBC音樂雜誌的五星評級,並把它作為他們的基準專輯。就在最近,Avanti Classic唱片公司發布了蒂耶普與卡琳·萊希納的雙鋼琴專輯,專輯名稱《美麗時代》。

蒂耶普近期的工作重點包括與伯恩茅斯交響樂團、冰島交響樂團、愛爾蘭廣播電視臺、哥德堡交響樂團、馬爾默交響樂團以及哈萊管弦樂團合作,首次在維也納音樂廳、倫敦威格莫爾音樂廳、柏林愛樂和愛丁堡國際藝術節亮相,並且再次在奧斯陸室內音樂節及華沙蕭邦節中表演。蒂耶普每年都會固定出席阿格裡奇音樂節,而在2010年六月,阿根廷作曲家費德裡科•胡安何塞為兩架鋼琴和樂隊而作的新作品《探戈狂想曲》在該音樂節上由卡斯普契克指揮、蒂耶普與卡琳·萊希納和RSI盧加諾樂團合作,進行了世界首演。

蒂耶普頻繁與各大世界著名樂團合作,並在重要藝術節以及音樂廳中亮相。在2009-2010年的音樂季中,蒂耶普重歸巴黎的法國電臺愛樂樂團並在他的故鄉南美進行了巡演,與新加坡交響樂團合作並在裡斯本音樂節中演出,他也會與英國BBC交響樂團、伯明罕城市交響樂團、北方交響樂團、昆士蘭交響樂團和奧克蘭愛樂樂團合作,並且將在倫敦的伊莉莎白女王音樂廳舉辦他首次露面與國際鋼琴系列演出中的音樂會。

相關焦點

  • 「迷一樣」的鋼琴界的女大祭司阿格裡奇!
    她美貌+實力,她溫柔+灑脫她,就是鋼琴界的女大祭司但是在後來在古爾達特別的教導下,阿格裡奇才重新喚起對鋼琴演奏的興趣和對鋼琴的熱情。傳奇看著昔日年輕的阿格麗希風姿綽約的照片,不禁感慨時光的流逝,歲月的無情,當初美麗的阿格麗希現在已是青春不再,但她獨特的鋼琴演奏永遠是充滿了活力和動人。可愛
  • 「迷一樣」的鋼琴界的女大祭司阿格裡奇生日快樂!
    這張唱片中,他們合作演繹了巴赫、舒曼和勃拉姆斯的鋼琴與小提琴作品,其中勃拉姆斯的這首題獻給約阿希姆的「C小調諧謔曲」十分能反映出兩位大師古靈精怪的性格特質。美國鋼琴大師科瓦切維奇是阿格裡奇的前夫之一,雖然他們的婚姻非常短暫,但婚姻的結束並沒有中止他們在舞臺上的密切合作。他們常一同舉辦雙鋼琴音樂會,並錄製了多張精彩的專輯。
  • 音樂書評丨鋼琴女王阿格裡奇的孤獨丨「她逃避一切,除了愛情」丨評《童子與魔法:鋼琴女王瑪塔·阿格裡奇傳》
    ——她逃避一切,除了愛情在音樂裡,性別、年齡、閱歷和距離神奇地消失了,阿格裡奇依然是美的,讓人想到巴倫博伊姆說的,像一幅沒有畫框的畫。這種感受,樂評家馬慧元的幾句評點特別到位:「真要感謝古典音樂,容忍天才加上美妙的手藝在一個人身上錘鍊幾十年,其間還耐心地等待一個女人喪失青春的容貌後,靠力量殺回舞臺。其實,跟天才相比,人人都有的青春是多麼廉價。」
  • 阿格裡奇生日 | 20個男人,20張經典錄音
    美國鋼琴大師科瓦切維奇是阿格裡奇的前夫之一,雖然他們的婚姻非常短暫,但婚姻的結束並沒有中止他們在舞臺上的密切合作。他們常一同舉辦雙鋼琴音樂會,並錄製了多張精彩的專輯。在諸多演奏者中,霍洛維茨和阿格裡奇兩位鋼琴大師對這部作品的詮釋是最常被提及的,一個石破天驚,一個風馳電掣。這部龐然大物在阿姐指尖如浩蕩江河般一洩如注,華彩部分飛快的琶音輕巧如燕,十分精彩!下面是阿格裡奇1982年與裡卡爾多·夏伊合作的現場實況錄音。
  • 傅聰與阿格裡奇
    某種意義上說,瑪祖卡舞曲是最能體現波蘭歷史、文化及其性格的民族音樂。多數專業演奏者認為,只有沉浸在波蘭文化中的本國人,才能理解其中的奧秘。而這位來自東方的年輕人,對此幾乎沒有了解,他甚至沒有學過瑪祖卡舞曲的神秘節奏,獲此殊榮,是一個奇蹟。多年後,傅聰回憶說:「是我跟中國古典詩詞的密切關係,給了我一把金鑰匙,幫助我打開深藏在所有瑪祖卡舞曲中的蕭邦藝術。」
  • 等待阿格裡奇
    星期二,我逕自飛到波蘭華沙聽蕭邦和他的歐洲音樂節。瑪爾塔•阿格裡奇的經紀人正在賓館大堂裡打電話,試圖確認她是否登了機。雖然就算她人到了也未必會演出,但起碼事情在朝正確的方向前進。接著,她用莫扎特鋼琴協奏曲換掉了原定的普羅科菲耶夫鋼琴協奏曲,然後她要求只演音樂會的上半場,下半場取消。排練時有人聽見她說自己已經兩個月沒有碰過鋼琴了。
  • 如果你學鋼琴,那你一定不能不認識阿格裡奇!
    致使二人走到一起的除了對音樂理解上的相互欣賞,還有他們共同對「虛偽和阿諛奉承的厭惡」,因為她終於可以在另一個異性面前做到真誠和袒露無遺,兩個純潔的靈魂碰撞出愛的花火,炙熱卻短暫。事實證明,這種默契也不一定完全適合一段感情,因為愛情中是需要一點神秘感滋養,他們有太多共性,缺乏互斥性,和同理心,阿格裡奇總是會對這個她極其感興趣的人投入很大的重視,她想了解他的一切,包括一些隱私。
  • 阿格裡奇演奏蕭邦《第一、二號鋼琴協奏曲》丨她的技藝已經步入了「自由王國」的境界!
    蕭邦曾私下透露,這首樂曲事實上是源自一段美麗戀情的回憶,女主角是他音樂學院女同學葛萊寇絲卡(Konstancja Gladkowska),她在當時也是一位出色的年輕女歌唱家。終樂章是充滿活力的迴旋曲(Kujawiak,鋼琴不斷地以八分音符三連音的流暢樂段主導管弦樂的進行)。
  • 阿格裡奇的鋼琴藝術丨有的鋼琴家把活的作品彈死,而她卻能把死的作品都彈活.
    這是一個狂傲不羈的阿格麗希。——題記阿格麗希的鋼琴藝術**一般譯作阿格裡奇,這裡遵從作者選擇的譯法    當今世界優秀的鋼琴家若滿天繁星,但真正獨具個性的卻鳳毛麟角。阿格麗希就是這少數中最讓我心儀的一個,阿格麗希不是以彈奏某類作品的專家著稱,而是演奏曲目比較廣泛,從巴赫到巴託克,都無不打上了她個人獨特的印記。
  • 認識阿芙蒂耶娃 I 蕭邦國際鋼琴比賽一舉奪冠的女鋼琴家
    它不僅記載著現代鋼琴家們的年少風華,更是二十世紀鋼琴演奏史不朽傳奇的見證。每位鋼琴家都以能夠獲得該獎項為榮。1965年,瑪爾塔•阿格裡奇在第七屆蕭邦國際鋼琴比賽中一舉奪冠,此後蜚聲國際,更成為「世界十大鋼琴家」中唯一的女性。然而在那之後的數十年裡,卻再也沒有哪位女鋼琴家能夠獲此殊榮。
  • 官宣 | 2020「阿格裡奇與她的朋友們」駕臨西安,11月18日 10:00 正式開票!
    此後十餘年,盧加諾成了她與音樂家朋友,以及全球古典樂迷關注的焦點。這位優秀的中提琴演奏家,無論從對作品的駕馭能力和節奏把控上都極為 醇熟,與阿格裡奇的合奏更是能達到琴瑟和鳴的效果。普羅科菲耶夫,歷來是阿格裡奇的心頭好,是體現她卓越技術的範本。她曾在韋爾比耶音樂節接受採訪時說——「普羅科菲耶夫是我最好的朋友。他從沒讓我失望。」
  • 阿格裡奇索尼錄音全集全球發行
    縱橫琴壇近一甲子,從十六歲一舉摘下布梭尼、日內瓦兩項重量級國際音樂賽事伊始,阿格裡奇就成為無數樂迷心中型藝兼備的超級鋼琴家。八年後她在蕭邦大賽上再奪一冠,聲勢更是攀上高峰,而且蒸蒸日上,於今雖已白髮蒼蒼,仍活躍在每年音樂節的舞臺之上,繼續榮膺眾人心目中永遠的鋼琴女王。
  • 鋼琴家內田光子藝術指南​
    1966年,內田光子參加慕尼黑國際鋼琴大賽得第三名,得以進入維也納音樂學院學習,直到1968年畢業。 內田光子身材瘦削,留一頭鬈曲的長髮,背影和另一鋼琴女傑阿格裡奇(Martha Argerich)有神似之處,名氣也相當,但她們兩位是一體兩面,演繹上一位火花四濺,一位深沉內斂。
  • 著名鋼琴家傅聰走了,從此中國再少一位偉大的藝術家!
    傅聰曾經入選過美國的《時代》周刊,被譽為「中國最偉大的音樂家」!傅聰最早備受矚目的原因,是因為有一位赫赫有名的翻譯家父親,加上後來父親日復一日寫給自己與傅敏的信,組成了一部「史詩級」教育著作《傅雷家書》,從而廣為人知;而後來的傅聰之所以能享譽國際,則是完完全全憑藉自己的鋼琴天賦!傅聰的鋼琴天賦有多高?
  • 「天才,只是永不泯滅的童心」丨全阿格裡奇加拿大獨奏音樂會
    她不太清楚在她身上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她是怎樣讓鋼琴發出那些魔力無窮的聲響的。我也在首頁題銘裡寫上波德萊爾的句子:「天才,只是永不泯滅的童心。」全書以巴黎結束,她在巴黎普萊耶爾音樂大廳演奏舒曼的《童年情景》。首尾就銜接上了。
  • 這位新生代鋼琴女神,美就一個字!
    從克拉拉·舒曼到阿格裡奇,美貌與才華並存的女鋼琴家,無論在哪個時代都難掩光芒。來自喬治亞的新生代鋼琴女神——卡蒂雅·布尼亞季什維利,以其天生麗質與精湛琴藝而成為古典樂壇的靚麗風景線。 她,被稱為新一代的阿格裡奇 阿格裡奇曾說,「卡蒂雅是一個十分傑出的青年鋼琴家,我對她不凡的鋼琴天分、自然流露的音樂性,想像力以及光輝燦爛的技巧印象深刻
  • 狂魔般的疾速,摧拉枯朽的震撼力 | 82年版阿格裡奇《「拉三」&「柴一」》
    也因為這些特質,歷來有些手小的女性鋼琴家,很難完全徵服柴可夫斯基的這首協奏曲,有「鋼琴女祭司」之稱的阿格裡奇是少有在此曲演奏上,各方面素質都讓人讚嘆的女性鋼琴家。在她與指揮家康德拉辛、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合作的這張《拉赫瑪尼諾夫第三鋼琴協奏曲&柴可夫斯基第一鋼琴協奏曲》錄音當中,我們便能聽到這樣的阿格裡奇。唱片錄製於1980年,是阿格裡奇第三次演錄「柴一」,對樂曲的領悟力可謂已臻成熟,比以往更上一個臺階。
  • 鋼琴家齊柏絲坦丨阿格裡奇曾「自愧不如」.
    -)俄羅斯女鋼琴家(如今生活在德國),生於莫斯科,5歲開始學琴,之後12年於莫斯科格涅辛音樂學院與陶布女士(Ada Traub)學習,1971—1983年在格涅辛音樂學院從薩茨(Alexander Sats)學習,曾獲多種國際比賽獎(1987年布索尼首獎,傳聞阿格裡奇曾說:還好自己沒去參賽!)
  • 【靚碟試聽】阿格裡奇也推崇:蓋布莉葉拉Gabriela Montero的巴洛克即興
    阿格裡奇曾經向法國音樂世界雜誌力薦蒙泰羅:「我很少見到才華如蓋布莉葉拉這般出色的音樂家。」出生1970年代的蓋布莉葉拉是委內瑞拉人,五歲登臺演出,八歲獲得委國政府獎學金出國進修,12歲獲得美國音樂基金會設立的國際青年音樂家鋼琴大賽首獎,後來還在1995年贏得蕭邦鋼琴大賽銅牌獎。她在2006年和紐約愛樂合作協奏曲,過去五年也年年受邀參加阿格裡奇在盧加諾的阿格裡奇音樂節。